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优中选优-生物-第17节-植物的生命调节一、单选题1.(2024八上·武义期末)植物感受外界与内部的变化(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以下植物的感应性反应与环境中刺激的方向有关的是( )A.牵牛花的卷须触杆缠绕 B.含羞草的叶片受触合拢C.捕蝇草的叶捕捉苍蝇 D.郁金香的花温度升高开放2.(2021八上·嘉兴期末)如图所示,把一盆小麦幼苗放到不透光的硬纸盒里,盒壁上穿一个直径为 1 厘米的小孔,并将纸盒的小孔对着光,几天后观察小麦幼苗的生长方向。下列对该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实验设计中缺少对照组B.实验目的是研究小麦的向光性C.选用小麦幼苗是因为幼嫩植株对光感应较快D.实验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会导致植物向光一侧生长素增多3.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4.(2023八上·浙江月考)如图甲,将一株幼苗横向放置,一段时间后幼苗的茎和根的生长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芽和茎的影响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重力作用下B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促进,根向下生长B.在重力作用下A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促进,根向下生长C.在重力作用下C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抑制,茎向上生长D.在重力作用下D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促进,茎向上生长5.(2023八上·东阳期中)植物不仅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而且反应的时间也不同。以下四种植物从接受刺激到出现反应,所需时间最长的是( )A.绿豆芽受光照向光生长 B.捕蝇草受刺激叶片闭合C.含羞草受触碰叶片闭合 D.酢浆草叶片傍晚时下垂6.(2023八上·浙江期中)下列现象中,植物感应性运动类型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横放的豌豆幼苗的茎向上生长B.桃树的根朝向肥料丰富的一侧生长C.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后合拢D.窗台上绿萝的茎向窗外生长7.农业上用生长素的类似物进行农田除草,其原理是生长素( )A.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 B.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促进杂草衰老 D.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8.如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向右弯、乙向左弯 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C.甲不弯曲、乙向左弯 D.甲不弯曲、乙向右弯9.(2023·萧山模拟)郁金香的花在温度升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以下植物的感应性类型与其相同的是( )A.含羞草的小叶受到触碰后合拢B.小麦幼苗弯向光源生长C.横放的蚕豆幼苗的茎向上弯曲D.梨树的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10.(2023八上·拱墅期末)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上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如图所示),其中②号和④号暗箱分别在项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选择②④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了解蚕豆茎的生长与光的关系B.选择①③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了解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C.装置②的实验结果表明植物具有向光性D.若在装置④的幼苗培养基底部放一个匀速旋转器,茎将会向右侧生长11.(2022八上·温州月考)荷兰科学家温特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2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如下图).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B.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D.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1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作用B.一株植物体内仅有一种植物激素存在C.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D.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微量有机物13.下列植物的运动与植物激素调节有关的是 ( )A.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 B.合欢在夜幕降临时小叶闭合C.衣藻游向光强度适宜的地方 D.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片合拢14.为了便于运输,香蕉采摘时一般不成熟。卖家为了使香蕉尽快成熟,往往会喷施一种化学制剂,该制剂与下列哪种植物激素的作用一致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乙烯 D.脱落酸二、填空题15.(2023八上·义乌月考)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图甲中,可选用 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结论: ;继而根据图中的 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影响。16.(2023八上·丽水)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1)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前端部分会恢复直立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植物茎的 (选填“向地性”或“负向地性”);(2)浙江某地开阔地上的树冠,向南的方向比较茂盛,这是植物对 做出的反应。17.如图是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 (选填“相同”或“不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是:低浓度 (选填“促进”或“抑制”,下同)植物生长,高浓度 植物生长。(2)枝条扦插繁殖时,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 摩/升。要使甘薯迅速育出薯秧,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 摩/升。(3)比较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不同影响,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程度依次增强的顺序是 。18.(2022八上·临海期末)如下图在暗箱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为 (填字母),影响幼苗生长方向的激素是 。19.除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有 、 、 、 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 作用。三、实验探究题20.(2024八上·武义期末)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等量分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产生根为止,计算每支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克/升) (克/升) (克/升) (克/升) (克/升) 清水5月26日 0 0 0 1 6 05月31日 0 0 0 2 11 06月5日 0 1 1 5 13 16月10日 0 2 5 6 16 1(1)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2)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大时 (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3)同学想进一步研究生长素对植物根、芽、茎生长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测得生长素对杨树根、芽、茎生长影响的数据,绘制如右坐标图。