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6张PPT)**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第二章 营养学基础第六节 维生素教学目标了解维生素的特点、分类及生理功能掌握维生素A、D、E、B1、B2、B6、C、烟酸等的缺乏症及过度补充维生素的危害掌握维生素的摄入量及食物来源一、维生素概述维生素的含义: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但具备以下共同特点:维生素或其前体都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但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维生素;维生素在体内不提供能量,也不参加机体组织构成;参与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但需要量很少,以毫克或微克计;维生素一般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极少,必须从食物摄取,且必不可少。维生素的命名:三种命名系统,互相通用按发现的历史顺序命名: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而维生素K则是以凝血因子的荷兰文的第一个字母命名。按其特有的功能命名:抗干眼病维生素,抗癞皮病维生素,抗坏血酸等按其化学结构命名:如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等维生素的分类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溶于脂肪或脂溶性溶剂,不溶于水储存于肝脏或脂肪组织排泄率低,缺乏时出现症状缓慢,摄入过多引起中毒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通常是辅酶或辅基的组成部分溶于水,不溶于脂肪体内不能大量储存排泄率高,缺乏时出现症状快,摄入过多可通过尿排出,一般对身体无毒性维生素缺乏原因:摄入量不足、吸收利用降低、需要量增加原发性缺乏:摄入不足或利用率低继发性缺乏:生理、病理原因妨碍吸收利用,或需要量增加,或排泄、破坏增多而引起的条件性缺乏亚临床缺乏:临床缺乏:二、维生素A别名:视黄醇、抗干眼病维生素最早发现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和维生素A原1.维生素A的结构与性质视黄醇体内氧化生成视黄醛,与视觉功能密切相关视黄醛氧化生成视黄酸,与视觉功能无作用,但对细胞增殖、分化有重要作用部分类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称为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其中,β-胡萝卜素转化成的维生素A约占人体维生素A需要量的2/3α-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也能转化为维生素A2.维生素A 的生理功能维持正常视觉维持上皮组织的完整和健全:抑制表皮角化,促进上皮组织生长分化,促进骨骼生长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提高铁吸收促进细胞分化,抑制癌症发生3.维生素A的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参考摄入量:视黄醇当量:1μg RE =1μg视黄醇=6μg β-胡萝卜素=12 μg 其他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食物中视黄醇当量RE=视黄醇(μg)+0.167*β-胡萝卜素(μg)+0.084*其他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μg)维生素A的生物活性可用国际单位表示(IU):1000IU=300μg视黄醇中国居民维生素A推荐摄入量RNI:成年男性800 μg RE/d ,女性700 μg RE /d中国居民维生素A最高摄入量UL:3000 μg RE /d维生素A的食物来动物性食物:动物肝脏、奶及其制品(未脱脂)、禽蛋类植物性食物:维生素A原,即各类胡萝卜素。深色蔬菜、水果中含量较高,如菠菜、胡萝卜、南瓜等4.缺乏及过量维生素A缺乏:夜盲症眼干燥症免疫力低下维生素A过量中毒致婴儿畸形三、维生素D别名:钙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类固醇衍生物,维生素D2、维生素D3最常见日光和紫外线有利于维生素D合成1.维生素D的化学结构及性质2.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维持血钙、血磷水平:调节钙、磷吸收和钙、磷排泄促进骨、软骨及牙齿的钙化及骨溶:调节钙、磷周转和骨质更新促进免疫细胞及多种细胞的成熟:提高免疫力3.