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生命教育/自我认识】人生符号课程信息场地:常规教室课程对象:5-6年级学生课程适用范畴:适用于探讨生命教育专题设计理念生命意义探索是个体对生命目的和价值的深入思考和追求。根据生命意义理论,个体通过反思自己的生活经历、成就和价值观,寻找生命的深层意义和目标。生命教育通过引导个体进行生命意义的探索,帮助他们发现生活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加珍视和热爱生命。这也是生命教育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寻找生命的意义呢?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人类有追求自我实现和成长的需求。这意味着人们有寻求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的动力,本节课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自己的人生符号,进而去探索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从中积累积极的情绪和体验,从而发现自己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提高生活质量。借由这种积极的心态可以促使人们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想要做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2、引导学生发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3、初步引导学生建立世界观和生活观。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符号的理解,探索自己想要的生活。难点:如何通过行为构建,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课程环节:一、引用谜语,创设情境——猜猜它是谁?二、探索自己的人生符号三、结束阶段猜猜它是谁?1、出示关于符号的谜语:2、提出问题:(1)你知道的标点符号有哪些?(2)你如何理解这些标点符号的?这些标点意味着什么?3、小结引出主题:一起来探索人生符号。【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参与课堂,并通过对符号意义的延伸,引出“人生符号”这一主题探索自己的人生符号1、示范:那些人,那些符号(1)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他人对人生符号的看法。2、引导学生想象,在你的一生中,你希望成为哪个符号 3、探索我的人生符号(1)出示问题:在你的人生中,你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标点符号?(2)教师示范:小A的人生符号是问号,及理由。(3)学生自我探索,将符号写在图形里,并想一想自己的理解。(4)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符号。4、绘制行动轨迹(1)出示问题:如何做才能才能成为我们想要的符号?我们需要怎么做?(2)把自己想到的可以做的行动填写在方框里。(3)老师示范:小A是为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一个问号,做了哪些事情。(4)学生分享自己可以做哪些行动。结束阶段1、结束语:通过今天的探索,希望大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符号,并为之而努力!最后把我欣赏的小林两幅漫画送给大家,与大家共勉!2、延伸:引导学生画下来或写下来,那些带给自己力量和感动的漫画、名言或表情包让他们的力量陪伴和鼓励自己!联盟说:本节课聚焦于生命意义的探索,在“人生符号”这一载体的串联下,学生不断地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和实现路径,探索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状态。课程设计贴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将深奥的人生话题转化为“人生符号”的思考和表达,符合现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和习惯。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度极高,还有可能生成让老师意想不到的创意作品哦!老师说:通过人生符号,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自己想要过怎样的人生,这个方法很受学生喜欢,很多学生纷纷参与进来,从生涯发展的角度来说他们开始有一个意识的萌发,这就足够了。毕竟,从小学过渡到中学,再至大学,学生的心意可能会进行不断的更改和变化,但是种下一颗小种子,然后不断去调整,直至找到人生真正的意义,这就是个好的开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