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模拟卷九(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模拟卷九(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 年九年级科学中考模拟卷九(问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大题,35 小题,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Ⅰ的答案必须用 2B 铅
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Na—23 N—14
一、选择题(每题 3分,共 45 分)
+
1.下列关于 Na、Na 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化学性质相同⑥Na 比 Na 稳定
A.①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④
2.煤气发生炉可将煤炭转化为煤气,从而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其原理的微观示意图 如
图,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D.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微粒的个数比为 1:1
3.使用检索表对小麦、葫芦藓、肾蕨、银杏和花生五种植物作如图所示分类,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乙处的植物只有花生
B.丙处的植物只有银杏
C.果实由种子发育而来
D.肾蕨和葫芦藓都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
4.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其中勤洗手、打喷嚏时用纸巾捂 住口
鼻、室内保持通风等行为属于预防传染病传播环节中的( )
A.切断传播途径 B.消灭病原体 C.控制传染源 D.保护易感人群
5.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后”问题,下列描述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调零,后进行测量
B.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将水沿着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C.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D.实验室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6.如图所示,运动员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项目中,由于空气阻力和滑板与雪之间犘擦力的存在,运动员沿斜坡滑
下,获得一定速度后进入水平赛道继续运动,然后从水平赛道末端飞出,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到
斜坡上,下列关于运动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水平赛道能继续运动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运动员在水平赛道运动过程中重力不做功
C.运动员在飞行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也增大
D.运动员在飞行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1
7.下列各项实验或事实,能作为证据的是( )
A.铅笔沿篮球表面向右移动时笔尖先消失——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B.喜马拉雅山区发现的海洋古生物化石——地壳变动的证据
C.两本书向中间挤压时中间隆起——板块碰撞形成山脉的证据
D.切开的熟鸡蛋有蛋壳、蛋白和蛋黄——地球内部结构的证据
8.杭州洲际酒店(InterContinental Hangzhou)坐落于杭州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临靠潮水闻名天下的钱塘江,
此图为雨后的摄影作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科看到酒店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再进入小科的眼睛
B.小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酒店变模糊了,是因为酒店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C.小科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酒店,看到了酒店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
D.小科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远,“取景”范围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9. 20℃和 60℃时,CaCl2的溶解度分别为 74.5g 和 137g。现配制 5%CaCl2溶液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分别为 20℃和 60℃时的饱和溶液
B. ②到③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③稀释至④的过程需加水 1420g
D. 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10.如图所示为从左向右匀速运动的水平轨道送餐线,将餐盘由静止放到送餐线上,不
久餐盘达到与送餐线共速(速度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共速前,餐盘受力平衡
B.共速前,餐盘受到送餐线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
C.共速后,餐盘受摩擦力作用继续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D.共速后,餐盘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11.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常需要对 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所示,是改进后硫与铁反应 的
装置,避免了刺激性气体 SO2 的外逸。下列对该装 置的讨论不合理的是( )
A.装置乙的设计具有防倒吸功能
B.装置甲中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C.装置丙中收集到的液体只有 NaOH 溶液
D.装置乙中 NaOH 溶液可以吸收反应生成的 SO2 ,减少污染
12.在双人杂技演出时,甲乙两位演员如图所示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甲所受的重力与地垫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地垫的压力与地垫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若要画出乙受到的重力,可将重心画在她的头部位置
D.甲身下的地垫发生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3.现有标注为“6V 2 W”和“12 V 8 W”的两盏电灯 L1 和 L2 , 把它们与“20Ω1A” 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后,
2
接在 18V 的电源上,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 R的滑片 P从 a端向 b 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
A.两灯都变亮,且 L1首先正常发光
B.因为 L2的额定功率大,所以 L2比 L1更亮
C.两灯灯丝电阻不同
D.两灯都变亮,且 L2可能先烧毁
1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在一定量 AgNO3和 Zn(NO)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常温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
15.结构与功能观念是指将事物的组成结构和所具备的功能作用看做一个整体,通过研究其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
系,以达到深入理解事物的目的。下列叙述与“结构与功能”观念不符的是( )
A.植物茎上的细胞壁厚,主要起支撑作用
B.温度计的“泡大径细”,主要为了读数更精确
C.胶头滴管上的胶头使用橡胶,主要是为了便于吸取和挤出液体
D.地球的形状是个椭球体,主要是为了便于生物生存
二、填空题(共 38分)
16.如图是某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其中①代表受精过程,②代表发育过程。
雄性 生殖细胞 a
成熟的 ①
受精卵
生物体
雌性 生殖细胞 b

(1)若图中生物体代表水稻,受精卵会发育成 。
(2)若图中生物体代表人,过程②中人体胎儿发育的场所是 。
(3)若图中生物体代表鸽子,产生生殖细胞 b 的器官是 。
(4)有观点认为“试管婴儿、克隆技术均没有经历过程①,都属于无性生殖”。此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
由。 。
17. 2023 年 5 月 20 日“中国学生营养日”的宣传主题是“科学食养 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
整体,物质在体内的运输与循环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图甲是人体血液循环示 意图,图乙为人体心脏结构的示
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观将馒头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并转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这一过程
属于新陈代谢的 作用。
(2) 餐后两小时,如图甲中数字 1 、2 、3 、4 四处血液中血
糖含最高的部位是 (填数字标号) 。
(3) 运动时,人体肌肉组织会产生一种对大脑健康有促进
作用的物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该物质通过循环系统
运送到大脑中,最先到达图乙中的 腔室 (填字母)
(4) 下列符合健康饮食的做法是 。
A.多喝功能性饮料来代替喝水 B.常食“五谷杂粮”
C.食用已去除腐烂部分的水果 D.食品超过保质期时间不长,可以尽快吃掉
3
18.(1)根据图回答问题:
①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 (填符号);
②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取样,加入 CuO粉末 B.取样,滴加 NaOH溶液
C.取样,加入 CaCO3粉末 D.取样,滴加 AgNO3溶液
(2)小科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甲、乙的两次实验。
①图甲中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请写出产生滤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图乙中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实验结束后所得滤液质量 (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反应前原烧杯中混合溶液质量。
