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单元作业设计职务:道德与法治教师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单元作业设计一、设计理念为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和“双减”政策,培育核心素养,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在作业设计中真正落实“提质增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收获更多的知识,开阔学生的思维,通过基础知识和能力提升以及选做题,设置评分标准,重视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树立“作业即作品”的理念,精心设计,分层次设计作业,优化作业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二、单元信息基本信息:七年级下册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课时信息: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第一课时《青春的情绪》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第二课时《情绪的管理》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第一课时《我们的情感世界》第五课《品味情感的韵味》第二课时《在品味情感中成长》三、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接续青春生命成长的主题,聚焦初中学生在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情绪特点与广泛意义上的情感生活,通过“情绪—情感”这条线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在认知、观念层面意识到伴随青春期的身心发育,情绪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情感体验也会愈加丰富,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些变化,激励学生积极应对青春期的情绪,体味、创造、传递美好情感。思维导图四、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了解情绪的分类、作用2、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调控自己的情绪3、能够帮助他人改善情绪4、了解情感的分类、情感对个人成长的影响5、能够主动影响身边的环境,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传递情感正能量五、作业内容基础知识:填空(必做)情绪的类型:基本情绪:( )、( )、( )、( )复杂情绪:( )、( )、( )、( )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哪些?( )情绪的作用非常神奇,影响我们的( )和( )青春期的情绪特点有哪些?(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 )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是( )、( ),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步积累的,( )。情感的分类基础性情感,如( );高级情感,如( )。正面的体验,如( );有负面的体验,如( );两方面混杂的体验,如( )。在社会生活中,( )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狭隘的生活经验容易导致( )我们可以通过( )、( )、( )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情由心生,情感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 ),不能强迫。设计意图:通过填空题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相关基础知识,加深记忆。评价标准:全部准确 优秀错3题 良好错5题 合格错5题以上未达标评价方式:学生自评 组内互评 教师评价请根据评价标准在对应位置后打√能力提升:选择题(必做)1.在网络交往中,人们常用表情包表达某种情绪。下图熊猫表情包说明了( )情绪是复杂多样的 B.情绪会相互感染C.情绪受自然环境影响D.情绪决定人际关系2、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情”通常指 。( )A.心情 B.情感 C.情绪 D.亲情3、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下图能正确说明两者的关系的是 ( )①情绪是低级的,而情感是高级的②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而情感是相对稳定的③情绪是伴随着情感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的④情绪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产生某种情感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4、小深国庆期间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父辈》。被这部电影中主人公保家卫国、敬业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所感动,对影片主人公充满了敬佩之情。小深通过 获得美好情感体验。( )A.阅读故事书籍 B.参加实践活动C.欣赏影视作品 D.积极与人交往5、有专家认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人们容易产生恐慌、焦虑等心理反应。如果周围的人对疫情十分恐惧,也会加剧我们的恐惧。”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恐惧是人的基本情绪B.我们对负面情绪无能为力C.我们要理性分析,学会调节情绪D.我们的情绪会受到周围舆论氛围影响6、疫情期间,为缓解病人的焦虑心理,医护人员纷纷指导大家做腹式深呼吸运动。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合理宣泄 B.放松训练C.转移注意 D.情感升华7、当心情低落时,不忘带上“阳光”,右边漫画启示我们( )①积极调控负面情绪 ②体味传递美好情感③理性认识对待挫折 ④执意追求事事完美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佳句共同表达出的情感属于( )①基础性情感 ②高级情感 ③正面的体验 ④负面的体验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只专注于手机屏幕的“低头族”,他们陪伴亲友的时间少之又少。