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旅游市场(三)课时 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国际旅游市场的分类和客流规律 素质目标: 了解国际旅游市场的分类和客流规律,能够在旅游工作中自觉维护中国利益和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国际旅游市场的分类和客流规律 教学难点:国际旅游市场的客流规律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 第1节课:考勤(2 min)→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38 min) 第2节课: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20 min)→小组讨论(15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 (2 min)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问题导入 (5 min) 【教师】复习提问 (1)简述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分类。 (2)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有哪几类?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过渡到新知讲解 通过复习提问,检查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督促学生做好课后复习传授新知 (38 min) 【教师】讲解国际旅游市场的分类 第四节 国际旅游市场 一、国际旅游市场的分类 世界旅游组织根据世界各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全世界国际旅游的客源分布格局,将全球划分为六大旅游市场,即欧洲市场、美洲市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市场、非洲市场、中东市场和南亚市场,并相应地设有六个世界旅游组织地区委员会。 (一)欧洲市场 欧洲一直是全世界国际旅游的中心地区,也是世界上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 (二)美洲市场 美洲是仅次于欧洲的国际旅游业发达地区,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国际旅游客源市场。 【教师】讲述旅游小贴士 欧美两洲总共接待的国际旅游人次至少占据全世界国际接待量的3/4;这两洲的国际旅游收入在全世界国际旅游收入总额中的地位同样如此。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 (三)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市场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是目前世界上排名第三的国际旅游接待地区,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三大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当前,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很快,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全球国际旅游重心将向亚太地区转移,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崛起 2.欧美地区旅游市场发展放缓 3.欧洲地区交通拥挤、不便 (四)非洲市场 非洲地区近年来国际旅游接待量增长较快,其较低的旅游价格对欧美和亚太地区部分旅游者的吸引力较强。但在国际旅游客源产生方面,这一市场的规模还有待开发。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非洲贫穷落后,为什么被称为旅游者的天堂,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讲解新知 (五)中东市场 中东地区是联系三大洲、沟通两大洋的世界海陆空交通要冲,作为产生国际客源的旅游市场一直为世界所重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曾经是全世界国际旅游重要接待地区之一。此后由于战争和政治动荡,该地区国际旅游业始终未能恢复兴旺。 【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你知道中东有哪些旅游资源吗?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讲解新知 (六)南亚市场 南亚地区主要是指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国家,该地区旅游业发展较为落后且不稳定。但随着该地区对国际旅游业政策的逐步放宽,尤其是印度政府对旅游政策的放宽,该地区的旅游业也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教师】讲述“六大旅游市场”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国际旅游市场 欧洲主要国家 北欧: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 东欧: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 中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 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 南欧: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北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希腊、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墨塞哥维那、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 (…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 【教师】组织抢答小游戏: 请根据出现的国家名字说出其对应的旅游市场 【学生】观看、思考、抢答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通过老师讲解和案例解析,使学生了解国际旅游市场的分类第二节课问题导入 (5 min) 【教师】复习提问 国际旅游市场有哪些种类? 【学生】思考、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过渡到新知讲解 用问题导入,检查学生对前面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传授新知 (20 min) 【教师】讲解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二、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一)旅游客流定义 当旅游者从自己的常住地出发,到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去观光游览、娱乐消遣,便构成了一定流向、流量特性的旅游者群体,这一旅游者群体就称为旅游客流。 (二)旅游客流的两个主要指标 1.流向 指旅游者从常住地至旅游目的地所形成的旅游指向。它是旅游者根据自己的旅游动机与经济能力对旅游目的地所做的选择。 2.流量 指在一定时期内流向同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数量。 3.两者关系 旅游者流向与流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首先,有了一定的流量才能构成流向;其次,只有旅游者朝一定方向汇集才能形成流量。 (三)旅游客流规律 1.远程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国际旅游客流流向规律是由近及远,以近距离旅游为主,远程旅游相对较少,但远程旅游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前往邻国或近距离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时间短、费用少。 (2)近距离旅游过程中障碍较少,易产生安全感和亲切感。 (3)邻近国家之间出入境手续和交通都较为便利。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带薪休假逐渐普及,加上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等,国际远程旅游流量将不断增大。 【教师】组织问卷调查: 你一般会选择( )做为旅游目的地(多选)。 A 风景名胜 B 各国首都 C 文化名城 D 经济中心 E 网红打卡地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公布问卷调查结果,导入新知讲解 2.旅游者多流向风景名胜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国家旅游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旅游引向性,也是旅游企业重点销售的旅游产品。旅游者能够通过旅游活动欣赏到本国、本地区没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从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丰富阅历。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既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象征,汇集了该国或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精华,又是交通枢纽,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优越的物质条件、理想的生活方式、齐全的娱乐设施等都对旅游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在精神和物质方面获得满足。 3.旅游者流量和流向集中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1)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基础雄厚,国民收入较高、闲暇时间较多,再加上城市化程度较高,人们有机会外出旅游。 (2)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先进的通信网络和发达的交通工具,外出旅游方便、舒适、快捷。 (3)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且经济发达、技术进步、基础设施较完备,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经验丰富。 (4)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起步早、发展快、经验丰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 4.国际旅游客流在具有某种特殊关系的国家或地区之间流动 由于历史、移民、婚嫁、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原因,有一种旅游流向发生在相互关联的国家或地区之间。例如,英联邦国家之间的旅游者相互流动;由于文化方面的因素,日本一直是中国巨大的客源市场;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外华人回国探亲、观光。 【学生】阅读、理解、记忆 通过老师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国际旅游客流规律小组讨论 (15 min)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新冠疫情对全球旅游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后疫情时代如何利用旅游客流规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条件下,逐步恢复旅游业? 【学生】聆听、思考、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上台发表讨论结果 【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各组的发言,并进行总结 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堂小结 (3 min)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本节课学习了国际旅游市场的分类和客流规律,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对国际旅游市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课下认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印象作业布置 (2 min)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第五章的简答题第三题。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效果不错,学生基本掌握了所学知识,并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全程参与,主动求知。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成功的掌握了知识点。小组内的互助,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要,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形成一种宽容的文化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