由图中可知:①在a浓度下生长素对根的生长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②图中三条曲线都可以表明,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规律 。21.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所示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有关。(2)拜尔的实验中,推测几天后胚芽鞘将 (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 。22.(2023八上·鹿城期末)植物的生长过程需要多种激素的共同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影响的实验,结果见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通过 来比较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的影响。(2)比较图中的 (填序号)两条曲线,可知生长素除了促进生长外,达到一定浓度还能抑制侧芽的生长,这就是植物顶端优势现象。下列农业措施中,与植物顶端优势无关的一项是 。A.摘除棉花的老叶和黄叶B.摘除番茄植株的顶部C.保留杉树的顶芽,适时摘除侧芽D.修剪绿篱使其长得更茂密23.(2022八上·定海期末)植物自身产生的植物激素含量很少,分离提取困难,难以在农业生产中大规模使用。1941年美国人R 波科尼发表了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2,4﹣D的合成方法。某兴趣小组为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①取5只烧杯,分别编成①~⑤号,分别装不同浓度的2,4﹣D溶液;②选取的插条若干支随机均分成5份,分别插入5只烧杯中;③每天测量每根枝条的生根数,记录测量数据并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2,4﹣D溶液浓度 0 a1 a2 a3 a4 a5根的平均数目(条) 1.8 6.4 7.8 10.2 7.8 1.3注:a1、a2、a3、a4、a5溶液浓度依次增大【过程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能促进根的数量生长最适宜的浓度为 。【实验结论】分析表中数据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拓展交流】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它的作用与植物生长素相同。植物的向光性也与生长素有关,请解释盆载植物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 。四、解答题24.(2023·镇海区模拟)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 。(2)为探究侧芽生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小科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小科设置第②组实验与哪一组实验进行对比,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考查植物的感应性。有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向性运动是指反应的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系,而感性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解答】A.牵牛花卷须缠绕是属于向性运动,运动方向与触动方向有关系,A符合题意;B.叶片合拢是因为受到触动,是感触性,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B不符合题意;C.捕蝇草捕捉苍蝇是对触动有反应,感触性与刺激方向无关,C不符合题意;D花开放是对温度刺激的反应,与刺激方向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解析】【分析】此实验验证植物咋鸡蛋测光的照射下,会朝向光源生长; 实验设计中缺少对照组 ; 实验设计中缺少对照组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会使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生长素向背光一侧移动,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的比向光一侧快。【解答】A. 实验设计中缺少对照组 ,正确;B. 实验目的是研究小麦的向光性 ,正确;C.选用小麦幼苗是因为幼嫩植株对光感应较快,正确;D.实验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会导致植物背光一侧生长素增多,错误;故答案为:D.3.【答案】A【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解析】【分析】科学探究往往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 植物的向光性有利于植物获得更大面积、更多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保证植物更好地生长。【解答】A、该实验探究的是:光照对植物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设置了三组实验,分别用均匀光照、单侧光照、黑暗环境。结果,一号、三号胚芽鞘均直立生长,而二号弯向单侧光源,可以得出结论:胚芽鞘生长具有向光性,A符合题意;B、若要验证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应设置对照将胚芽鞘尖端和下方分别用锡箔罩住,B不符合题意;C、该实验没有涉及到生长表,C不符合题意。D、该实验没有涉及到生长素,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4.【答案】D【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适当浓度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解答】茎生长快需要较高生长素浓度,所以向上生长需要D处长的快,D处生长素浓度高,根生长快需要较低生长素浓度,所以向下生长需要A处长的快,B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抑制,A处浓度低,生长较快,故答案为:D。5.【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 A、绿豆芽受光照向光生长,是植物的向光性,但生长较为缓慢,A符合题意;B、捕蝇草左右叶片中间共有三对对刺激非常敏感的刺,当接触到虫子两次的时候会迅速闭合,B不符合题意;C、含羞草只要一稍微受到外界的震动或者触碰而产生的刺激就会开始有闭合的反应,C不符合题意;D、醡浆草叶片白天舒张开来,到了晚上它们又开始收缩或下垂,是对光的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6.【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 植物的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叫做植物的感应性;植物的感应性分为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A.横放的豌豆幼苗的茎向上生长,体现植物的向性运动;B.桃树的根朝向肥料丰富的一侧生长,体现植物的向性运动;C.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后叶片合拢,体现植物的感性运动;D.窗台上绿萝的茎向窗外生长,体现植物的向性运动。则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C。故选C。7.【答案】B【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的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化学物质叫做植物生长调节剂,如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这些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微量的情况下,具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但量稍高时,就会严重地破坏植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植物死亡。因此,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当做除草剂使用。【解答】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它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它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利用这一原理,人们研制出生长素类似物进行农田除草。故答案为:B8.【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解析】【分析】燕麦胚芽鞘的弯曲取决于其生长素含量多少的差异,生长素含量高的那部分向含量低的那部分弯曲生长。【解答】甲中插入的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的向下运输,所以甲不弯曲;乙中插入的云母片阻断了右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而左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不受影响,因此左侧生长得快,乙向右弯。故答案为:D9.