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科研文体写作 课件(共53张PPT)- 《现代应用文写作精编》同步教学(南京大学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章科研文体写作 课件(共53张PPT)- 《现代应用文写作精编》同步教学(南京大学版)

资源简介

(共53张PPT)
第七章 科研文体写作
本章提要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第一节:概述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第一节:概述科学文体的作用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第二节:学术论文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第二节:学术论文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第二节:学术论文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第二节:学术论文写作版式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标题——副标题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内容提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附录第二节:学术论文例文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企业国际化——基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分析钱××张×杨×(××大学工商管理系,××210093)摘要:随着国际化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问题研究也日趋重要,企业家在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突出作用也备受关注。但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却缺乏综合性。结合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因素对中小企业国际化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中的创新性、冒险性和前摄性是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直接驱动力量。企业家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企业家在社会网络中的几个方面,如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等。这些社会资本要素在企业家精神和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关键词: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社会资本;中小企业国际化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一、引言目前,中小企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国际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企业能够通过国际化获取国外高端技术和支持其发展的良好基础设施来提高国际竞争力(Mesquita&Lazzanni,2008)。随着市场与有效的沟通技术和交通便利性的结合,市场发展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机会(Fernandez&Nieto,2006)。然而在实践中,中小企业国际化仍然面临种种困难,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面对国际市场的知识以及必要的资源支持,而这些都需要企业家的整合。研究表明,具有典型企业家精神和丰富国际化经历的企业家及其团队会影响企业国际化前景和过程(Mathews&Zander,2007)。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不再只是应对市场和发展目标的被动行为,而是企业家的主动出击。所谓的国际创业正是将跨越国界的创新性、前摄性和冒险性行动相结合,并在组织中创造价值(McDougall&Ovialt,2000)。从企业家及其企业所处的客观环境来看,企业家社会资本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Zhou等(2007)认为,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有国际化导向的企业参与到一个涉及各种范围的跨国界网络关系和交换之中。因此国际业务管理者应该将社会网络视为帮助有国际化导向的中小企业进行更快和更有利润的国际化的有效工具。在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网络对获得企业缺乏的知识和经验非常重要,小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有关国际化的隐含性知识与能力(Vida,2000)。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但是以往对于企业家与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虽然分别从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社会资本这两个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但综合起来分析的较少。杨忠等(2007)认为,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社会资本并不是独立地发挥着影响,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并且对国际化的不同方面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其次,在既有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中,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社会资本本身又常常是分别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实际上这两个概念都由不同的维度构成,每个维度对于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并不全然相同。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将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中小企业国际化三者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同时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解剖和探讨,以揭示企业家在其企业国际化中发挥影响的作用机制。二、 企业家精神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驱动作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第一步是要有走出国门的意愿和信心。Stevenson等(1998)认为,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承担风险的能力、对市场机会的洞察力和创新的精神等,它们是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Aaby&Slater,1989),也是驱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重要引擎。