19.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
分做了以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②取少量
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
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1)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 ;
(2)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填字母)。
A.碳酸钠 B.硫酸钠 C.硝酸钡 D.氢氧化钠
(3)通过③所得的溶液中除了过量的稀硝酸外,还有哪些溶质? 。
20.如图,一个重为 G 的物体在大小不变的力 F 作用下先后经过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和斜面,斜面倾角为 ,
其中 AB 和 CD 段距离均为 L。
(1)物体在 CD 段运动时,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2)物体通过 AB 和 CD 段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 W1和 W2,则 W1__W2
(选填“>”、““<”或“=”)
(3)若已知物体在斜面上匀速运动,则斜面 CD 段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21.轮船的大小常用排水量来表示,所谓排水量就是轮船满载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某艘轮船自身质量为 m1,排水
量为 m2。请解答下列问题:
(1)该轮船最多可运载的货物质量为 ;满载货物时受到的浮力 。(均填数学表达式)
(2)该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后,吃水深度(即水面到船底的深度)将如何变化?说明理由 。
4
22.冬奥会颁奖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手中冉冉升起。因现场温度较低,仪仗队队员手戴特
殊手套(如图甲)。经查阅资料得知,这是一种手戴式加热手套,需要与充电宝配套方能使用。该手套有高温、低温
两个挡位,其简化电路图和部分参数如图乙、丙所示。则:
额定电压 5V
低温功率 10W
R2阻值 5Ω
甲 乙
(1)开关 S1,S2均闭合,该手套处于 挡;(2)则 R1的阻值 ;(3)高温档时手套的功率时
是 。(4)若配套充电宝额定容量为 30W·h(指在 30W功率下能工作 1h)。充电宝充满一次电,能配合
手套在低温状态下使用 小时。(不计能量损失)
三、实验探究题(共 42 分)
23.新冠疫情期间,小徐在家学习“七步洗手法”后,对其灭菌效果探究。以下是她设计的实验步骤和结果:
①小徐和妈妈都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待手干后,分别用双手同等幅度抹过餐桌表面。
然后小徐用七步洗手法洗手,妈妈用日常洗手法洗手。
②把三个消毒灭菌的培养基分别标上 A、B和 C号。
③A培养基处理:用无菌棉擦拭小徐双手后涂抹在培养基上,盖上培养皿盖
B培养基处理:
C培养基处理:不做处理
④4把三个培养皿放在室温环境下培养 3天。
⑤观察三个培养皿中菌落的数目和大小,结果如下表。
A培养皿 B培养皿 C培养皿
菌落数量和大小 + +++ ﹣
(说明:+表示有菌落,+越多菌落越多,﹣表示没有菌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洗洗手液即洗即干,使用方便,其主要成分是酒精。这体现了酒精的何种性质 (回答至少 2种);
(2)在第③步的空白处是对 B培养基的处理,请你将处理方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3)培养基在实验前为什么要消毒灭菌? 。
(4)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
24.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 CO 和 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4.80gFe2O3 4.80gFe2O3
CO CO
足量的澄 足量的澄
清石灰水 清石灰水
甲 乙 丙
(1)甲、乙装置中,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容器中导管的插入深度最为合适的是图丙中的 (选填“①”“②”或
“③”);在加热固体前,图示装置均应进行的操作是 。
(2)完全反应后两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做以下实验:
5
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称量黑色粉末质量/g m1 m2
2 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 能被吸引 能被吸引
3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 无明显现象
4 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CuSO4溶液 有红色物质产生 无明显现象
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
m2恰好为 g,这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
(3)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装置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5.为了寻找光的色散现象产生的原因,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选用不同颜色的光(红光、黄光和紫光),分别以不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中(如图所示),测出折射
光线对应的折射角 r,结果如下表。(已知: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最快,黄光次之,紫光最慢)
红光光源 黄光光源 紫光光源
实验序号 入射角 i 折射角 r 入射角 i 折射角 r 入射角 i 折射角 r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1 25 16.4 25 15.7 25 15.1
2 50 30.7 50 29.4 50 28.2
3 75 40.1 75 38.3 75 36.6
(1)为了顺利完成本探究,入射角的角度不能等于 。
(2)比较实验数据,得出规律:
①同种颜色的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 。
②不同颜色的光从空气中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玻璃砖时, 。
26.图甲是“测量小灯泡功率”实验电路,电源电压 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
(1)连接电路时,图中导线 a端应与电压表上标有数字“ ”(选填“3”或“15”)的接线柱相连。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 P置于 端(选填“A”或“B”)。
(3)若要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移动滑片 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4)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I﹣U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5)结合图乙的信息思考:能否利用图甲电路,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并说明
理由。 。
27.某 KCl固体祥品中含有少量 CaCl2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钾的流程如下(氯化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为
保证杂质完全除去,所加试剂均需过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6
(1)从离子角度分析,实验操作中“加入过量 K2CO3溶液”“加过量稀盐酸”目的分别是为了除去
(填离子符号),操作 I指的是 。
(2)若 KCl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 K2SO4,小科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增加一步实验:即
在“加过量 K2CO3溶液”与“过滤”操作之间,加过量的氯化钡(BaCl2)溶液。小江认为这种方案不合理,会
导致最终所得 KCl 固体中含有新的杂质 。老师赞成小江的说法,但认为小科的方案只需调整所加
试剂的顺序即可达到目的,即 。
28.为了寻找光的色散现象产生的原因,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选用不同颜色的光(红光、黄光和紫光),分别以不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中(如图所示),测出折射
光线对应的折射角 r,结果如下表。(已知: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最快,黄光次之,紫光最慢)
红光光源 黄光光源 紫光光源
实验序号 入射角 i 折射角 r 入射角 i 折射角 r 入射角 i 折射角 r
(度) (度) (度) (度) (度) (度)
1 25 16.4 25 15.7 25 15.1
2 50 30.7 50 29.4 50 28.2
3 75 40.1 75 38.3 75 36.6
(1)为了顺利完成本探究,入射角的角度不能等于 。
(2)比较实验数据,得出规律:
①同种颜色的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 。
②不同颜色的光从空气中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玻璃砖时, 。
四、分析计算(共 35 分)
29.在某次科学实验创新比赛中,小缙利用生活废品做了一个实验来模拟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先在油漆桶(如图甲)筒壁上沿同一倾斜方向均匀地戳了三个小孔,然后将 90 克发热包(如图乙)置于桶内,倒入
200ml 的冷水后迅速盖紧盖子,用绳子提起油桶,大约 20s后,观察到静止的油漆桶小孔冒出大量“白汽”(模型如图
丙),并开始快速的旋转,再过 10s,油漆桶旋转速度越来越慢直至停止。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以上现象。【发热包主要
成分:氧化钙、铝粉、碳酸钠;铝粉作用:在碱性热水中产生氢气,缓慢放热。】
直径 16.8cm

图甲 图乙 图丙
7
11.5cm
30. 2019 年 4 月 15 日起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新国家标准,小金买了一辆按新国标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如图),
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已知小金质量为 60 千克,假定电动自行车在水平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的
0.08 倍。
(1)车轮上刻花纹的目的是 ;
(2)小金在水平地面骑行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50 厘米 2 , 则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压
强是多少帕?
