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国旗下的讲话:以青春之名,创造无限可能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以青春之名,创造无限可能》。步入中学生活不久的我们,仿佛正处在一个“迷惑期”:刚从无边无际的试卷里解脱,豪情壮志地迈向属于我们的“乌托邦”,美好的幻想却被残酷的现实打破。本以为人生的岔路口多了,我们就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事实却是尚未完全建立独立思考模式的我们,不由自主地被大众牵着鼻子走,盲目地去和他人比较:别人报名比赛,我也报名比赛;别人去考证,我也去考证,在这些无聊的攀比之下,日子被塞得满满当当,却依然觉得自己比不过别人。我们以大众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为导向,去成为大众眼中完美的人,却唯独忘了自己。对此,我认为:你不需要活成别人的样子,也不需要活成别人眼中完美的样子,活成自己,便是风景。人生是用来体验的,不是用来演绎完美的,正所谓“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没有什么事可以十全十美。我们不必苛刻自己,陷入无尽的内耗,而应该学着接受自己的迟钝和平凡,允许自己偶尔出错、偶尔断电,学着和那个有点笨拙的、努力的、不完美的自己和解,虽有遗憾但仍拼命绽放。我们不必去走人人向往的阳关道,如果你更想试试独木桥,那就勇敢地去拼,去闯,即使失败了,你也体验到了人生的乐趣。"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不必为他人的强大而焦虑不安,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演绎的人生剧本,尽职尽力演好自己的剧本,便是最大的成功。我们应当学会向内思考而非向外比较。不必看到别人发光,就觉得自己黯然失色。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停留,一重山有一重山的错落,我们也有自己的平仄。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是磕磕绊绊的,别人光鲜亮丽的背后,或许是他夜以继日地努力;你身上的某些特质,或许正是别人的可望而不可即。生活不是用来比较的,而是用来感受的,与其在一味攀比中劳神劳力,不如放平心态,想想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有太多太多的可能,也有足够的试错成本,我们不必拘泥于大众给出的赛道,舍弃自己真正喜爱的东西,去走万千人走过的老路;更不必艳羡他人取得的成绩,哀叹自己的失败,不断贬低自己。这个世界我们只来一次,吃想吃的饭,见想见的人,看喜欢的风景,做喜欢做的事,我们不一定非要活成玫瑰,愿意的话,做茉莉做雏菊,做向日葵,做无名小草,也能成为风景。在这个生命力独享风流的季节,天地间充斥着生的豪情,风里梦里也全是不屈不挠的欲望,我们这群热烈的青年,也应当带着那份纯真和勇敢,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风景。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