企业家精神决定了企业家善于发现新机会的特质、敢为人先的胆识以及在把握机会的过程中克服种种不确定性的能力,从而对国际化方向的选择和进入国际市场的程度产生影响。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一)创新性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中小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通常会避开大企业的锋芒,选择进入利基市场。这就需要善于发现机会并显得与众不同。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发现新的生产要素组合,比如先进的技术和较低价格的劳动力的组合或者现有的能源和新的使用方法的组合等,从而使得成本降低。但这些生产要素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国家。第二,重视研发和技术的领先,比如拥有新的产品和服务设计,常常会出人意料的改变生产或服务流程(Covin&Slevin,1989),并能够创造性地解决经营中的各种问题,使产品能够在质量上令人称赞、性能上独具创意,企业因而能够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独树一帜,增强进入新市场的机会。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品质使得企业家能够积极探索国际市场的机会、及时引进独特的产品和生产服务技术以及善于寻找针对销售和生产问题的新颖的解决方式(Miller&Friesen,1983),从而使得中小企业获得成本上的优势,保持质量和品种的领先,保证国际销售份额(赵优珍,2005)。(二)冒险性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企业家精神的关键之处在于,他们不仅有创新的想法,更有将这些想法付诸于实践的行动力和胆量(Zimmerer&Scarhomugh,2006)。识别到可以降低成本的机会,构想出可以提高销售的市场进入计划,发现可以利用的资源并不能最后决定是否进入一国市场,风险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例如,进入一个国家是否会遭遇贸易壁垒,进入后会不会遇到地方企业的抵制,产品是不是真正能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要,文化的差异会不会使派出人员不能适应而离职。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依靠有限的资源进入利基市场,面临的可能是未被竞争对手发现的市场机会,也可能是由于市场的不成熟而导致企业全军覆没的陷阱。如果一个经营者只看到这些可能的危险,就可能会放弃一次国际化的决策。真正的企业家在面对风险时不仅注意到危险的一面,更关注其带来的机会。机会虽然有偶然性,但也具有客观性,是一种具有价值的资源,机会更是易逝而不可储存的(张福墀、郭玉芹,1997),因此一旦放弃,也许就被竞争对手获取。企业家积极竞争和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使他们必然要抓住所发现的国际市场机会,进行国际多元化。同样,从国际化进入程度来分析,企业经营风险会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增加,企业家往往会为了增强对企业的控制从而选择较为冒险的进入模式,因此,企业家冒险精神的强弱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国际化范围和进入方式。(三)前摄性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企业家敢于承担风险,但他们不是疯狂的赌徒而更像在赌场中投机的行家(Zimmerer&Scarborough,2006)。国际市场因为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等环境的多样化而充满风险,即使大型企业也不乏铩羽而归的先例,但仍有一些中小企业成功地打入了国外市场。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国际化时所进入的国家和行业都与其领导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背景密切相关。因为,企业家发现机会并作出决策的领域反应的正是他们的知识、背景和经验(Zimmerer&Scarborough,2006),在这样的领域里,即使是国际市场经营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也可以被具有敏锐洞察力的企业家事先感知,然后他们通过与熟悉当地特殊市场环境的组织进行信息交换以克服这些不确定性(Acseral., 1997),这就大大提高了其成功的可能性。因此具有前摄性的企业家对国际市场的各种机会非常敏感,并且在把握这些机会,即扩大国际化范围并加深国际化程度之前,他们会主动寻求外国供应商、顾客和联盟伙伴的帮助,从而有效克服不确定性的增加,也因此真正能够成功地增加国际化广度和深度。三、 企业家社会资本的三维度分析(略)四、 企业家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略)五、 结论与局限性虽然中小企业的国际化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缺乏较为统一的结论,也缺乏从企业家角度综合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社会资本解释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系统性研究。本文试图从这一视角分维度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问题进行探讨。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企业家精神主要包含了创新性、冒险性和前摄性,它们决定了中小企业走向国际的动力与最初的可能性;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第二,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的不同导致信息传递与资源获取的差异,进而从不同的方面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多元化的开展和进入模式的选择;第三,正是企业家社会资本在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企业国际化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企业家精神决定了其构建网络、获取资源的意愿和能力,从而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当然,本文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首先,在国际化中,企业家的社会资本通常可分为国内和国际两大类(Elango&Pattnailk,2007),而从关系的类型来看又有行业内和行业外社会资本之分(Stam&Elfring,2008)。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之间的连接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虽然本文有所提及,但并未严格区分并加以分析。其次,本文仅限于逻辑的推导,要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还需要严格的研究设计,以得到实证数据的支持。这些也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参考文献:蒋春燕、赵曙明,2006:《社会资本和公司企业家精神与绩效的关系: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管理世界》第10期。罗家德,2008:《组织社会资本的分类与测量》,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2008:《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第二节:学术论文练习什么是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有什么作用?