项目三 段落的格式化 课件(共110张PPT)-《中文版Word 2010基础与实训》同步教学(劳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三 段落的格式化 课件(共110张PPT)-《中文版Word 2010基础与实训》同步教学(劳动版)

资源简介

(共110张PPT)
任务1 设置段落的水平对齐方式
任务2 设置段落的垂直对齐方式
任务3 设置段落缩进
任务4 设置行距与段落间距
任务5 使用制表位与格式刷
任务6 设置项目符号与编号
任务7 设置脚注、尾注与题注
能设置段落的文本左对齐、居中、文本右对齐、两端对齐和分散对齐。
以宋词《醉花荫·重阳》文档为例,进行段落对齐的设置。
要求:
1. 将标题“醉花荫·重阳”设置为三号字体,居中对齐。
2. 将【注释】及其内容设置为楷体,小五号字体,左对齐。
段落是构成整个文档的骨架,包括文字、图片和各种特殊字符等元素。段落是指以Enter 键为结束的内容文档,是独立的信息单位,具有自身的格式特征。段落格式是以段落为单位的格式设置,要设置段落格式,可以直接将光标插入要设置的段落中。设置段落格式主要是指设置对齐方式、段落缩进、行间距和段落间距等。
提示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到的段落与上语文课时所说的段落并不完全一致。无论内容多少,无论是标题还是文章内容,只要有 Enter 键标识,就决定了这是一个段落。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选中“醉花荫·重阳”文本,设置其字体为三号,单击“开始”选项卡下“段落”组中的 按钮,或者使用 Ctrl+E 组合快捷键,使所选文本居中对齐,效果如图所示。
设置居中对齐
2. 选中【注释】及其内容,设置为楷体,小五号字体。单击“开始”选项卡下“段落”组中的 按钮,或者使用 Ctrl+L 组合快捷键,使所选文本左对齐,效果如图所示。
设置居中对齐
所选文本左、右两边均对齐;当所选的段落不满一行时,将拉开字符间距,使该行均匀分布,效果如图所示。
在图中可以看到,因为最末一行的文本未满一行,所以字符间距被拉开,使段落末尾处于最末端。
提示
将光标移动到新段落的开始,再选定段落对齐的方式,则接下来输入的文本将按照已选定的方式对齐。
设置分散对齐
1. 能使用“页面设置”对话框。
2. 能设置段落的顶端对齐、居中、两端对齐和底端对齐。
设置段落的垂直对齐,可以快速地定位段落的位置。
如图所示就是垂直对齐中的顶端对齐与居中对齐的效果对比图。
两种垂直对齐方式的效果对比
(左边为顶端对齐,右边为居中对齐)
系统默认的段落垂直对齐方式为顶端对齐方式,即文字向顶端靠近。在“页面布局”选项卡下“页面设置”组中可以快速设置垂直对齐的方式。垂直对齐方式有顶端对齐、居中、两端对齐、底端对齐四种,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想使一段文字置于页面中央,设置段落垂直对齐的操作步骤如下:
1. 选中需要设置的文本,单击“页面布局”选项卡下“页面设置”组中的对话框启动器,在打开的“页面设置”对话框中选择“版式”选项卡,如图所示。
“页面设置”对话框
2. 在“页面”栏的“垂直对齐方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一种对齐方式。系统默认的段落垂直对齐方式为顶端对齐,即文字靠近顶端。相应地,若选择“底端对齐”选项,文字将靠近底端。选择“居中”选项后,单击“确定”按钮,可以看到选中的文字位于页面的中部。选择“居中”对齐的设置效果如图所示。
“居中”对齐的设置效果
1. 能列举段落缩进的种类。
2. 能设置段落缩进。
段落缩进有 5 种格式:首行缩进、悬挂缩进、左侧缩进、右侧缩进和对称缩进。用户可以对整个文档进行缩进设置,也可以对某一段落进行缩进设置。如图所示为几种缩进的效果图。本任务将以文档《匆匆》为例,进行首行缩进的设置。
缩进效果
在 Word 2010 中,段落缩进和页边距是有区别的。
页边距是指文本与纸张边缘的距离,对于每行来说,同一类页边距的空白宽度是相等的。
段落缩进是指段落中的文本与页边距之间的距离。它是为了突出某段或者某几段,使其远离页边空白或占用页边空白,起到突出效果的作用。
两者的对比如图所示,大的方框表示的是页边距,小的方框表示的是段落缩进。
页边距与段落缩进的对比
·首行缩进:是指每个段落的首行缩进 2 字符的距离。
·悬挂缩进:是指段落的第一行顶格(即悬挂),其余各行相对缩进。
·左侧缩进:是指选中的段落整体向右侧偏移一定的距离。
·右侧缩进:是指选中的段落整体向左侧偏移一定的距离。
