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试卷与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试卷与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精品单元卷
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右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右图中各阶层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
B.大小封建制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C.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D.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2.形成右图中封建主之间的封主与封臣关系的纽带是( )
A.土地 B.教会 C.权力 D.农奴
3.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来看,形成途径不同于其他王国的是( )
A.法兰西 B.英吉利 C.德意志 D.意大利
4.12世纪时,下列哪一城市的规模是伦敦的五倍,成为西欧最大的城市( )
A.威尼斯 B.热那亚 C.佛罗伦萨 D.巴黎
5.西欧城市兴起后,在新兴城市中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的是( )
A.巴黎 B.伦敦 C.威尼斯 D.佛罗伦萨
6.公元纪年法中把( )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
A.耶稣 B.安拉 C.释迦牟尼 D.黄帝
7.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反对教会、批判神权而被捕入狱,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上。这种因思想或学术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并受到宗教审判的现象说明了( )
A.西欧封建制度等级森严 B.西欧封建国家内部管理权力分散
C.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D.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8.穆罕默德曾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这句活说明( )
A.中国的真理更具有吸引力
B.阿拉伯人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C.阿拉伯文化来源于中华文化
D.阿拉伯人经常以文化交流为幌子进行对外军事扩张
9. 文化交流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篇章。对右图文化成就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民族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古代印度人 B.古代埃及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波斯人
10.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成果的有(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伊斯兰教 ④《天方夜谭》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11.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
A. B. C. D.
12.伊斯兰教在形成过程中,与其他宗教不同的是( )
A.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B.有助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
C.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形成 D.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据此完成13-17.21cnjy.com
13.这一段史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大和统一日本 B.武士道精神 C.大化改新 D.天皇成为傀儡
14.与该历史事件不相符的内容是( )
A.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B. 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
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 土地收归国有
15该事件所采取的措施中,作为日本治国基础的是( D )
A.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B.土地收归国有
C.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D.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律令法典
16.该事件后,日本历史进入奈良时代。右图是日本仿造中国( )的式样建立的新都
A.杭州 B.北京
C.西安 D.南京
17.该事件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变为( )
A.奴隶 B.农奴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国家公民 D.市民
18. “大唐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句话反映了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B.进行贸易往来
C.作为征服中国的先遣队 D.吸收先进文化
19.右图是中国儿童非常喜欢的《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动画片的剧照,这个故事出自( )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哈姆雷特》 D.《圣经》
20.宗教景观体现文化差异,中国南北方不同的戏台设置与 有关( )
A.文化传统 B.宗教信仰 C.生活习惯 D.自然条件
21.不同的宗教,建筑风格有明显的区别。为了召唤信徒,采用穹顶建筑的宗教景观是( )
A.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B.基督教的教堂
C.佛教的寺庙 D.道教的道观
读右图,完成22-23题。
22.右图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现实,其发生地点是在( )
A.伦敦 B.柏林
C.罗马 D.巴黎
23.关于右图所反映的社会情形不正确的是( )
A.神权至高无上 B.皇帝是由教皇任命的
C. 教权高于皇权 D.教皇和教会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24.西欧封建社会的基础是( )
A.教会 B.封建等级制度 C.封建庄园 D.土地私有制
25.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的时间是( )
A.公元前1世纪前后 B.1世纪前后 C.5世纪时 D.7世纪中期
二、材料题(共5题,共50分)
26.【教会与特权】(共12分)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服饰在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人身份及财富的象征。有的国家甚至理发,明令平民不得穿着格子尼龙服装,不得佩戴金银首饰盒穿着色彩华丽的服装,不得戴手套、配短剑。
(1)材料一中所说的“纱幕”是指什么?请举例说明“中世纪人类意识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6分)
(2)材料二中,对下层民众的服饰实行限制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根据两则材料说说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4分)
27.【日本与中国】(9分)
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唐朝归来的留学生高向玄理、留学僧僧旻、灵云、惠云等人,依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经过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确立了以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郡县制为蓝本的中央官制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以均田制为蓝本的“班田收授法”,以“府兵制”为蓝本的“防人制”军事体制和以唐律为蓝本的律令体系,形成了 国家体制。                       
――《大国崛起》
⑴以下结论是从以上材料中读出的,请在括号内画“√”;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的,画“×”;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画“○”。(5分)21·cn·jy·com
①大化改新前,日本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到中国。………………………………………( )
②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的建筑、雕塑等技术。………………………………………( ) ③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 ④日本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 ) ⑤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
⑵请你在空格处填写大化革新后日本的国家体制。(2分)
从上述探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民族具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什么?(2分)
28.【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共12分)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统治区域曾是世界文明的摇篮,帝国的形成促进了伊斯兰教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帝国范围内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首都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阿拉伯人创造的辉煌文化成就令人瞩目,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三:在世界文化的贡献方面有这样一种说法:“希腊人的脑,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脚。”
⑴阅读材料一,判断图一是 帝国,图二是 帝国,图三是 帝国。(3分)
⑵请在材料二空格上填写对应的国家图片,并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其文化吸收、消化了“世界文明的摇篮”中的哪些文明?。(6分)www.21-cn-jy.com
⑶请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说说你对“阿拉伯人的脚”的理解。(3分)
29. 【宗教与国家】(8分)
⑴从右图中人物的装束、礼仪来看,这是什么地方的何种宗教?(2分)
⑵该宗教的创始人是 ,其圣地在 (2分)
⑶简述该宗教产生的历史作用。(4分)
30.【建筑与宗教】(9分)
材料一:
材料二:
A.“要爱自己的仇敌,不要同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你就再把左脸送给他打;有人抢你的外衣,你就再把内衣送给他拿去。” B.“人生一切的苦恼,其根源在于人有欲望;要消除痛苦,必须修行,消灭一切欲望。” C.“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他没有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www-2-1-cnjy-com
⑴连线题(3分)
图一 A
图二 B
图三 C
⑵三种不同的宗教建筑说明了什么?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这些宗教建筑的异同?(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B
D
D
A
C
B
C
C
A
B
C
C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D
A
D
A
C
B
B
B
二、材料题(共5题,共50分)
26.⑴基督教(2分)
原因:①谁反对基督教神权,谁就受到教会的打击迫害。(2分)
②教会垄断了教育和文化。(2分)
⑵为了维护封建主(贵族)统治阶级的特权和利益。(2分)
⑶①西欧封建制度等级森严。(2分)
②基督教是中古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分)
27.⑴①× ②○ ③√ ④○ ⑤√ (1个1分,共5分)
⑵天皇制中央集权(1分)封建(1分)国家
⑶善于模仿学习外来的优秀文化(2分)
28.⑴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 (1个1分)
⑵图三(2分) 古埃及文明、古代西亚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或两河流域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写出2个,1个1分)21教育网
⑶①阿拉伯帝国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要道上,(1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国力使其成为世界商品和文化的重要传播者。(1分)2·1·c·n·j·y
②阿拉伯人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使者,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1分)
29.⑴阿拉伯半岛(1分)伊斯兰教(1分)
⑵穆罕默德(1分) 麦加(1分)
⑶①伊斯兰教的创立,穆罕默德对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部落界限,促进半岛的统一。(2分)
②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2分)
30.⑴图一 A
图二 B
图三 C (3分)
⑵说明了文化多样性。(2分)
①宗教建筑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珍惜并保护好。(2分)
②不同宗教文化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共同发展。(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