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马边彝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上期期末学情跟踪监测
六年级科学试卷
(6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2024年1月
注意事项:
1.作答试题卷的“选择题、判断题”时,请同学们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字母。
2.作答试题卷的“填空题、运用题”时,请同学们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内。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20分)
1. 太阳是宇宙中一颗( )。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2. 细菌对人类( )。
A. 有益 B. 有害 C. 既有益也有害
3. 杜鹃花喜好( )土壤,竹子喜好( )土壤。
A. 酸性;碱性 B. 碱性;酸性 C. 酸性;酸性
4. ( )不是提出假设的依据。
A. 凭空猜想 B. 已有的知识 C. 已有的生活经验
5. 做酸奶时,需要一种细菌,它是( )。
A 青霉菌 B. 乳酸菌 C. 大肠杆菌
6. 在铁质茶杯表面覆盖搪瓷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止碰撞 B. 防止生锈 C. 美观
7. 下面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A. 种子萌芽的实验 B. 水蒸气快慢的实验 C. 雨的形成实验
8. 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天上亮晶晶的小星星其实都是炽热巨大的发光气体球,也就是恒星
B. 北斗七星组成了小熊星座,北极星在大熊座的勺柄上
C. 银河,又称”天河”,它由许许多多的恒星构成,太阳就是其中的一颗,在太空俯视银河,它就像个漩涡
9. 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 )。
A. 牙齿变白 B. 容易睡觉 C. 清理微生物
10. 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 )。
A. 四分之一 B. 五分之一 C. 六分之一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1. 牙齿表面的细菌靠食物的残渣生活。( )
12. 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
13.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尽快跑到空旷处。( )
14. 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
15. 当太阳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冬季,另外半球就是夏季。( )
三、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对应的答题卡上,每空 1 分共 10 分)
16. 葡萄牙航海家( )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用实践验证了地球是( )形的猜想。
17. 空气中含有( )、( )、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成分。
18. 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前苏联宇航员( ),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 )。
19. 物质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仅仅是( )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融化;另一类是产生 ( )的变化,往往伴随颜色改变、产生沉淀或气体、发光发热等,如蜡烛燃烧。
20.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指生物界的( ),“龙生九子,子子不一”是指生物界的( )。
四、素养测试(有关科学、技术、工程、社会与环境的素养)(10分)
21. 实验探究:模拟“风形成”实验。
[实验步骤]
1.把一只蜡烛放进演示箱内。
2.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试验箱左侧靠近小口处。
3.点燃蚊香放到试验箱左侧小口处,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
4.点燃试验箱内的蜡烛,再把蚊香放在小口处,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
[实验结论]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地球表面任何地方都会吸收太阳的( ),由于地形地貌纬度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地面受热不( )这样,就会导致地面上的空气( )不均。相对热的空气会( );相对冷的空气就会流动补充,从而形成风。
22 简要说说发生地震时,你如何保护好自己?(至少写3条)
23. 冬季是传染病高发期。许多传染病都是由病菌引起的,结合图示,说说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方法有哪些?(至少写3条)马边彝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上期期末学情跟踪监测
六年级科学试卷
(6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2024年1月
注意事项:
1.作答试题卷的“选择题、判断题”时,请同学们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字母。
2.作答试题卷的“填空题、运用题”时,请同学们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内。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20分)
1. 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 )。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答案】A
【解析】
【详解】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叫做行星;像月亮这样自己自己不发光,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地球是不会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
2. 细菌对人类( )。
A. 有益 B. 有害 C. 既有益也有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有的细菌是对人体有害的,但是大多数的细菌是有益的,比如肠道菌群,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对人体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符合题意。
3. 杜鹃花喜好( )土壤,竹子喜好( )土壤。
A. 酸性;碱性 B. 碱性;酸性 C. 酸性;酸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不同的植物适合不同的土壤,如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而竹子喜好碱性土壤。
4. ( )不是提出假设的依据。
A. 凭空猜想 B. 已有的知识 C. 已有的生活经验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问题答案的猜测也叫假设。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假设往往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不能凭空猜想。
5. 做酸奶时,需要一种细菌,它是( )。
A. 青霉菌 B. 乳酸菌 C. 大肠杆菌
【答案】B
【解析】
【详解】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分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
6. 在铁质茶杯表面覆盖搪瓷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止碰撞 B. 防止生锈 C. 美观
【答案】B
【解析】
【详解】铁钉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防锈的方法有擦去水分、覆盖搪瓷、电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 喷漆等。在铁质茶杯表面覆盖搪瓷是为了防止生锈。
7. 下面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A. 种子萌芽的实验 B. 水蒸气快慢的实验 C. 雨的形成实验
【答案】C
【解析】
【详解】有些实验是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进行模拟,这种实验叫做模拟实验。雨的形成实验属于模拟实验。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种子萌发的条件、水蒸气快慢的实验属于对比实验。
8. 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天上亮晶晶的小星星其实都是炽热巨大的发光气体球,也就是恒星
B. 北斗七星组成了小熊星座,北极星在大熊座的勺柄上