(3)小金在水平公路上骑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 10 千米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
(4)若小金骑行过程中电动车以最大功率输出,匀速行驶时的车速为多少?
31.小金自制豆芽机,图甲是完成的设计草图,包括发育盘、淋水系统和控温装置。发育盘上有沥水孔;淋水系
统由水泵驱动,豆芽机中的水可按箭头方向流动,并可控制发育盘中的积水量。控温装置的内部电路如图乙所
示,可实现加热、保温两档自动切换,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 U=3 伏,定值电阻R0=25 欧,热敏电阻Rx的阻值与
温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电磁铁衔铁在电流大于 60mA 时吸合,小于 30mA 时释放;工作电路中,R1 、R 为电热
丝,R =440欧,问:
盖上开孔 衔铁 Rx/欧100
淋水系统 75
发育盒 R1 R2 50S2
沥水孔 25
Rx R
控温装置 0 S1220V 0 21 23 25
U 温度/℃
甲 乙 丙
(1)图甲中,盖上开孔和控制发育盘中积水量的目的是 。
(2)功能调试时,测得豆芽机的保温功率为 55 瓦,则其加热功率是多少?
(3)当电磁铁衔铁吸合时,此款豆芽机的温度是多少?
32.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
品样品 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
和 NaCl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下图所示。求:
(1)该纯碱样品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2)求出反应后 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
8
33.某校“制作浮力秤”项目研究小组,制成如图所示浮力秤。某次操作如下:①将金属块挂在电子秤下,读取电
子秤示数并记录;②将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烧杯中,读取电子秤示数并记录,然后取出金属块擦干;③按照步
骤②的操作,换用不同密度的溶液,多次重复试验。
(1)表格中 x 的数据是 ;
(2)实验过程中,除步骤①外,其余每一次测量,金属块都需要浸没,其目的是 ;
(3)小组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第 6 次实验数据异常。若电子秤正常工作、电子秤读数和表
中数据记录均无误。则造成此次实验数据异常的原因可能是 ;
(4)【得出结论】……
【知识应用】根据以上探究,写出一种增大浮力秤称量范围的方法 。
34.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小彭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
(1)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有效成分是 HCl,HCl的含量可通过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 NaHCO3溶液来测定,其它成
分均不参与反应。请完成 HCl与 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HCO3=NaCl+ CO2↑。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NaHCO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滴管和 。
(3)向一锥形瓶中加入 100克该品牌的洁厕灵,再逐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 NaHCO3溶液,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反
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 NaHCO3 溶液的质量 40 40 40 40 40
/g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38.9 177.8 216.7 255.6 295.6
根据数据计算,该品牌洁厕灵中 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9
35.2022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中和”已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国家战
略。实现碳中和,一是要减排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要发展增汇技术即二氧化碳的吸收技术。增汇技术主
要有碳汇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两种方式。
(1)若人类不控制 CO2的排放,势必会加快温室效应的产生,试举一例说明温室效应的后果: 。此外,
请说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你是如何践行“低碳”生活理念的?(写出 1条)答: 。
(2)下图所示为海洋汇碳示意图,结合该图分析海洋汇碳的几种基本途径,补全表格。
吸收方式 原理 固碳类型
光合作用吸收 待填 生物固碳
海水吸收 CO2+H2O=H2CO3 化学固碳
矿化吸收 CO2+Ca(OH)2=CaCO3↓+H2O 化学固碳
微生物吸收 吸收 CO2,将其转化为形成自身细胞所需碳 化学固碳

①海洋汇碳方式之一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
②海洋汇碳的另一种方式为海水吸收,这一方式会导致海水的 pH值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自然界汇碳力量有限,还需要大力发展碳捕获、利用和封存技术。如下所示流程是工业生产中碳捕获方式
之一,而不用石灰水,原因是。 。
10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模拟卷九(问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大题,35 小题,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Ⅰ的答案必须用2B 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Na—23 N—14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化学性质相同⑥Na+比Na稳定
A.①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④
2.煤气发生炉可将煤炭转化为煤气,从而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其原理的微观示意图 如图,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D.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微粒的个数比为 1:1
3.使用检索表对小麦、葫芦藓、肾蕨、银杏和花生五种植物作如图所示分类,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乙处的植物只有花生
B.丙处的植物只有银杏
C.果实由种子发育而来
D.肾蕨和葫芦藓都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
4.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其中勤洗手、打喷嚏时用纸巾捂 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行为属于预防传染病传播环节中的( )
A.切断传播途径 B.消灭病原体 C.控制传染源 D.保护易感人群
5.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后”问题,下列描述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调零,后进行测量
B.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将水沿着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C.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D.实验室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6.如图所示,运动员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项目中,由于空气阻力和滑板与雪之间犘擦力的存在,运动员沿斜坡滑下,获得一定速度后进入水平赛道继续运动,然后从水平赛道末端飞出,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到斜坡上,下列关于运动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水平赛道能继续运动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运动员在水平赛道运动过程中重力不做功
C.运动员在飞行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也增大
D.运动员在飞行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7.下列各项实验或事实,能作为证据的是( )
A.铅笔沿篮球表面向右移动时笔尖先消失——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B.喜马拉雅山区发现的海洋古生物化石——地壳变动的证据
C.两本书向中间挤压时中间隆起——板块碰撞形成山脉的证据
D.切开的熟鸡蛋有蛋壳、蛋白和蛋黄——地球内部结构的证据
8.杭州洲际酒店(InterContinental Hangzhou)坐落于杭州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临靠潮水闻名天下的钱塘江,此图为雨后的摄影作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科看到酒店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再进入小科的眼睛
B.小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酒店变模糊了,是因为酒店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C.小科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酒店,看到了酒店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
D.小科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远,“取景”范围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9. 20℃和60℃时,CaCl2的溶解度分别为74.5g和137g。现配制5%CaCl2溶液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分别为20℃和60℃时的饱和溶液
B. ②到③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③稀释至④的过程需加水 1420g
D. 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10.如图所示为从左向右匀速运动的水平轨道送餐线,将餐盘由静止放到送餐线上,不
久餐盘达到与送餐线共速(速度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共速前,餐盘受力平衡
