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23课 认识财务报表课时 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财务报表的概念和种类 (2)熟悉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财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素质目标: 培养踏实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同时要提高服务意识,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为维护公众利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财务报表的概念和种类 教学难点:能够做好财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文旌课堂APP教学设计 第1节课:考勤(2 min)→互动导入(5 min)→传授新知(23 min)→课堂讨论(15 min) 第2节课: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25 min)→课堂讨论(10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 (2 min)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互动导入 (5 min) 【教师】提出问题 什么是财务报表?你知道哪些财务报表?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通过互动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新知 (23 min)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入新知,讲解财务报表的概念、种类、编制要求等相关知识 一、财务报表的概念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及附注。财务报表的这些组成部分具有同等的重要程度。 【教师】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区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2)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3)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 (5)附注,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的补充,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财务报表的种类 【教师】提出问题 你知道财务报表有哪些分类标准吗?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财务报表可根据编报期间、编报主体等进行分类。 (一)按编报期间分类 按其编报期间不同,财务报表可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 1.中期财务报表 中期财务报表,是以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的报告期间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表又可分为月度财务报表、季度财务报表和半年度财务报表。 中期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中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应当是完整报表,其格式和内容应当与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与年度财务报表相比,中期财务报表中的附注披露可适当简略。 2.年度财务报表 年度财务报表,是以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等内容。 (二)按编报主体分类 按其编报主体不同,财务报表可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 1.个别财务报表 个别财务报表,是由企业在自身会计核算基础上对账簿记录进行加工而编制的财务报表。它主要用以反映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根据母公司和所属子公司的财务报表,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财务报表的概念和种类等相关内容课堂讨论 (15 min) 【教师】将学生分组,并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 讨论一下,编制企业财务有哪些意义? 【学生】聆听、结组、思考、讨论、派代表发表结论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通过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财务报表的认识与理解第二节课问题导入 (5 min) 【教师】提出问题 如果你是会计人员,让你编制财务报表,你会遵守哪些原则?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新知 (25 min)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入新知,讲解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和财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等相关内容 三、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 【教师】提出问题 编制财务报表时有什么要求?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一)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 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时,企业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声明财务报表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事实、披露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原因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二)按正确的会计基础编制 除现金流量表按照收付实现制编制外,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编制其他财务报表。 (三)至少按年编制财务报表 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一年的,应当披露年度财务报表的涵盖期间、短于一年的原因及报表数据不具可比性这一事实。 (四)项目列报遵守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是指在合理预期下,财务报表某项目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的,则该项目具有重要性。 【教师】提出问题 项目重要性的判断标准是唯一的吗?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重要性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的具体环境,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两方面予以判断,且对各项目重要性的判断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1)性质或功能不同的项目,一般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但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除外。 (2)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其所属类别具有重要性的,应当按其类别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比如原材料、在产品等项目性质类似,均通过生产过程形成企业的产品存货,因此可以汇总列报,汇总之后的类别统称为“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上列报。 (3)某些项目的重要性程度不足以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或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单独列报,但对附注而言可能具有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在附注中单独披露。 (4)无论是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规定单独列报的项目,还是其他具体会计准则规定单独列报的项目,企业都应当予以单独列报。 (五)保持项目列报的一致性 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一要求不仅只针对财务报表中的项目名称,还包括财务报表项目的分类、排列顺序等方面。 【教师】提出问题 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改变?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在以下规定的特殊情况下,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是可以改变的。 (1)会计准则要求改变。 (2)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或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的经济业务发生后,变更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六)各项目之间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 财务报表项目应当以总额列报,资产和负债、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即不得以净额列报,但企业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下列三种情况不属于抵销,可以以净额列示。 (1)资产或负债项目按扣除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销。 (2)非日常活动产生的利得和损失,以同一交易形成的收益扣减相关费用后的净额列示更能反映交易实质的,不属于抵销。 (3)一组类似交易形成的利得和损失以净额列示的,不属于抵销。但是,如果相关利得和损失具有重要性,则应当单独列报。 (七)至少应当提供一个比较数据 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 财务报表的列报项目发生变更的,应当至少对可比期间的数据按照当期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整的原因和性质,以及调整的各项目金额。 (八)在显著位置披露重要信息 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如表首)至少披露下列各项。 (1)编报企业的名称。 (2)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 (3)人民币金额单位。 (4)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标明。 四、财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提出问题 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在编制财务报表前,需要完成下列工作。 (1)严格审核会计账簿的记录和有关资料。 (2)进行全面财产清查,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后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3)按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结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和发生额,并核对各会计账簿之间的余额。 (4)检查相关的会计核算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 (5)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而需要调整前期或本期相关项目的情况等。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录 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和财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等相关内容课堂讨论 (10 min)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如何才能更好地落实各项编制基本要求? 【学生】聆听、结组、思考、讨论、派代表发表结论 【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并进行考核 通过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编制财务报表相关要求的认识课堂小结 (3 min)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本节课学习了财务报表的概念和种类,熟悉了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财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希望大家在课下多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作业布置 (2 min)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过关检测”的习题。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通过课后作业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效果整体较好,但部分环节让学生觉得较为枯燥。教师要多反思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才能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潜能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