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光的反射与折射
一、选择题
1.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折射角为0° B.光发生了折射 C.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D.光的速度发生了改变
2.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均在同一平面内
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随之减小
C.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D.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三棱镜,下列光路图中,合理的是(  )
A.B.C. D.
4.有一不透明的圆筒,如图所示,人眼在P点向筒中望去,可看到左壁M点以上部分,若向筒中注水后,人眼仍从P点望去,则(  )
A.可能看到Q点以上部分 B.只能看到N点以上部分
C.只能看到M点以上部分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5.白天室内的人觉得光线明亮,而室外的人观看建筑物时总觉得窗口是黑洞洞的,这是因为 (  )
A.窗玻璃的透明度不高
B.窗玻璃把入射光反射出去
C.进入房间的光线经多次反射很少从窗口射出
D.房间内和房间外的人对光的感受能力有差异
6.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 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 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 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  )
A.B.C. D.
7.甲、乙两人通过同一平面镜看对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在甲看到乙的同时,乙也一定看到了甲
B.根据光路可逆原理,甲看到了乙的全身像,乙也看到甲的全身像
C.根据光路可逆原理,甲看到了乙的半身像,乙也看到了甲的半身像
D.甲看到了乙的全身像,乙可能没有看到甲的全身像
8.乡村美景美不胜收:池塘正中长着千年古柏,水边白鹭悠走,水下鱼儿畅游……游客用手机拍下了这些场景。下列相关“影”的形成原理中正确的是(  )
A.妈妈手机的“摄影”——光的折射 B.水下鱼儿的“鱼影”——光的反射
C.岸边白鹭的“黑影”——光的色散 D.水中古柏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9.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
B.如果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
C.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10.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m处,若人向穿衣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与像的距离为(  )
A.变大,6m B.变大,5m C.不变,6m D.不变,8n
11.“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平面镜成像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12.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13.如图所示,有一注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用激光笔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下列操作能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入射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入射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14.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1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会变大
C.在玻璃板与蜡烛A的像之间放一挡板,从A这一侧去看玻璃板的后面,再也看不到A的像了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16.下列诗句所描述的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如影随行,形影相伴C.井底之蛙,所见甚少D.水中捞月,徒劳无功
17.如图所示,甲乙为两种反射类型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们说法正确的是(  )
A.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理如图甲所示
B.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如图乙所示
D.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8.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所示。其中∠AOB=∠AOC,则AO、BO、CO三束光中(  )
A.AO是入射光 B.BO是入射光
C.CO是入射光 D.三束光线都可能是入射光
19.小义在家中用大小相同的象棋及网格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象棋在透明玻璃板中所成的像与a位置重合(如图甲)。随后又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到如图乙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象棋的成像位置是b
B.人眼应在玻璃板后的a位置这侧观察像的位置
C.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D.若将光屏放在a位置,象棋的像能呈现在光屏上
20.一群小鸟在湖面上嬉戏,当它们掠过湖面时,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在湖水中和鱼嬉戏,以下关于湖水中鸟和鱼的像,说法正确为是(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鸟”和“鱼”都是虚像
B.这是光的折射现象,“鸟”是虚像,“鱼”是实像
C.“鸟”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鸟”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21.手电筒发出的光竖直向下照射到一个空烧杯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中虚线所示),若再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如图中的(  )