段落缩进的设置方法有多种,可以选用精确的菜单方式、快捷的标尺方式,也可以使用 Tab 键和“格式”工具栏等。
1. 使用菜单命令设置段落缩进
使用菜单命令设置段落缩进是所有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未经段落格式设置的文档《匆匆》,选中全部文本。
(2)选择“开始”选项卡下的“段落”组,单击对话框启动器,打开“段落”对话框。
(3)在“缩进和间距”选项卡下的“缩进”选项区中设置文本的缩进。在“特殊格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首行缩进”,系统默认为 2 字符,如图所示。
提示
单击缩进选项中的“磅值”微调框的上下调节按钮,可以精确地设置缩进量。
在“缩进”选项区中,“左侧”微调框用于设置左端缩进,“右侧”微调框用于设置右端缩进。在“特殊格式”下拉列表框中有“无”“首行缩进”和“悬挂缩进”三个选项,“磅值”微调框用于精确地设置缩进量。
如果选中“对称缩进”复选框,则“左侧”和“右侧”微调框将变为“内侧”和“外侧”微调框,读者可以试着设置,看看不同的缩进量会对文本产生怎样的影响。
(4)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对选中段落的设置,效果如图所示。
设置首行缩进后的效果
2. 使用“段落”选项组中的快捷按钮设置段落缩进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未经段落格式设置的文档《匆匆》,将光标置于第一行。
(2)单击“段落”选项组中的“增加缩进量”按钮 进行设置,每单击一次,选中行将增加缩进量 1 字符。单击“增加缩进量”按钮两次,相当于设置“首行缩进 2 字符”,同时,如果开始下一段落,按下键盘上的“Tab”键将继承上一段落的格式,默认首行缩进 2 字符,效果如图所示。
提示
同样地,“减少缩进量”按钮 是用于减少文本的缩进量,每单击一次减少 1 字符的缩进量。
使用“增加缩进量”按钮设置段落缩进
3. 使用标尺进行段落缩进
使用文档窗口中水平标尺上的段落缩进标记,可以快速设置段落的左侧缩进、右侧缩进、首行缩进和悬挂缩进等。这种方法直观方便,但同样不够精确。图中标注所标识的就是标尺。下面以首行缩进为例,介绍使用标尺进行段落缩进的方法。是用于减少文本的缩进量,每单击一次减少 1 字符的缩进量。
提示
如果当前编辑窗口没有显示标尺,可以单击垂直滚动条上方的“标尺”按钮 ,在当前编辑窗口中显示标尺。
标尺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未经段落格式设置的文档《匆匆》,将光标置于第一段的起始位置。在水平标尺的左端有两个相对的游标 ,其中上面的一个呈倒三角形 ,它标志着首行缩进的距离;另一个呈上三角形 ,为悬挂缩进。悬挂缩进游标下方的小矩形是左缩进游标,在水平标尺右端的上三角形游标 是右缩进游标,如图所示。
 水平标尺
(2)用鼠标拖曳首行缩进游标,向右缩进 2 字符的距离,此时可以看到一条垂直辅助虚线跟随首行缩进游标,效果如图所示。
 移动首行缩进游标
(3)放开鼠标后可以看到,第一行光标后的文字被向右移动了 2 字符的距离,首行缩进游标也停留在标尺的数字“2”处,效果如图所示。
 首行缩进
提示
在拖拽游标设置缩进的同时,按下 Alt 键可以显示缩进的准确数值。
在利用组合快捷键设置缩进时,首先在文档中选择要改变缩进量的段落。要使左侧段落缩进至下一个制表位,使用组合快捷键 Ctrl+M;要使所有行左缩进到前一个制表位,使用快捷键 Ctrl+Shift+M;要设置悬挂缩进,使用快捷键 Ctrl+T;要设置为除首行不动外,其余行全部左缩进到下一个制表位,使用快捷键 Ctrl+Shift+T。
1. 能描述行距与段落的含义。
2. 能设置行距与段落间距。
本任务以文档《匆匆》为例,进行行距与段落间距的设置。
如图所示,第一段文字的行间距明显比其他段要大,这是设置了 2 倍行间距的效果。
设置 2 倍行间距的效果
行距是指从一行文字的底部到另一行文字底部的距离。Word 2010 将自动调整行距以容纳该行中最大字体和最高的图形。行距决定段落中各行文本之间的垂直距离,系统默认值是“单倍行距”。如图所示的第一段是 3 倍行距的显示效果。
3 倍行距的显示效果
段落间距是指前后相邻的段落之间的空白距离。当按下 Enter 键开始新的一段时,光标会跨过段落间距到达下一段的起始位置。在图中,第一段、第二段之间为 4 倍段落间距的显示效果。
4 倍段落间距的显示效果
1. 设置行距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行距,以文档《匆匆》为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文档,选择要改变间距的段落。与设置缩进相同,只需要将光标置于段落中任何位置,则视为选中该段落。