学术论文有哪些特点?可分为哪几种?学术论文写作应注意哪些问题?运用自己所学过的文体写作知识,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写一篇学术论文。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第三节:毕业论文概念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是高等院校毕业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某一学科中的专业问题进行探讨所撰写的科研成果。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第三节:毕业论文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第三节:毕业论文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第三节:毕业论文写作版式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标题——副标题作者姓名、单位目录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正文:引言本论结论谢辞注释或参考文献附录第三节:毕业论文例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若干问题研究××目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2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述………………………………………………………………………………………31.1环境影响评价的性质……………………………………………………………………………………31.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历史沿革……………………………………………………………………31.3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现实意义……………………………………………………………52国外相关制度介绍……………………………………………………………………………………………62.1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关内容简介…………………………………………………………62.2德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7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2.3俄罗斯生态鉴定制度简介………………………………………………………………………82.4国外相关制度的启示………………………………………………………………………………8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93.1评价的范围过窄………………………………………………………………………………………93.2评价的主体间存在利益牵扯…………………………………………………………………103.3评价文件的形式和内容设计不科学……………………………………………………113.4公众参与制度存在诸多缺陷…………………………………………………………………123.5跟踪评价和后评价机制形同虚设…………………………………………………………144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若干措施……………………………………………………154.1扩大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设想……………………………………………………………154.2理顺环境影响评价主体间的关系…………………………………………………………164.3科学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设想……………………………………………………174.4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措施设想……………………………………………………………184.5跟踪评价和后评价机制的落实措施……………………………………………………19结论……………………………………………………………………………………………………………19谢辞……………………………………………………………………………………………………………20参考文献……………………………………………………………………………………………………20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摘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在1964年加拿大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质量评价的学术会议上提出,并最先为美国《国家环境保护法案》所确立,我国自1979年引进该项制度,迄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这些年的立法和实践中,该项制度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中,笔者概述了我国EIA制度的概念、历史沿革、性质和实行意义,从评价的范围、主体、内容及公众参与制度、跟踪评价和后评价制度等方面指出我国EIA制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和建议,以期对我国建构完善的EIA制度有所裨益。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若干问题完善措施Abstract: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was first suggested in an academic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in Canada in 1964,and was first established by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 of America. It has been a history of nearly 30 years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ystem in china. Over the years of the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the system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issues requiring urgent solution.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outlined the concept ofChina?sEIA system,the history,the attribute and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ation,and point out the inadequacy from the angle of the scope,the subject,the content,the syste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the tracking and evaluation after evaluation of the system. In addition,the author will give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proposals with a view to benefiting the construction ofChina?sEIA system.Keywords:EIA system;A number of issues;Measures to improve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述对环境影响评价这一概念的界定,学者们大多依据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条的规定:“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1.1环境影响评价的性质学者多认为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种。