【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植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应激性反应的过程叫做植物的感应性;植物的感应性分为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感性运动的刺激方向和运动方向无关;向性运动的刺激方向和运动方向有关,植物的向性运动有向光性,根的向地性、茎的负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等;【解答】A. 含羞草的小叶受到触碰后合拢 ,体现了植物感应性中的感性运动;B. 小麦幼苗弯向光源生长 ,体现了植物感应性中的向性运动;C. 横放的蚕豆幼苗的茎向上弯曲,体现了植物感应性中的向性运动;D. 梨树的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体现了植物感应性中的向性运动;故答案为:A.10.【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实验探究时,对照组的设置应该只有一组变量,其余变量许都相同。【解答】A.探究蚕豆茎的生长与光的关系,则单一变量是单侧光,则选择①②或③④两个装置进行实验,故A错误;B.蚕豆幼苗的茎与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则单一变量是重力,选择①③两个装置进行实验,故B正确;C.装置②缺少对照组,同时还会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故C错误;D.如果将④装置放在匀速旋转的旋转器上,则茎尖能从窗口处均匀感受光的照射,所以茎尖直立生长,故D错误。故答案为:B。11.【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解析】【分析】温特的实验能证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该物质能从顶端向下运输,运输到下部并能促进下面部分的生长;【解答】A. 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正确;B.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错误;该实验中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没有单侧光的实验,无法得出该结论;C. 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正确;D. 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正确;故答案为:B.12.【答案】B【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激素同时存在。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一种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解答】A: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作用,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 激素同时存在,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C: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一种微量有机物,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3.【答案】A【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激素同时存在。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一种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能够对重力等刺激作出反应也是因为植物体内某些激素的作用。【解答】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与生长素分布有关,属于激素调节,A符合题意。而合欢在夜暮降临时小叶闭合,衣藻游向光强度适宜的地方,含羞草受到触动后叶片闭合,均匀植物激素无关。故选A。14.【答案】C【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引起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脱落酸: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解除休眠和促进花粉萌发等生理作用;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解答】A: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A错误;B: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B错误;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C正确;D:脱落酸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D错误;故选C。15.【答案】(1)d(2)顶芽会抑制侧芽生长;②③【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1)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再确定哪个点对应的浓度合适即可;(2)根据图乙确定对照实验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解答】 (1)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lI,选择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既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同时又能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2)①③组的区别是顶芽的有无,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③组的区别是细胞分裂素的有无,说明细胞分 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16.【答案】(1)负向地性(2)光【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倒伏后,受到重力影响,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低。茎对生长素不敏感,两侧都能促进茎的生长,近地侧的促进作用更强,所以茎背地生长。(2)向南的方向光照充足,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1) 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前端部分会恢复直立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植物茎的负向地性;(2)开阔地上的树冠向南的方向比较茂盛,这是因为向南方向朝阳,树冠获得光照较多,生长较快。因此这是植物对光照作出的反应。17.【答案】(1)不同;促进;抑制(2)10-10;10-8(3)茎、芽、根【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 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不同浓度对植物各器官的影响(促进或抑制生长)是不同的.对不同器官来说,都有各自对应的使生长最旺盛的生长素浓度,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根、芽、茎对生长素敏感性依次减弱。【解答】(1)分析题图可知,过高浓度生长素会抑制根、芽、茎的生长,生长素对根、芽、茎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只有在较低浓度的范围内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生长。(2)分析题图可知,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是 10-10 摩/升,所以枝条扦插繁殖时,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10-10摩/升; 促进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的10-8摩/升,所以要使甘薯迅速育出薯秧,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10-8摩/升。(3)分析题图可知,促进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10-10摩/升,促进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的10-8摩/升,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摩尔/升,由此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程度依次增强是茎、芽、根。故答案为:(1)不同;促进;抑制 (2) 10-10 ;10-8 (3) 茎、芽、根18.【答案】B;生长素【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因此固定光源对幼苗来说就不是单侧光而是均匀光照。【解答】根据题意:暗箱不转,内部花盆水平匀速旋转,即花盆内的幼苗所受的光照就不是单侧光而是均匀光照,无单侧光的刺激,生长素分布均匀,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均衡,两侧的生长素的促进作用相同,所以两侧生长速度相同,即直立生长。