(2)单击“段落”组的对话框启动器 ,打开如图所示的“段落”对话框。
设置行距
(3)单击“行距”下拉菜单选择“1.5 倍行距”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回到文本编辑界面,可以看到,刚才选中的段落已经变为 1.5 倍行距,设置效果如图所示。
设置 1.5 倍行距的效果
用户也可以使用“段落”组中的“行距”按钮 来调整行距。单击“行距”按钮,在弹出的“行距”下拉列表中选择 1.5,即可设置为 1.5 倍行距,如图 所示。
 使用“行距”按钮设置行距
提示
用户也可以使用组合快捷键方式来设置行距,按 Ctrl+1 组合快捷键可以设置单倍行距;按 Ctrl+5 组合快捷键可以设置 1.5 倍行距;按 Ctrl+2组合快捷键可以设置 2 倍行距。
2. 设置段落间距
设置段落间距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选中需要设置间距的段落,然后单击“段落”组的对话框启动器 ,打开“段落”对话框。在“段前”微调框中输入或使用上下按钮调整至所需的间距值(如 2 行),如图所示。
 设置段落间距
(2)单击“确定”按钮回到文本编辑界面,可以看到选中的段落已经和上一段落之间拉开了较大距离,如图所示。
系统默认的段前段后间距为“自动”模式,如果需要选中的段落与下一段落之间拉开一定距离,可以在“段落”对话框中的“段后”微调框中设置需要的间距。
 设置段落间距的效果
1. 能描述制表位与格式刷的含义。
2. 能使用制表位。
3. 能使用格式刷。
本任务主要介绍制表位与格式刷的使用方法。
制表位是指制表符出现的位置,用来在页面上放置和对齐文字。一般情况下,使用 Tab 键来对齐文本。每按一次 Tab 键,光标就会从当前位置移动到其最近的一个制表位,同时在光标经过之处插入空格。默认状态下,每 0.75 cm 出现一个制表位,这样,每按一次 Tab 键,将使插入点移动 0.75 cm。直观看来,就是两个 5 号字符的距离。
文档中有时会在多处应用到同样的设置,如果逐个进行设置会比较麻烦,Word 2010提供了快速复制格式的功能,即格式刷,它可以将文本、段落、图片等的格式迅速复制到文档的不同位置或另一文档中。
1. 制表位
下面介绍设置和使用制表位的两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即使用标尺设置制表位和使用对话框设置制表位。在使用制表位设置段落格式时,标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操作演示
(1)使用标尺设置制表位
以右对齐式制表符为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并输入文本“3.1 段落格式”。此时,水平标尺左边的制表符如图所示。
2)双击水平标尺左边的制表符,将左对齐式制表符变为右对齐式制表符,如图所示。
标尺
标尺
3)移动鼠标光标,在水平标尺的右侧位置单击,就可以产生一个右对齐式制表位,如图所示。
选择右对齐式制表位的位置
4)在文档结尾处按 Tab 键,输入页码“1”,如图所示,然后按 Enter 键换行输入。
输入页码
5)输入文本后重复步骤 4 的操作,输入页码,就可以制作出一个简单的目录,其页码是右对齐的效果,如图所示。
制作目录
(2)使用对话框设置制表位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并输入文本“3.1 段落格式”,然后单击“段落”组的对话框启动器 ,在打开的“段落”对话框中单击左下角的“制表位”按钮,打开“制表位”对话框。
2)在“制表位位置”文本框中输入精确的制表位位置,如输入“38 字符”,如图所示。
设置制表位
3)选中“对齐方式”选项组中的“右对齐”单选框,设置文本的对齐方式;“前导符”选项组用于设置文本至前一制表位之间的填充符号,如选中“5……”单选框,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文档,按一下 Tab 键,输入相同的页码,效果如图所示。
制作目录
2. 格式刷
复制格式的方法如下:
(1)打开范文《通知》与范文《匆匆》。
(2)选中《通知》第一段落中的“通知”二字后,单击“剪贴板”组中的“格式刷”按钮 ,如图所示。
格式刷的应用
(3)切换至《匆匆》文档,当鼠标光标移动到文档中时,可以看到鼠标光标变成了 形状,选中“匆匆”二字,可以看到,这两个字也变成与“通知”二字相同的黑体、二号字号,如图所示。
格式刷的应用效果
