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认识商品标准课时 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标准、标准化以及商品标准的概念 (2)了解商品标准的作用 (3)掌握商品标准的分类,熟悉我国商品标准的分级 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需要迅速查阅相关商品标准 素质目标: 培养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不断进取的学习态度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商品标准的分类 教学难点:根据需要迅速查阅相关商品标准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课前任务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文旌课堂APP或其他学习软件,了解商品标准的主要内容,并完成以下任务: 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2~3种商品,并查找与该类商品相关的标准。 【学生】登录学习平台查找资料,收集、记录考勤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案例导入 【教师】将学生分组并让学生阅读案例引入(详见教材),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案例说明,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会造成严重食源性疾病,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国家法律坚决不允许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商品标准?商品标准又有哪些作用和分类呢? 【学生】每3~5人一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在组内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讨论 【教师】参与到每组的讨论中,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学生】分小组阐述观点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导入本节课课题并板书:任务4.1 认识商品标准传授新知 【教师】讲解标准与标准化,商品标准的概念、作用、分类和分级 任务4.1 认识商品标准 4.1.1 标准与标准化 1.标准 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文件。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标准的概念的。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1)标准的本质是一种技术规范。 (2)标准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3)制定标准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社会效益。 (4)制定标准的依据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5)制定标准要经“协商一致”。 (6)制定标准要有特定的程序。 ……(详见教材) 【阅读延伸】保鲜膜国家标准 《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GB 10457—2009)标准于2009年4月27日发布。该标准将食品用保鲜膜分为聚乙烯(简称PE)自粘保鲜膜、聚氯乙烯(简称PVC)自粘保鲜膜、聚偏二氯乙烯(简称PDVC)自粘保鲜膜等三类。 ……(详见教材) 2.标准化 (1)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化是指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 【课堂互动】 【教师】让学生通过文旌课堂APP观看微课——标准化(详见教材),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你认为什么是标准化?你是如何理解标准化的概念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观看、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第一,标准化是一项活动过程,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进而修订标准的过程,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中心。 第二,标准化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标准实施过程中对原标准适时进行总结、修订,进而再实施。 (2)标准化的作用。 ① 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商品生产和发展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前提条件。 ② 标准化是实现现代化科学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 ③ 标准化是提高商品质量和合理发展商品品种的技术保证。 ④ 标准化是合理利用国家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⑤ 标准化是推广应用新技术,促进技术进步的桥梁。 ⑥ 标准化是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纽带。 ⑦ 标准化是国际贸易的调节工具。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很多人认为麦当劳、肯德基的发展是依靠其标准化的商品、店面装潢以及服务。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讨论标准化在连锁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3)标准化的形式。 标准化的形式就是标准化内容的存在方式,也就是标准化过程的表现形态。 ① 简化。 简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或事物)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满足一定需要的标准化形式。 ② 统一化。 统一化是指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式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统一化与简化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统一化与简化有密切联系,但也有区别,前者着眼于取得一致性,后者着眼于精炼。 ③ 系列化。 系列化是对同一类商品中的一组商品同时进行标准化的一种形式。 ④ 通用化。 通用化是指在相互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的标准化形式。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采用通用化有什么作用?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通用化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零部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重复劳动,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扩大零部件的使用范围,提高产品通用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⑤ 组合化。 组合化是指按照标准化的原则,设计并制造出一系列通用性较强的单元,再根据需要组合成不同用途的商品的标准化形式。 ⑥ 模数化。 模数是指在某种系统(如建筑物、构件或制品等)的设计、计算和布局中普遍、重复地应用的一种基准尺寸。模数化是指在系统的设计、计算和结构布局中,制定和使用尺寸协调的标准模数的活动。 ……(详见教材) 4.1.2 商品标准的概念和作用 1.商品标准的概念 商品标准是对商品质量以及与质量有关的各个方面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商品名词术语统一化,商品质量统一化,商品零部件通用化,商品品种规格系列化,商品检验方法标准化,商品包装、储运、养护标准化和规范化等内容,是评定、监督和维护商品质量的准则和依据。 【课堂互动】 【教师】让学生通过文旌课堂APP观看微课——商品完好标准(详见教材),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你认为商品完好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观看、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2.商品标准的作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说一说商品标准有哪些作用?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1)商品标准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 ① 商品标准是科技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② 商品标准是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 ③ 商品标准是提高商品质量的技术保证。 (2)商品标准在流通中的作用。 ① 商品标准是评定商品质量的准绳。 ② 商品标准是按质论价的必要条件。 ③ 商品标准是商品质量监督的技术依据。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你有没有对所购买的商品的质量产生过怀疑,又是如何做出最终判断的?有没有参考过某些标准?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3)商品标准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根据商品标准可以把资源或商品按照性能、特征、品级等,进行科学的分析,正确地标定使用范围,明确其最佳使用价值,从而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商品标准不仅为生产适宜的商品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也为增产节约创造了条件。 (4)商品标准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商品标准可为对外贸易业务签订合同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交易效率。商品标准可促进出口商品质量的提高,从而有利于提高中国商品的国际市场声誉,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详见教材)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阅读——商品标准贸易壁垒实例(详见教材),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什么是商品标准贸易壁垒?