故答案为:B;生长素。19.【答案】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调节【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 ,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 。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 。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 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解答】除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20.【答案】(1)对照(2)不利于(3)促进;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激素【解析】【分析】考查探究题基本环节,控制变量法应用,生长素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解答】(1)清水和其他组的区别是生长素的浓度高低,所以清水组的目的是作对照组,故答案为对照;(2)由表格得知生长素浓度越小,生出的根越多,说明浓度过大时不利于生根,故答案为不利于;(3) ① 由图可知a浓度下生长素对根是有促进作用,故答案促进;②由图可知, 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故答案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21.【答案】(1)胚芽鞘尖端(2)向左弯曲(3)胚芽鞘的尖端,可以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4)取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同样的已切取胚芽鞘尖端的一侧进行实验。【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植物的向光性是: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一侧。【解答】(1)达尔文进行的实验中,实验A和实验B的区别是B去掉了胚芽鞘尖端,A中没有去掉胚芽鞘尖端,结果只有实验A中的胚芽鞘发生了向光弯曲生长,说明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2)拜耳的两个实验中,实验C与实验D的区别是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置的位置不一样,实验C中尖端放在左侧,结果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实验D中尖端放在右侧,则可以推测胚芽鞘会向左弯曲生长。(3)根据拜耳的实验结果,温特又进一步进行了实验设计,他将切掉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然后切去一小块琼脂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出现了与拜耳的实验结果一致的现象,说明该琼脂块中含有了能使胚芽鞘生长的某种物质,因此可推测胚芽鞘的尖端,可以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4) 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因为他没有办法确定到底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还是琼脂块本身就能够促进胚芽鞘的生长,所以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取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同样的已切取胚芽鞘尖端的一侧进行实验。故答案为:(1) 胚芽鞘尖端 (2) 向左弯曲 (3) 胚芽鞘的尖端,可以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4) 取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同样的已切取胚芽鞘尖端的一侧进行实验22.【答案】(1)去顶芽(2)2、4;A【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1)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植物变现出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解答】(1)综合实验可知侧芽的生长,同时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等的影响,由此推测研究人员通过去顶芽来比较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的影响.(2)植物表现出顶芽优先生长而受到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从曲线2和曲线4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验证.顶端优势是指一个枝条上,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对于用材林,我们要保护好顶芽,及时去除部分侧枝,让树木长得又高又直。对于果树等,我们要及时去掉顶芽,促使侧芽发育成枝条,从而多开花,多结果实。如番茄打顶都是打破顶端优势,从而多生侧枝,多开花结果或维持好的形态。选项A把棉花老叶和黄叶去掉对棉花目的是合理控制营养生长,促进棉花内部通风见光,促进生殖生长,不是应用顶端优势的原理。故选:A。故答案为:(1)去顶芽;(2)2、4;A。23.【答案】a3;其他条件相同时,2,4﹣D溶液浓度高对根的生长会产生抑制作用;植物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所以植物会向光一侧弯曲【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又叫对照比较实验或单一变量实验,是探究实验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指在研究一个条件对研究对象有何影响,处理意义(究果)或作用(析因)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个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简述为: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有何影响的实验.【解答】【过程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④组实验中根的平均数目最多,能促进根的数量生长最适宜的浓度为a3;【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 2,4﹣D浓度的升高,对植物生根是有促进作用,但是当浓度过高时,反而会抑制植物的生根;【拓展交流】 植物具有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使得背光一侧比赏光一侧长得快,所以植物会向光一侧弯曲;故答案为:a3、其他条件相同时,2,4﹣D溶液浓度高对根的生长会产生抑制作用、植物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所以植物会向光一侧弯曲24.【答案】(1)Ⅱ(2)顶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与③对比,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或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促进侧芽生长)【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解析】【分析】 指植物的主茎顶端生长占优势,同时抑制着它下面邻近的侧芽生长,使侧芽处于休眠状态的现象。原因是茎尖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抑制了侧芽生长。为了促使主干长得又高又直,就要维护植物的顶端优势,任它自由生长并及时除去侧芽。在农作物(如棉花)的栽培中,也常根据其原理进行摘心,来达到增产的目的。【解答】(1)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所以改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增加时,对双子叶植物是一抑制作用,对单子叶植物是促进作用,所以曲线II符合;(2)从图乙的曲线图上可以看出,①摘除顶芽中侧芽快速生长,③保留顶芽中侧芽不生长,说明顶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根据控制单一变量的原理,可知设置第②组实验与第③组实验进行对比,主要探究的问题是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故答案为:(1) Ⅱ (2)顶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与③对比,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或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促进侧芽生长)1 / 1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优中选优-生物-第17节-植物的生命调节一、单选题1.