C. 银河,又称”天河”,它由许许多多的恒星构成,太阳就是其中的一颗,在太空俯视银河,它就像个漩涡
【答案】B
【解析】
【详解】天文学上的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中七颗亮星组成的象勺子形状的星图,中国人传统地称之为北斗星。大熊星则是由该星座中主要亮星构成的象一头大熊形象的星图。在北天极还有一个形状如小熊的星座谓小熊星,在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便是北极星,处于小熊尾巴的尖端。B是错误的观点,AC选项观点正确。
9. 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 )。
A. 牙齿变白 B. 容易睡觉 C. 清理微生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包括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氧含量、合适的pH值、合适的环境温度;合适的接种量。刷牙最主要的目的是祛除牙菌斑,因为只有牙菌斑才能在牙齿表面形成稳定的附着。C选项符合题意。
10. 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 )。
A. 四分之一 B. 五分之一 C. 六分之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月球上的引力比地球上的引力小得多,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1. 牙齿表面的细菌靠食物的残渣生活。( )
【答案】√
【解析】
【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的重要消化工具,牙齿表面的细菌靠食物的残渣生活,所以勤刷牙、饭后漱口是保护牙齿的有效方法。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2. 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
【答案】√
【解析】
【详解】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等,也就是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水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13.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尽快跑到空旷处。( )
【答案】√
【解析】
【详解】地震来临时,应该尽快跑到空旷处;来不及逃生就近躲在桌子、床等比较结实的物体下面或躲入卫生间、厨房、墙角等空间较小的地方,不能都到有通气管道的地方;在学校上课时,不能跳楼,那样会有生命危险。
14. 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
【答案】×
【解析】
【详解】火山喷发对人类生活带来了利与蔽。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火山喷发也有有利一面,比如,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火山岩又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常发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
15. 当太阳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冬季,另外半球就是夏季。( )
【答案】×
【解析】
【详解】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当太阳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三、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对应的答题卡上,每空 1 分共 10 分)
16. 葡萄牙航海家( )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用实践验证了地球是( )形的猜想。
【答案】 ① 麦哲伦 ②. 球
【解析】
【详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精确计算出地球的各种数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略扁的球。16世纪初,航海家麦哲伦绕地球一周回到出发点,进一步用事实验证了地球是球形的假设。
17. 空气中含有( )、( )、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成分。
【答案】 ①. 氮气 ②. 氧气
【解析】
【详解】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按体积计算,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他气体包括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约占1%。
18. 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人是前苏联宇航员( ),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 )。
【答案】 ①. 加加林 ②. 杨利伟
【解析】
【详解】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英雄是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他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
19. 物质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仅仅是( )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融化;另一类是产生 ( )的变化,往往伴随颜色改变、产生沉淀或气体、发光发热等,如蜡烛燃烧。
【答案】 ①. 形态的 ②. 新物质
【解析】
【详解】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称为物理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可以表现为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体、发光发热等现象,如蜡烛的燃烧,称为化学变化。
20.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指生物界的( ),“龙生九子,子子不一”是指生物界的( )。
【答案】 ①. 遗传 ②. 变异
【解析】
【详解】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母生九子,子子不一”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四、素养测试(有关科学、技术、工程、社会与环境的素养)(10分)
21. 实验探究:模拟“风的形成”实验。
[实验步骤]
1.把一只蜡烛放进演示箱内。
2.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试验箱左侧靠近小口处。
3.点燃蚊香放到试验箱左侧小口处,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
4.点燃试验箱内的蜡烛,再把蚊香放在小口处,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
[实验结论]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地球表面任何地方都会吸收太阳的( ),由于地形地貌纬度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地面受热不( )这样,就会导致地面上的空气( )不均。相对热的空气会( );相对冷的空气就会流动补充,从而形成风。
【答案】 ①. 热量 ②. 均匀 ③. 温度 ④. 上升
【解析】
【分析】蜡烛没点燃时,试验箱内外温度是一样的。热空气比较轻,容易向高处飞扬,所以点燃蚊香,蚊香烟的流动方向是向上。说明这时没有形成风。点燃蜡烛后,试验箱内外温度不一样,试验箱中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所以蚊香的烟将会由圆孔进入箱子,说明这时形成了风。
【详解】太阳照射着地表的不同区域,都会吸收太阳的热量。由于地形地貌纬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就造成了地面受热不均匀。地面上空的空气温度不一样。热空气比较轻,容易向高处飞扬,就上升到了周围的冷空气之上;而冷空气比较重,会向较轻空气的地方流动,于是空气就发生了流动现象。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
22. 简要说说发生地震时,你如何保护好自己?(至少写3条)
【答案】就地躲避到安全三角区;人在一楼可以快速跑到空旷地带;不能乘坐电梯;用物体护住头颈部位等。
【解析】
【详解】遇到地震,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当地震发生时,可以就地躲避到安全的三角区;人在一楼可以快速跑到空旷地带;不能乘坐电梯;用物体护住头颈部位等。
23. 冬季是传染病高发期。许多传染病都是由病菌引起的,结合图示,说说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方法有哪些?(至少写3条)
【答案】喷嚏时,用手或毛巾等物体遮挡;碗筷等餐具要高温消毒;勤洗手,勤换衣服。
【解析】
【详解】大多数传染病是由病菌传播造成的,我们应该减少细菌的传播,保持个人卫生。 减少细菌传播的方法有:(1)捂住鼻子打喷嚏;(2)用热水冲洗筷子;(3)勤用肥皂洗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