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设计者:
课 题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核心素养 目标 1.政治认同: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达成政治认同 2.道德修养:培养尊法,学法,守法的意识 3.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学习重点 学会依法办事
学习难点 树立法治意识
学 习 内 容 师生活动
(一)知识链接(预习) 一、学会依法办事 1.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 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 和遵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2. ,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 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 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 。 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 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 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 二、树立法治意识 1.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 ,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建设 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 ,又是法治的 。人民权益要靠 ,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 和 ,对于全面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3.法治时代,并不否认 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 的形成。 4.增强 意识, ,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 和推动者。
探究新知(导课并设计问题)设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100页的“运用你的经验”活动, 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 教师过渡:中国迈向法治时代,我们需要积极适应法治时代 的要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 们与法律同行”。 一、学会依法办事 【 活动一 】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 ——罗伯斯庇尔 问题:罗伯斯庇尔的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见教材P101) 小字的爸爸原来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因为债务问题,公司宣布破产,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由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小宇的爸爸经常酗酒,每次喝醉后就拿小宇的妈妈出气,非骂即打。当小宇哭着恳求爸爸不要打妈妈时,爸爸就冲小宇撒气。一天,小宇放学回到家,爸爸有喝的酩酊大醉,对小字妈妈破口大骂,小宇很害怕 …… 问 题 : 1.你认为小宇爸爸的行为是否违法 2.你认为小宇应给怎么做 为什么 【教师小结】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一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 患者李某的家属与当地医院发生纠纷,他们围堵医院,设灵堂、放哀乐、扯条幅,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就诊秩序和医院的正常秩序。警方以李某等人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依法对31名违法行为人予以处理。其中,刑事拘留10人,取保候审4人,行 政拘留17人。 问 题 : 你认为李某家属是合理表达诉求吗 他们应该怎样做 【教师小结】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向有关维 权机构投诉、反映,以求帮助解决。如果得不到解决,应该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见教材P101) 中学生晓程在放学的路上,被两名男同学堵截。这两名男生恶狠狠地向晓程要钱,晓程说没钱。 一名男生对另一名男生说:“给我找块砖,看他说不说实话。”接着,两名男生有威胁晓 程:“到底有没有钱 快掏出来!”随后便开始搜小程的口袋,掏出所有的钱,往晓程头上拍了一巴掌说:“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 问 题 : 下列三种做法,你赞成哪一种 说明你的理由。 (1)惹不起,躲得起,以后防着点。 (2)组织自己的力量和帮手,伺机报复。 (3)拨打报警电话、求助家长和老师。 【教师小结】依法办事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1)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树立法治意识 【活动五】探究与分享 党的十九大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 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 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 素养和道德素质。 问 题 : 完成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要靠谁 【活动六】探究与分享—— (见教材P102)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问 题 :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教师小结】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七】探究与分享 — (见教材P102~103) 以下这些法律规定,你自觉遵守了吗 怎样才能更好地遵守 ★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教育法第四十四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旅游法第十三条)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第四款)。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第一款)。 提示: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 记在我们心中。 【教师小结】怎样树立法治意识 具体做法: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 遵守和服从。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活动八】辩论台 辩一辩:法治就是把一切都纳入法治轨道上来,其他的行为规范,比如道德,就不重要了。 问 题 : 你同意上面这个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 【教师小结】法治与道德的关系 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 【活动九】探究与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规划了法治建设的“总蓝图”。 全民守法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只有使老百姓发自内心地信 仰法律、尊崇法律.依法治国才有深厚的根基。从“一五”普法到 “七五”普法.我国法治宣传教育已走过30多个年头。纵观30多年来的普法之路,青少年始终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青少年法律素养,引导青少年树立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关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关乎青少年健康成长,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族未来和希望。 问 题 : 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你打算怎样做 【教师小结】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 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三)小结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学会依法办事;知道了要树立法治意识;明白了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我们今后要认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小公民。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 (四)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这样一句话:“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B.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C.法律具有强制性 D.法律只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2.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说明法律的权威源自( ) A.国家的强制力 B.国家的制定或认可 C.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D.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约束力 3.只有让公民对法律产生一种“主人翁”意识,法律才会得到公民的珍惜和信仰。这要求我们做到发自内心地( ) ①尊崇法律 ②信赖法律 ③遵守法律 ④捍卫法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在法律活动课模拟表演中,“德先生”对“法博士”说:“没有你的帮助,治理国家有时我有心无力。”“法博士”回答:“没有你的支持,有时我也鞭长莫及。”这段对话表明( ) ①法律即道德,道德即法律 ②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性 ③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④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国无法而不治,民无法而不立。”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的正确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 ) ①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②遵守法律,捍卫法律尊严 ③提高道德修养,法律至上 ④遇到问题,随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在课间休息时,经常在过道打闹、推搡。这天,小张在追打小刚时,将小刚推下楼梯,造成两颗门牙碰掉。小刚的哥哥听后非常气愤,便让小刚带着找到小张,不由分说,拳打脚踢,致使小张当场昏倒,被送往医院,小刚及哥哥被告上法院,受到应有的制裁。 小刚维权不成反成被告给我们哪些启示 (1)学会依法办事,遵守法律法规,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2)通过法治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不能采取非法报复。 (3)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时,要自觉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等。 【参考答案】1.B 2.C 3.A 4.D 5.B 6.(1)学会依法办事,遵守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2)通过法治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不能采取非法报复。 (3)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时,要自觉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