维生素D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参考摄入量2000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提出:维生素D的RNI:婴儿—10岁为10μg/d,成年人5 μg/d成人和儿童的UL:20 μg/d维生素D 的食物来源晒太阳可以有效的获得维生素D3,特别是婴幼儿、特殊的地面下工作人员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含脂肪高的奶油、蛋黄、鱼卵等含量高,瘦肉、奶中含量少鱼肝油是维生素D的丰富来源,含量8500IU/100g(2.12ug/g),可作为婴幼儿维生素D的补充剂IU(国际单位)与质量的换算1 IU Va=0.33μg1 IU β-胡萝卜素=0.6μg 视黄醇当量视黄醇当量(μg)=VA(μg)+0.167×β-胡萝卜素(μg)1μg Vd=40 IU1 IU Vd=0.025μg1 IU维生素D=0.025ug维生素D31 IU Ve=1mg Ve(DL-a-生育酚醋酸酯)1mg DL-a-生育酚=1.1 IU Ve1mg D-a-生育酚=1.49 IU Ve1mg D-a-生育酚醋酸酯=1.36 IU Ve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引起缺钙过量低热、厌食、精神不振血钙、磷增高肾结石四、维生素E别名:生育酚自然界存在α、β、γ、δ四种生育酚和四种三烯生育酚。其中α-生育酚生物活性最大容易发生氧化对酸、热稳定,遇碱不稳定1.维生素E的化学结构与性质抗氧化作用:定位于细胞膜上,参与构成非酶抗氧化体系,保护膜系统和生物大分子及维生素A、维生素C提高运动能力、抗衰老:保护血管,延长红细胞寿命,改善皮肤弹性,延缓性腺萎缩参与DNA的生物合成过程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免疫能力2.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3.维生素E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2000年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提出:适宜摄入量AI:成年人14mgα-生育酚当量( α- TE)/dUL:14 mgα- TE/d食物来源:谷类食物和植物油是维生素E的主要来源坚果、豆类、蛋类也较多肉、鱼类、果蔬类含量少缺乏:红细胞破坏、肌肉变形、贫血、生殖机能障碍过量:血压升高、肺血栓、肌肉衰弱、糖尿病加重五、维生素K耐热,不耐酸、碱、氧化剂和光不溶于水,正常烹饪损失很少维生素K1源于植物,是人类维生素K的主要来源1.化学结构与性质参与凝血过程增加钙储留、增加骨矿物质密度参与细胞氧化还原过程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消化腺分泌2.维生素K 的生理功能3.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适宜摄入量(AI):男120μg/d,女106 μg/d人体维生素K的50-60%由肠道合成,其余源于食物维生素K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品中,一般不容易缺乏绿色蔬菜是维生素K的良好来源,其次是动物内脏、肉类和奶类六、维生素C别名:抗坏血酸酸性、强还原性、高度水溶性最不稳定的维生素,光、热、碱、有氧等条件下极易氧化,酸性条件下较稳定1.维生素C的化学结构与性质抗氧化作用:高效抗氧化剂,保护巯基酶,解毒促进胶原质的形成:胶原质是动物体型的基本支撑物质,使细胞排列紧密、皮肤紧致、牙齿坚固。促进叶酸还原成四氢叶酸促进钙磷铁的吸收强化免疫系统促进胆固醇分解为胆酸,减少血液胆固醇含量防癌作用2.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3.维生素C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RNI:成人100mg/d,孕妇、乳母130mg/d,UL:1000mg/d来源:人类是动物界中少数不能合成维生素C者主要来源是新鲜水果和蔬菜,如猕猴桃等动物性食物及奶类维生素C较少七、维生素B1别名:硫胺素、抗脚气病维生素、抗神经炎因子酸性环境下热稳定,碱性环境下易氧化失活1.维生素B1的化学结构与性质构成辅酶,参加细胞中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调节神经生理活动与心脏功能有关与维持食欲有关2.维生素B1的生理功能3.维生素B1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中国居民维生素B1的RNI:成年男性1.4mg/d,女性1.3mg/dUL:50mg/d食物来源:广泛分布于动植物食物谷类、豆类、肉类、酵母中含量较高蔬菜含量较少八、维生素B2别名:核黄素在自然界存在于两种辅酶中:黄素单核苷酸(FMN)、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在酸性或中性环境中对热稳定,且不受大气中氧的影响在碱性条件下对热敏感1.