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核算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 教案(表格式)《会计基础》(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核算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 教案(表格式)《会计基础》(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课题 第13课 核算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
课时 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熟悉利润的构成和利润的分配顺序 (2)掌握利润形成业务的账户设置及账务处理 (3)掌握利润分配业务的账户设置及账务处理 素质目标: 通过对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培养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同时要树立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保持应有的专业水平,刻苦钻研业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用专注和执着提升自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润的构成、利润的分配顺序 教学难点: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户设置及账务处理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文旌课堂APP
教学设计 第1节课:考勤(2 min)→互动导入(5 min)→传授新知(28 min)→课堂讨论(10 min) 第2节课:问题导入(3 min)→传授新知(25 min)→课堂实训(12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考勤 (2 min)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互动导入 (5 min) 【教师】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够产生利润?你怎样理解利润?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通过互动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授新知 (28 min)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入新知,讲解利润形成业务的相关知识 一、利润的构成 【教师】提出问题 什么是利润?利润由哪些部分组成?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由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个层次构成。 【教师】多媒体展示与利润相关的计算公式,并进行讲解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研发费用 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 投资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 净敞口套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处置收益( 资产处置损失) 其中: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二)账户设置 1.“本年利润”账户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本年账户”,并讲解新知 “本年利润”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会计期末,企业应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等账户的余额分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将“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账户的余额分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 ……(其他内容详见教材) 2.“营业外收入”账户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营业外收入”账户,并讲解新知 “营业外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收益、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盘盈利得和捐赠利得等。其贷方登记企业确认的营业外收入,借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外收入。 ……(其他内容详见教材) 3.“营业外支出”账户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营业外支出”账户,并讲解新知 “营业外支出”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捐赠支出、盘亏损失、非常损失和罚款支出等。其借方登记企业确认的营业外支出,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外支出。 ……(其他内容详见教材) 4.“所得税费用”账户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所得税费用”账户,并讲解新知 “所得税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及其结转情况。其借方登记企业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贷方登记企业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所得税费用。 ……(其他内容详见教材) (三)账务处理 【教师】提出问题 利润形成的账务处理会涉及哪些科目?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会计期末(月末或年末),结转各项收入和利得时,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各项费用和损失时,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其他内容详见教材) 【教师】让学生思考“经典例题【例5-34】” 甲公司对违反本企业管理规定的职工王某罚款100元,会计部门收到王某交来现金。 请根据题目编制会计分录。 【学生】聆听、理解、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 借:库存现金 1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 【例5-35】、【例5-36】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和分析例题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利润的构成,以及利润形成业务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等相关内容
课堂讨论 (10 min) 【教师】将学生分组,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 如何设置利润相关账户? 【学生】聆听、结组、思考、讨论、派代表发表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通过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利润形成账务处理的理解
第二节课
问题导入 (3 min) 【教师】提出问题 利润分配的账务应该怎样处理?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授新知 (25 min)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入新知,讲解利润分配业务的相关内容 二、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协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所进行的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顺序 【教师】提出问题 利润分配应遵循什么顺序?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按以下顺序: 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1.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教师】提出问题 如何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 (或 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教师】提出问题 如何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法定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公司制企业应按照净利润(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下同)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50%时可以不再提取。 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教师】提出问题 如何区分法定盈余公积与任意盈余公积?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任意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提取的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的提取与否及提取比例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和盈余情况决定。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教师】提出问题 如何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扣除提取的盈余公积后,形成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即: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 提取的盈余公积 企业可采用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和财产股利等形式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二)账户设置 1.“利润分配”账户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利润分配”账户,并讲解新知 “利润分配”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 ……(其他内容详见教材) 2.“盈余公积”账户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盈余公积”账户,并讲解新知 “盈余公积”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盈余公积的形成和使用情况。其贷方登记按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数额,借方登记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的实际数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的盈余公积。 ……(其他内容详见教材) 3.“应付股利”账户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应付股利”账户,并讲解新知 “应付股利”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定或宣告发放但尚未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其贷方登记应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其他内容详见教材) (三)账务处理 1.净利润(或净亏损)转入利润分配 【教师】提出问题 如何将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会计期末,企业应将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即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则作相反会计分录。 ……(其他内容详见教材) 2.提取盈余公积 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科目;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 3.向投资者分配股利或利润 【教师】提出问题 企业如何向投资者分配股利或利润?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确认应付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科目;向投资者实际支付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应付股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其他内容详见教材) 【小提示】 董事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但应在附注中披露。 4.盈余公积补亏 【教师】提出问题 企业亏损时,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弥补? 【学生】聆听、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企业发生的亏损,除用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弥补外,还可使用累积的盈余公积弥补。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科目。 5.企业未分配利润的形成 年度终了,企业应将“利润分配”科目所辖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该科目“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即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等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等科目。 ……(其他内容详见教材) 【教师】让学生思考“经典例题”【例5-37】 2020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500 000元转入“利润分配”科目,请根据题目编制会计分录。 【学生】聆听、理解、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 借:本年利润 500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00 000 【教师】让学生思考“经典例题”【例5-38】 2021年1月26日,甲公司股东会决定按上年度实现的净利润500 000元的10%和5%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0 000元、任意盈余公积25 000元。同时,决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300 000元,请根据题目编制会计分录。 【学生】聆听、理解、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50 00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5 000 ——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300 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50 000 ——任意盈余公积 25 000 应付股利 300 000 【教师】让学生思考“经典例题”【例5-39】 承【例5-38】,利润分配结束后,应将“利润分配”科目所辖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结转至“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请根据题目编制会计分录。 【学生】聆听、理解、主动回答问题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75 0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50 00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5 000 ——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300 000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录 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和分析例题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利润分配的顺序,以及利润分配业务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等相关内容
课堂实训 (12 min) 【教师】讲解实训资料和要求,让学生分组完成实训活动 甲公司2021年有关损益类科目的年末余额如表所示(该公司采用表结法年末一次结转损益类科目,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科目名称借或贷结账前余额科目名称借或贷结账前余额主营业务收入贷7 000 000主营业务成本借5 000 000其他业务收入贷600 000其他业务成本借400 000其他收益贷100 000税金及附加借80 000投资收益贷150 000销售费用借500 000营业外收入贷50 000管理费用借270 000营业外支出借10 000财务费用借40 000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与各损益类科目年末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相关的会计分录(填入教材表5-8-2中)。 2.假设甲公司2021年度不存在所得税纳税调整及递延所得税因素,即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税额一致,计算甲公司2021年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同时编制与确认所得税费用、结转所得税费用及将“本年利润”科目年末余额结转至“利润分配”科目的会计分录(填入教材表5-8-2中)。 3.假设甲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为0,本年按净利润的10%和5%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 000元,编制与甲公司提取盈余公积和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相关的会计分录(填入教材表5-8-2中)。 4.编制将“利润分配”科目所辖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结转至“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相关的会计分录(填入教材表5-8-2中)。 【学生】聆听、结组、思考、讨论、派代表发表讨论结果 【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并进行任务考核 通过课堂实训,让学生能够根据企业发生的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正确编制会计分录
课堂小结 (3 min)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本节课学习了利润的构成和利润分配的顺序,以及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等内容,希望大家在课下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能够正确编制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会计分录。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作业布置 (2 min)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过关检测”的习题。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通过课后作业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学困生的“困难点”抓得不够准,也不够全面,导致他们在答题过程中对有些题目感到束手无策。教学中,教师应该抓准每个学困生的“困难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用足够的耐心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信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