B.共速前,餐盘受到送餐线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
C.共速后,餐盘受摩擦力作用继续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D.共速后,餐盘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11.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常需要对 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所示,是改进后硫与铁反应 的装置,避免了刺激性气体 SO2 的外逸。下列对该装 置的讨论不合理的是( )
A.装置乙的设计具有防倒吸功能
B.装置甲中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C.装置丙中收集到的液体只有 NaOH 溶液
D.装置乙中 NaOH 溶液可以吸收反应生成的 SO2 ,减少污染
12.在双人杂技演出时,甲乙两位演员如图所示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甲所受的重力与地垫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地垫的压力与地垫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若要画出乙受到的重力,可将重心画在她的头部位置
D.甲身下的地垫发生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3.现有标注为“6V 2 W”和“12 V 8 W”的两盏电灯 L1 和 L2 , 把它们与“20Ω1A” 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后,接在18V的电源上,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
A.两灯都变亮,且L1首先正常发光
B.因为L2的额定功率大,所以L2比L1更亮
C.两灯灯丝电阻不同
D.两灯都变亮,且L2可能先烧毁
1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在一定量AgNO3和Zn(NO)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常温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15.结构与功能观念是指将事物的组成结构和所具备的功能作用看做一个整体,通过研究其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以达到深入理解事物的目的。下列叙述与“结构与功能”观念不符的是(   )
A.植物茎上的细胞壁厚,主要起支撑作用
B.温度计的“泡大径细”,主要为了读数更精确
C.胶头滴管上的胶头使用橡胶,主要是为了便于吸取和挤出液体
D.地球的形状是个椭球体,主要是为了便于生物生存
二、填空题(共38分)
16.如图是某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其中①代表受精过程,②代表发育过程。
(1)若图中生物体代表水稻,受精卵会发育成 。
(2)若图中生物体代表人,过程②中人体胎儿发育的场所是 。
(3)若图中生物体代表鸽子,产生生殖细胞b的器官是 。
(4)有观点认为“试管婴儿、克隆技术均没有经历过程①,都属于无性生殖”。此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17. 2023 年 5 月 20 日“中国学生营养日”的宣传主题是“科学食养 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物质在体内的运输与循环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图甲是人体血液循环示 意图,图乙为人体心脏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观将馒头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并转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这一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 作用。
(2) 餐后两小时,如图甲中数字 1 、2 、3 、4 四处血液中血
糖含最高的部位是 (填数字标号) 。
(3) 运动时,人体肌肉组织会产生一种对大脑健康有促进
作用的物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该物质通过循环系统
运送到大脑中,最先到达图乙中的 腔室 (填字母)
(4) 下列符合健康饮食的做法是 。
A.多喝功能性饮料来代替喝水 B.常食“五谷杂粮”
C.食用已去除腐烂部分的水果 D.食品超过保质期时间不长,可以尽快吃掉
18.(1)根据图回答问题:
①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 (填符号);
②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取样,加入 CuO粉末 B.取样,滴加 NaOH溶液
C.取样,加入CaCO3粉末 D.取样,滴加AgNO3溶液
(2)小科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甲、乙的两次实验。
①图甲中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请写出产生滤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图乙中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实验结束后所得滤液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前原烧杯中混合溶液质量。
19.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1)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    ;
(2)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填字母)。
A.碳酸钠 B.硫酸钠 C.硝酸钡 D.氢氧化钠
(3)通过③所得的溶液中除了过量的稀硝酸外,还有哪些溶质?    。
20.如图,一个重为G的物体在大小不变的力F作用下先后经过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和斜面,斜面倾角为,其中AB和CD段距离均为L。
(1)物体在CD段运动时,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2)物体通过AB和CD段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W1__W2
(选填“>”、““<”或“=”)
(3)若已知物体在斜面上匀速运动,则斜面CD段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21.轮船的大小常用排水量来表示,所谓排水量就是轮船满载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某艘轮船自身质量为m1,排水量为m2。请解答下列问题:
(1)该轮船最多可运载的货物质量为 ;满载货物时受到的浮力 。(均填数学表达式)
(2)该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后,吃水深度(即水面到船底的深度)将如何变化?说明理由 。
22.冬奥会颁奖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手中冉冉升起。因现场温度较低,仪仗队队员手戴特殊手套(如图甲)。经查阅资料得知,这是一种手戴式加热手套,需要与充电宝配套方能使用。该手套有高温、低温两个挡位,其简化电路图和部分参数如图乙、丙所示。则:
额定电压 5V
低温功率 10W
R2阻值 5Ω
甲 乙
(1)开关S1,S2均闭合,该手套处于 挡;(2)则R1的阻值 ;(3)高温档时手套的功率时是 。(4)若配套充电宝额定容量为30W·h(指在30W功率下能工作1h)。充电宝充满一次电,能配合手套在低温状态下使用 小时。(不计能量损失)
三、实验探究题(共42分)
23.新冠疫情期间,小徐在家学习“七步洗手法”后,对其灭菌效果探究。以下是她设计的实验步骤和结果:
①小徐和妈妈都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待手干后,分别用双手同等幅度抹过餐桌表面。
然后小徐用七步洗手法洗手,妈妈用日常洗手法洗手。
②把三个消毒灭菌的培养基分别标上A、B和C号。
③A培养基处理:用无菌棉擦拭小徐双手后涂抹在培养基上,盖上培养皿盖
B培养基处理:
C培养基处理:不做处理
④4把三个培养皿放在室温环境下培养3天。
⑤观察三个培养皿中菌落的数目和大小,结果如下表。
A培养皿 B培养皿 C培养皿
菌落数量和大小 + +++ ﹣
(说明:+表示有菌落,+越多菌落越多,﹣表示没有菌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洗洗手液即洗即干,使用方便,其主要成分是酒精。这体现了酒精的何种性质    (回答至少2种);
(2)在第③步的空白处是对B培养基的处理,请你将处理方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3)培养基在实验前为什么要消毒灭菌?    。
(4)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
24.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甲、乙装置中,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容器中导管的插入深度最为合适的是图丙中的 (选填“①”“②”或“③”);在加热固体前,图示装置均应进行的操作是 。
(2)完全反应后两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做以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称量黑色粉末质量/g m1 m2
2 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 能被吸引 能被吸引
3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 无明显现象
4 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CuSO4溶液 有红色物质产生 无明显现象
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m2恰好为 g,这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
(3)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装置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5.为了寻找光的色散现象产生的原因,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选用不同颜色的光(红光、黄光和紫光),分别以不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中(如图所示),测出折射光线对应的折射角r,结果如下表。(已知: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最快,黄光次之,紫光最慢)
红光光源 黄光光源 紫光光源
实验序号 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1 25 16.4 25 15.7 25 15.1
2 50 30.7 50 29.4 50 28.2
3 75 40.1 75 38.3 75 36.6
(1)为了顺利完成本探究,入射角的角度不能等于    。
(2)比较实验数据,得出规律:
①同种颜色的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    。