(2024八上·武义期末)植物感受外界与内部的变化(刺激)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以下植物的感应性反应与环境中刺激的方向有关的是( )A.牵牛花的卷须触杆缠绕 B.含羞草的叶片受触合拢C.捕蝇草的叶捕捉苍蝇 D.郁金香的花温度升高开放【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考查植物的感应性。有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向性运动是指反应的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系,而感性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解答】A.牵牛花卷须缠绕是属于向性运动,运动方向与触动方向有关系,A符合题意;B.叶片合拢是因为受到触动,是感触性,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B不符合题意;C.捕蝇草捕捉苍蝇是对触动有反应,感触性与刺激方向无关,C不符合题意;D花开放是对温度刺激的反应,与刺激方向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2021八上·嘉兴期末)如图所示,把一盆小麦幼苗放到不透光的硬纸盒里,盒壁上穿一个直径为 1 厘米的小孔,并将纸盒的小孔对着光,几天后观察小麦幼苗的生长方向。下列对该实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实验设计中缺少对照组B.实验目的是研究小麦的向光性C.选用小麦幼苗是因为幼嫩植株对光感应较快D.实验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会导致植物向光一侧生长素增多【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解析】【分析】此实验验证植物咋鸡蛋测光的照射下,会朝向光源生长; 实验设计中缺少对照组 ; 实验设计中缺少对照组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会使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生长素向背光一侧移动,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的比向光一侧快。【解答】A. 实验设计中缺少对照组 ,正确;B. 实验目的是研究小麦的向光性 ,正确;C.选用小麦幼苗是因为幼嫩植株对光感应较快,正确;D.实验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会导致植物背光一侧生长素增多,错误;故答案为:D.3.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答案】A【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解析】【分析】科学探究往往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 植物的向光性有利于植物获得更大面积、更多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保证植物更好地生长。【解答】A、该实验探究的是:光照对植物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设置了三组实验,分别用均匀光照、单侧光照、黑暗环境。结果,一号、三号胚芽鞘均直立生长,而二号弯向单侧光源,可以得出结论:胚芽鞘生长具有向光性,A符合题意;B、若要验证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应设置对照将胚芽鞘尖端和下方分别用锡箔罩住,B不符合题意;C、该实验没有涉及到生长表,C不符合题意。D、该实验没有涉及到生长素,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4.(2023八上·浙江月考)如图甲,将一株幼苗横向放置,一段时间后幼苗的茎和根的生长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芽和茎的影响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重力作用下B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促进,根向下生长B.在重力作用下A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促进,根向下生长C.在重力作用下C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抑制,茎向上生长D.在重力作用下D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促进,茎向上生长【答案】D【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适当浓度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解答】茎生长快需要较高生长素浓度,所以向上生长需要D处长的快,D处生长素浓度高,根生长快需要较低生长素浓度,所以向下生长需要A处长的快,B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抑制,A处浓度低,生长较快,故答案为:D。5.(2023八上·东阳期中)植物不仅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而且反应的时间也不同。以下四种植物从接受刺激到出现反应,所需时间最长的是( )A.绿豆芽受光照向光生长 B.捕蝇草受刺激叶片闭合C.含羞草受触碰叶片闭合 D.酢浆草叶片傍晚时下垂【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 A、绿豆芽受光照向光生长,是植物的向光性,但生长较为缓慢,A符合题意;B、捕蝇草左右叶片中间共有三对对刺激非常敏感的刺,当接触到虫子两次的时候会迅速闭合,B不符合题意;C、含羞草只要一稍微受到外界的震动或者触碰而产生的刺激就会开始有闭合的反应,C不符合题意;D、醡浆草叶片白天舒张开来,到了晚上它们又开始收缩或下垂,是对光的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6.(2023八上·浙江期中)下列现象中,植物感应性运动类型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横放的豌豆幼苗的茎向上生长B.桃树的根朝向肥料丰富的一侧生长C.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后合拢D.窗台上绿萝的茎向窗外生长【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 植物的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叫做植物的感应性;植物的感应性分为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A.横放的豌豆幼苗的茎向上生长,体现植物的向性运动;B.桃树的根朝向肥料丰富的一侧生长,体现植物的向性运动;C.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后叶片合拢,体现植物的感性运动;D.窗台上绿萝的茎向窗外生长,体现植物的向性运动。则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C。故选C。7.农业上用生长素的类似物进行农田除草,其原理是生长素( )A.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 B.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促进杂草衰老 D.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答案】B【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的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化学物质叫做植物生长调节剂,如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这些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微量的情况下,具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但量稍高时,就会严重地破坏植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植物死亡。因此,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当做除草剂使用。【解答】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它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它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利用这一原理,人们研制出生长素类似物进行农田除草。故答案为:B8.如图表示用云母片(具不透水性)插入燕麦胚芽鞘的尖端部分,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甲向右弯、乙向左弯 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C.甲不弯曲、乙向左弯 D.甲不弯曲、乙向右弯【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解析】【分析】燕麦胚芽鞘的弯曲取决于其生长素含量多少的差异,生长素含量高的那部分向含量低的那部分弯曲生长。【解答】甲中插入的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的向下运输,所以甲不弯曲;乙中插入的云母片阻断了右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而左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不受影响,因此左侧生长得快,乙向右弯。