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第五章 营养与疾病防治第一节 营养缺乏疾病临床表现消瘦型:能量严重不足所致。儿童:明显矮小、消瘦,皮肤干燥、多皱纹,头发纤细松稀成人:消瘦、无力,并发干眼病(维生素A缺乏),腹泻、厌食最终因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导致死亡一、蛋白质-能量营养缺乏浮肿型:急性严重蛋白质缺乏所致。儿童:周身水肿,肌肉松弛,指甲脆弱有横沟,表情淡漠成人:明显水肿症状最终因支气管炎合并肺水肿、败血症、肠炎及电解质紊乱导致死亡混合型:临床较常见,表现不一。儿童生长发育障碍,成人体重减轻。预防与治疗预防:因地制宜供给高蛋白、高能量食品治疗:抗感染、调整水盐平衡营养治疗二、维生素缺乏病维生素A缺乏临床表现夜盲症:由明到暗适应能力差,为初始症状干眼病:角膜干燥、褶皱、失去透明性,严重时造成失明皮肤变化:毛囊角化、皮肤干燥,上臂与大腿“鸡皮”预防预防:摄取黄油、蛋类、动物肝等富含维生素A 的食品,以及番茄、胡萝卜、辣椒、香蕉、橘子、桃等富含胡萝卜素的食品治疗:口服维生素A补充剂,遵医嘱,防治过量中毒维生素B1缺乏临床表现:脚气病预防:杂粮、豆类、豆制品、肉、蛋等食品富含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C缺乏临床表现:坏血病:毛囊角化,并伴有毛囊周围出血、牙龈肿胀出血、皮下淤血点、肌肉疼痛、疲倦、关节腔积液预防:新鲜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缺乏临床表现:婴儿:佝偻病,头部、胸部、四肢骨骼变形,如肋骨串珠、鸡胸、“O”型或”X“型腿孕产妇、老人:骨痛、肌无力、脊柱弯曲,严重时发生自发性或多发性骨折预防:多接受日光照射摄取鱼肝油、禽蛋、动物内脏等富含维生素D 的食物婴儿在缺少日光照射的条件下,需要人工补充维生素D三、矿物质缺乏病铁缺乏病症状:缺铁性贫血,面色苍白、口唇及眼结膜苍白,严重时食欲不振、心率加快、心脏扩大预防:肉、鱼、动物肝脏富含铁,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碘缺乏病症状: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肿):成年人,甲状腺肿大、突眼、高代谢症群(怕热、心悸、出汗、甲亢、消瘦、腹泻、基础代谢高)克汀病:胎儿或儿童,智力低下、神经发育不全、生长发育迟缓、侏儒体型、性发育受阻预防:摄取海带、紫菜等含碘高的食品加碘盐强化硒缺乏病症状:克山病,慢性心肌病,儿童病例伴有肝脏肿大预防:海产品、肉类、谷类富含硒富硒产品第二节 营养过剩疾病肥胖: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死亡率高潜在发生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危险自杀率高、结婚率低肥胖类型遗传性肥胖:家族性倾向继发性肥胖:内分泌紊乱导致单纯性肥胖:营养过剩造成一、肥胖1.肥胖的衡量标准身高标准体重法肥胖度(%)=[实际体重(kg)-身高标准体重(kg)]/身高标准体重(kg)Broca 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判断标准:肥胖度=10% ~19 % 超重肥胖度=20%~29% 轻度肥胖肥胖度=30%~49% 中度肥胖肥胖度≥50% 重度肥胖体质指数法(body mass index,BMI)BMI=体重(kg)/[身高(m)]2判断标准:性别 消瘦 正常 超重 肥胖成年男子 <20 20~25 25~28 >28成年女子 <19 19~24 24~27 >272.肥胖的原因遗传因素基础代谢低,总能量消耗少消化吸收功能强脂肪细胞富有弹性或增生快社会因素生活水平提高,动物性食品增加劳动强度降低,体力消耗减少交通便捷、户外活动少饮食因素营养素不均衡造成肥胖神经内分泌因素情绪影响食欲和消化吸收—心宽体胖抑郁,以进食得到安慰3.肥胖的危害肥胖对儿童的危害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心功能不全、动脉粥样硬化趋势对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危害对生长、智力和心理的危害肥胖对成年人的危害循环系统:高血压、高血脂消化系统:便秘、腹胀、结石呼吸系统:呼吸障碍、气短、嗜睡糖尿病:腹部脂肪堆积与Ⅱ型糖尿病密切相关癌症:结肠癌、胆囊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与肥胖有关4.肥胖的预防与治疗预防合理膳食合理运动治疗饮食减肥法控制总能量:800kcal~1000kcal食物总量:500g以内食物种类:瘦肉、奶、水果、蔬菜、谷物运动减肥中等负荷强度运动适合减肥:最大耗氧量55%左右、心率110-130次/分持续时间30min以上,1-2h更好运动形式:走路、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球类活动、舞蹈大强度运动消耗糖为主,抑制脂肪组织中脂肪酸释放,不利减肥饮食减肥与运动减肥相结合效果好药物减肥适用于严重肥胖的病人,医生指导下用药能量消耗增强药食欲抑制药阻滞消化吸收药影响脂类代谢药非药物减肥手术去除脂肪针灸、艾灸引起高血压的营养因素食盐过多:钠离子在细胞外潴留,引起细胞外液增多,血容量增加脂肪与碳水化合物过多:能量过剩,血脂增高,血液粘度增大,外周血管阻力增大酒精:少量酒精(14-28g)血压降低,过量酒精(超过42g)血压升高二、高血压高血压的营养防治限制能量摄入: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内,三餐分配均衡,尤其晚餐能量不宜过高限制脂肪摄入: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1:1:1限制食盐摄入:5g/d新鲜水果、蔬菜富含钾,可增加钠排出增加维生素C: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限制饮酒:高血压患者25g/d以下第三节 代谢性疾病营养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能量:能量过剩引起的肥胖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之一脂肪:多余脂肪引发肥胖,脂肪酸过多引起胰岛素抵抗碳水化合物:长期高血糖水平过度刺激刺激胰岛而引起病变膳食纤维:含量少时,引起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过快一、糖尿病糖尿病的营养防治营养防治是防治糖尿病的基本措施合理控制总能量限制精制糖的摄入:高分子量碳水化合物影响不大,小分子糖严格限制限制脂肪摄入:占总能量20-30%增加膳食纤维增加维生素病因:嘌呤代谢紊乱,引起尿酸过高营养治疗:选择低嘌呤含量的食物二、痛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