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外科护理项目十六 骨与关节疾病病人的护理任务四化脓性骨髓炎病人的护理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熟悉化脓性骨髓炎的处理原则和护理。2. 能力目标:学会化脓性骨髓炎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3. 素养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和对病人关心爱护的思想。培养学生病情观察能力、自主思维学习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情景导入王某,男性,10岁。5天前踢球时摔倒,右大腿受伤,疼痛但能忍,未治疗。3天前疼痛加重,不能行走,T 38.3℃。今日出现右大腿剧痛,寒战、高热,T 39℃。查体:T 40℃,P 122次/分,R 26次/分,BP 123/85mmHg。右大腿局部皮温高,压痛明显。辅助检查:血常规示Hb 100g/L,WBC 11*109/L;右大腿X线未见异常;脓肿分层穿刺于右大腿下端骨膜下穿刺抽出脓性液体。1.王某可能发生了什么?2.该患儿的评估内容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3.患儿将实施脓肿开窗减压+闭式灌洗引流手术,围术期主要的护理诊断有哪些?4.针对该患儿的护理诊断,如何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概述INTRODUCTION化脓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组织炎症。按病程发展分为急性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两者无明显时间界限,一般认为死骨形成是慢性骨髓炎的标志,此过程约需6周时间。本病好发于12岁以下男童,好发部位为长骨的干骺端,其次为脊椎骨及髂骨等。感染主要源于血源性感染、创伤后感染或邻近感染灶,其中血源性感染较多见。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CONTENT目录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了解病人的年龄、职业、生活习惯,有无其他部位感染或外伤,病程,采取过哪些治疗措施及疗效等。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全身中毒症状:起病急骤,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以上,重者可有休克。局部症状:早期患处剧痛,半屈曲,患肢抗拒活动。若骨膜下脓肿形成,局部出现水肿,疼痛加重。若深部脓肿形成,疼痛减轻,但局部症状更为明显。若脓液扩散至骨髓腔,则疼痛和脓肿范围增加。体征症状患处皮温增高。若骨膜下脓肿形成,局部有明显压痛。若整个骨干均受破坏,易继发病理性骨折,出现骨折体征。护理评估三心理-社会状况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手术和疾病的预后、康复训练的顾虑、治疗费用等,可影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和相互关系。若病人年龄较小,更易出现惊惧、恐慌等不良情绪,遵医嘱功能锻炼依从性较差。应评估病人心理和社会支持情况。护理评估四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2.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早期检查无异常。起病2周后,X线表现为层状骨膜反应和干骺端稀疏。(2)CT、MRI:可发现骨膜下脓肿,有助于早期诊断。(3)核素骨显像:发病48小时内发现感染灶核素浓聚,有助于早期诊断。3.局部脓肿分层穿刺有助于早期诊断。在肿胀和压痛最明显处穿刺,抽出脓液、混浊液或血性液应及时送检。若涂片中发现多是脓细胞或细菌,即可诊断,同时可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护理评估五治疗要点关键是早期诊断与正确治疗。尽快控制感染,防止炎症扩散,及时切开减压引流脓液,防止死骨形成。非手术治疗:全身支持治疗、抗感染治疗、局部制动手术治疗:在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无效时,进行手术。手术方式分为局部钻孔引流术或开窗减压引流术。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 与化脓性感染有关。2.疼痛 与化脓性感染和手术有关。3.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化脓性感染和骨质破坏有关。护理目标病人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疼痛减轻或消失;感染得到控制,创面愈合。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一)(1)控制感染:及时抽取血标本、配合医师行局部脓肿分层穿刺,及时送检标本,尽快明确致病菌。遵医嘱应用抗生素。(2)降温:病人发热且体温较高时,鼓励病人多饮水,可行物理降温,以防发生高热惊厥。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观察并记录用药后的体温变化。(3)卧床休息:保护患肢、减少消耗。维持正常体温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二)(1)制动患肢:抬高患肢,保持功能位。移动患肢应动作轻稳,做好支托,尽量减少刺激。(2)应用镇痛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并观察用药效果。(3)转移注意力:鼓励病人听音乐、与人交谈等,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缓解疼痛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三)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高热、惊厥、谵妄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应用床栏、约束带等保护措施,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避免意外伤害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一)引流管护理(1)妥善固定(2)保持通畅①保持引流管与一次性负压引流袋(瓶)连接紧密,并维持负压状态;②切开引流术后,一般会放置2条引流管,高处为冲洗管,接输液瓶应高于伤口60~70cm,用1500~2000ml抗生素溶液,进行24小时持续冲洗;低处为引流管,接负压引流袋(瓶)低于伤口50cm。③根据冲洗后引流液的颜色和性质调节灌洗速度。术后24小时内连续快速灌洗,以后每2小时快速冲洗一次,引流液颜色变淡时逐渐减少冲洗液的量,维持冲洗直至引流液清亮为止。保证引流通畅有效。(3)观察记录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并记录,保持出入量平衡。(4)无菌操作(5)适时拔管:引流管留置3周,体温下降,引流液清亮无脓,连续3次培养阴性,拔除冲洗管,3日后再拔除引流管。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一)(二)功能锻炼:麻醉清醒即可进行踝关节跖屈、背伸和旋转运动,肌肉收缩运动;待炎症消退后,关节未明显破坏者可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三)健康教育:饮食、引流、活动、用药、预防压疮、复诊指导引流管护理护理评价病人情绪是否稳定;是否出现并发症;病人是否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护考链接TEST患儿女,5岁。左胫骨上端持续性疼痛5天,临床诊断为急性骨髓炎,拟行局部穿刺进一步确诊,下列哪种方法不正确A. 早期分层穿刺B. 穿刺应选择有内芯的针头C. 在压痛最明显处穿刺D. 穿刺针应依次进入骨髓腔E. 抽脓汁做图片检查A2型题D感谢观看!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