②不同颜色的光从空气中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玻璃砖时,   。
26.图甲是“测量小灯泡功率”实验电路,电源电压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连接电路时,图中导线a端应与电压表上标有数字“   ”(选填“3”或“15”)的接线柱相连。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置于    端(选填“A”或“B”)。
(3)若要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4)根据实验数据画出I﹣U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5)结合图乙的信息思考:能否利用图甲电路,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
27.某 KCl固体祥品中含有少量 CaCl2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钾的流程如下(氯化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为保证杂质完全除去,所加试剂均需过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从离子角度分析,实验操作中“加入过量K2CO3溶液”“加过量稀盐酸”目的分别是为了除去
(填离子符号),操作I指的是 。
(2)若KCl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K2SO4,小科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增加一步实验:即在“加过量K2CO3溶液”与“过滤”操作之间,加过量的氯化钡(BaCl2)溶液。小江认为这种方案不合理,会导致最终所得KCl固体中含有新的杂质 。老师赞成小江的说法,但认为小科的方案只需调整所加试剂的顺序即可达到目的,即 。
28.为了寻找光的色散现象产生的原因,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选用不同颜色的光(红光、黄光和紫光),分别以不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中(如图所示),测出折射光线对应的折射角r,结果如下表。(已知: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最快,黄光次之,紫光最慢)
红光光源 黄光光源 紫光光源
实验序号 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1 25 16.4 25 15.7 25 15.1
2 50 30.7 50 29.4 50 28.2
3 75 40.1 75 38.3 75 36.6
(1)为了顺利完成本探究,入射角的角度不能等于   。
(2)比较实验数据,得出规律:
①同种颜色的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    。
②不同颜色的光从空气中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玻璃砖时,   。
四、分析计算(共35分)
29.在某次科学实验创新比赛中,小缙利用生活废品做了一个实验来模拟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先在油漆桶(如图甲)筒壁上沿同一倾斜方向均匀地戳了三个小孔,然后将90克发热包(如图乙)置于桶内,倒入200ml的冷水后迅速盖紧盖子,用绳子提起油桶,大约20s后,观察到静止的油漆桶小孔冒出大量“白汽”(模型如图丙),并开始快速的旋转,再过10s,油漆桶旋转速度越来越慢直至停止。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以上现象。【发热包主要成分:氧化钙、铝粉、碳酸钠;铝粉作用:在碱性热水中产生氢气,缓慢放热。】
图甲 图乙 图丙
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新国家标准,小金买了一辆按新国标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如图),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已知小金质量为60千克,假定电动自行车在水平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的0.08倍。
(1)车轮上刻花纹的目的是 ;
(2)小金在水平地面骑行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0厘米2 , 则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帕?
(3)小金在水平公路上骑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10千米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
(4)若小金骑行过程中电动车以最大功率输出,匀速行驶时的车速为多少?
31.小金自制豆芽机,图甲是完成的设计草图,包括发育盘、淋水系统和控温装置。发育盘上有沥水孔;淋水系统由水泵驱动,豆芽机中的水可按箭头方向流动,并可控制发育盘中的积水量。控温装置的内部电路如图乙所示,可实现加热、保温两档自动切换,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U= 3 伏 ,定值电阻R0=25欧,热敏电阻Rx 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电磁铁衔铁在电流大于60mA 时吸合,小于30mA时释放;工作电路中,R1 、R 为电热丝,R =440欧,问:
(1)图甲中,盖上开孔和控制发育盘中积水量的目的是 。
(2)功能调试时,测得豆芽机的保温功率为55瓦,则其加热功率是多少?
(3)当电磁铁衔铁吸合时,此款豆芽机的温度是多少?
32.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下图所示。求:
(1)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2)求出反应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
33.某校“制作浮力秤”项目研究小组,制成如图所示浮力秤。某次操作如下:①将金属块挂在电子秤下,读取电子秤示数并记录;②将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烧杯中,读取电子秤示数并记录,然后取出金属块擦干;③按照步骤②的操作,换用不同密度的溶液,多次重复试验。
(1)表格中x的数据是   ;
(2)实验过程中,除步骤①外,其余每一次测量,金属块都需要浸没,其目的是   ;
(3)小组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第6次实验数据异常。若电子秤正常工作、电子秤读数和表中数据记录均无误。则造成此次实验数据异常的原因可能是   ;
(4)【得出结论】……
【知识应用】根据以上探究,写出一种增大浮力秤称量范围的方法   。
34.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小彭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
(1)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HCl的含量可通过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来测定,其它成分均不参与反应。请完成HCl与 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HCO3=NaCl+ CO2↑。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滴管和 。
(3)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克该品牌的洁厕灵,再逐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 NaHCO3溶液,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NaHCO3溶液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38.9 177.8 216.7 255.6 295.6
根据数据计算,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5.2022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中和”已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实现碳中和,一是要减排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要发展增汇技术即二氧化碳的吸收技术。增汇技术主要有碳汇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两种方式。
(1)若人类不控制CO2的排放,势必会加快温室效应的产生,试举一例说明温室效应的后果: 。此外,请说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你是如何践行“低碳”生活理念的?(写出1条)答: 。
(2)下图所示为海洋汇碳示意图,结合该图分析海洋汇碳的几种基本途径,补全表格。
吸收方式 原理 固碳类型
光合作用吸收 待填 生物固碳
海水吸收 CO2+H2O=H2CO3 化学固碳
矿化吸收 CO2+Ca(OH)2=CaCO3↓+H2O 化学固碳
微生物吸收 吸收CO2,将其转化为形成自身细胞所需碳源 化学固碳
①海洋汇碳方式之一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
②海洋汇碳的另一种方式为海水吸收,这一方式会导致海水的pH值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自然界汇碳力量有限,还需要大力发展碳捕获、利用和封存技术。如下所示流程是工业生产中碳捕获方式之一,而不用石灰水,原因是。 。2024年九年级科学中考模拟卷九(答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大题,35 小题,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Ⅰ的答案必须用2B 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Na—23 N—14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C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化学性质相同⑥Na+比Na稳定
A.①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④
2.煤气发生炉可将煤炭转化为煤气,从而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其原理的微观示意图 如图,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D.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微粒的个数比为 1:1
3.使用检索表对小麦、葫芦藓、肾蕨、银杏和花生五种植物作如图所示分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A.图中乙处的植物只有花生 B.丙处的植物只有银杏
C.果实由种子发育而来 D.肾蕨和葫芦藓都通过分裂生殖繁殖后代
4.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其中勤洗手、打喷嚏时用纸巾捂 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行为属于预防传染病传播环节中的( A )
A.切断传播途径 B.消灭病原体 C.控制传染源 D.保护易感人群
