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月是故乡明》《月迹》《走月亮》整合教学设计【教材内容】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 3 课《月是故乡明》(主文本);五年级上册第 24 课《月迹》(副文本);四年级上册第 2 课《走月亮》。【任务群定位】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大概念】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意。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意象的关注与分析,有助于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核心目标:通过《月是故乡明》《月迹》《走月亮》等多文本整合阅读与鉴赏,体会“明月”这一文学意象所承载的多重思乡意蕴:明月映照最熟悉的乡土、明月见证最温暖的乡情、明月渲染最快乐的乡趣、明月寄托最绵长的乡愁、明月象征最永恒的乡恋;从而多角度理解“月是故乡明”的丰富内涵。条件目标:1.在“明月”这一文学意象的统整下,阅读《月是故乡明》,体会到明月映照最熟悉的乡土、渲染最快乐的乡趣、寄托最绵长的乡愁。2.在“明月”这一文学意象的统整下,重温《走月亮》,体会到明月见证最温暖的乡情。3.在“明月”这一文学意象的统整下,重温《月迹》,体会到明月渲染最快乐的乡趣。4.在“明月”这一文学意象的统整下,结合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体会到明月象征最永恒的乡恋。【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一、总起:山水之上,见月只是月1.揭示矛盾: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反馈调查题——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你的故乡在哪里?你爱故乡的月亮吗?除了故乡,你还在哪里看过月亮?师:谁说只有故乡的月亮明?谁说外地的月亮就不明?事实上,无论你在哪里看月亮,月亮都是一样明、一样美。2.创设情境:围绕“月是故乡明”写一段推介语出示学习任务——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2006 年 5 月 20 日,国务院正式将“中秋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中国人,相信你一定会支持我们国家申报“中秋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此,有人建议用“月是故乡明”作为“中秋节”申遗的主题词。请你围绕这个主题词,为“中秋节”申遗写一段推介语。要求:写出自己对故乡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对明月的独特理解。3.范例引路:聚焦《月是故乡明》中的推介语师:季羡林先生写的《月是故乡明》中,就有非常理想的推介语。请大家翻开语文书,默读课文,找一找,你觉得文中的哪一段文字作为推介语是非常理想的。聚焦文中的一段推介语: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依次梳理推介语中的五个月亮。4.求同存异:本来就是同一个明月引导分析故乡的月亮跟其他月亮之间的相同点。小结:它们本来就是同一个月亮。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身在何时,你看到的其实就是同一个月亮。二、分述:生命之中,见月不是月默读课文,想一想,在季羡林先生的心中,这个月亮跟其他月亮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1.联系环境:明月照亮熟悉的乡土聚焦文中描写环境的文字——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的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里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讨论:这些文字,跟月亮之间有什么联系?小结:故乡明月照亮的,正是作者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的熟悉的乡土。2.联系风俗:明月照亮温暖的乡情3.重温课文《走月亮》。反馈:《走月亮》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美读以下画面: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月光下,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河床的鹅卵石之间,是一个个可爱的小水塘……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月光下,村道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果园里,那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稻田就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小结:故乡明月照亮的,是温暖的乡情。4.联系童年:明月照亮快乐的乡趣重温课文《月迹》默读课文《月迹》,想一想:在故乡明月的照亮下,我们这些孩子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反馈交流。小结:故乡明月照亮的,正是快乐的乡趣。5.联系过去:明月照亮绵长的乡愁回读课文《月是故乡明》。讨论:“我”永远忘不掉的,仅仅是故乡的那一轮小月亮吗?“我”更忘不掉的是什么?小结:这就是绵长的乡愁。6.联系未来:明月照亮永恒的乡恋课件播放视频:月是故乡明想象:当你们有一天在他乡看到明月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想到什么?小结:这是每个中国人永恒的乡恋。三、总结:四时之外,见月还是月1.任务驱动:围绕“月是故乡明”创作推介语请你像季羡林先生那样,用你的情,用你的心,为“中秋节”申遗写一段推介语。反馈交流。2.升华感悟:回环诵读“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这五个字围成了一个圈,就像一轮明月。从任何一个字开始读,都能读出你对故乡的思念和爱。当你看到明月的时候,你从“月”字开始读——当你思念故乡的时候,你从“是”字开始读——当你由明月想到故乡的时候,你从“故”字开始读——当你由思乡回望明月的时候,你从“乡”字开始读——当你分不清望月还是思乡的时候,你从“明”字开始读——结课:无论你从哪里开始,都要回来,回到哪里?回到最初的地方,回到最熟悉、最温暖、最快乐、最绵长、最永恒的地方——月是故乡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