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9 试一试PR调色的四种小方法 课件(共40张PPT) -《Premiere非线性编辑(PremierePro2020)》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9 试一试PR调色的四种小方法 课件(共40张PPT) -《Premiere非线性编辑(PremierePro2020)》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第五单元 画面调色
非线性编辑
试一试PR调色的四种小方法
为什么要调色
DV的“色彩还原”不如模拟摄像机,也就是说,用数字摄像机拍摄出来的画面,采集到电脑里观看时,没有模拟摄像机拍摄出来的画面色彩鲜艳。为了弥补DV的这一不足,我们一般都是在后期制作中,通过调色,来实现画面的丰富多“彩”。
校正前
校正后
为什么要调色
更多的时候,我们调色的目的,是作品剧情的需要,通过改变画面的色调,来表达我们的“中心思想”。
为了从形式上更好地配合影片
内容的表达
为什么要调色
电影调色前后差异有多大
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使拍出来的影像拥有极大的色彩空间呢?
负责为此片调色的Taylre Jones说,这部电影是由Sony F55拍摄的,但重点是拍摄的时候使用了Log格式拍摄,而这种格式可以大大地提升拍摄时所记录的颜色资讯,让影片在后期制作的时候有很大的调色空间,容许更多的变化的可能,比如增强光影对比、改变整个画面的色调,甚至可以像上面的影片展示的,把白天的场景当做晚上的来拍摄。
CONTENTS




从认识颜色开始
基础校色(色阶、曲线)
艺术调色(通道混合器)
改变画面色彩倾向
1
从认识颜色开始
首先要理解RGB、CMYK、HSL、互补色等等色彩基础理论。
几乎所有的后期调色工具,都是建立在这些色彩模型之上的。
1
从认识颜色开始
1. RGB vs CMYK
没有光线就没有色彩。而在自然界中,我们一共可以看到两种类型的光线。
第一种是物体自身发出光线,比如灯泡、显示器、电视等等。中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三棱镜的实验。自然界中的白光并不是单色光,用棱镜色散之后会看到组成白光的多种色光。
白色光线是由这些五彩光线相加形成的。所以这些自发光的物体,对应的是加色模型
1
从认识颜色开始
1. RGB vs CMYK
第二种是物体反射的光线,比如颜料、涂料、印刷品等等。
这些物体吸收了一部分光线,而反射剩下的一些光线,从而显示出不同的色彩。因此这些反射出来的颜色,则对应了减色模型。
1
从认识颜色开始
1. RGB vs CMYK
无论是哪种色彩模型,首先我们都要定义一个概念,叫做“原色”。
原色,是不能通过其他颜色,混合而得出的“基本色”。
在加色模型中,一共有红(R)、绿(G)、蓝(B)三原色。
而红绿蓝三原色两两混合,可以形成黄、青、品三种二次色。
继续混合,则能调出各种各样的色彩。
1
从认识颜色开始
1. RGB vs CMYK
无论是哪种色彩模型,首先我们都要定义一个概念,叫做“原色”。
原色,是不能通过其他颜色,混合而得出的“基本色”。
与加色模型不同,在减色模型中,三原色变成了青(C)、品(M)、黄(Y)。
在大规模打印中,青品黄颜料混合成的黑色并不够纯黑,而且成本太高。因此印刷机还有专门的黑色(K)墨水。CMYK中的最后一个K,就是指的这个黑色。
1
从认识颜色开始
2 .相邻色与互补色
无论是RGB,还是CMY,虽然他们的原色不同,但是色彩之间的混合关系却是相同的,比如绿色和红色,混合出来的都是黄色。
我们把一种颜色相邻的两种颜色,叫做的他的相邻色。如右图所示,青色的相邻色,是绿色和蓝色。绿色的相邻色,是黄色和青色。
而一种颜色对面的颜色,叫做他的互补色。比如红色的互补色是青色,绿色的互补色是品色。
1
从认识颜色开始
2 .相邻色与互补色
相邻色和互补色,是我们调色的一个重要依据。
我们要增加一种颜色,一共有两种方式:
一是增加他的相邻色;
二是减少他的互补色。
同理,要减少一种颜色,也有两种方式:
一是减少他的相邻色;
二是增加他的互补色。
1
从认识颜色开始
红色的互补色是青色,红色的变化与青色,洋红和黄色相关,要增加红色,就需要增加洋红和黄色,减少青色
绿色的互补色是洋红,绿色的变化与黄色和青色,洋红相关,要增加绿色,就需要增加青色和黄色,减少洋红
蓝色的互补色是黄色,蓝色的变化与青色和洋红,黄色相关,要增加蓝色,就需要增加洋红和青色,减少黄色
1
从认识颜色开始
3 . HSL色彩空间
RGB模型对人类而言并不直观,比如说一种颜色是由60%红,30%绿和90%蓝组成的,我们很难想象出来,这到底是哪种颜色?