1. 能添加与删除项目符号。
2. 能设置编号。
3. 能创建多级符号。
在文档中,为了使相关内容醒目且有序,经常需要使用项目符号和编号列表。项目符号是放在文本前以添加强调效果的点或其他符号,用于强调一些重要的观点或条目;编号列表用于逐步展开一个文档的内容。在 Word 2010 中可以很方便地创建项目符号或编号列表。
如图所示就是项目符号与多级符号。
项目符号与多级符号
在编辑条理性较强的文档时,通常需要插入一些项目符号和编号以使文档结构清晰、层次鲜明。项目符号所强调的是并列的多个项,为了强调多个层次的列表项,经常使用的还有多级符号。
多级符号列表是用于为列表或文档设置层次结构而创建的列表。它可以用不同的级别来显示不同的列表项。
Word 2010 可以在用户键入文本的同时自动创建项目符号和编号,用户也可以在文本原有的行中添加项目符号和编号。
1. 自动创建项目符号
在文档中自动创建项目符号的方法非常简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输入“*”(星号)后按一下 Tab 键,可以开始一个项目符号列表。输入项目内容后按 Enter 键,系统自动产生一个新的项目列表,如图所示。
(2)输入所需要的文本后按 Enter 键,可以看到一个新的项目符号出现在下一行,接着输入文本即可,如果要结束本列表,连续按两次 Enter 键即可。
创建项目符号
也可以使用“项目符号”下拉列表进行设置,具体步骤如下:
(1)在打开的文档中,将光标移动至要设置项目符号的段落的起始位置。单击“开始”选项卡下“段落”组中的“项目符号”按钮 中的三角形按钮,打开“项目符号”下拉列表,如图所示。
 “项目符号”下拉列表
(2)在打开的“项目符号”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要的项目符号类型,当光标移动并停留在某个项目符号上时,文档将自动显示使用该项目符号的效果,单击选中的项目符号即可完成设置。
(3)如果所选择的项目符号类型不符合用户的要求,可以重新选择和设置。打开“项目符号”下拉列表后,单击“定义新项目符号”命令,弹出“定义新项目符号”对话框,如图所示。
 “定义新项目符号”对话框
(4)如果用户希望项目符号是一个符号样式,单击该对话框中的“符号”按钮,打开“符号”对话框,如图所示,选择自己喜欢的符号作为项目符号。
 “符号”对话框
如果用户希望项目符号是一个图片样式,单击对话框中的“图片”按钮,打开“图片项目符号”对话框,如图所示,Word 2010 自带了若干图片,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片作为项目符号;如果用户不满意系统提供的图片,还可以自己定义图片作为图片项目符号的图片,在“图片项目符号”对话框中单击“导入”按钮,打开“将剪辑添加到管理器”对话框,按照提示导入一个图片作为项目符号即可。
(5)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将选定的项目符号应用到所选文档中。
“图片项目符号”对话框
2. 自动创建编号
输入文本的时候可以自动创建编号,方法与创建项目符号的方法类似。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新建一个空白文档,输入“1.”后按空格键或 Tab 键输入文本,按 Enter 键会添加下一个列表项,如图所示。
自动创建编号
(2)接着输入所需要的文本,再次按 Enter 键,依次输入第 2 点、第 3 点……如果要结束本列表,可以连续按两次 Enter 键,如图所示。
 连续输入列表项
(3)如果要在已经创建好的列表中再插入新的列表项,可以直接将光标移动到需要插入的位置,然后按下 Enter 键,系统会根据光标的位置自动创建编号列表,所有的编号都会自动后移一位,只需要在编号后输入内容即可,如图所示。
 添加新的列表项
(4)如果需要删除编号列表中的某一项或多项,选定列表项后按下 Delete 键(删除键)即可,其余的编号会自动调整。
与项目符号的应用一样,在“开始”选项卡下的“段落”组中,使用“编号”按钮 也能更改编号的样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打开“编号” 下拉菜单, 选择“定义新编号格式”命令,弹出如图所示的“定义新编号格式”对话框。
 “定义新编号格式”对话框
(2)单击“编号样式”下拉列表框,有多种编号样式可供用户选择。如果要设置编号样式的字体,单击“字体”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以设置项目编号的字体。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定义新编号格式”对话框。
