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认识旅游公共关系传播 教案(表格式)《旅游公共关系》(中国言实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认识旅游公共关系传播 教案(表格式)《旅游公共关系》(中国言实出版社)

资源简介

课题 认识旅游公共关系传播
课时 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概念,熟悉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方式和原则 素质目标: 了解宁夏旅游发展委员会组织开展的旅游直播活动,强化创新意识,为旅游业营销模式创新贡献力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方式和原则 教学难点: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方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案例导入 【教师】讲述任务导入“‘世界上最好的工作’”中的内容(详见教材),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公共关系传播? (2)这个案例中,昆士兰州旅游局采用了哪些公共关系传播方式?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认识旅游公共关系传播
传授新知 【教师】讲解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概念、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方式、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原则 一、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概念 旅游公共关系传播是指旅游组织与旅游公众之间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渠道,进行信息交流、融通和分享的活动或过程。 【课堂提问】 【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目的是采用各种媒介和手段塑造旅游组织的良好形象,并对旅游组织的形象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宣传和推广,使广大公众知晓、信任和认可该旅游组织,以维护旅游组织和旅游公众的良好关系。 二、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方式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 (一)人际传播 【师生互动】 【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什么是人际传播”视频(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人际传播是指什么?人际传播包括哪几种方式?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人际传播包括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方式。直接传播是指双方面对面交流的方式,通过语言、表情和体态等进行沟通,如旅游组织举办招待会;间接传播是指利用书信、电话、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工具等进行非面对面沟通的传播方式。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人际传播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1.双方参与度高 人际传播是典型的双向信息交流,双方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时,人体的全部感觉器官都可能参与信息的传递和接收过程。信息接收者在传播过程中并非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能对信息做出积极反应,从而对传播者施加影响。 2.信息反馈及时 在面对面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传播方式,使公共关系工作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即使是在非面对面传播中,信息接收者也可通过回复传播者的邮件和电话等进行反馈。 3.传播符号多样 人际传播双方可以使用语言和大量的非语言符号,如表情、姿势、语气和语调等,并且许多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符号获得的。 4.传播范围小 人际传播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在时空方面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人际传播的速度较慢、范围较小,所传播的信息也无法同时覆盖大量公众。 (二)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的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可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印刷媒介主要包括哪几种?电子媒介包括哪几种?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印刷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和期刊,电子媒介包括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等。 (1)报纸 报纸是传统的印刷媒介,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报纸传播媒介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报纸优点包括:① 可随时阅读,不受时间限制;② 读者可自由选择阅读的内容和顺序;③ 便于保存;④ 制作成本较低,发行量大,覆盖人群广。 报纸的缺点包括:① 以静态的文字和图片为主,没有动态的音频或视频资料,不如电子媒介生动;② 受众范围受读者文化程度和工作条件的限制。 (2)期刊 期刊是定期出版发行的、具有特定覆盖范围的刊物,如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等。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期刊作为传播媒介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期刊优点包括:① 专业性和针对性强,读者群较为稳定;② 报道比较深入、详尽;③ 保存期限较长。 期刊的缺点包括:① 印刷、发行周期较长,信息传递不及时;② 专业性的期刊对读者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发行范围受到限制。 (3)电视 电视是将文字、图像和声音三者结合的传播技术,能给人以逼真的视觉体验。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电视传播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电视优点包括:① 社会普及程度高,受众范围广;② 受众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③ 趣味性强,便于信息传播。 电视的缺点包括:① 节目制作、播放的费用昂贵,要求也较高;② 受众选择信息的范围较小;③ 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不如其他媒介灵活。 (4)广播 广播是以听觉为主的传播媒介。