5.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后”问题,下列描述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B)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调零,后进行测量
B.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将水沿着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C.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D.实验室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6.如图所示,运动员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项目中,由于空气阻力和滑板与雪之间犘擦力的存在,运动员沿斜坡滑下,获得一定速度后进入水平赛道继续运动,然后从水平赛道末端飞出,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到斜坡上,下列关于运动员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运动员在水平赛道能继续运动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运动员在水平赛道运动过程中重力不做功
C.运动员在飞行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也增大
D.运动员在飞行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7.下列各项实验或事实,能作为证据的是( B)
A.铅笔沿篮球表面向右移动时笔尖先消失——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B.喜马拉雅山区发现的海洋古生物化石——地壳变动的证据
C.两本书向中间挤压时中间隆起——板块碰撞形成山脉的证据
D.切开的熟鸡蛋有蛋壳、蛋白和蛋黄——地球内部结构的证据
8.杭州洲际酒店(InterContinental Hangzhou)坐落于杭州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临靠潮水闻名天下的钱塘江,此图为雨后的摄影作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小科看到酒店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再进入小科的眼睛
B.小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酒店变模糊了,是因为酒店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C.小科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酒店,看到了酒店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
D.小科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远,“取景”范围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9. 20℃和60℃时,CaCl2的溶解度分别为74.5g和137g。现配制5%CaCl2溶液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②中溶液和③中溶液分别为20℃和60℃时的饱和溶液 B. ②到③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③稀释至④的过程需加水 1420g D. 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10.如图所示为从左向右匀速运动的水平轨道送餐线,将餐盘由静止放到送餐线上,不久餐盘达到与送餐线共速(速度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共速前,餐盘受力平衡
B.共速前,餐盘受到送餐线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左
C.共速后,餐盘受摩擦力作用继续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D.共速后,餐盘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11.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常需要对 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所示,是改进后硫与铁反应 的装置,避免了刺激性气体 SO2 的外逸。下列对该装 置的讨论不合理的是( C )
A.装置乙的设计具有防倒吸功能
B.装置甲中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C.装置丙中收集到的液体只有 NaOH 溶液
D.装置乙中 NaOH 溶液可以吸收反应生成的 SO2 ,减少污染
12.在双人杂技演出时,甲乙两位演员如图所示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
是( B )
A.甲所受的重力与地垫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地垫的压力与地垫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若要画出乙受到的重力,可将重心画在她的头部位置
D.甲身下的地垫发生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3.现有标注为“6V 2 W”和“12 V 8 W”的两盏电灯 L1 和 L2 , 把它们与“20Ω1A” 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后,接在18V的电源上,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A )
A.两灯都变亮,且L1首先正常发光
B.因为L2的额定功率大,所以L2比L1更亮
C.两灯灯丝电阻不同
D.两灯都变亮,且L2可能先烧毁
1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A.在一定量AgNO3和Zn(NO)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常温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15.结构与功能观念是指将事物的组成结构和所具备的功能作用看做一个整体,通过研究其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以达到深入理解事物的目的。下列叙述与“结构与功能”观念不符的是( D )
A.植物茎上的细胞壁厚,主要起支撑作用
B.温度计的“泡大径细”,主要为了读数更精确
C.胶头滴管上的胶头使用橡胶,主要是为了便于吸取和挤出液体
D.地球的形状是个椭球体,主要是为了便于生物生存
二、填空题(共38分)
16.如图是某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其中①代表受精过程,②代表发育过程。
(1)若图中生物体代表水稻,受精卵会发育成 。
(2)若图中生物体代表人,过程②中人体胎儿发育的场所是 。
(3)若图中生物体代表鸽子,产生生殖细胞b的器官是 。
(4)有观点认为“试管婴儿、克隆技术均没有经历过程①,都属于无性生殖”。此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答案】(1)种子中的胚。(2)子宫。(3)卵巢。(4)不正确,克隆技术没有经历过程①,属于无性生殖;但试管婴儿的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经历过程①,属于有性生殖(合理即可)。
17. 2023 年 5 月 20 日“中国学生营养日”的宣传主题是“科学食养 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物质在体内的运输与循环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图甲是人体血液循环示 意图,图乙为人体心脏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观将馒头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并转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这一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 作用。
(2) 餐后两小时,如图甲中数字 1 、2 、3 、4 四处血液中血
糖含最高的部位是 (填数字标号) 。
(3) 运动时,人体肌肉组织会产生一种对大脑健康有促进
作用的物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该物质通过循环系统
运送到大脑中,最先到达图乙中的 腔室 (填字母)
(4) 下列符合健康饮食的做法是 。
A.多喝功能性饮料来代替喝水 B.常食“五谷杂粮”
C.食用已去除腐烂部分的水果 D.食品超过保质期时间不长,可以尽快吃掉
18.(1)根据图回答问题:
①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 (填符号);
②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取样,加入 CuO粉末 B、取样,滴加 NaOH溶液
C、取样,加入CaCO3粉末 D、取样,滴加AgNO3溶液
【答案】(1)H+;OH-; (2)AC。
(2)小科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甲、乙的两次实验。
①图甲中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请写出产生滤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图乙中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实验结束后所得滤液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前原烧杯中混合溶液质量。
【答案】(1)HCl+AgNO3==AgCl↓+HNO3;(2)小于。
19.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1)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    ;
(2)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填字母)。A.碳酸钠 B.硫酸钠 C.硝酸钡 D.氢氧化钠
(3)通过③所得的溶液中除了过量的稀硝酸外,还有哪些溶质?   。
【答案】(1)硝酸钡; (2)ABD; (3)硝酸钡、硝酸钠。
20.如图,一个重为G的物体在大小不变的力F作用下先后经过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和斜面,斜面倾角为,其中AB和CD段距离均为L。
(1)物体在CD段运动时,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2)物体通过AB和CD段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W1__W2(选填“>”、““<”或“=”)
(3)若已知物体在斜面上匀速运动,则斜面CD段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答案】(1)竖直向下 (2)> (3)f=F-sin t1
21.轮船的大小常用排水量来表示,所谓排水量就是轮船满载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某艘轮船自身质量为m1,排水量为m2。请解答下列问题:
(1)该轮船最多可运载的货物质量为 ;满载货物时受到的浮力 。(均填数学表达式)
(2)该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后,吃水深度(即水面到船底的深度)将如何变化?说明理由 。
