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 正当防卫小讲堂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 正当防卫小讲堂 素材

资源简介

正当防卫小讲堂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
教学目标
认识校园暴力,知道校园欺凌和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防微杜渐,避免不应有的伤害发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怎么样应对校园暴力。
难点:如何防范和应对校园暴力伤害,梳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护自身安全。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某天夜间九时许,田某在学校上完晚自习结束回家,路过条偏僻胡同时,被男青年黄某持刀挡住去路。黄某向田某索要财物,扬言如果田某不交出钱包,就会让他“消失”慌乱中,田某摸到胡同墙角的一根木棒,趁黄某不备,向黄某的头部打了两三下。黄某反应不及,被打倒在地,当场死亡。
田某的行为合法吗?为什么?
&田某的行为是合法的
&因为他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 正当防卫
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 防卫过当
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防卫过当既是具有社会有益性,又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其社会危害性是次要的,所以说防卫过当是轻微的犯罪行为。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 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第一百八十一条: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关于校园欺凌
1.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欺凌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实施暴力和多人实施暴力。
2.欺凌行为包括围殴、暴打、强迫喝尿、脱光拍裸照、烟头洛烫、取侮辱性外号、散布谣言、团体孤立、敲诈勒索等。3、校园欺凌的主要特征长期性、隐秘性、预谋性、双方强弱关系不对等。
4.校园暴力角色一般分为:①欺凌者:发起暴力行为,通常还带领其他同学参与其中;②受害者:受到欺凌者;③协助者:跟随欺凌者,直接参与欺凌行动;④附和者:支持欺凌者的行为,例如在旁边嬉笑或呐喊助威;⑤保护者:安慰及支持受害者,尝试制止欺凌行为;⑥局外者:置身事外的人。5、校园欺凌与普通打架不同。“校园欺凌”是一个严肃且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和学生之间开玩笑、闹矛盾、冲突打架是不同的。专家表示,欺凌者的欺凌行为具有长期性、隐秘性、双方强弱关系不对等主要特征。直接欺凌表现为语言、肢体等方式的攻击,而间接欺凌是排斥、孤立、散布谣言等。正常的打架一般是没有恶意的,就是具体事情发生了分歧,他(她)们处理分歧能力较差,就打起来了。而欺凌和暴力不是一种普通的打架,是恶性的、恶意的,出发目的就是以强凌弱,以大欺小来欺压别人来凌辱别人,从中得到一些快感。6、校园欺凌的危害。“校园欺凌”对于被欺凌学生造成的伤害通常是身体上和心灵上的双重伤害,并且留下的阴影长期难以平复,也使部分受欺凌者发生恶性变化,由受欺凌者变成欺凌者或者化为欺凌者的帮凶。同时对于欺凌者而言,将形成道德滑坡、人格扭曲,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受到刑事追究。校园欺凌也严重影响着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破坏着社会秩序。
(四)面对暴力欺凌,要反抗吗?关于正当防卫,你一定要知道这些!
在面临校园欺凌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自己受到的欺凌行为,严重时请求警方介入。
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应正当反抗,既不以暴制暴,亦不默默忍受,愿所有青春都能被温暖对待。
校园欺凌相关法律法规
民事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由此,校园欺凌事情中的受害学生受到人身损害的,可以向侵权人主张赔偿责任,也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如财产受到损害的,有权向侵权人主张受损财产的赔偿责任。
刑事责任从刑事责任的角度出发,如果从犯罪构成“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三阶层理论来看,校园欺凌行为有可能会触犯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侮辱罪、强奸罪、猥亵罪等罪名。如果欺凌者已经成年,则直接使用刑法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四、教学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希望他家要坚定的一点,遇到欺凌,不要害怕,机智应对,一定要及时的告诉父母和老师。父母和老师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同时我希望,大家不要做欺凌者,未成年人不是你免受法律制裁的挡箭牌,法绝对不会向不法让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