你认为商品标准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有什么影响? 【学生】阅读、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4.1.3 商品标准的分类 一般来说,商品标准可按表达形式、对象特征、约束力和成熟程度等进行分类,详见教材图4-1所示。 1.按表达形式分类 (1)文件标准。 (2)实物标准。 ……(详见教材) 2.按对象特征分类 (1)技术标准。 在商品标准中,技术标准的应用最为广泛,主要包括基础标准、质量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等。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请分别举例说明什么是基础标准、质量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2)管理标准。 (3)工作标准。 ……(详见教材)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搜集一些标准,并将其按对象特征分类。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3.按约束力分类 (1)强制性标准。 (2)推荐性标准。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有什么区别?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详见教材) 4.按成熟程度分类 按成熟程度不同,商品标准分为正式标准和试行标准两类。 4.1.4 商品标准的分级 从世界范围来看,商品标准通常划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专业团体标准以及地方标准五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我国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1.国际标准与区域标准 (1)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或国际标准组织通过并公开发行的标准。 ① 国际标准的制定。 一般来说,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国际电工委员会(简称IEC)、国际电信联盟(简称ITU),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详见教材表4-1所示)制定。 ② 国际标准的表示。 国际标准通常采用国际标准代号、顺序号、发布年号和标准名称来表示,详见教材图4-2所示。 国际标准代号用发布该标准的组织的简称来表示。 国际标准顺序号是指国际标准的顺序排号,一般为5位数;如果该标准由多个部分组成,那么还可用1位数字来代表其构成部分。 国际标准发布年号是指发布该国际标准的年份,一般用4位数表示。 国际标准名称就是该国际标准的全称。 【阅读延伸】世界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 1.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 2.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简称IEC) 3.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简称ITU) ……(详见教材) (2)区域标准。 区域标准是指由世界区域性集团的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的标准。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制定区域标准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制定区域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区域性集团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便于该地区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协调该地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关系。 国际上制定区域标准的重要组织及其制定的标准名称和代号详见教材表4-2所示。 2.国内标准 (1)国家标准。 【课堂互动】 【教师】让学生通过文旌课堂APP观看微课——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详见教材),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是怎么发生的?是如何从媒体的质疑演变成企业和企业,企业和媒体三方的口水战的? 【学生】观看、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的标准。 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代号、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组成,详见教材图4-3所示。 国家标准代号由大写汉语拼音字母构成,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T”,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代号为“GB/Z”。 国家标准顺序号是指国家标准的顺序排号,号码位数并不统一。 国家标准发布年号用2位或4位数字表示。 国家标准样品是指以实物形态存在的标准,其规定的特性可以是定量的或定性的,应当具有均匀性、稳定性、准确性和溯源性。国家标准样品的编号由国家标准样品代号(GSB)、分类目录号、顺序号和年代号构成,详见教材图4-4所示。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阅读立德树人——中国高铁标准成为全球标准(详见教材),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你是如何理解“得标准者得天下”这句话的? 【学生】阅读、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如今的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强,由中国提出和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的数量逐年增加。中国标准的国际化见证了大国崛起的一个侧影。 (2)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制定和实施的标准。 行业标准的编号由行业标准代号、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组成。 行业标准代号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规定,详见教材表4-3所示。 行业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结构与国家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结构大致相同。 (3)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是指在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下,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标准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地方标准编号由地方标准代号、地方标准顺序号和地方标准发布年号组成。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代码详见教材表4-4所示。 地方标准的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的结构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结构相同。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你的家乡在哪里?如果今年该地区发布了顺序号分别为132、133的强制性和推荐性地方标准,你知道这两个标准的编号如何表示吗?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4)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指由企业制定发布,在该企业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企业标准编号由企业标准代号、企业标准顺序号和企业标准发布年号组成。 企业标准的代号用“Q/”加上企业代号表示。企业代号可以由数字、字母或两者兼用表示。 企业标准的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的结构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的结构相同。 【课堂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阅读立德树人——新《标准化法》引领标准改革创新(详见教材),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为什么说国家通过新《标准化法》为标准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铠甲? 【学生】阅读、聆听、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做出总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商品标准作为规范商品生产、保证商品质量的规和矩,在当今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标准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国家通过新《标准化法》为标准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铠甲。相信在新《标准化法》的引领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加速质量标准改革,早日实现质量强国的梦想。 【学生】聆听、理解、记忆任务实训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小组活动:商品标准我知道,讲解活动具体内容 任务实施: (1)将全班学生分为5组,并分别编号,每组选出1名组长。 (2)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合理分工并各组根据课前收集选择的2~3种常见商品,填写分工卡(详见教材)。 (3)了解商品标准中对该商品的质量、包装、储存等要求,将收集到的实物商品与标准进行比对,判断实物商品是否全面符合标准的要求,并提出在该商品的经营管理中如何使用标准的建议。查询其适用的商品标准(可以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等)。 【学生】填写分工卡、分析、讨论、发言 【教师】评价各组的表现、对活动进行总结发言课堂小结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标准与标准化,商品标准的概念、作用、分类和分级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