环境质量评价一般包括三类:一是回顾评价,即根据历史资料来了解一个地区过去的环境质量及其演变;二是现状评价,即根据监测、调查的材料对环境状况的现状作出评价;三是预断评价,即根据发展规划对未来环境状况作出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属于第三种预断性评价,但其又不同于一般的预断评价,它不仅仅是通过评价来一般了解未来环境状况,而是要求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和规划在实施前必须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对项目的选址、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防范等做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有权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开发建设或实施。”[1]它直接关系到一项建设项目或规划能否实施,是具有“一票否决”的强制性的法律制度。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1.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历史沿革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最早是于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质量评价的学术会议上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希望利用已经掌握的有关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和规律的认识,自觉控制自身行为的环境后果,合理规划和科学决策的全新观念。经过几年的学术探讨,环境影响评价概念逐步被政府高层人士接受,开始从学术探讨走向政策应用。1969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法案》(NEPA),首次将环境影响评价确立为一项法律制度。其第三款规定:“在对人类环境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每一项建议或立法建议报告和其他重大联邦行动中,均应由负责官员提供一份包括下列各项内容的详细说明:第一项:拟议中的行动将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第二项:如将建议付诸实施,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的任何不利于环境的影响;第三项:拟议中的行动的各种选择方案;第四项:地方上对人类环境的短期使用与维持和加强长期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第五项:拟议中的行动如付诸实施,将要造成的无法改变和无法恢复的资源损失;在制作详细说明以前,联邦负责官员应同依法享有管辖权或者拥有特殊的专门知识的任何联邦官署进行磋商,并取得他们对可能引起的任何环境影响所作的评价。应将该说明和负责制定和执行环境标准的相应的联邦、州和地方官署所作的评价和意见书一并提交总统和环境质量委员会,并依照美国法典第五篇第552节的规定向公众公布。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这些文件应随同建议一道按现行的官署审查办法审查通过。”可以说,以后大部分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在阐述目标和确立原则时都遵从了NEPA中的这些核心思想。此后,瑞士、瑞典、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等国也通过立法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开展建设活动中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我国在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中首次引进该项制度。1989年正式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再次确立了这一制度,该法第十三条规定:“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此外,在各部单行法中也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相关规定。1998年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与以往的法律法规相比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要求政府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中国经过近30年的环境法制建设,已经基本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环境法体系,这一体系对于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从整个制度体系控制的主导倾向上看,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放在末端污染的处理上,尽管在法律上确立了预防为主原则,也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等一些预防性制度,但因为制度本身的不完善,进而造成了“预防性制度的软约束与结果性制度的硬约束的明显差异”。[2]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这种立法现状充分表明了立法者的末端控制的思维模式,不利于环保事业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预防性机制进行完善。1.3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现实意义(略)2国外相关制度介绍2.1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关内容简介2.1.1美国替代方案简介(略)2.1.2美国公众参与制度简介(略)2.2德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略)2.3俄罗斯生态鉴定制度简介(略)2.4国外相关制度的启示(略)3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3.1评价的范围过窄(略)3.2评价的主体间存在利益牵扯3.2.1委托评价的单位与环评服务机构存在利益牵扯(略)3.2.2环评服务机构与审批机关存在利益牵扯(略)3.3评价文件的形式和内容设计不科学(略)3.4公众参与制度存在诸多缺陷(略)3.4.1公众参与范围有限(略)3.4.2立法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略)3.5跟踪评价和后评价机制形同虚设(略)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4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若干措施4.1扩大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设想首先,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从建设项目和规划拓展至政策和立法,即实行全面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这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的趋势所在。