而事实证明,一些与亲人和朋友分享、传递情感的举动可以舒缓压力,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A.与人交往可以获得负面情感B.情感需要表达、回应和共鸣C.负面情感可以丰富人生阅历D.美好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10、古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分别表达的情绪是( )A.喜、怒、哀、惧 B.喜、哀、惧、怒C.惧、怒、喜、哀 D.喜、惧、哀、怒11、有些同学进入初中后,觉得学习压力明显加重,总担心考不好,焦虑不安。面对这种情绪,你认为以下调节方法可取的是( )A张晓每晚玩网络游戏到深夜 B.李明上课时看小说解压C.王鹏整夜唱歌排除焦虑D.朱军每天抽时间到运动场跑步设计意图:通过选择题的设置,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评价标准:全部准确 优秀错2题 良好错4题 合格错4题以上未达标评价方式: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请根据评价标准在对应位置后打√能力提升:非选择题(必做)1、以下情境分别体现了青春期情绪的什么特点?(1)最近一段时间,明明心里有些郁闷,但是在父母面前他仍然保持微笑,不愿表露自己的情绪感受。(2)芳芳在观看了电影《你好,李焕英》之后,被电影中伟大的母爱深深打动,想着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不能再对他们乱发脾气了。(3)2022年,河南高考成绩公布。某考生在网上查到自己的分数是679,为河南文科第一名时,先是兴奋地蹦了起来,之后又突然蹲下来泪流满面。丽丽因为身体不太舒服,情绪有些低落,但在和同学聚会时为了不扫大家的兴,她努力表现出开心的样子。2、某校七年级同学组织了一次“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才是真正优秀的人”的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几个片段,请你一起参与相关学习活动。【片段一】 老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情感体验的经历,以下是三位同学的叙述。小兰说:我喜欢中国古典诗词,课余时间经常翻阅,总是沉醉于古人思乡、爱国等情感之中。小丽说:学校组织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增强了我们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信念。小东说:我热爱篮球运动,在运动中与许多球友结下了友谊,获得了愉悦的情感体验。(1)这三位同学分别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了情感体验 (2)情由心生。情感是怎样引发的?(3)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写出两种) 【片段二】 小君向全班同学讲述了她的经历。上学期有次英语单元测试她考了96分,因为过去总考不好,所以有同学背后议论,怀疑她作弊,导致她情绪低落。(4)小君情绪低落是受哪方面因素的影响?(5)情绪具有怎样的作用?(6)作为同班同学,你会想些什么办法帮小君从这个情绪中走出来?(至少说出两种办法)【片段三】 2021年11月23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获颁航天功勋奖章。《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同志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献身崇高事业的时代先锋,是探索宇宙、筑梦太空、建设航天强国的标兵模范。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爱党报国、忠诚使命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们勇担重任、勇攀高峰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们矢志不移、追求卓越的高尚品格,学习他们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务实作风,勇于探索、敢于胜利,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更大力量。(7)三位航天员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革命奋斗精神始终在教育着我们,启发着我们,让我们健康成长。由此可见,传递情感正能量的意义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非选择题的设置,考察学生对难点的运用和掌握情况,检测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培养积极情绪,传递美好情感,做到知行合一。评价标准:全部准确、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优秀错2题 良好错4题 合格错4题以上未达标评价方式: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请根据评价标准在对应位置后打√(三)拓展性训练:选做题(二选一)结合课本第二单元的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形式不限。根据第二单元的内容,可以自己设置内容,比如搜集有关情绪的小故事、情绪的相关知识,传递美好情感的时事等制作手抄报。评价标准:思维导图知识点全面、条理清晰、字迹工整、美观 能够基本准确整理出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不全面 手抄报 字迹工整、整体美观、有实用性、展示个性 能够基本绘制出完整的手抄报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 请根据评价标准在对应位置后打√六、预期效果针对填空题,大部分学生只要认真阅读教材,熟悉教材,基础知识落实到位,都能整理出来,准确率会在95%以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稍微有点难度,需要学生在已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学会运用知识。正确率应该在75%以上。最后的拓展性训练,发散学生的思维,思维导图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理解本单元的知识点。手抄报的制作,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查找资料,在生活中合理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传递情感正能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