3. 重新设置编号的起始点
用户需要将文档中已设置的编号重新开始编号时,可以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操作:
(1)选中所要更改的编号,此时“开始”选项卡下“段落”组中的“编号”按钮会以高亮显示。
(2)单击“编号”按钮旁边的倒三角形按钮打开下拉菜单,选择“设置编号值”命令,打开如图所示的“起始编号”对话框。
 “起始编号”对话框
(3)选择“开始新列表”项,在“值设置为”微调框中设置新的开始编号;选择“继续上一列表”项,如果前面的编号是“5”,选择此项后,更改的编号将变为“6”。如果希望是其他值,选中“前进量”复选框,在“值设置为”微调框中设置所要跳过的数值。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更改。
4. 创建多级符号列表
创建多级符号列表的方法非常简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中需要创建多级符号的文档内容,单击“开始”选项卡下“段落”组中的“多级列表”按钮 ,打开“多级列表”下拉菜单,将光标移动到每一个选项上,都可以预览该选项的多级效果,如图所示。
“多级列表”下拉菜单
(2)单击需要的列表选项,可以看到文档中被选中的文本内容都变成了第 1 级符号,如图所示。
 设置多级列表
(3)将光标移动到第二行文本的起始位置并按下 Tab 键,此时,该行文本变成了第 2级符号。相应地,第三行文本的序号由原来的“3”变成了“2”,如图所示。
 设置多级列表的效果
(4)再将光标移动到第三行文本,也就是现在标号为“2”的文本起始处,按两下Tab 键,该行文本就变成了第 3 级符号,如图所示。
 设置多级列表的效果
(5)以此类推,需要创建 N 级列表,就按 N-1 下 Tab 键。读者可以按照此方法尝试一下创建第“2.1”级列表。
如果系统提供的多级列表样式不符合用户的需求,用户还可以设置自己满意的样式,操作方法不再赘述。
1. 能描述脚注、尾注与题注的功能。
2. 能设置脚注、尾注与题注。
3. 能删除脚注、尾注与题注。
脚注、尾注与题注是用于在文档中为文本提供解释、批注以及相关编号的参考资料,在研究报告、毕业论文中必不可少。
本任务将学习如何在文章中插入脚注、尾注与题注。
以编辑文档《匆匆》为例,要求如下:
·在“作者”处加入脚注“朱自清简介”。
·在“涔”字处加入尾注“注音”。
·为图片“朱自清”加入题注。
如图所示就是在文章中插入了脚注的效果。在 Word 2010 中可以方便地查看脚注的内容。
插入脚注的效果
脚注是对文档的进一步解释,或者说明文档所使用的资料,它经常放在页面的底端。尾注的作用与脚注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脚注放在每页的底端,而尾注只放在文档的结束部分。
在 Word 2010 文档中,脚注或尾注由两个互相链接的部分组成:注释引用标记和与其对应的注释文本。
1. 插入脚注或尾注
插入脚注或尾注的方法是相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文档中要插入注释引用标记的位置。
(2)单击“引用” 选项卡下“脚注” 组中的“插入脚注” 按钮 ,Word 2010 会自动在引用标记的位置加注编号,同时在页面最下端插入一条脚注,输入注释文本即可,如图所示。
 插入脚注
 插入尾注
(3)单击“插入尾注”按钮,与脚注不同的是,尾注位于文章的末尾,如图所示。
2. 设置脚注或尾注
设置脚注或尾注也可以在“脚注和尾注”对话框中进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光标置于需要设置脚注或尾注的文本位置,单击“引用”选项卡下“脚注”组的对话框启动器,打开“脚注和尾注”对话框,如图所示。
 “脚注和尾注”对话框
 操作演示
(2)如果要插入脚注,可以在“位置”选项组中选中“脚注”单选框,然后在旁边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在文档中显示脚注的位置,有“页面底端”和“文字下方”两个选项可以选择。在默认情况下,Word 2010 将脚注放在每页的结尾处,而将尾注放在文档的结尾处。
(3)如果要插入尾注,可以在“位置”选项组中选中“尾注”单选框,然后在旁边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在文档中显示尾注的位置,有“节的结尾”和“文档结尾”两个选项可以选择。
