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认识劳动 课件(共15张PPT)-《劳动教育》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认识劳动 课件(共15张PPT)-《劳动教育》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认识劳动
第一章
劳动教育
目录|CONTENTS
第一节 劳动的含义与本质
第二节 劳动的价值
第三节 劳动的分类
一、劳动的含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
资源科学领域
综合定义
经济学领域
马克思对劳动的定义
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人类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造自然对象并在这一活动中改造人自身的过程
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有目的的支出劳动力的活动。
人类在生产中付出体力或智
力的活动,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的、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劳动是人类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且能够改变自然物的社会实践活动。
劳动的本质就是精神支配下的人类活动。
二、劳动的本质
二、劳动的本质
01
02
03
劳动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在本质上首先区别于非生物运动。
劳动作为生物活动区别于非生物运动
劳动作为精神支配下的,为一定生活目的服务的人类活动,是人类独有的活动形式,区别于普通生物活动
劳动作为人类活动区别于普通生物活动
劳动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活动形式,但并不说明人类的一切生存活动都是劳动。
劳动作为精神支配的人类活动区别于非精神支配的人类活动
目录|CONTENTS
第一节 劳动的含义与本质
第二节 劳动的价值
第三节 劳动的分类
一、强身健体
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极大影响了人们的肢体运动能力和感知能力。劳动对强身健体是非常有效的,它能锻炼人的身体,使人的身体更加健康;能促进血液循环,让人精神焕发。长期进行适当的劳动,更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使人的身体从内而外都焕发出健康的活力。
二、获取知识
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曾说:“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通过劳动,人们能够获得生活、生产知识,并能够在劳动中学以致用,成长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实践出真知,我们要想获得实用的知识、提高做事的能力,就应该投入劳动实践中。
三、拓展思维
瑞士知名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是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他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人的思维能力是由动作内化而来的。这说明,思维的发展需要来自活动情境中的各种因素的刺激。劳动是一种以成果为追求目标的特殊活动,这种活动更有助于刺激人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锻炼社交能力
在劳动中形成的人际关系(如同事关系、同学关系等)是人生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也是人类最为基本的社会关系。大多数劳动过程都需要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并且需要参与劳动过程的人进行合理分工、紧密合作。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通过合作和共享劳动成果,就能建立紧密的人际关系。
五、增强意志力
劳动是培养意志的良好途径。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并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倾向。能否做成一件事情,首先取决于我们是否有意愿付出精力、克服困难来追求目标,也就是我们的意志是否坚定。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之间学习成绩会有差异,往往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智力,而是学生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有一种品质,即能够持之以恒地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学习。
目录|CONTENTS
第一节 劳动的含义与本质
第二节 劳动的价值
第三节 劳动的分类
一、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例如,木匠用斧子、锯、刨、凿等劳动工具来加工木材(劳动对象),从而生产出桌、椅、立柜、床等劳动产品。
具体劳动
01
指除去具体形式的、人类一般的、没有差别的劳动,是人类劳动力(脑力和体力)在一般生理学意义上的支出或消耗。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抽象劳动
02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且对立的。一方面,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时也发生了抽象劳动,二者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时劳动的两种不同属性,分别对应劳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
在劳动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共存的,只是对于某项或某类具体劳动而言,从劳动计划到劳动完成的过程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消耗比例不同而已。
体力是脑力的基础,脑力劳动支配体力劳动,产生劳动价值。人的任何活动都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共同作用的成果。
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一般情况下,简单劳动是指不必经过特别训练,每个正常的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则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包含较多技巧和知识的运用,它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单位,复杂劳动产生的剩余价值之所以高于简单劳动,主要原因在于复杂劳动背后有教育、实验等各种付出,不仅包含生产一线的直接劳动者的劳动,还包含使用技术、知识、管理、数据等进行的其他劳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