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广播作为传播媒介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广播优点包括:① 收听方便,传播速度快;② 制作与播出的费用低廉;③ 受众范围广,且不受文化程度限制。 广播的缺点包括:① 传播方式单一,只能通过语言形式传播;② 传播信息很难保存或查询;③ 不如电视形象、生动,感染力较差。 (5)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汲取报纸、广播、电视各家之长,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网络媒体传播有哪些优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网络媒体优点包括:① 传播速度快;② 传播者可以直接与公众进行沟通、交流,并及时得到公众的反馈;③ 成本低廉,信息量大;④ 传播形式灵活多样;⑤ 受众范围极其广泛。 【锐意革新】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当宁夏旅游遇上网络直播”(详见教材),让学生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宁夏好神奇”旅游直播活动,让“播客”们在直播旅途中挖掘宁夏的神奇之处 【学生】阅读、思考、理解 2.大众传播的特点 【师生互动】 【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大众传播的特点”视频(详见教材),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大众传播具有哪些特点?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大众传播具有以下特点:① 通过专业化的组织机构来传播,专业水平很高;② 面向全体公众,不具备保密性;③ 很多信息具有时效性;④ 受众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和不同年龄段,具有复杂性;⑤ 大部分传播媒介具有单向性,公众无法及时反馈,即使能够及时反馈,大多数情况下传播者的反应也比较滞后;⑥ 影响范围广,传播速度快。 (三)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与内外部公众之间的传播与沟通。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组织传播具有哪些特点?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1.传播主体组织化 组织传播是组织经营管理的一种手段,其主体是组织而不是个人,传播活动受组织目标和计划的制约,整个过程都在组织的管理和控制之下。 2.传播对象复杂化 组织传播对象既有内部公众,又有外部公众;既有受欢迎的公众,又有不受欢迎的公众。这就要求组织传播要区分对象,有的放矢,以提高传播效果。 3.内部传播有序化 组织内部传播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平级部门传播三种形式。内部传播应按照一定的层级次序进行,如组织逐级请示与汇报、针对性地批复与指导等。组织内部的有序传播保证了组织系统的运行效率。 4.外部传播手段多样化 由于组织外部公众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因此,在传播活动中必须综合运用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方式。 【华彩流光】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荆楚乡村文化旅游展在钟祥市举行”(详见教材),让学生了解荆楚乡村文化旅游展的特色 【学生】阅读、思考、理解 三、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原则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传播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传播是旅游公共关系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覆盖面广、影响深远,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以保证传播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 (一)双向沟通原则 双向沟通原则是指旅游组织与旅游公众互相交换信息、互相反馈。任何试图单方面对旅游公众施加影响的旅游组织,都在无形中忽略了旅游公众的情感和意见,因此无法成功地建立起与旅游公众的良好关系,其传播活动也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旅游组织一方面应积极地向旅游公众公开信息,传播组织的现状、实力和动态新闻等,使旅游公众了解组织;另一方面,旅游公众会通过各种传播途径表达其对旅游组织的意见和看法,旅游组织应当耐心地聆听民意,并且尊重旅游公众的诉求。 (二)真实性原则 旅游公共关系工作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相应地,旅游公共关系传播也应遵循真实性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收集真实信息是旅游公共关系传播工作开展的前提。旅游公共关系人员收集信息、展开调查研究时必须脚踏实地,科学、客观、公正地了解事实,掌握真实的信息。 (2)信息的传播要实事求是。信息传播可以借助某些艺术的手段或技巧,但必须以事实为依据,绝对不能脱离事实或违背事实,也不能以夸大或造假等手段欺骗和愚弄公众。 【课堂互动】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小张说:“旅游公共关系传播既然是为了塑造旅游组织的良好形象,那么,出于塑造形象的目的,美化、夸大和编造传播内容完全是可以的。”你认为小张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三)系统性原则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系统性原则包括哪几个方面?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系统性原则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旅游组织作为一个系统,有其特定的整体目标。进行旅游公共关系传播时,必须考虑组织的整体目标,在此前提下合理设置各个阶段的目标。 (2)旅游公共关系传播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工程,旅游公共关系人员要摒弃“临时抱佛脚”的投机观念,制订系统的传播计划、方案和策略,并且逐步落实。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探索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3~6人,完成“讨论大众传播的利弊”活动,讲解活动内容 请以“大众传播的利弊”为主题,展开小组讨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学生自由分组,每组3~6人,并推举出小组长。 (2)小组成员根据自身见闻和经历,讨论大众传播的利弊,由小组长记录和整理其主要观点。 (3)小组长代表本小组发言。 【学生】思考、讨论、派代表进行发言 【教师】对各组的发言进行评价
课堂小结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概念、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方式、旅游公共关系传播的原则。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项目自测”中的相关习题。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