Therivel等在《战略环境评价》一书中正式给出SEA的定义,即SEA可以看成是环境影响评价在政策、计划和规划层次上的应用。具体来说,“SEA是对一项政策计划或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的正式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评价过程,还包括就评价的结论准备一份书面报告并将评价结论用于由政府负责的决策中”。[13]根据我国权威的环境法学学者的观点[14],战略环境评价,也叫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进行某项重大活动(如经济发展政策、规划,重大经济开发计划等)之前,事先对该活动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由法定评价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对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有关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划、计划等战略活动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正式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评价,查明或判定该拟议进行的活动是否符合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活动是否可以实施的建议或结论,或者在诸替代方案中选出经济上可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实施方案,并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供或设计可行的预防、补救措施。因此,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用以防止作用重大、范围广泛而影响深远的经济建设等活动潜在的对环境危险的一种预防性措施,也是保护人和自然环境免遭此类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其次,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对现有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第一,科学确定属于需要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划分标准。我国没有一部综合性的规划法,无论学术界和实践中对各种规划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而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中涉及的规划名称有几百个之多,当然不是所有的规划都需要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其实施不可能对环境带来影响或只会有轻微环境影响的规划,比如交通通信规划、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等,就没有必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因此为这类规划确定一个标准就非常有必要。第二,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应该更为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比建设项目更为深远,但相关立法却不如建设项目来得具体和可操作,因此,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规章、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对其进一步完善。4.2理顺环境影响评价主体间的关系4.2.1理顺委托评价单位与环评服务机构的关系要理顺委托评价单位与环评服务机构的关系,就必须保证环评服务机构作为第三方咨询机构的独立性,而要保证环评机构的独立性、保证结论的科学性及公正性,有人建议可以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基金,通过招标选择评价工作机构。[15]由建设单位将评价的费用交给一个独立机构,由该机构面向有资格的环评服务机构进行招标,只有中标者才能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开展工作。这样既解决了环评机构只向建设单位负责的问题,又克服了环保部门指定环评机构可能带来的“权力寻租”的弊端,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4.2.2理顺环评服务机构和审批机关的关系中德两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最重要的不同点之一,就是对环评的审批方式。在德国,环评报告的不同部分可以由不同的专业环评机构分别完成,当项目建设方的企业规模较大并拥有环保专业技术机构及人员时,也可以由企业自己完成环评。环评单位不必给出项目的环保可行性结论,只是作为一个中立机构,按照技术要求完成相应的工作,各份报告完成后,统一提交给负责审批的政府机构或环保部门,由审批机构负责技术把关,确定其环评结果是否合理,及最终的各项环保措施,并对审批结果负责。这种项目的审批方式保证了权责分明,评价机构可以从技术层面客观公正地开展工作,而政府机构在行使审批权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而在我国,一般是环保主管部门接受项目建设方提交的由专业环评单位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后,组织环保专家对报告书进行技术审核,然后提出审批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关键环节存在弊病:一是环评机构要给出该项目的环保可行性的明确结论;二,专家对环评报告进行技术审查并对审查结果负责。对此,借鉴德国环评报告的审批体制,并结合我国特色,有学者建议在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中设立一个由有关环保部门和专家组成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部门。[16]这样,一方面,人大与政府分属不同系统,可以保证审批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助于强化审批部门权威,使其免受其他部门或单位的干扰,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另有学者建议采取两级评审体制,即中央级和省级。[17]中央级主要负责中央政府政策、规划、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跨省区的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审。剩余的环境影响评价由省级负责,包括本省的政策、规划、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的评审。4.3科学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设想相比美国和德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而言,我国在环评文件的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不足。在形式上虽有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等三种可供选择,但这种分类简陋,且划分依据不够合理;在内容上,替代方案的缺位,也使得我国环评文件的合理性大打折扣。