A. B. C. D.
二、填空题
22.《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造成看不见钱的原因是光的   。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   (填字母)处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   (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23.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入射角为   度,若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了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
24.小红的爷爷在岸上看到水中有一条鱼在云朵里游泳,看到的鱼是光的   (填“折射”或“反射”)所成的像,看到的白云是   (填“虚像”或“实像”)。若小红的爷爷拿着鱼叉准备叉鱼,则他应该对准   (填“鱼”“鱼的上方”或“鱼的下方”)投出鱼叉。
25.手指按在平面镜镜面上,手指和像的距离是6 mm,此镜子的厚度为   mm。
26.(1)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12-87所示,光束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接收器接收,再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由S 移向 S ,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   ,若接收器上接收到的光点由 S 移到 S ,则说明被监视的液面   。 (均填“上升”或“下降”)
(2)请画出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由 S 移向 S 时液面的位置。
27.小金在演示光的折射实验时,在一圆柱形敞口容器左侧某一高度斜射入一束激光后,发现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若他保持激光笔位置和激光入射角不变,使水面上升,会观察到容器底的光斑向   (选填“左”或者“右”)移动。若他将容器的左端略作抬升,折射角会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8.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沿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MN,取两枚相同的棋子E和F。
小明将棋子E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面的棋子F,直到它看上去与棋子E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
(1)为了让坐在右侧的小亮也看到棋子E的像,小明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移动了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棋子E的像   (填“会”或“不会”)向右平移。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亮看到棋子E的像的光路图。(D点为小亮眼睛所在位置)   
(2)为了证明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
29.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以它们的成因来看原理不同,前者是由   引起的;后者是由   引起的。“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   现象形成的。
30.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华在竖直的玻璃板前A位置放置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发现它跟像完全重合,记录物、像的位置AA';经过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张不透明纸挡在玻璃板与像之间,小华在图甲所示位置   (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2)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
(3)由乙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三、实验探究题
31.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为光空气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
(2)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的大小为度   。
(3)若将激光从水射入空气中,则小金作出推测:入射角增大到一定角度时,折射光线会消失。小金的推测是(填“正确”或“错误”)的   。
32.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
(1) 用平板玻璃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这样选目的是   ; 平面镜成像选取两段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 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   造成的;
(3)当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时像将   平面镜移动;
33.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   (填字母)两图进行实验,这样选择的目的是   。
(2)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34.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甲,他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垂直,白色的硬纸板的作用是   
(2)如图甲,若将EO向ON靠近,则OF   ON。(选填“靠近”或“远离”)
(3)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
(4)小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   (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钱。此实验现象说明:   。
四、解答题
35.如图是经过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标出光源S的位置及对应的两条入射光线(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36.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37.如图所示,光线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请在图中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要求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38.作图题
(1)S为发光点,MN为平面镜,请画出由S点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线。
(2)如图2,A为河底的鹅卵石,A'为河边观察者在B处看到的虚像,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小红在某商场买鞋,她选了一双新鞋在垂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画出小红的 眼睛 A 看到新鞋 B 的光路图
6 / 8光的反射与折射
一、选择题
1.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折射角为0° B.光发生了折射
C.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D.光的速度发生了改变
【答案】B
2.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均在同一平面内
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随之减小
C.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D.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答案】B
3.光从空气斜射入三棱镜,下列光路图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4.有一不透明的圆筒,如图所示,人眼在P点向筒中望去,可看到左壁M点以上部分,若向筒中注水后,人眼仍从P点望去,则(  )
A.可能看到Q点以上部分 B.只能看到N点以上部分
C.只能看到M点以上部分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A
5.白天室内的人觉得光线明亮,而室外的人观看建筑物时总觉得窗口是黑洞洞的,这是因为 (  )
A.窗玻璃的透明度不高
B.窗玻璃把入射光反射出去
C.进入房间的光线经多次反射很少从窗口射出
D.房间内和房间外的人对光的感受能力有差异
【答案】C
6.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 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 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 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  )
A. B.
C. D.
【答案】B
7.甲、乙两人通过同一平面镜看对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在甲看到乙的同时,乙也一定看到了甲
B.根据光路可逆原理,甲看到了乙的全身像,乙也看到甲的全身像
C.根据光路可逆原理,甲看到了乙的半身像,乙也看到了甲的半身像
D.甲看到了乙的全身像,乙可能没有看到甲的全身像
【答案】D
8.乡村美景美不胜收:池塘正中长着千年古柏,水边白鹭悠走,水下鱼儿畅游……游客用手机拍下了这些场景。下列相关“影”的形成原理中正确的是(  )
A.妈妈手机的“摄影”——光的折射
B.水下鱼儿的“鱼影”——光的反射
C.岸边白鹭的“黑影”——光的色散
D.水中古柏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A
9.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
B.如果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
C.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B
10.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m处,若人向穿衣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与像的距离为(  )
A.变大,6m B.变大,5m C.不变,6m D.不变,8n
【答案】C
11.“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平面镜成像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答案】C
12.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答案】A
13.如图所示,有一注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用激光笔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下列操作能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入射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入射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答案】B
14.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答案】B
1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会变大
