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2.4 P地址、网络掩码 教案(表格式)-《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案例教程》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任务2.4 P地址、网络掩码 教案(表格式)-《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案例教程》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简介

课题 I任务2.4 P地址、网络掩码 课时
教学内容 1、IP地址 2、子网和子网掩码
教学目标 掌握IP地址 掌握子网和子网掩码
教学重点 IP地址 子网和子网掩码
教学难点 IP地址 子网和子网掩码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局域网软件系统有哪些? 二、新课教学(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1.IP地址 为了实现各主机间的通信,每台主机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网络地址,才不至于在传输数据时出现混乱。就好像每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有自己唯一的身份证号码一样。Internet的网络地址是指连入Internet网络计算机的地址编码。这个网络地址唯一地标识每一台计算机,我们把这个地址叫做IP地址,即用Internet协议语言表示的地址。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并分成4个8位部分。由于二进制使用不方便,所以通常使用“点分十进制”方式表示IP地址。即把每部分用相应的十进制数表示,大小介于0~255之间,例如192.168.0.1和200.200.200.66等都是IP地址。如果网络在IP地址中任意使用全部32位二进制数,将有超过40亿(2256)个可能地址。但一些特殊组合作为专用地址,而且4组8位二进制数以特殊方式分类,其依赖于网络规模的大小,因此潜在地址的实际数并没有这么多。 (1)3类常用的网络地址 一个IP地址实际上由网络(Network)和主机(Host)两部分组成,通过使用两个部分,不同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拥有相同的主机号。没有这种组合类型,编号将很难控制。 为了给不同规模的网络提供必要的灵活性,IP地址的设计者将IP地址空间划分为5个不同的地址类别Class A~E,其中D类IP地址的第一个数介于224~239之间,用作多目的地信息的传输,保留作备用;E类IP地址的第1个数在240~247之间,保留仅用于Internet的实验开发。Class A~C类IP地址的具体含义如下。 ① Class A(A类):A类IP地址只有8位作为网络地址,但有24位作为主机地址。这样理论上允许有160万个主机地址。但是最多只有128个 A类IP地址。 ② Class B (B类):B类IP地址用16位作为主机地址,允许有更多的B类网络,而主机数缺少了许多,不过仍允许有65000多台主机。 ③ Class C (C类):C类IP地址用24位作为网络地址,用8位作为主机地址,C类IP地址最多可以有254(0和255为IP地址的每一部分保留)台主机和200多万网络地址。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是B类和C类网络,通过IP地址的第1个十进制数可以识别网络所属的类别,由此可以得出主机所在网络的规模大小。下面是IP地址的第1个十进制数的规则。 ① A类IP地址的第1个数介于0~127之间(0和127有特殊用途,不能进行分配)。 ② B类IP地址的第1个数介于128~191之间。 ③ C类IP地址的第1个数介于192~223之间。 例如,如果计算机的IP地址为108.16.99.35,即可推断该主机属于一个A类网络,网络规模很大,网络地址为108,主机地址为16.99.35;如果是149.28.98.23,即可推断该主机属于一个B类网络,网络地址为149.28,主机地址为98.23;如果是192.168.0.1,即可推断该主机属于一个C类网络,计算机数量不超过254台,网络地址为192.168.0,主机地址为1。 (2)特殊的IP地址 除了一般地标识一台主机外,还有几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特殊形式。 ① “0”地址:TCP/IP协议规定,各位全为“0”的网络号被解释成“本”网络。 ② 回送地址:A类网络地址127是一个保留地址,用于网络软件测试以及本地机进程间通信,叫做回送地址。无论什么程序,一旦使用回送地址发送数据,协议软件立即返回之,不进行任何网络传输。 3)广播地址:广播地址又分为直接广播地址和有限广播地址两类。 ① 直接广播地址:TCP/IP规定,主机号全为“1”的网络地址用于广播,叫做广播地址。