因而,在分析了国外环评报告书的优秀做法后,我国应该在对国外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制度的自身特点,制定出一套合理可行的制度措施。德国的环评报告包括环境可容性调查报告UVU、环境影响预测报告、景观维护伴随规划LBP以及动植物及其生境调查FFH等不同的报告文本,并规定根据项目对环境的具体影响来决定编制哪一种报告文本。其形式看似复杂,但它能针对不同情况有重点地展开环评工作,这在实际运用中合理可行。我国对环评文件的分类简陋,不利于实际操作,因此,应在立法中选用合理的划分标准,对环评文件的形式作出规定,并在实践中细化相关文件的运用规范。德国环评文件的划分标准主要涉及排放污染种类及是否关系到动植物生境等,我国也可借鉴此,并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出适合我国的划分标准。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美国的替代方案是其环评文件乃至整个环境影响制度中最具特色的制度,它将环境影响评价落到了实处,实行替代方案能降低不合理的建议行动所造成的不必要的环境损害。而我国在环评文件中只有一种方案,虽然环评审批机关可以拒绝不合格的环评文件通过,但因为环评服务机构和审批机关间的利益牵扯(前文已论述),而往往使得不合格的环评文件得以通过。但如果我国能借鉴美国替代方案的相关内容,制定适合我国的相当于替代方案的规定,在环评文件中增加相当于替代方案的内容,则可以加强环评文件的合理性,决策者在决策时可以比较不同方案或推迟行动的利弊,在权衡之后,确定一个最合理的方案,这可以减少因不合理方案的实施所造成的环境损害,也有利于更好地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4.4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措施设想4.4.1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我国目前公众参与的范围限于建设项目和规划,而在国外一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如美国,他们的公众参与制度十分完善,且因为他们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对政策和立法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因而他们的公众也能参与到政策和立法的评价中。我国虽尚未规定对政策和立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随着学术界对实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是大势所趋。因而有必要对实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层次的公众参与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4.4.2完善立法中的操作性规范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要通过立法来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制定切实而具体的规定,将公众的立法、行政执法和诉讼参与权细化;对违反公众参与制度制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因为没有保障就没有权利,使规划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受到法律约束,并在违反法律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有利于公众参与的真正实现。针对前文所论述公众参与主体地位不明,有必要对“公众”的范围进行界定。有学者将其界定为那些对于拟议活动的环境后果特别关心或有利害关系的个人或团体。通常将公众分为四类:(1) 直接受拟议活动影响和生活在邻近地区的个人或团体;(2) 环境方面专家和管理人员或团体;(3) 能够从拟议行动或项目中获得利益的个人和团体;(4) 一般公众中的部分人,主要指非政府组织或其成员。在开展公众参与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协会和团体来吸收个人作为参与者、当事人或评议人。对于公众意见的法律效力规定不明确的问题,可注重完善公众参与的一些技术性规范,如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在此,可借鉴美国的相关做法,例如美国CEQ条例中对公众参与意见的反馈有非常详细的规定,即主办机关在准备最后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时应考虑来自个人或集体的意见,并且采取以下一种或多种手段予以积极回应:第一,修正可选择方案,包括原方案;第二,制定和评估原先未加认真考虑的方案;第三,补充、改进和修正原先的分析;第四,作出事实资料上的修正;第五,解释所提意见因何不加采用。我国可以借鉴这种制度,建立具体的公众意见反馈制度和信息公开等制度,实现公众对于自己意见的处理、采纳、实施情况的监督,从而确立一种良性互动的公众参与机制。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此外,应当提高公众意识,使其主动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来。由于公众对需要评价地区的环境状况有着直接的感受与认知,能够发现和认识许多潜在的环境问题,让公众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有助于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要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可以借鉴俄罗斯生态鉴定制度中社会生态鉴定的内容,这种生态鉴定活动是根据公民、社会的建议而进行的,不是根据法律规定而进行的。公民、社会团体和地方自治机关的倡议,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社会团体组织和进行社会生态鉴定活动的唯一依据。由政府创造适宜环境,注重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众参与中的作用。这样既能减轻政府的负担,又增加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4.5跟踪评价和后评价机制的落实措施针对前文所提及的关于跟踪评价和后评价制度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完善。第一,环评法规定了跟踪评价和后评价制度,却没有规定相关的法律责任,这就使得此项制度形同虚设。建议在法律规定中对不实行该项制度而造成的不良环境后果的单位,让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约束规划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促使其自觉主动地进行规划的跟踪评价和建设项目的后评价,从而保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目的的实现;第二,对何为“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规划”中的“重大”作出相关司法解释,使该项制度更具可行性;第三,尽快出台关于跟踪评价和后评价制度的技术导则,对该项制度的实施方式、程序、救济措施等作出具体规定,以供实践之用。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结论在我国实行EIA制度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EIA制度有了很大进步,但还是有许多不足。上文中,笔者纵观其发展历程,借鉴诸多学者的观点,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我国EIA制度的相关问题作了论述,以期抛砖引玉,对我国EIA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谢辞在经过近几个月的搜集资料并阅读,正式下笔,并几经修改之后,我的毕业论文终于定稿。