故答案为:D9.(2023·萧山模拟)郁金香的花在温度升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以下植物的感应性类型与其相同的是( )A.含羞草的小叶受到触碰后合拢B.小麦幼苗弯向光源生长C.横放的蚕豆幼苗的茎向上弯曲D.梨树的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答案】A【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植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应激性反应的过程叫做植物的感应性;植物的感应性分为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感性运动的刺激方向和运动方向无关;向性运动的刺激方向和运动方向有关,植物的向性运动有向光性,根的向地性、茎的负向地性,向肥性,向水性等;【解答】A. 含羞草的小叶受到触碰后合拢 ,体现了植物感应性中的感性运动;B. 小麦幼苗弯向光源生长 ,体现了植物感应性中的向性运动;C. 横放的蚕豆幼苗的茎向上弯曲,体现了植物感应性中的向性运动;D. 梨树的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体现了植物感应性中的向性运动;故答案为:A.10.(2023八上·拱墅期末)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上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如图所示),其中②号和④号暗箱分别在项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选择②④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了解蚕豆茎的生长与光的关系B.选择①③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了解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C.装置②的实验结果表明植物具有向光性D.若在装置④的幼苗培养基底部放一个匀速旋转器,茎将会向右侧生长【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实验探究时,对照组的设置应该只有一组变量,其余变量许都相同。【解答】A.探究蚕豆茎的生长与光的关系,则单一变量是单侧光,则选择①②或③④两个装置进行实验,故A错误;B.蚕豆幼苗的茎与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则单一变量是重力,选择①③两个装置进行实验,故B正确;C.装置②缺少对照组,同时还会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故C错误;D.如果将④装置放在匀速旋转的旋转器上,则茎尖能从窗口处均匀感受光的照射,所以茎尖直立生长,故D错误。故答案为:B。11.(2022八上·温州月考)荷兰科学家温特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2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如下图).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B.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D.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解析】【分析】温特的实验能证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该物质能从顶端向下运输,运输到下部并能促进下面部分的生长;【解答】A. 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正确;B.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错误;该实验中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没有单侧光的实验,无法得出该结论;C. 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正确;D. 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正确;故答案为:B.1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作用B.一株植物体内仅有一种植物激素存在C.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D.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微量有机物【答案】B【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激素同时存在。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一种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解答】A: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作用,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B: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 激素同时存在,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C: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D: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一种微量有机物,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3.下列植物的运动与植物激素调节有关的是 ( )A.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 B.合欢在夜幕降临时小叶闭合C.衣藻游向光强度适宜的地方 D.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叶片合拢【答案】A【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一株植物体内往往有多种植物激素同时存在。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一种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能够对重力等刺激作出反应也是因为植物体内某些激素的作用。【解答】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与生长素分布有关,属于激素调节,A符合题意。而合欢在夜暮降临时小叶闭合,衣藻游向光强度适宜的地方,含羞草受到触动后叶片闭合,均匀植物激素无关。故选A。14.为了便于运输,香蕉采摘时一般不成熟。卖家为了使香蕉尽快成熟,往往会喷施一种化学制剂,该制剂与下列哪种植物激素的作用一致 ( )A.生长素 B.赤霉素 C.乙烯 D.脱落酸【答案】C【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引起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脱落酸: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解除休眠和促进花粉萌发等生理作用;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解答】A: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A错误;B: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B错误;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C正确;D:脱落酸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5.(2023八上·义乌月考)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图甲中,可选用 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结论: ;继而根据图中的 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影响。【答案】(1)d(2)顶芽会抑制侧芽生长;②③【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1)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再确定哪个点对应的浓度合适即可;(2)根据图乙确定对照实验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解答】 (1)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lI,选择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既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同时又能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2)①③组的区别是顶芽的有无,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③组的区别是细胞分裂素的有无,说明细胞分 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16.