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学雷锋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学雷锋 素材

资源简介

《学雷锋主题班会教案》
在春回大地的阳春三月,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将再度掀起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的高潮。学习雷锋活动就象一股永不停息的春风,这既是对学雷锋活动的延续,更是雷锋精神的发扬和深化。
一、班会主题
“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二、班会目的
1. 让学生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和雷锋精神的内涵。
2. 通过学习雷锋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心、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三、班会时间
[具体时间]
四、班会地点
[具体地点]
五、班会参与人员
[班级名称]全体同学
六、班会准备
1. 收集雷锋的生平事迹、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与雷锋精神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3. 制作 PPT 或其他展示资料。
七、班会流程
1. 引入主题
(1)通过展示雷锋的图片或播放与雷锋相关的视频,引出班会主题。
(2)简要介绍雷锋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雷锋,原名雷正兴,出生于 1940 年 12 月 18 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他的生平事迹如下:
1. 早年经历:雷锋出生于湖南长沙望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成为孤儿。在党和人民的关怀下,他茁壮成长,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2. 参军入伍:1960 年,雷锋应征入伍,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部队中,他表现出色,多次立功受奖。
3. 无私奉献:雷锋以无私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乐于助人,关心战友,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
4. 模范标兵:雷锋被树为模范标兵,他的事迹在全军和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宣传。他的精神成为了时代的榜样,激励着无数人。
5. 意外离世:1962 年 8 月 15 日,雷锋在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年仅 22 岁。
雷锋的生平事迹体现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及他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他的精神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2. 了解雷锋精神
(1)请学生分享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
(2)教师通过 PPT 展示,详细讲解雷锋精神的内涵,包括热爱集体、关心他人、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等。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同志的名字命名,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雷锋精神内容为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3)举例说明雷锋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观看关于雷锋故事的视频,视频展示了雷锋为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他以螺丝钉的精神,积极参与义务劳动,帮助人们解决困难,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雷锋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体现:
- 乐于助人:人们主动帮助他人,关心弱势群体,如志愿服务、捐款捐物等。
- 奉献精神:许多人在工作中默默奉献,为社会做出贡献,不计较个人得失。
- 勤俭节约:一些人倡导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反对浪费。
- 爱岗敬业:不少人对工作认真负责,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集体和社会创造价值。
- 爱心传递:许多人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爱心和正能量,感染和带动身边的人。
雷锋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它鼓励人们关心他人、奉献社会,为建设美好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学习雷锋事迹
(1)分组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研究一个雷锋的事迹,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2)小组汇报: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所研究的雷锋事迹,并分享从中得到的启示。
(3)教师总结:根据小组汇报,教师对雷锋的事迹进行总结,强调雷锋精神的重要性。
4. 雷锋精神在身边
(1)请学生们讲述自己身边的“雷锋”故事,或者自己曾经做过的助人为乐的事情。
(2)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雷锋精神。
5. 学习雷锋名言: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2)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
(3)愿你做暴风雨中的松柏,不愿你做温室中的弱苗。一句句名言无不体现出雷锋同志无私奉献、勇于坚持、和努力创造美好的人生态度。学习雷锋精神并不仅仅是要求人们做一两件好事,而是要求自己做一个有爱心的,对他人乐于随时伸出友爱之手的人。
6.实践雷锋精神
(1)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如打扫校园卫生、帮助老师整理教室等。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关心他人,帮助有需要的人。
7. 总结与反思
(1)请学生谈谈通过本次班会对雷锋精神的新认识和体会。
(2)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学习雷锋精神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践行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中华儿女的精神脊梁。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优秀少年!让我们代代学雷锋,将雷锋精神世代传承下去。
八、班会评估
1. 观察学生在班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反应。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改进今后的班会活动。
3.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变化,评估班会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九、注意事项
1. 在班会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2.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体会雷锋精神的内涵,避免简单说教。
3. 班会结束后,可以组织一些后续活动,如撰写心得体会、开展志愿者服务等,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雷锋精神的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