【答案】【解析】⑴m2-m1 ;m2g;⑵从长江驶入东海后,该轮船还是漂浮,F浮=G,浮力大小不变,由于海水密度大于淡水密度,根据F浮=ρ液gV排分析,V排将变小,船身上浮,吃水深度变小。
22.冬奥会颁奖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手中冉冉升起。因现场温度较低,仪仗队队员手戴特殊手套(如图甲)。经查阅资料得知,这是一种手戴式加热手套,需要与充电宝配套方能使用。该手套有高温、低温两个挡位,其简化电路图和部分参数如图乙、丙所示。则:
额定电压 5V
低温功率 10W
R2阻值 5Ω
甲 乙
(1)开关S1,S2均闭合,该手套处于 挡;(2)则R1的阻值 ;(3)高温档时手套的功率时是 。(4)若配套充电宝额定容量为30W·h(指在30W功率下能工作1h)。充电宝充满一次电,能配合手套在低温状态下使用 小时。(不计能量损失)
【答案】(1)高;(2)2.5欧;(3)15W;(4)3h。
三、实验探究题(共42分)
23.新冠疫情期间,小徐在家学习“七步洗手法”后,对其灭菌效果探究。以下是她设计的实验步骤和结果:
①小徐和妈妈都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待手干后,分别用双手同等幅度抹过餐桌表面。
然后小徐用七步洗手法洗手,妈妈用日常洗手法洗手。
②把三个消毒灭菌的培养基分别标上A、B和C号。
③A培养基处理:用无菌棉擦拭小徐双手后涂抹在培养基上,盖上培养皿盖
B培养基处理: C培养基处理:不做处理
④4把三个培养皿放在室温环境下培养3天。
⑤观察三个培养皿中菌落的数目和大小,结果如下表。
A培养皿 B培养皿 C培养皿
菌落数量和大小 + +++ ﹣
(说明:+表示有菌落,+越多菌落越多,﹣表示没有菌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免洗洗手液即洗即干,使用方便,其主要成分是酒精。这体现了酒精的何种性质    (回答至少2种);
(2)在第③步的空白处是对B培养基的处理,请你将处理方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3)培养基在实验前为什么要消毒灭菌?    。
(4)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能杀菌消毒、易挥发。
(2)用无菌棉擦拭妈妈双手后涂在B培养基上,盖上培养皿盖。
(3)防止培养基上原来的微生物干扰实验结果。
(4)七步洗手法灭菌效果更好。
24.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甲、乙装置中,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容器中导管的插入深度最为合适的是图丙中的 (选填“①”“②”或“③”);在加热固体前,图示装置均应进行的操作是 。
(2)完全反应后两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做以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称量黑色粉末质量/g m1 m2
2 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 能被吸引 能被吸引
3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 无明显现象
4 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CuSO4溶液 有红色物质产生 无明显现象
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m2恰好为 g,这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
(3)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装置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② 通入CO (2)4.64 (3)3Fe2O3+CO=2Fe3O4+CO2
25.为了寻找光的色散现象产生的原因,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选用不同颜色的光(红光、黄光和紫光),分别以不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中(如图所示),测出折射光线对应的折射角r,结果如下表。(已知: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最快,黄光次之,紫光最慢)
红光光源 黄光光源 紫光光源
实验序号 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1 25 16.4 25 15.7 25 15.1
2 50 30.7 50 29.4 50 28.2
3 75 40.1 75 38.3 75 36.6
(1)为了顺利完成本探究,入射角的角度不能等于    。
(2)比较实验数据,得出规律:
①同种颜色的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    。
②不同颜色的光从空气中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玻璃砖时,   。
【答案】(1)0°;(2)①增大;②光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的折射角最大,其次是黄光,紫光的折射角最小。
26.图甲是“测量小灯泡功率”实验电路,电源电压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连接电路时,图中导线a端应与电压表上标有数字“   ”(选填“3”或“15”)的接线柱相连。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置于    端(选填“A”或“B”)。
(3)若要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4)根据实验数据画出I﹣U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5)结合图乙的信息思考:能否利用图甲电路,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
【答案】(1)3;(2)B;(3)2.5;(4)0.625; (5)不能,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灯泡电阻不是定值。
27.某 KCl固体祥品中含有少量 CaCl2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钾的流程如下(氯化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为保证杂质完全除去,所加试剂均需过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从离子角度分析,实验操作中“加入过量K2CO3溶液”“加过量稀盐酸”目的分别是为了除去
(填离子符号),操作I指的是 。
(2)若KCl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K2SO4,小科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增加一步实验:即在“加过量K2CO3溶液”与“过滤”操作之间,加过量的氯化钡(BaCl2)溶液。小江认为这种方案不合理,会导致最终所得KCl固体中含有新的杂质 。老师赞成小江的说法,但认为小科的方案只需调整所加试剂的顺序即可达到目的,即 。
【答案】(1)Ca2+ 、CO32-;蒸发结晶;
(2)BaCl2;先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再加过量的碳酸钾溶液。
28.为了寻找光的色散现象产生的原因,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选用不同颜色的光(红光、黄光和紫光),分别以不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中(如图所示),测出折射光线对应的折射角r,结果如下表。(已知: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最快,黄光次之,紫光最慢)
红光光源 黄光光源 紫光光源
实验序号 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1 25 16.4 25 15.7 25 15.1
2 50 30.7 50 29.4 50 28.2
3 75 40.1 75 38.3 75 36.6
(1)为了顺利完成本探究,入射角的角度不能等于    。
(2)比较实验数据,得出规律:
①同种颜色的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    。
②不同颜色的光从空气中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玻璃砖时,   。
【答案】(1)由于光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所以入射角的大小不能为0°;
(2)①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同种颜色的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②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不同颜色的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玻璃砖时,光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的折射角最大,其次是黄光,紫光的折射角最小。
(1)0°;(2)①增大;②光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的折射角最大,其次是黄光,紫光的折射角最小。
四、分析计算(共35分)
29.在某次科学实验创新比赛中,小缙利用生活废品做了一个实验来模拟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先在油漆桶(如图甲)筒壁上沿同一倾斜方向均匀地戳了三个小孔,然后将90克发热包(如图乙)置于桶内,倒入200ml的冷水后迅速盖紧盖子,用绳子提起油桶,大约20s后,观察到静止的油漆桶小孔冒出大量“白汽”(模型如图丙),并开始快速的旋转,再过10s,油漆桶旋转速度越来越慢直至停止。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以上现象。【发热包主要成分:氧化钙、铝粉、碳酸钠;铝粉作用:在碱性热水中产生氢气,缓慢放热。】
图甲 图乙 图丙
【答案】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而且碱性碳酸钠溶液吸收热量和铝粉反应产生氢气,致使油漆桶气压增大向外喷出白气(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并给气体施加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给油漆桶施加反作用力,筒壁上三个小孔是沿同一倾斜方向,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油漆桶开始快速的旋转,反应完毕油漆桶旋转速度越来越慢直至停止。
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新国家标准,小金买了一辆按新国标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如图),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已知小金质量为60千克,假定电动自行车在水平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的0.08倍。
(1)车轮上刻花纹的目的是 ;
(2)小金在水平地面骑行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0厘米2 , 则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帕?