(2023八上·丽水)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1)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前端部分会恢复直立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植物茎的 (选填“向地性”或“负向地性”);(2)浙江某地开阔地上的树冠,向南的方向比较茂盛,这是植物对 做出的反应。【答案】(1)负向地性(2)光【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解析】【分析】(1)绿色植物倒伏后,受到重力影响,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低。茎对生长素不敏感,两侧都能促进茎的生长,近地侧的促进作用更强,所以茎背地生长。(2)向南的方向光照充足,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1) 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前端部分会恢复直立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植物茎的负向地性;(2)开阔地上的树冠向南的方向比较茂盛,这是因为向南方向朝阳,树冠获得光照较多,生长较快。因此这是植物对光照作出的反应。17.如图是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 (选填“相同”或“不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是:低浓度 (选填“促进”或“抑制”,下同)植物生长,高浓度 植物生长。(2)枝条扦插繁殖时,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 摩/升。要使甘薯迅速育出薯秧,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 摩/升。(3)比较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不同影响,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程度依次增强的顺序是 。【答案】(1)不同;促进;抑制(2)10-10;10-8(3)茎、芽、根【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 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的不同浓度对植物各器官的影响(促进或抑制生长)是不同的.对不同器官来说,都有各自对应的使生长最旺盛的生长素浓度,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根、芽、茎对生长素敏感性依次减弱。【解答】(1)分析题图可知,过高浓度生长素会抑制根、芽、茎的生长,生长素对根、芽、茎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只有在较低浓度的范围内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生长。(2)分析题图可知,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是 10-10 摩/升,所以枝条扦插繁殖时,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10-10摩/升; 促进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的10-8摩/升,所以要使甘薯迅速育出薯秧,适宜的生长素浓度是10-8摩/升。(3)分析题图可知,促进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10-10摩/升,促进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的10-8摩/升,促进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摩尔/升,由此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程度依次增强是茎、芽、根。故答案为:(1)不同;促进;抑制 (2) 10-10 ;10-8 (3) 茎、芽、根18.(2022八上·临海期末)如下图在暗箱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为 (填字母),影响幼苗生长方向的激素是 。【答案】B;生长素【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因此固定光源对幼苗来说就不是单侧光而是均匀光照。【解答】根据题意:暗箱不转,内部花盆水平匀速旋转,即花盆内的幼苗所受的光照就不是单侧光而是均匀光照,无单侧光的刺激,生长素分布均匀,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均衡,两侧的生长素的促进作用相同,所以两侧生长速度相同,即直立生长。故答案为:B;生长素。19.除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有 、 、 、 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 作用。【答案】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调节【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 ,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 。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 。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 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解答】除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三、实验探究题20.(2024八上·武义期末)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等量分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产生根为止,计算每支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克/升) (克/升) (克/升) (克/升) (克/升) 清水5月26日 0 0 0 1 6 05月31日 0 0 0 2 11 06月5日 0 1 1 5 13 16月10日 0 2 5 6 16 1(1)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2)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大时 (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3)同学想进一步研究生长素对植物根、芽、茎生长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测得生长素对杨树根、芽、茎生长影响的数据,绘制如右坐标图。由图中可知:①在a浓度下生长素对根的生长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②图中三条曲线都可以表明,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规律 。【答案】(1)对照(2)不利于(3)促进;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激素【解析】【分析】考查探究题基本环节,控制变量法应用,生长素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解答】(1)清水和其他组的区别是生长素的浓度高低,所以清水组的目的是作对照组,故答案为对照;(2)由表格得知生长素浓度越小,生出的根越多,说明浓度过大时不利于生根,故答案为不利于;(3) ① 由图可知a浓度下生长素对根是有促进作用,故答案促进;②由图可知, 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故答案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21.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至今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所示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 有关。(2)拜尔的实验中,推测几天后胚芽鞘将 (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 。【答案】(1)胚芽鞘尖端(2)向左弯曲(3)胚芽鞘的尖端,可以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4)取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同样的已切取胚芽鞘尖端的一侧进行实验。【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植物的向光性是: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一侧。【解答】(1)达尔文进行的实验中,实验A和实验B的区别是B去掉了胚芽鞘尖端,A中没有去掉胚芽鞘尖端,结果只有实验A中的胚芽鞘发生了向光弯曲生长,说明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2)拜耳的两个实验中,实验C与实验D的区别是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置的位置不一样,实验C中尖端放在左侧,结果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实验D中尖端放在右侧,则可以推测胚芽鞘会向左弯曲生长。