在这里我想感谢所有为我的论文提供帮助的人,特别是我的指导老师×××,他悉心指导,为我的论文提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这些建议对我以后的论文写作都将大有裨益。我还要感谢教研组的所有老师,是你们在我四年的大学学习中言传身教,教给我严谨的法律逻辑思维和为人处事的道理。参考文献1.王曦.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2.金瑞林,汪劲.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3.韩德培.环境资源法论丛,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注释】[1] 金瑞林,汪劲.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8.[2] 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260.…………[13]TherivelRiki,RosrioMaria.ThePracticeofStrategicEnvironmentalAssessment[M].London:EarthscanPublication Ltd?1996.转引自:薛继斌: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立法与战略环境评价制度.学术研究.2007(9).第107页.[14] 韩德培,陈汉光.环境保护法教程(第四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96.[15] 张晓杰,李世萍.刍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之完善.学术交流,2006(6):49.[16] 陈勇.完善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思考.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3:38。[17] 蓝楠.试论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论坛,2004(8):9.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第三节:毕业论文练习毕业论文有哪些特点?请结合上述例文简述。毕业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结合上述例文,谈谈对毕业论文创新性的理解。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第四节:实验报告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第四节:实验报告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第四节:实验报告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第四节:实验报告写作版式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实验名称或题目所属课程名称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实验日期和地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环境和器材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鸣谢(可略)参考资料第四节:实验报告例文××大学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兽医微生物学》综合实习所属课程名称:《兽医微生物学》学生姓名:××学号:20××××26专业年级:××动医(1)班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实验目的1.掌握营养肉汤、血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普通琼脂、三糖铁层琼脂的配置方法。2.细菌的分离培养技术(解剖、病料的采集,从组织中分离细菌、培养细菌、移植细菌、纯化细菌,细菌接种)。3.细菌的鉴定技术(光学显微镜油镜的技术,组织涂片,在组织材料中认识细菌、辨别细菌、生化实验、血清学实验技术及细菌片的涂片、染色、镜检等技术)。4.病毒的鸡胚分离培养技术(鸡胚死活的鉴定、鸡胚的接种、胚液的收集)、病毒的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5.认识真菌(酵母菌、青霉菌、曲霉菌、毛霉菌、根霉菌)的形态。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二、 实验要求1.通过本次综合实习全面系统地掌握兽医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和细菌检验的基本程序,掌握各种生理生化试验的原理及试验方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2.加强对临床常见病原菌鉴定本领的操作训练。3.熟练掌握微生物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及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方法。4.对每一步实验要认真对待,对实验结果应详细记录,仔细分析,以便得出正确的鉴定结论,实习结束后,全面总结并写出实习报告。三、 实验内容1.细菌的分离及诊断2.病毒的分离及诊断3.真菌的观察四、 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1) 无菌注射器、抗凝剂、健康鸡、健康兔、血琼脂基础、锥形瓶、蒸馏水、麦康凯琼脂粉、三糖铁琼脂粉、营养琼脂粉、营养肉汤基础、雏鸡、小白鼠、木板、图钉、剪刀、接种环、接种针、镊子、各种染色液、移液枪、葡萄糖培养管、蔗糖培养管、乳糖培养管、甘醇培养管、靛基质培养管、硫化氢培养管、H2O2、氧化酶试纸、巴氏杆菌标准毒、巴氏杆菌阳性血清、靛基质指示剂、载玻片、显微镜等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2) 装有不明病毒的80编号小管一支、9~10日龄鸡胚、打孔器、一次性注射器、剪刀、记号笔、镊子、灭菌乳钵、离心管、空平皿、玻璃沙、空试管几支、西林瓶、青霉素、移液管、锥型瓶、U型96孔微量反应板、蛋架(3) 载玻片、接种环、酵母菌玻片、青霉菌玻片、曲霉菌玻片、毛霉菌玻片、根霉菌玻片、镊子、盖玻片、显微镜2.实验设备高压消毒炉、恒温培养箱、离心机、电子天平、冰箱、轻微振荡器五、 实验方法和步骤(一) 细菌的分离及诊断1.实验前准备(此步分量为一组6个人)(1) 心脏采血:触摸健康兔左前肢以下、胸骨以上、靠左的位置,通过心跳感觉心脏位置,用碘酒、酒精棉球消毒,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ml抗凝剂,并润湿注射器,待酒精干后,将针插入,边插边回抽,当有血冲上针筒时,即抽取血9ml,用作血平板。(2) 血琼脂平板:称取琼脂基础3?3g,加10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倒入锥形瓶,高压灭菌15min,待冷却至50℃,加入无菌脱纤维兔血10ml,摇匀,倾注至灭菌平皿。(3) 麦康凯平板:称取麦康凯琼脂粉14?3g,加60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倒入锥形瓶,高压灭菌15min,倾注至灭菌平皿。(实验室准备)(4) 三糖铁琼脂:称取三糖铁琼脂粉15g,加24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到试管,每支约10ml,高压灭菌15min,趁热摆斜面,待其凝固。(实验室准备)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5) 营养肉汤:称取营养肉汤基础4?4g,加200ml蒸馏水,加热溶解,分装到试管,每支约10ml,高压灭菌15min。(实验室准备)2.