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二节 支付结算概述课时 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支付结算的概念与特征 了解支付结算的主要法律依据和基本原则 掌握办理支付结算的要求 素质目标 树立会计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管理思想,加强自律意识的培养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支付结算的概念与特征、支付结算的主要法律依据、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办理支付结算的要求 教学难点 办理支付结算的要求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 第1节课:课前任务→考勤(3 min)→传授新知(10 min)→课堂互动(10 min)→传授新知(10 min)→课堂互动(12 min) 第2节课:传授新知(10 min)→课堂互动(10 min)→传授新知(15 min)→课堂小结(3 min)→课堂作业(2 min)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 (3 min) 【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教师】开始新课题:第二节 支付结算概述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传授新知 (12 min) 【教师】讲解新知 第二章 结算法律制度 第二节 支付结算概述 一、支付结算的概念与特征 (一)支付结算的概念 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银行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资金清算的行为。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银行)以及单位(含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是办理支付结算的主体。(详见教材)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支付结算办法》以及有关规范性文件,支付结算方式可以分为票据结算方式和非票据结算方式。(详见教材) (二)支付结算的特征 1.支付结算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进行 银行是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经营支付结算业务。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详见教材) 2.支付结算的发生取决于委托人的意志 当事人对存放在银行的存款有支配权,银行在支付结算中充当中介机构的角色。因此,银行只要以善意且符合规定的正常操作程序审查,对伪造、变造的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以及需要交验的个人有效身份证件未发现异常而支付金额的,对出票人或付款人不再承担受委托付款的责任,对持票人或收款人不再承担付款的责任。(详见教材) 3.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支付结算是一项政策性强、与当事人利益息息相关的活动,因此,必须对其实行统一的管理。根据《支付结算办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制定统一的支付结算制度,组织、协调、管理、监督全国的支付结算工作,调解、处理银行之间的支付结算纠纷。(详见教材)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负责组织、协调、管理、监督本辖区的支付结算工作,调解、处理本辖区银行之间的支付结算纠纷。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总行可以根据统一的支付结算制度,结合本行情况,制定具体管理实施办法,报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后执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负责组织、管理、协调本行内的支付结算工作,调解、处理本行内分支机构之间的支付结算纠纷。(详见教材) 4.支付结算是一种要式行为 所谓要式行为,是指法律规定必须按照一定形式进行的行为。如果该行为不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即为无效。支付结算行为必须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根据《支付结算办法》规定,票据和结算凭证是办理支付结算的工具。(详见教材) 5.支付结算必须依法进行 根据《支付结算办法》规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银行)以及单位和个人(含个体工商户),办理支付结算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支付结算办法》的各项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总结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支付结算的概念与特征,拓宽知识面课堂互动 (10 min) 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通过课堂互动,带动学生思考、讨论,并主动回答问题,让学生阐述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传授新知 (10 min) 【教师】讲解新知 二、支付结算的主要法律依据 支付结算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主要包括《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现金管理暂行条例》《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等。(详见教材) 三、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 1.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各单位之间、单位与个人之间发生交易往来,通过银行办理结算,并根据各自的具体条件,自行协商订约,使收付双方办理款项收付完全建立在自觉自愿、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该原则要求结算当事人必须依法承担义务和行使权利,严格遵守信用,履行付款义务,特别是应当按照约定的付款金额和付款日期进行支付。(详见教材) 2.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 银行在办理结算时,必须尊重开户单位资金支配的自主权,做到谁的钱进谁的账,银行不代扣款项,以维护开户单位对资金所有权或经营权,保证开户单位对其资金的自主支配。(详见教材) 3.银行不垫款 银行在办理结算过程,只负责将结算款项从付款单位账户划转到收款单位账户,不承担垫付任何款项的责任,以划清银行与开户单位的资金界限,保护银行资金的所有权或经营权,促使开户单位直接对自己的债权债务负责。(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总结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支付结算的主要法律依据和基本原则,牢记知识点课堂互动 (12 min) 可以进行支付结算的金融机构有哪些?它们都必需符合的条件是什么? 通过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思考并主动回答问题,使学生熟练掌握可以进行支付结算的机构和具备条件第二节课传授新知 (15 min) 【教师】讲解新知 四、办理支付结算的要求 1.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 (1)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的票据和结算凭证,未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的票据,票据无效;未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详见教材) (2)办理支付结算必须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立和使用账户。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银行不得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账户情况,不得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冻结、扣划款项,不得停止单位、个人存款的正常支付。(详见教材) (3)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应当全面规范,做到数字正确,要素齐全,不错不漏,字迹清楚,防止涂改。(详见教材) (4)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和记载事项必须真实,不得变造、伪造。(详见教材) 伪造是指无权限人假冒他人或虚构他人名义签章的行为。变造是指无权限人更改票据内容的人,对票据上签章以外的记载事项加以改变的行为。(详见教材) 伪造、变造票据属于欺诈行为,应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但签章的变造属于伪造,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的签章,不影响票据上其他当事人真实签章的效力。(详见教材) 【例题2-4·多选题】详见教材 【例题2-5·多选题】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总结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现金收支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现金核算与内部控制课堂互动 (10 min) 写出数字1-10的中文大写。 通过课堂互动,带动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掌握数字大写形式,便于实践时运用传授新知 (15 min) 【教师】讲解新知 2.支付结算凭证填写的要求 (1)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详见教材) (2)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不得自造简化字。(详见教材) (3)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详见教材) (4)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到“角”为止的,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详见教材) (5)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面,均应填写人民币符号“ ”。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要认真填写,不得连写分辨不清。(详见教材) (6)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的,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书写。(详见教材) 第一,阿拉伯数字中间有“0”时,中文大写金额要写“零”字。(详见教材) 第二,阿拉伯金额数字角位是“0”,而分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元”后面应写“零”字。(详见教材) 第三,阿拉伯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间可以只写一个“零”字。(详见教材) 第四,阿拉伯数字万位或元位是“0”,或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万位、元位也是“0”,但千位、角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可以只写一个“零”字,也可以不写“零”字。(详见教材) 票据和结算凭证的金额、出票或签发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更改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支付结算凭证示例如图2-1所示。(详见教材) 图2-1 支付结算凭证的填写示例图 【例题2-6·多选题】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总结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违反《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处罚课堂小结 (3 min) 本节课学习了支付结算的概念与特征,了解支付结算的主要法律依据,掌握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办理支付结算的要求。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能够对支付结算制度有基本的认知,课下查阅相关案例、资料。 总结知识点,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加深认识课堂作业 (2 min) 小赵是ABC农资公司的出纳。3月份向农户销售农资每天收取大量现金,困公司地处偏远,到银行存取不方便。小赵便将现金锁在公司的保险柜中,公司的购货支出也直接用保险柜中现金支付,一般-一周或半个月集中送存银行一次。有一次,公司向甲国有农场销售56万元的农资,对方开具了一张期限为3个月、面额为56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小赵拒绝接受,坚持现金支付或转账支票结算。试分析: (1)小赵上述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2)企业之间能否采用现金结算? (3)什么是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结算工具主要有哪些? 通过课堂作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完善、巩固教学反思 支付结算凭证填写的要求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用手机搜索会计中数字大写,并且要求学生现场学习,现场掌握,立马通过提问、到黑板上做题等方式回馈,课堂异常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后续还要提问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