(3)根据拜耳的实验结果,温特又进一步进行了实验设计,他将切掉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然后切去一小块琼脂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出现了与拜耳的实验结果一致的现象,说明该琼脂块中含有了能使胚芽鞘生长的某种物质,因此可推测胚芽鞘的尖端,可以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4) 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因为他没有办法确定到底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物质还是琼脂块本身就能够促进胚芽鞘的生长,所以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取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同样的已切取胚芽鞘尖端的一侧进行实验。故答案为:(1) 胚芽鞘尖端 (2) 向左弯曲 (3) 胚芽鞘的尖端,可以产生了某种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4) 取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同样的已切取胚芽鞘尖端的一侧进行实验22.(2023八上·鹿城期末)植物的生长过程需要多种激素的共同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影响的实验,结果见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通过 来比较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的影响。(2)比较图中的 (填序号)两条曲线,可知生长素除了促进生长外,达到一定浓度还能抑制侧芽的生长,这就是植物顶端优势现象。下列农业措施中,与植物顶端优势无关的一项是 。A.摘除棉花的老叶和黄叶B.摘除番茄植株的顶部C.保留杉树的顶芽,适时摘除侧芽D.修剪绿篱使其长得更茂密【答案】(1)去顶芽(2)2、4;A【知识点】植物激素【解析】【分析】(1)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植物变现出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解答】(1)综合实验可知侧芽的生长,同时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等的影响,由此推测研究人员通过去顶芽来比较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的影响.(2)植物表现出顶芽优先生长而受到抑制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从曲线2和曲线4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验证.顶端优势是指一个枝条上,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对于用材林,我们要保护好顶芽,及时去除部分侧枝,让树木长得又高又直。对于果树等,我们要及时去掉顶芽,促使侧芽发育成枝条,从而多开花,多结果实。如番茄打顶都是打破顶端优势,从而多生侧枝,多开花结果或维持好的形态。选项A把棉花老叶和黄叶去掉对棉花目的是合理控制营养生长,促进棉花内部通风见光,促进生殖生长,不是应用顶端优势的原理。故选:A。故答案为:(1)去顶芽;(2)2、4;A。23.(2022八上·定海期末)植物自身产生的植物激素含量很少,分离提取困难,难以在农业生产中大规模使用。1941年美国人R 波科尼发表了可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2,4﹣D的合成方法。某兴趣小组为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①取5只烧杯,分别编成①~⑤号,分别装不同浓度的2,4﹣D溶液;②选取的插条若干支随机均分成5份,分别插入5只烧杯中;③每天测量每根枝条的生根数,记录测量数据并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2,4﹣D溶液浓度 0 a1 a2 a3 a4 a5根的平均数目(条) 1.8 6.4 7.8 10.2 7.8 1.3注:a1、a2、a3、a4、a5溶液浓度依次增大【过程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能促进根的数量生长最适宜的浓度为 。【实验结论】分析表中数据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拓展交流】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它的作用与植物生长素相同。植物的向光性也与生长素有关,请解释盆载植物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 。【答案】a3;其他条件相同时,2,4﹣D溶液浓度高对根的生长会产生抑制作用;植物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所以植物会向光一侧弯曲【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又叫对照比较实验或单一变量实验,是探究实验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指在研究一个条件对研究对象有何影响,处理意义(究果)或作用(析因)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个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简述为: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有何影响的实验.【解答】【过程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④组实验中根的平均数目最多,能促进根的数量生长最适宜的浓度为a3;【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 2,4﹣D浓度的升高,对植物生根是有促进作用,但是当浓度过高时,反而会抑制植物的生根;【拓展交流】 植物具有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使得背光一侧比赏光一侧长得快,所以植物会向光一侧弯曲;故答案为:a3、其他条件相同时,2,4﹣D溶液浓度高对根的生长会产生抑制作用、植物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所以植物会向光一侧弯曲四、解答题24.(2023·镇海区模拟)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 。(2)为探究侧芽生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小科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小科设置第②组实验与哪一组实验进行对比,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答案】(1)Ⅱ(2)顶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与③对比,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或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促进侧芽生长)【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解析】【分析】 指植物的主茎顶端生长占优势,同时抑制着它下面邻近的侧芽生长,使侧芽处于休眠状态的现象。原因是茎尖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抑制了侧芽生长。为了促使主干长得又高又直,就要维护植物的顶端优势,任它自由生长并及时除去侧芽。在农作物(如棉花)的栽培中,也常根据其原理进行摘心,来达到增产的目的。【解答】(1)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所以改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增加时,对双子叶植物是一抑制作用,对单子叶植物是促进作用,所以曲线II符合;(2)从图乙的曲线图上可以看出,①摘除顶芽中侧芽快速生长,③保留顶芽中侧芽不生长,说明顶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根据控制单一变量的原理,可知设置第②组实验与第③组实验进行对比,主要探究的问题是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故答案为:(1) Ⅱ (2)顶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与③对比,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或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促进侧芽生长)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优中选优-生物-第17节-植物的生命调节(学生版).docx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优中选优-生物-第17节-植物的生命调节(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