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课件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课件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7.2 自由平等的追求
1.正确认识自由和平等,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平等观,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2.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Part 01
珍视自由
思考:你如何看待以上的行为?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
探究:如何珍视自由?
唐某在网上发表一首七律,网友关某读后提出意见,称唐某的七律“格律不对”,招致唐某不满。唐某回贴辱骂关某,称其“驴唇不对马嘴”,并虛构了关某行为不检的诸多事例。该回复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关某以侵害名誉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判决唐某向关某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思考:唐某与关某的事例告诉我们什么?
知识小结:如何珍视自由?
1.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2.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Part 02
践行平等
探究:如何践行平等?
1944年,陈云主持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和供给保障工作。由于身休不好,出汗多,他穿的军装破得快,打了不少补丁。管后勤的同志看到后,打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送给陈云一套新军装。陈云知道后,非常严肃地对这位同志说:“你是只给我发新军装,还是给陕甘宁边区所有的同志都发?现在不到发军装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陈云的言行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
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特权现象
含义: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特权是平等的大敌。
表现:①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
②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
③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
“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
特权现象
如何践行平等?
身高歧视
性别歧视
院校歧视
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近日,一则家政招聘截图在网络流传。这则招聘由北京某家政中介公司工作人员发布在朋友圈,招聘要求是35岁到58岁的女助理,工作内容是陪同50岁女士逛街、理疗、旅游、做家务、饭菜。但东北、河南籍贯无缘。
探究:如何践行平等?
思考:这是一种怎样的行为?有什么危害?我们要怎么做?
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面对这些不平等的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不平等行为;
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如何践行平等?
城乡平等
就业平等
入学平等
4.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知识小结:如何践行平等?
1.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2.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3.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
4.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自由平等的追求
珍视自由
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践行平等
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
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1. 2024年2月7日,刘某在明知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情况下,在自己家门口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山东某县公安局决定给予刘某行政拘留5日的行政处罚。这启示我们(  )
①自由标定了法治的界限     
②法不可违,违法必受刑罚处罚
③珍视自由要树立法律意识    
④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红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2.每年的3月1日是“世界零歧视日”,它的设立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过上充实的、自足的且有尊严的生活。零歧视需要( )
A.保证每个公民的权利无差别
B.每个公民都要履行相同的义务
C.我们勇敢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D.反对特权,扩大公民政治权利
C
3.班级要以“崇尚法治精神”为主题制作黑板报,小兰负责“践行平等”板块内容的编写。以下她搜集的素材适合入选的是(  )
A.公交车上设有“老弱病残孕”爱心专座
B.中学生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加研学活动
C.解放军战士不畏严寒酷暑,守卫祖国边疆
D.同学们利用节假日到街头清除小广告
A
4. 材料一 国家网信办强调: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网络自由也有边界。
材料二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均对网络表达和言论自由的范围做出明确的界定,详细列举了不得在互联网上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的9类信息。根据上述材料,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网络言论自由的边界”是什么
(2)说说你在生活中如何珍视自己的自由的?
答案:(1)网络言论自由也是法律之内的自由,网络自由的边界是法治。
(2)第一,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第二,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