分离培养取一因细菌感染而致死的小鼠,腹部向上固定于木板上,用酒精棉球消毒体表,打开腹腔,暴露肝脏,用剪刀夹一燃烧酒精棉球,在肝脏表面烫之杀死表面杂菌,用灭菌接种环插入烧灼部,将接种环旋转1圈,然后取材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置37℃温箱培养24h。3.形态与染色小鼠作分离培养后,用灭菌镊子和剪刀取一小块肝脏,作组织涂片,进行瑞氏染色,镜检。观察细菌形态特征。4.肉汤增菌培养观察血琼脂平板上的细菌菌落形态特征,然后用灭菌接种环挑取可疑菌落,涂抹到载玻片上,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用灭菌接种针环挑取可疑菌落,接种到加有血清的营养肉汤,摇匀,置37℃温箱培养24h。5.生化实验观察肉汤变化情况,用灭菌接种环取肉汤中已纯化细菌,涂抹到载玻片上,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进行生化试验。(1) 用灭菌接种环取肉汤中已纯化细菌,分别在麦康凯平板、营养琼脂上划线。(2) 用灭菌接种针取肉汤中已纯化细菌,分别在葡萄糖培养管、蔗糖培养管、乳糖培养管、甘醇培养管、靛基质培养管、硫化氢培养管进行穿刺。(3) 用灭菌接种针取肉汤中已纯化细菌,在三糖铁琼脂上进行划线并穿刺。将所有生化培养管及培养皿,置37℃温箱培养24h。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6.氧化酶和触酶试验用氧化酶试纸按压于菌落之上,若试纸变色则为阳性。取过氧化氢滴加菌落,若产生气泡,则为阳性。7.观察生化实验结果。往靛基质培养管滴加指示剂,观察变化,其他生化管直接进行观察。(二) 病毒的实验诊断1.实验前准备(1) 心脏采血:触摸健康鸡左翼以下、胸骨以上、嗉囊靠左的位置,通过心跳感觉心脏位置,用碘酒、酒精棉球消毒,用无菌注射器插入,边插边回抽,当有血冲上针筒时,即抽取鸡血2~3ml,装入密封管中,用于血清的制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ml抗凝剂,并润湿注射器,用同样方法取鸡血9ml,并装入离心管中,用于鸡红细胞的制取。(2) 血细胞悬浮液:往无菌离心管注入2~3ml鸡血,再加入4ml生理盐水,摇匀,放入离心机以2000r/s离心10min,然后取出离心管并用无菌注射器吸去其上清液,重复4次。用移液枪吸取1ml血细胞到100ml无菌玻璃瓶中,再加入99ml生理盐水,冷藏。2.病毒病料的采集通过无菌手术,取病鸡的脾脏、肝脏、肺、脑的组织块,将其剪碎后,加入少量玻璃砂研磨,然后加入4ml生理盐水和双抗各0?01ml,用注射器将其注入离心管,以10000r/s进行离心10min。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3.接种接种鸡胚,采用绒毛尿囊腔接种,通过照胚检测鸡胚死活,在气室边缘避开胚体和血管处作一记号,作为接种的部位,碘酒、酒精消毒,并用打孔器在此处打孔;用1ml注射器吸取病毒液0?1ml,注射器沿小孔插入鸡胚约1?5cm,注入病毒液以胶布封孔,置于37℃温箱中直立培养。4.观察已接种鸡胚24小时后观察鸡胚未死亡。5.处理已接种鸡胚接种48小时后观察鸡胚已死,将鸡胚置4℃冷冻过夜。6.收胚收获病毒液。采用无菌手术去气室顶壳,开口直径为整个气室大小,用无菌镊子撕去部分蛋膜,撕破绒毛尿囊膜而不撕破羊膜,用镊子轻轻按住胚胎,用消毒注射器吸取尿囊液,置于西林瓶中,备用。解剖胚胎。7.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采用1%红细胞,以及新城疫的血清和禽流感血清,按下表操作。① 血细胞凝集试验(HA)(单位:ūl)(表格略)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用轻微震荡器震荡1~2min,放入37℃温箱中15~30min。判断1个单位血凝价,并配成4个单位病毒溶液。② 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单位∶ūl)(表格略)用轻微震荡器震荡1~2min,放入37℃温箱中15~30min(表格略)用轻微震荡器震荡1~2min,放入37℃温箱中15~30min。(三) 真菌的形态观察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装片、青霉菌装片、曲霉菌装片、毛霉菌装片、根霉菌装片。六、 实验结果与分析(一) 细菌的分离及诊断1.瑞氏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到蓝色、两极浓染的球杆菌。2.在血琼脂平板上培养24小时后,长出灰白色、湿润、有光泽、露珠状的小菌落。3.对血琼脂平板上的菌体革兰氏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到红色、两极浓染的球杆菌。4.在营养肉汤中培养24小时后,原本清亮的液体变为浑浊,说明菌体在营养肉汤中大量繁殖。5.对营养肉汤中的菌体革兰氏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到红色、两极浓染的球杆菌,说明该菌是革兰氏阴性菌。6.生化试验结果:(表格略)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三糖铁琼脂:培养基底部变黄,说明产酸,但不产气,不产硫化氢,可能被污染;麦康凯平板:不生长;葡萄糖生化管:由原本的紫色变为黄色;蔗糖生化管:由原本的紫色变为黄色;乳糖生化管:原来的紫色变浅;甘醇生化管:由原本的紫色变为黄色;靛基质生化管:滴加指示剂后,产生玫瑰红色;硫化氢生化管:由于缺乏硫化氢指示剂,无法对硫化氢一项做出判定,该培养管并未变色。7.氧化酶和触酶实验:氧化酶试纸变紫色,为阳性;而触酶试验产生气泡,为阳性。以上结果与课本对照后较为接近,极有可能是巴氏杆菌。(二) 病毒的实验诊断1. 24小时后检查鸡胚未死亡,说明实验操作严格无菌操作,未感染其他细菌。2.鸡胚收获及解剖打开蛋壳后,提取病毒。同时接种老师提供的病毒。3. HA试验:HA试验结果如下表(结果第一排为自己所收病毒液,第二排为老师所给病毒):(表格略)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结果:自己所收病毒血凝价为1∶256。老师所给病毒血凝价为1∶128。4. HI试验HI试验结果如下表(结果第一排为自己所收病毒液,第二排为老师所给病毒):(表格略)结果:自己所收病毒的HI效价为1∶32。老师所给病毒的HI效价为1∶128。(三) 真菌的形态观察(略)七、 实验总结1.通过本次实验可了解并熟悉检验位置菌种的方法,推断菌种时要综合分析可能污染杂菌的实验要重复进行。病毒的接种及吸取尿囊液时,要注意保持无菌操作,以防带进其他细菌,影响实验结果。2.在实验过程中,我就被灌输了很强的意识:一进到实验室中,就要尽可能地做好一切保护措施,这是保护自己的基本条件和要求。3.实验中所涉及的基本实验操作,我们都要清楚了解并且知道其中的原理,这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4.实验中必然会遇到一些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这要求我们要与指导老师做好沟通工作,并且要加强团队合作精神与加深自立意识,加强自我的动手能力。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5.通过本次综合实验,我们巩固了本学期所学的普通培养基制备和鲜血培养基的制备,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片的分离培养鉴定技术,病毒的鸡胚分离培养技术(鸡胚死活的鉴定、鸡胚的接种、胚液的收集)病毒的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提高我们综合运用兽医微生物学所学知识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评语及成绩: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ttp://wenku./view/c79b06126edb6f1aff001fac.html)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第四节:实验报告练习什么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写作有何作用?实验报告有哪些特点?可分为哪些?实验报告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大学语文(写作)by吴延生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