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也能创造 第三十一课 游戏规则 1、老师在讲台上准备了一个盒子,盒子里装满各种小物件(如彩色纽扣、彩带、木块、小布片、瓶盖等)。 2、同学们自愿依次上前,闭眼从盒子中随机抽取一个小物件。每位同学只抽取一次。 3、每位学生拿到物品后,用1-2分钟的时间独立思考,发挥想象,构思这个物品可以如何创造性地使用。 4、刚刚抽取物品的同学轮流站起来,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手中的物品,并简短介绍自己的创意。 一、热身活动:“我的创意宝箱”游戏 请同学们投票选出最具创造性的想法,并简单分析为什么这个想法最有创意? 通过刚刚的游戏,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想象力,只要勇于尝试,就能创造出美好和独特的事物。通过这个活动,希望同学们能认识到自己的创造潜力,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想象、多实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杨杨的故事”,和杨杨一起学习提高创造力的方法吧! 杨杨特别喜欢动手动脑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今天是周末,杨杨一个人在家,他吃了一个罐头,突然灵机一动:家里正好少一个笔筒,不如把它做成一个环保小笔筒吧。于是杨杨把罐头筒洗干净、晾干,又找来彩色卡纸装扮笔筒,使笔筒更加美观。杨杨想,这样的罐头筒还可以做成牙签筒、盐罐、糖罐,甚至还可以制成小杯子呢! 杨杨越想点子越多,他又想起来家里还有一些没用的保鲜膜内筒,他心想,不如把它们也改进改进,做成精美的工艺品。 二、心情话吧 杨杨说干就干,立即拿来剪刀、卡纸、彩色纸、胶水等材料。杨杨想了想,觉得做成相框,放上照片应该会很漂亮,于是杨杨把内筒拦腰截断,并在两个筒上各划了两刀,便于插相片。然后再给相框穿上漂亮的外衣(彩色纸),一个漂亮的相框就完成了,杨杨把相框里面放上了妈妈的照片。妈妈下班回来看见可高兴了。 我们都吃过罐头,也见过保鲜膜内筒,可是,你想过其实这些材料也可以变成美丽的笔筒和相框吗?其实,创造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常常忽略它。人类的今天,是在不断的创造中得到的。我们用的每一种物品,包括吃、穿、住、用和娱乐,都源于创造。 鲁班的故事,大家知道吗? 三、心灵港湾 丝茅草的草叶 蝗虫的细齿 锯子 谁能进行创造发明呢? (1)科学家、发明家 (2)我们每个人!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创造潜能,只要多观察、勤思考,就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使自己有所创造。 作为小学生,如何培养创造力呢? 多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对于看似平常的事物进行思考,试着从不同角度发现其新奇之处。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怎么办”“如果……会怎么样”“是不是还可以……” 1、多观察、多思考 培养创造力,我们应该这样做: 遇到问题时,可以自己查阅书籍,网络资源,也可以问父母、老师,对于一些可以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会解决问题 培养创造力,我们应该这样做: 创新就是尝试,不要害怕失败。每一次尝试,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验。 3、勇于尝试,不怕失败 培养创造力,我们应该这样做: 通过阅读书籍,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为自己的创新提供新思路、新灵感。 4、多读书,增长知识 培养创造力,我们应该这样做: 发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坚持下去,也可以激发创造潜能。 5、培养兴趣,激发潜能 培养创造力,我们应该这样做: 和同学合作,学习如何与同学沟通和协作,从他们的想法中获得灵感,共同创造出新的作品。 6、和他人合作,共同创造 培养创造力,我们应该这样做: 活动一:益智游戏 佳佳的生日宴会结束了,她要把生日大蛋糕分成9块。她拿起刀正要切时,明明连忙说:“等等!”明明解释说:“请你只切4刀,把蛋糕分成9块,而且只能用一种方法,且一次。” 你会切吗?请小组为单位,一起思考如何用4刀分好9块蛋糕,最后用图画的形式在班级展示。 四、活动在线 活动二:动动手 1.用9根火柴摆成3个三角形,请你移动3根火柴,使它变成5个三角形。 2.用一些火柴摆成如下图左图所示的形状,请你移动三根火柴棒,使它变成右图的所示的样子。 在今天的心理健康课上,我们一起探索了创造力的奇妙世界。通过“我的创意宝箱”活动,每位同学都大胆展示了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平凡物品的非凡用途。我们还通过“切蛋糕”和“摆火柴”,锻炼了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记住,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只要勇于想象和尝试,我们就能创造出美好的作品。 五、课堂小结 请和爸爸妈妈分享今天培养创造力的方法。试着和爸爸妈妈利用家中物品,做一个创意小作品吧。 六、课外活动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