C.在玻璃板与蜡烛A的像之间放一挡板,从A这一侧去看玻璃板的后面,再也看不到A的像了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答案】A
16.下列诗句所描述的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如影随行,形影相伴
C.井底之蛙,所见甚少 D.水中捞月,徒劳无功
【答案】D
17.如图所示,甲乙为两种反射类型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们说法正确的是(  )
A.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理如图甲所示
B.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如图乙所示
D.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B
18.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图所示。其中∠AOB=∠AOC,则AO、BO、CO三束光中(  )
A.AO是入射光 B.BO是入射光
C.CO是入射光 D.三束光线都可能是入射光
【答案】A
19.小义在家中用大小相同的象棋及网格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象棋在透明玻璃板中所成的像与a位置重合(如图甲)。随后又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到如图乙位置。有关本实验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象棋的成像位置是b
B.人眼应在玻璃板后的a位置这侧观察像的位置
C.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D.若将光屏放在a位置,象棋的像能呈现在光屏上
【答案】C
20.一群小鸟在湖面上嬉戏,当它们掠过湖面时,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在湖水中和鱼嬉戏,以下关于湖水中鸟和鱼的像,说法正确为是(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鸟”和“鱼”都是虚像
B.这是光的折射现象,“鸟”是虚像,“鱼”是实像
C.“鸟”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鸟”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而“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答案】D
21.手电筒发出的光竖直向下照射到一个空烧杯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中虚线所示),若再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如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B
二、填空题
22.《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造成看不见钱的原因是光的   。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   (填字母)处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   (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答案】直线传播;E;变高
23.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入射角为   度,若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了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
【答案】60;100
24.小红的爷爷在岸上看到水中有一条鱼在云朵里游泳,看到的鱼是光的   (填“折射”或“反射”)所成的像,看到的白云是   (填“虚像”或“实像”)。若小红的爷爷拿着鱼叉准备叉鱼,则他应该对准   (填“鱼”“鱼的上方”或“鱼的下方”)投出鱼叉。
【答案】折射;虚像;鱼的下方
25.手指按在平面镜镜面上,手指和像的距离是6 mm,此镜子的厚度为   mm。
【答案】3
26.(1)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12-87所示,光束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接收器接收,再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由S 移向 S ,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   ,若接收器上接收到的光点由 S 移到 S ,则说明被监视的液面   。 (均填“上升”或“下降”)
(2)请画出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由 S 移向 S 时液面的位置。
【答案】(1)上升;下降
(2)
27.小金在演示光的折射实验时,在一圆柱形敞口容器左侧某一高度斜射入一束激光后,发现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若他保持激光笔位置和激光入射角不变,使水面上升,会观察到容器底的光斑向   (选填“左”或者“右”)移动。若他将容器的左端略作抬升,折射角会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左;不变
28.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沿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MN,取两枚相同的棋子E和F。
小明将棋子E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面的棋子F,直到它看上去与棋子E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
(1)为了让坐在右侧的小亮也看到棋子E的像,小明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移动了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棋子E的像   (填“会”或“不会”)向右平移。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亮看到棋子E的像的光路图。(D点为小亮眼睛所在位置)   
(2)为了证明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
【答案】(1)不会;
(2)在像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若能在光屏上看到像,则成的是实像,若是不能,则看到的是虚像
29.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以它们的成因来看原理不同,前者是由   引起的;后者是由   引起的。“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   现象形成的。
【答案】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反射
30.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华在竖直的玻璃板前A位置放置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发现它跟像完全重合,记录物、像的位置AA';经过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张不透明纸挡在玻璃板与像之间,小华在图甲所示位置   (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2)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
(3)由乙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仍能
(2)等大
(3)像距等于物距
三、实验探究题
31.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为光空气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
(2)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的大小为度   。
(3)若将激光从水射入空气中,则小金作出推测:入射角增大到一定角度时,折射光线会消失。小金的推测是(填“正确”或“错误”)的   。
【答案】(1)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大
(2)0
(3)正确
32.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
(1) 用平板玻璃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这样选目的是   ; 平面镜成像选取两段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 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   造成的;
(3) 如图在像 的位置放一个光屏, 在光屏上   承接到像 (填“能”或“不能”), 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4)当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时像将   平面镜移动;
(5) 如图是小军本人, 他在进行实验时, 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中的    (填序号)。
【答案】(1)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
(2)两个反射面 (平面镜太厚)
(3)不能;虚
(4)靠近
(5)A
33.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   (填字母)两图进行实验,这样选择的目的是   。
(2)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答案】(1)BD;保证其他因素不变, 只改变光线传播的介质
(2)油
34.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甲,他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垂直,白色的硬纸板的作用是   
(2)如图甲,若将EO向ON靠近,则OF   ON。(选填“靠近”或“远离”)
(3)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
(4)小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   (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钱。此实验现象说明:   。
【答案】(1)除了能呈现光路外, 通过向后折硬纸板, 观察现象, 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靠近
(3)可逆的
(4)下部;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四、解答题
35.如图是经过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标出光源S的位置及对应的两条入射光线(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答案】解:如图所示:
36.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答案】解:
37.如图所示,光线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请在图中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要求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答案】
38.作图题
(1)S为发光点,MN为平面镜,请画出由S点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线。
(2)如图2,A为河底的鹅卵石,A'为河边观察者在B处看到的虚像,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3)小红在某商场买鞋,她选了一双新鞋在垂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画出小红的 眼睛 A 看到新鞋 B 的光路图
(3)
12 / 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