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第二章 营养学基础第四节 能量教学目标理解人体能量消耗的规律及影响因素掌握人体能量需要量计算的基本方法了解能量平衡的重要性及能量的食物来源概述三大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比例适当能量摄入与消耗平衡能量单位1kcal=4.184kJ1kJ=0.239kcal能量系数体外燃烧产生的能量蛋白质:23.64kJ脂肪:39.54kJ碳水化合物:17.15kJ蛋白质氧化产生的含氮化合物(尿素、尿酸、肌酐):5.44kJ蛋白质体内氧化产能:23.64-5.44=18.20kJ能量系数(根据食物中吸收率计算的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蛋白质:18.20*92%=16.7kJ脂肪:39.54*95%=37. 6kJ碳水化合物:17.15*98%=16.7kJ一、人体的能量消耗人体能量消耗主要用于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热效应、生长发育1.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的有关概念基础代谢(basic metabolism,BM):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代谢能量消耗(basic energy expenditure, BEE):人体在清醒、安静、精神放松、空腹(禁食12h)、温度适宜(18-25℃)时的最低能量消耗,主要用于维持呼吸、心跳、血压、体温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基础代谢率(BMR):人体在基础代谢状态下,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能量消耗(kJ/(m2*h))。不同人群基础代谢率表:基础代谢能量消耗的计算体表面积计算法:体表面积(m2)=0.00659*身高(cm)+0.0126*体重(kg)-0.1603BEE(kJ/d)=体表面积(m2)*BMR(kJ/(m2*h)*24h直接计算法:男: BEE(kcal/d)=66.4730+13.571*体重(kg)+5.0033*身高(cm)-6.7550*年龄(y)女: BEE(kcal/d)=65.5095+9.463*体重(kg)+1.8496*身高(cm)-4.6756*年龄(y)体重计算法:Schofield计算公式亚洲人18-39岁应在计算结果上减5%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能量消耗一般占人体能量消耗的60-75%年龄:婴幼儿、少年儿童BMR高,30岁后每10年平均降低2%性别:女性BMR较低,与女性瘦体质比例低有关体型:身体高者体表面积大,基础代谢高瘦体质越多,基础代谢越高内分泌: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环境、刺激:适应性生热作用2.体力活动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约占总能的15-30%影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因素体格状况:肌肉发达,活动时消耗能量大体重:体重大,能量消耗大劳动强度与持续时间:工作熟练程度:不熟练,能量消耗大体力活动水平(physical activity level,PAL):每人每天24小时的总能量消耗与基础代谢能量消耗的比值。分为三级。PAL=人体24h总能量消耗/基础代谢能量消耗人体能量消耗量=BEE*PAL3.食物热效应食物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由于摄食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用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不同营养素的TEF不同蛋白质:相当于本身所产生能量的30-40%脂类:4-5%碳水化合物:5-6%普通混合膳食TEF相当于基础代谢的10%4.生长发育婴幼儿、少年儿童、孕妇、乳母需要能量消耗。二、人体一日能量需要量的确定能量需要量的概念: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并具有良好体型、机体构成和活动水平,且能够胜任必要的经济、社会活动所需要的能量。-----FAO/WHO/UNU 1985年确定能量需要量的方法计算法能量消耗计算法:人体能量消耗量=BEE*PAL膳食调查法:根据膳食调查,能够保持机体健康、维持体重恒定的能量摄入量,即为需要量测量法直接测热:设备昂贵,用于疾病和肥胖症研究间接测热:能量需要量=氧热价*氧的消耗量时间活动法:生活观察法,记录被调查者24小时内的各种活动及持续时间,然后根据日常活动能量消耗率表,结合体表面积,进行计算。能量平衡法:当体重增加时:每天能量消耗量=每天能量摄入量-体重增加(kg)* 29/调查天数当体重减少时:每天能量消耗量=每天能量摄入量+体重减少(kg)*29/调查天数三、能量平衡的意义能量平衡是健康的保障摄食的启动与终止摄食系统:色香味、血糖低、胃排空饱食系统:胃胀满、血糖高、瘦素等营养素及其代谢产物调节摄食中枢系统中肽类因子调节摄食神经肽Y、增食因子A和B、生长激素释放肽、胰多肽、多巴胺等—促进摄食瘦素、饱食因子、胆囊收缩素、胃泌素释放肽—抑制摄食四、能量推荐摄入量及食物来源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20-30%蛋白质10-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