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颈肩痛与腰腿痛病人的护理课件(共23张PPT)-高一《外科护理》同步教学(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5 颈肩痛与腰腿痛病人的护理课件(共23张PPT)-高一《外科护理》同步教学(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外科护理
项目十六 骨与关节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五
颈肩痛与腰腿痛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颈椎病和腰椎病的病因;熟悉颈椎病和腰椎病的检查、处理原则和护理评估;掌握颈椎病和腰椎病的护理措施。
2. 能力目标:学会颈椎病和腰椎病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3. 素养目标:培养小组合作的协助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护患沟通技巧;培养对病患的爱心和同情心。
情景导入
冯某,男性,65岁,有颈椎间盘突出症病史,曾跌倒2次,跌倒后数分钟可自行站起,意识清醒。近两天因下肢行走无力,踩棉花样感觉就诊。
体格检查:T 36.2℃,P 65次/分,R 18次/分,BP 128/88mmHg,神志清,呼吸平稳,脊柱居中无畸形,后颈压痛,双肩未及压痛点,压颈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MRI示:颈椎管矢状径变小,脊髓受压。
1.冯某入院后,应如何防止再次跌倒?
2.经会诊,病人将实施颈椎前路手术治疗,护士术前应进行哪些方面指导?
3.术后第2天,医嘱停止颈前路切口引流,拔管半小时后,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紫绀,颈部增粗,切口敷料渗血多,心率126次/分。可能发生了什么并发症?应该如何做好急救?
概述
INTRODUCTION
颈椎间盘突出症指各因素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或脊髓等组织而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以C5~6,C4~5突出多见,40~50岁为高发年龄,男性高发于女性。
概述
INTRODUCTION
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慢性劳损、头颈部外伤等因素可导致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是颈椎病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概述
INTRODUCTION
颈椎病主要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四种类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
CONTENT
目录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护理评估

健康史
了解此次发病的诱因和情况。如有无突然转动颈部或颈部长时间处于某一位置;有无眩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心跳加速或猝倒等;导致症状加重或减轻的因素。曾经有无外伤或类似病情、病程、采取过哪些治疗措施及疗效,疾病有无反复等。
护理评估

身体状况
(1)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疼痛、僵硬,可向上肢放射,单侧或双侧上肢麻木、感觉减退、过敏、无力,当咳嗽、喷嚏、颈部活动时加重,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2)脊髓型颈椎病:四肢无力,握力弱,精细活动失调,步态不稳,踩棉花样感觉,病情加重后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
(3)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颈部活动时引起眩晕,尤其仰头的时候),平衡障碍和共济失调,甚至猝倒。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表现复杂多样,可有头痛、头晕、耳鸣、听力下降、视物模糊、面部麻木无汗、心律失常等。
知识窗 —— 颈椎病常用专科体检
病人取坐位,检查者一手抵患侧头侧,一手握患侧腕部,外展上肢,双手向反向牵拉,病人出现放射痛或麻木等感觉即为阳性。
臂丛牵拉试验
病人取坐位,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检查者用手掌在其头顶加压,出现颈痛并向患侧手臂放射即为阳性。
压头试验
护理评估

心理-社会状况
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手术和疾病的预后、康复训练的顾虑、治疗费用等,可影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和相互关系。应评估病人心理和社会支持情况。
护理评估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护理评估

治疗要点
非手术治疗:本病基本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颈椎间盘突出症早期;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脊髓压迫症状,但病人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者。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出现明显脊髓压迫症状且呈进行性加重者:影像学表现有明确的椎间盘突出,与临床表现一致。
护理诊断
1.躯体活动障碍 与神经根受压、牵引或手术有关。
2.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颈髓水肿、植骨块脱落或术后颈部水肿有关。
3.潜在并发症:喉返、喉上神经损伤,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等。
护理目标
病人肢体感觉和活动能力逐渐恢复正常;维持正常有效呼吸;并发症未发生,或被及时发现并处理。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一)
心理护理
(二)
①呼吸功能训练:术前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或吹气球等训练。
②气管、食管推移训练:适用于颈椎前路手术病人。术前3~5天,指导病人用自己的2~4指插入切口侧的内脏鞘与血管神经鞘间隙处,持续将气管、食管向非手术侧推移。
③俯卧位训练:适用于后路手术病人。开始30~40分钟/次,3次/天;逐渐增至3~4小时/次,1次/天。
术前训练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一)
心理护理
(二)
术前训练
(二)
安全护理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一)
(三)
并发症护理
(五)
健康教育
病情观察
(二)
体位护理
(四)
功能锻炼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三)
并发症护理
并发症 呼吸困难 (颈椎前路手术最危急并发症) 伤口出血 脊髓神经损伤
原因 切口内出血、喉头水肿或移植骨块松动、脱落压迫气管;术中损伤脊髓等 颈椎前路手术常因骨面渗血或术中止血不完善而引起伤口出血。 手术牵拉、周围血肿压迫均可损伤脊髓及神经。
表现 多发生于术后1~3日,呼吸困难、张口状急迫呼吸、口唇发绀等。 多见于术后当日,颈部明显肿胀,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等。 声嘶、四肢感觉运动障碍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
护理 颈椎前路手术病人床旁应常规备气管切开包;术后加强病人呼吸频率、节律的观察;一旦发生,立即通知医师,并做好气管切开及再次手术准备。 加强观察,若24小时引流液超过200ml,考虑活动性出血;若引流量多且呈淡红色,考虑脑脊液漏;若颈部肿胀明显,立即报告并协助医生拆线、清除血肿,必要时实施气管切开术。 手术牵拉所致的神经损伤是可逆的,一般在术后1~2日内明显好转或消失;血肿压迫所致的损伤为渐进性的,术后应注意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护理评价
病人情绪是否稳定;是否出现并发症;病人是否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
护考链接
TEST
某男,45岁,因右上肢放射痛件手指麻木,动作不灵活2年就诊,检查发现颈肩部压痛。神经牵拉试验及压头试验阳性,右上肢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握力减弱,肌张力减低,最可能的诊断是
A.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B.脊髓型颈椎病
C.椎动脉型颈椎病
D.神经根型颈椎病
E.混合型颈椎病
A2型题
D
感谢观看!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