因此人们设计出了HSL色彩空间,来更加直观的表达颜色。
HSL是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亮度(Lightness)这三个颜色属性的简称。
色相(Hue)是色彩的基本属性,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颜色名称,如紫色、青色、品红等等。我们可以在一个圆环上表示出所有的色相。
色环上的0度、120度、240度位置,分别对应了RGB模型的红、绿、蓝三原色。
原色两两混合形成了二次色。比如黄色(60度)就是由红色和绿色混合而成;蓝色和绿色则相加形成青色(180度);品红(300度)则由红蓝两色组成。
原色和二次色之间,还有各种丰富的复色色相过渡,比如270度的紫色介于品红和蓝色之间,30度的橙色则是由红色黄色混合而成。
1
从认识颜色开始
3 . HSL色彩空间
饱和度(Saturation):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就是色彩的纯度。如果你觉得一个色彩不够鲜艳,那你就可以提升饱和度的数值,向右移动滑块即可,最右边数值为 100。反过来如果你觉得色彩很鲜艳,那就可以向左移动滑块,到最左边数值为-100,此时色彩消失成为灰度图像。
-
+
饱和度
1
从认识颜色开始
3 . HSL色彩空间
亮度(Lightness)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亮度值越高,色彩越白,亮度越低,色彩越黑。
1
从认识颜色开始
3 . HSL色彩空间
我们把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亮度(Lightness)三个属性整合到一个圆柱中,就形成了HSL色彩空间模型。
HSL圆柱中的任意一个点,都对应了一种颜色。
圆环上的度数代表了颜色的色相;
离中轴的距离代表了颜色的饱和度;
点的高度则对应了颜色的亮度;
1
从认识颜色开始
总结
1. 色彩因光线而存在。发光物体对应加色模型,三原色是RGB红绿蓝。反光物体对应减色模型,三原色是CMY青品黄。
2. 红青、蓝黄、绿品是三组互补色。要增加一种颜色,可以同时增加他的相邻色,或者减少他的互补色。
3. 色相(H)、饱和度(S)和亮度(L)是颜色的三个基本属性。
2
基础校色——色阶
直方图
输入白色阶
通道选择
输入黑色阶
输出白色阶
输出黑色阶
灰度系数
2
基础校色——色阶
向左拖动白色滑块
向右拖动黑色滑块
整体亮度调节
2
基础校色——色阶
单通道调节
2
基础校色——曲线
2
基础校色——曲线
练习:分别应用色阶和曲线对如下素材进行基础校正
3
艺术调色——通道混合器
通道混合器:
这是一个很有用也是很重要的滤镜,他可以弥补画面上某个颜色通道的不足,也可以使一个颜色通道里的信息作用于另一个颜色通道里。
换句话说,我们基本上把画面分为3个颜色通道,R(红),G(绿),B(蓝),当我们的素材偏蓝的时候,我们可以准确地降低蓝色通道的值,并向蓝色通道里加入其他通道的颜色来修复素材。
通道混合器基本上可以分为3种作用:
一、为画面单独添加一个颜色通道的值,使其达到一种艺术效果。
二、制作高质量的灰度图像。
三、制作色调图像。
3
艺术调色——通道混合器
由于一共有3个颜色通道(R、 G 、B),因此滤镜也分为3个部分,这里只介绍一个部分,其余的部分原理相同。
以第一组红色通道为例:
红色-红色:是向红色通道增加红色,也就是说后面是目标通道,前面是需要增加的颜色。
红色-绿色:向绿色通道增加红色。
红色-蓝色:向蓝色通道增加红色。
红色-恒量:是红色通道的对比度,如果拉高,则是向各个通道增加红色信息 。
理解下原理
3
艺术调色——通道混合器
作用1:制作艺术效果——最美夕阳红
为了不盲目的调整,首先分析一下画面特点,画面中大部分色彩是蓝色,为了达到夕阳的效果,需要向蓝色通道增加红色。但这时发现,蓝色加红色,混合后的颜色是洋红色,不是我们想要的夕阳的红色
3
艺术调色——通道混合器
作用1:制作艺术效果——最美夕阳红
这时我们需要降低蓝色通道的对比度,这样天空的颜色就可以调为红色了
3
艺术调色——通道混合器
既然是夕阳,那么草地也要有点红色,所以要向绿色里增加一点红色
作用1:制作艺术效果——最美夕阳红
3
艺术调色——通道混合器
为了使画面不至于红得太过,需要保留一点天空和草地的颜色,所以要向蓝色和绿色通道里增加一点绿色
作用1:制作艺术效果——最美夕阳红
3
艺术调色——通道混合器
1、红色-蓝色:增大(变成洋红)
2、蓝色-恒量:降低(变成红色)
3、红色-绿色:增大(让草地也变成偏红色)
4、绿色-蓝色:增大
5、绿色-绿色:增大
让整个效果别太红,有些发黄的感觉
练习1:把下图制作成夕阳西下的效果
3
艺术调色——通道混合器
练习2:如下实拍的夕阳色有些偏紫,画面不够红,适当对其进行调节
3
艺术调色——通道混合器
练习3:让下图的绿色更纯一些
原始图
调色后
提示:绿色通道增加绿色,蓝色通道和红色通道减少绿色
3
艺术调色——通道混合器
应用通道混合器制作出的黑白效果,相较于其他调色工具,能很好地保留画面的明暗层次
对比:使用“黑白”效果和“彩色”效果制作黑白图
作用2:制作高质量的灰度图像
3
艺术调色——通道混合器
作用2:制作高质量的灰度图像
勾选单色后,通道混合器只有最上面一组属性值起作用,红色通道变成白色,绿色通道和蓝色通道变为黑色,对数值的调整相当于对画面各通道亮度的调整
3
艺术调色——通道混合器
作用3:制作色调图像——将下图制作成老电影效果(发黄发旧)
原始图
制作方法:先将素材里加入一个通道混合器,选中单色,然后再加入一个通道混合器,并在上面调整颜色。
参数调整方法:根据参考图绿+红=黄,可以增加绿色通道的恒量,并且向各个通道里增加红色。
参考图
4
改变画面色彩倾向——颜色平衡
通过对画面阴影、高光、中间调三个区域的RGB通道的亮度调节,来实现画面色彩倾向的改变
4
改变画面色彩倾向——颜色平衡
调色后
影视素材画面调色练习1
4
调色前
调色后
影视素材画面调色练习2
改变画面色彩倾向——颜色平衡
本课总结
让我们一起
用镜头讲故事
非线性编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