(4)“格式”选项组用于设置编号的格式,在“编号格式”中选择脚注的自动编号格式。
(5)如果需要使用用户自定义的注释引用标记,可以在“自定义标记”文本框中输入注释引用标记,也可以通过单击“符号”按钮打开“符号”对话框,选择所需要的符号。
(6)在“起始编号”文本框中可以输入或选择起始编号。
(7)在“编号”下拉列表框中可以选择文本中脚注编号的方式,有“连续”“每节重新编号”和“每页重新编号”三个选项可以选择;对于尾注,有“连续”和“每节重新编号”两个选项可以选择。
(8)在“应用更改”选项组中,选择要进行修改的文档的位置。
(9)输入所需要的注释文本后,单击文档的其他位置可以完成操作。
3. 删除脚注或尾注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单击“开始”选项卡下“编辑”组中的“替换”按钮 ,打开“查找和替换”对话框,选择“替换”选项卡。
(2)单击“更多”按钮,扩展“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如图所示。
(3)单击“特殊格式”按钮,在打开的下拉菜单中单击“尾注标记”或“脚注标记”命令,确认“替换为”文本框为空。
(4)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就可以将所有脚注或尾注删除了。
 删除所有自动编号的脚注或尾注
4. 脚注与尾注的相互转换
如果已经在文档中插入了脚注,可以将它转换为尾注,反之亦然。
(1)单击“引用”选项卡下“脚注”组中的“显示备注”按钮 ,如果文档中只有脚注或只有尾注,则光标自动移动到注释位置。如果在文档中同时包含脚注和尾注,就会打开如图所示的“显示备注”对话框,用户可以选择“查看脚注区”或是“查看尾注区”。
 “显示备注”对话框
(2)选中要查看的内容,如“查看尾注区”,单击“确定”按钮,将自动跳转到文档的“尾注”注释。
(3)选中要置换的注释,单击鼠标右键,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转换为脚注”命令,则选中的尾注自动转换为脚注。将脚注转换为尾注的方法与其类似。
(4)如果要将所有脚注转换为尾注,或将所有尾注转换为脚注,可以单击“引用”选项卡下“脚注”组中的对话框启动器,打开“脚注和尾注”对话框。单击“转换”按钮,打开如图所示的“转换注释”对话框。
(5)选中需要的选项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转换操作,并返回“脚注和尾注”对话框。
 “转换注释”对话框
5. 在插入表格、图表、公式或其他项目时手动添加题注
在插入表格、图表、公式或其他项目时手动添加题注的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要添加题注的项目,比如一个图表。如图所示,在图表上单击鼠标右键,单击“插入题注”命令。
 插入题注
  “题注”对话框
(2)弹出的“题注”对话框如图所示。
添加题注的效果
(3)在“题注”对话框中输入需要插入的文本,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设定后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完成对题注的输入了,如图所示。
6. 在插入表格、图表、公式或其他项目时自动添加题注
自动添加题注的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引用”选项卡下“题注”组中的“插入题注”按钮 ,弹出如图所示的“题注”对话框。
(2)单击“自动插入题注”按钮,弹出如图所示的“自动插入题注”对话框。
“题注”对话框
“自动插入题注”对话框
(3) 在“插入时添加题注”列表框中,选择需要插入题注的项目,如“Bitmap Image”。
(4)单击“新建标签”按钮,在弹出的“新建标签”对话框的“标签”文本框中输入新的标签,如系统默认的标签是“Figure”,输入新的标签“图形”二字后,单击“确定”按钮,如图所示。
新建标签
(5)单击“自动插入题注”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后,在上一任务的范文《匆匆》中再添加一幅图片,为这幅图片添加题注时可以看到,在“标签”下拉列表中增加了一个“图形”选项,这就是刚才输入的标签。如果选择原来的标签,系统将会为这幅新的图片插入一个名为“图表 2”的标签。而如果选择新的“图形”标签,系统将会重新编号,将这幅图片的标签命名为“图形 1”,如图所示。
 自动插入题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