化学结构与性质参与机体能量代谢:FMN、FAD作为辅酶在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烟酸和维生素B6的代谢:参与色氨酸转变为叶酸、维生素B6转变为磷酸吡哆醛参与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有利于铁的吸收、储存和动员2.生理功能3.维生素B2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我国居民维生素B2的RNI:成年男性1.4mg/d,成年女性1.2mg/d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中含量高于植物性食物肝、肾、心等动物内脏含量丰富奶类、蛋类、肉类含量较高谷类加工精细造成维生素B2损失九、烟酸别名:维生素PP、尼克酸最稳定的维生素,对光、热、酸、碱都稳定烟酸的生理功能:参与细胞内生物氧化还原的全过程:NAD、NADP的必需成分促进葡萄糖利用维护神经系统、皮肤和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扩张末梢血管、降低血脂水平参考摄入量烟酸与维生素B1之比应为1:10色氨酸在体内部分转化为烟酸,故RNI用烟酸毫克当量(mgNE)作为单位:烟酸当量=烟酸(mg)+1/60色氨酸(mg)成年男性14mgNE/d,女性13mgNE/d,UL:35mgNE/d食物来源酵母、肉类、全谷及豆类为优质来源奶制品、绿叶蔬菜、鱼类、咖啡、茶中也有较高含量十、维生素B6包括三种天然形式: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动物组织中吡哆醛、吡哆胺较多,植物组织中以吡哆醇为主酸性介质中对热稳定,碱性介质中对热、光敏感维生素B6的生理功能参与氨基酸、糖原、神经递质、血红素等的代谢与维生素B2关系密切,缺乏症相伴随减轻慢性病的作用参考摄入量我国适宜摄入量AI为:成年人1.2mg/d,UL为:100mg/d食物来源酵母、鸡、鱼类含量最高动物肝、豆类、蛋类其次水果、蔬菜也含较丰富维生素B6十一、维生素B12别名:钴胺素,抗恶性贫血维生素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烹饪损失量约30%生理功能: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生成蛋氨酸参与神经髓鞘物质代谢参考摄入量:成年人AI为2.4μg/d食物来源:动物内脏、肉类是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植物性食物中含量极少十二、叶酸是一类同效B族维生素烹饪损失约50-90%生理功能:作为一碳单位的载体:在大分子间传递一碳单位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参与氨基酸代谢:促进氨基酸之间的转变叶酸参考摄入量膳食叶酸当量(DFE)=膳食叶酸+1.7*叶酸补充剂我国叶酸的RNI为(以DFE计):成年人400μg/d,UL为1000μg/d叶酸的食物来源动物肝、豆类、坚果、深色蔬菜、胡萝卜、南瓜、水果、酵母等长时间储存、烹饪等,叶酸损失严重十三、泛酸别名:维生素B3、遍多酸泛酸的生理功能:参与载体蛋白、辅酶A的构成参考摄入量:14岁以上人群AI为5.0mg/D食物来源:肉类、动物、蘑菇、蛋类、甘蔗、酵母、全谷物十四、生物素别名:维生素H、维生素B7、辅酶R生物素的生理功能:各种羧化酶的必需辅助因子,对生长发育发挥关键作用参考摄入量:成年人AI为30μg/d食物来源:肉类、蛋类、酵母、谷类、蔬菜等十五、胆碱生理功能:参与构成卵磷脂、鞘磷脂维护肝、脑功能,促进脑发育、提高记忆,抑制癌细胞增殖参考摄入量:我国成年人AI为500mg/d,UL为3500mg/d食物来源:蛋类(特别是蛋黄)、大牲畜的肝、啤酒酵母、大豆、全谷、花生、玉米等十六、类维生素某些营养物质的活性与维生素非常相似,称为“类维生素”牛磺酸:保护视网膜、心肌,促进中枢神经发育,提高免疫力,促进脂类消化肉碱:参与能量代谢,抗疲劳、降血脂、改善心肌功能、延缓脑细胞衰老。一般在体内合成,不会缺乏。早产儿、人工喂养婴儿、长期肠外营养者需人工补充。第七节 其他营养物质一、水水的需要量科学饮水清晨适量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饮水要喝新鲜的开水,不要喝生水、陈水大量出汗后要喝加盐的开水、不喝冰镇饮料水的硬度要控制:饮用水适宜硬度为10-20度,过硬的水通过煮沸可以降低饭后不宜饮用过多的水,以免冲淡胃液不可暴饮二、植物次生代谢物生物碱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甙类黄酮关于“核酸营养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