(3)小金在水平公路上骑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10千米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
(4)若小金骑行过程中电动车以最大功率输出,匀速行驶时的车速为多少?
【答案】(1)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车轮上刻花纹是为了增大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
解:F=G=mg=(40kg+60kg)×10N/kg=1000N ;P=F/S=G/S=1000N/(50×10-4m2)=2×105Pa;
解:W=Fs=fs=0.08Gs=100kg×10N/kg×0.08×10000m=8×105J;
(4)解:V=s/t=W/Ft=P/F=400W/80N=5m/s 。
31.小金自制豆芽机,图甲是完成的设计草图,包括发育盘、淋水系统和控温装置。发育盘上有沥水孔;淋水系统由水泵驱动,豆芽机中的水可按箭头方向流动,并可控制发育盘中的积水量。控温装置的内部电路如图乙所示,可实现加热、保温两档自动切换,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U= 3 伏 ,定值电阻R0=25欧,热敏电阻Rx 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电磁铁衔铁在电流大于60mA 时吸合,小于30mA时释放;工作电路中,R1 、R 为电热丝,R =440欧,问:
(1)图甲中,盖上开孔和控制发育盘中积水量的目的是 。
(2)功能调试时,测得豆芽机的保温功率为55瓦,则其加热功率是多少?
(3)当电磁铁衔铁吸合时,此款豆芽机的温度是多少?
【答案】(1)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氧气
(2)P加=220W
(3)电磁铁衔铁在电流大于60mA吸合时,
由图丙可知,此时豆芽机的温度为23℃,所以符合要求
32.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下图所示。求:
(1)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2)求出反应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
【答案】(1)80%;(2)17.5%
33.某校“制作浮力秤”项目研究小组,制成如图所示浮力秤。某次操作如下:①将金属块挂在电子秤下,读取电子秤示数并记录;②将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烧杯中,读取电子秤示数并记录,然后取出金属块擦干;③按照步骤②的操作,换用不同密度的溶液,多次重复试验。
(1)表格中x的数据是   ;
(2)实验过程中,除步骤①外,其余每一次测量,金属块都需要浸没,其目的是   ;
(3)小组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第6次实验数据异常。若电子秤正常工作、电子秤读数和表中数据记录均无误。则造成此次实验数据异常的原因可能是   ;
(4)【得出结论】……
【知识应用】根据以上探究,写出一种增大浮力秤称量范围的方法   。
【答案】(1)根据表格可知,每组对应的电子秤示数和浮力大小的和都是4N,则表格中X的值为:4N-3.4N=0.6N。(2)实验过程中,除步骤①外,其余每一次测量,金属块都需要浸没,其目的是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3)将第2组和第3组比较可知,液体密度增加2g/cm3,浮力增大0.1N,则第6次实验中,液体密度比第5组增大:1.9g/cm3-1.4g/cm3=0.5g/cm3,此时浮力增大:,此时浮力应该为:3.3N-0.25N=3.05N。因为2.6N<3.05N,所以可能是金属块碰到烧杯底部。
(4)根据表格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金属块紧密时受到的浮力越大,因此增大浮力秤称量范围的方法为:换用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1)0.6 (2)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3)金属块碰到烧杯底部
(4)换用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34.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小彭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
(1)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HCl的含量可通过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来测定,其它成分均不参与反应。请完成HCl与 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HCO3=NaCl+ CO2↑。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滴管和 。
(3)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克该品牌的洁厕灵,再逐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 NaHCO3溶液,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NaHCO3溶液的质量/g 40 40 40 40 4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38.9 177.8 216.7 255.6 295.6
根据数据计算,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H2O;(2)玻璃棒;(3)3.65%。
35.2022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中和”已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实现碳中和,一是要减排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要发展增汇技术即二氧化碳的吸收技术。增汇技术主要有碳汇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两种方式。
(1)若人类不控制CO2的排放,势必会加快温室效应的产生,试举一例说明温室效应的后果: 。此外,请说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你是如何践行“低碳”生活理念的?(写出1条)答: 。
(2)下图所示为海洋汇碳示意图,结合该图分析海洋汇碳的几种基本途径,补全表格。
吸收方式 原理 固碳类型
光合作用吸收 待填 生物固碳
海水吸收 CO2+H2O=H2CO3 化学固碳
矿化吸收 CO2+Ca(OH)2=CaCO3↓+H2O 化学固碳
微生物吸收 吸收CO2,将其转化为形成自身细胞所需碳源 化学固碳
①海洋汇碳方式之一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
②海洋汇碳的另一种方式为海水吸收,这一方式会导致海水的pH值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自然界汇碳力量有限,还需要大力发展碳捕获、利用和封存技术。如下所示流程是工业生产中碳捕获方式之一,而不用石灰水,原因是。 。
【答案】(1)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冰川熔化,海平面上升等;公交出行,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洁净能源,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
①略;②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是的海水略呈酸性,导致pH值下降。
流程中用NaOH溶液喷雾方式吸收二氧化碳,是为了增大物质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不用石灰水是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不利于二氧化碳的充分吸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