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制定商品标准课时 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商品标准的基本内容、制定原则和制定程序 技能目标: 能够通过标准了解商品的分类、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基本信息 素质目标: (1)树立合理分工、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意识。 (2)认识到祖国标准国际化的发展势头,加深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商品标准的内容 教学难点:商品标准的内容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课前任务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文旌课堂APP或其他学习软件,了解商品标准的主要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在学习平台上留言讨论: 你知道商品标准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吗?它的制定程序是怎样的? 【学生】登录学习平台查找资料,思考并留言讨论考勤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案例导入 【教师】将学生分组并让学生阅读案例引入——被芯、被套“失去个性”,形成标准(详见教材),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案例说明,标准能够规范商品的规格、质量,从而方便人们的生活。那么,商品标准的内容是什么?又该如何制定商品标准呢? 【学生】每3~5人一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在组内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讨论 【教师】参与到每组的讨论中,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学生】分小组阐述观点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导入本节课课题并板书:任务4.2 制定商品标准传授新知 【教师】讲解商品标准的内容、制定原则和程序 任务4.2 制定商品标准 4.2.1 商品标准的内容 我国商品标准由概述部分、正文部分和补充部分构成,基本结构详见教材图4-5所示。 1.概述部分 (1)封面。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商品标准的封面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封面列有标准的名称、编号、分类号、批准发布单位、发布和实施(或试行)日期等。 (2)目录。 目录是为了便于阅读、方便检索而编制的目次。 (3)标准名称。 标准名称一般是由标准化对象的名称和标准所规定的技术特征两部分组成。 (4)引言。 引言主要阐述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主要依据、历次复审和修订的日期、修订的主要内容、废除和被代替的标准以及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等。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商品标准的引言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2.正文部分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商品标准的正文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引用标准。 引用标准主要说明标准中直接引用的标准,以及本标准必须配套使用的标准等,并列出标准的编号和名称。 (3)术语、符号和代号。 (4)商品分类。 商品分类一般是指商品分类原则和分类表示方法。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商品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分类的目的在于合理规定商品品种、型号和规格,以便用户选择和组织生产与经营。 该部分内容包括商品的种类、结构、尺寸、基本参数、工艺特征、型号、标记、命名和型号编制方法等。 (5)技术要求。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为什么要对商品制定技术要求?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技术要求是商品标准的中心内容,是对商品必须具备的技术性能方面的规定,是指导生产、流通、使用以及对商品检验的主要依据。 技术要求主要包括理化指标、感官要求(可举例说明,详见教材表4-6 京式自来白月饼的感官要求。)、表面质量、内在质量、质量等级、稳定性、可靠性、能耗指标、材料要求、工艺要求、环境条件以及有关质量保证、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等。 (6)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包括试验原理、试样的采样或制备、所用试剂或标样、试验用仪器和设备、试验条件、试验步骤、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评定、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等内容。 (7)检验规则。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检验规则的目的是什么?检验规则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检验规则的目的是保证商品质量合乎标准要求。检验规则包括检验的类别和项目、抽样或取样方法、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的评定和复检规则等内容。 (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① 标志。 商品标准一般包括标志在商品及其包装上的位置、标志的内容和质量要求、制作标志的方法等。 ② 包装。 一般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技术与方法,每件包装中商品的数量、重量或体积以及包装试验方法等内容。 ③ 运输。 主要包括运输方式、运输条件和运输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④ 储存。 在商品包装中应规定商品的储存场所、储存条件、储存要求以及储存期限等。 3.补充部分 (1)附录。 附录按其性质分为补充件和参考件两种。 补充件是标准条文的补充,是标准技术内容的组成部分,与标准条文具有同等效力。 参考件用来帮助使用者理解标准的内容,不是标准条文的组成部分,仅供参考。 (2)附加说明。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附加说明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主要包括:标准提出单位、归口单位[归口单位是指按国家赋予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各司其责,按特定的管理渠道对标准实施管理的部门。]、负责起草单位和标准主要起草人;标准首次发布、历次修订和重新确认的年月;标准负责解释单位以及其他附加说明等内容。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请搜集常见商品的标准,熟悉其基本构成,并表格(详见教材)中的商品“大米”为例,选择其他两种商品完成表中的信息。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填表、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4.2.2 商品标准的制定原则和程序 【课堂互动】 【教师】让学生通过文旌课堂APP观看微课——食品标准(详见教材),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食品标准包含哪些内容?对消费者而言有哪些保护措施? 【学生】观看、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1.商品标准的制定原则 (1)充分考虑使用要求的原则。 (2)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与安全可靠的原则。 (3)考虑综合效益的原则。 (4)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 (5)协调一致、完整配套的原则。 (6)适时修订的原则。 ……(详见教材) 2.商品标准的制定程序 (1)确定项目。 (2)制定方案。 (3)调查研究。 (4)试验验证。 (5)起草草案。 (6)征求意见。 (7)审查定稿。 (8)审批发布。 其程序详见教材图4-7所示。 【阅读延伸】实施包装标准,建设低碳经济 食品和化妆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市场上存在着部分食品和化妆品企业包装过度、不环保、不节约的情况。商品过度包装既浪费了资源和能源,又增加了消费者负担,产生的废弃物更是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为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减少我国食品及化妆品企业在商品生产中的消耗,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于2021年8月10日发布,其封面如图4-8所示。 ……(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理解、记忆任务实训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小组活动:商品标准情景剧表演比赛,讲解活动具体内容 任务实施: (1)将学生分为5组,每组选出1名组长。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合理分工,自编自导,排练与标准有关的情景剧(可以是关于标准的社会故事,也可以对各类标准进行拟人化表演)。 (2)从全班学生中选出1名主持人,组织所有小组参加表演比赛。 成绩评定方法: (1)除本组外的其他组组长为评委,评分标准如表4-7所示。 (2)从全班学生中选出3名计分人员,进行计分工作,并相互监督。除去评委评分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剩余评分的平均分作为比赛结果,按平均分的高低排出名次。 (3)比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设置奖品。 【学生】小组分工、排练、表演、评分 【教师】评价各组的表现、对活动进行总结发言课堂小结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商品标准的内容、制定原则和程序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过关检测的相关习题。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