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教学课件湘科版五年级下册四季的变化目录新课导入新课教学课堂小结典型习题课外延伸01020304051.新课导入想一想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想一想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昼与夜的长短一样吗?昼夜长短与冷暖有关吗?2.新课教学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探究一年气温变化与昼夜长短的关系能感觉到一年中的气温和昼夜长短都会变化!变化有规律吗?我们需要每天测量。可以查阅气象台的数据!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资料:北京古观象台2017年气象观测记录。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先要找出一年中的气温变化规律!再看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要看看一年中的昼夜长短是否有规律!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研究一寻找一年冷暖变化规律。根据2017年北京每月平均气温表格,在坐标图中描绘出这一年中每月平均气温的折线图,再查找规律。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我们发现:1月温度最低,7月温度最高。从1月到7月温度不断升高,从8月到12月温度不断降低。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研究二寻找一年昼长的变化规律。根据2017年北京每月平均昼长表格,在坐标图中描绘出这一年中每月平均昼长的折线图,再查找规律。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我们发现:6月白昼时间最长,12月白昼时间最短。从1月到6月,白昼时间逐渐增长;从7月到12月,白昼时间逐渐变短。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研究三对比前面的数据和折线图,寻找一年中的冷暖变化和昼长变化的对应关系。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气温变化的规律与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是基本一致的。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怎样划分四季一年中的冷暖变化,会直接影响动物的生活和植物的生长。根据冷暖的不同,一年划分为四季。怎样划分呢?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气温变化的规律与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是基本一致的!要找到划分的标准点。昼长,温度高。也可以按昼夜长短划分。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人们经过长期仔细观测,发现昼夜长短相等分别在3月21日左右和9月23日左右,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而昼最长在6月22日左右,称为夏至;昼最短在12月22日左右,称为冬至。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春夏秋冬四季的规定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为了与月份吻合,通常以公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来年2月为冬季。这也是四季的天文划分。春夏秋冬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除了昼夜长短的变化,你还注意到哪些变化可能引起四季温度的变化?夏天的太阳晒得好厉害,冬天的太阳……春天、秋天时……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圭(guī)表的故事古人很早就知道,竖直的立竿在不同日子正午时的影子方向都是朝向正北,只是长度有不同。为了方便测量和研究正午时日影的长度到底如何变化,人们制作出了圭表。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圭(guī)表的故事1276年,元代科学家郭(guō)守敬创建了登封观星台。每天正午,观星台上两间小屋之间横梁的影子会投影在“长堤”上。冬天的表影较长;夏天的表影较短。春天和秋天时,表影的长度则在中间变化。夏至春分秋分冬至圭表北南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像手电筒一样,当夏天的太阳接近直射时,竖直物体的影子就短,地面单位面积接受的热量多,温度就高;冬天的太阳斜射时,竖直物体的影子就长,地面单位面积接受的热量少,温度就低。正如一天中正午的太阳最晒,早晚的太阳温和。3.典型习题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选择题1.( )造成了地区气温的不同。A. 地球运动时离太阳的远近B. 阳光的直射和斜射C. 太阳东升西落的结果2. 当我们的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时,最好的校时方法是( )。A. 与同学对表 B. 看电视报时 C. 自己估测BB4.课堂小结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一年气温变化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和怎样划分四季。学习到了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5.课外延伸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课外延伸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课外延伸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周年运动,所以“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地球约每365天6时9分10秒,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天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有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外延伸课堂小结课外延伸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称为冬至。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规律: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即古人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此后南移。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即古人所谓“日南至,日短之至”),在此之后向北移动,循环往复。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