所谓广播,指同时向网上所有主机发送报文。 ② 有限广播地址:前面提到的广播地址包含一个有效的网络号和主机号,技术上称为直线广播地址。在网间网上的任何一点均可向其他任何网络进行直接广播,但直接广播有一个缺点,就是要知道信宿网络的网络号。有时需要在本网络内部广播,但又不知道本网络网络号。TCP/IP规定,32位全为“1”的地址用于本网广播,该地址叫做有限广播地址。 (4)私有地址:在TCP/IP协议中,有一些IP地址是专门保留给私有局域网使用的,因为这些IP地址不能通过路由器传送,因此不会出现在Internet上。这些保留给私有局域网使用的IP地址如下:A类是10.x.y.z,B类是172.16.y.z~172.31.y.z,C类是192.168.0.z~192.168.255.z。如果局域网不需要接入Internet,则不必拘泥于此规则。 2.子网掩码 IP地址是以网络号和主机号来标示网络上的主机的,具有相同网络号的计算机之间可以“直接”相通,不同网络号的计算机要通过网关(Gateway)才能相通。但这样的划分在某些情况下显得并不十分灵活。为此IP地址还允许被划分成更小的网络,成为子网(Subnet),这样就产生了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的作用就是用来判断任意两个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络,这时只有同时在一个子网的计算机才能“直接”互通。下面介绍如何确定子网掩码。 前面讲到IP地址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要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那么网络号将要占用原来的主机位,如对于一个C类地址,它使用21位来标识网络号,要将其划分为两个子网则需要占用1位原来的主机标示位。此时网络号位变为22位而主机标识变为7位。同理借用两个主机位,则可以将一个C类网络划分为4个子网,那么计算机是怎么样才知道这一网络是否划分了子网呢?这就可以从子网掩码中看出。子网掩码和IP地址一样也有32位,确定子网掩码的方法是使其与IP地址中标识网络号的所有对应位都用“1”,而与主机号对应的位都是“0”。如分为两个子网的C类IP地址用22位来标识网络号,则其子网掩码为: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0000000即255.255.255.128。于是我们知道,A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B类为255.255.0.0,C类为255.255.255.0.如表 21所示是C类地址子网划分及相关子网掩码。 表 21 C类地址子网划分及相关子网掩码 子网位数子网掩码主机数可用主机数1255.255.255.1281281262255.255.255.19264623255.255.255.22432304255.255.255.24016145255.255.255.248866255.255.255.25242
从表2-1可注意到表中列出了主机数和可用主机数两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地址所在主机位都为“0”时,这一地址为线路(或子网)地址,而当所有主机位都为“1”时为广播地址。同时我们还可以使用可变长掩码(VLSM),就是指一个网络可以用不同的掩码进行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把一个网络划分成多个子网更加方便。在没有VLSM的情况下,一个网络只能使用一个子网掩码,这就限制了在给定子网数目的条件下主机的数目。例如你被分配一个C类地址,网络号为192.168.10.0,而你现在需要将其划分为3个子网,其中一个子网有100台主机,其余两个子网均有50台主机。我们知道一个C类地址有254个可用地址,那么你如何选择子网掩码呢?从上表中我们发现,当我们所有子网中都是用一个子网掩码时这一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此时VLSM就派上了用场。我们可以在100台主机的子网使用255.255.255.128这一掩码,它可以使用192.168.10.0到192.168.10.127这128个IP地址,其中可用主机号位126个。我们再把剩下的192.168.10.128到192.168.10.255这128个IP地址分成两个子网,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其中一个子网的地址从192.168.10.128到255.255.255.192。每个子网的可用主地址都为62个,这样就达到了要求。因此合理使用子网掩码,可以使IP地址更加便于管理和控制。 简而言之,子网掩码的作用就是与IP地址结合,识别计算机正在使用的网络。 三、扩展项目 IP地址分几类?各自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划分子网?子网掩码有什么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