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旅游的影响(一)课时 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旅游对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素质目标: 了解爱和小镇,感受我国陶艺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旅游对经济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旅游对经济的影响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 第1节课:考勤(2 min)→案例导入(5 min)→传授新知(38 min) 第2节课: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20 min)→小组讨论(15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 (2 min)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案例导入 (5 min) 【教师】讲解案例“旅游扶贫助力巴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过渡到新知讲解 借助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传授新知 (38 min) 【教师】讲解旅游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第一节 旅游的经济影响 一、旅游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一)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1.旅游就业 (1)直接旅游就业:指旅游企业创造的就业,如旅行社的工作人员、旅游饭店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就业等。 (2)间接旅游就业:指与旅游业相关的行业(如邮电通信业、商业、农副业等)创造的就业。 (3)引发就业:指旅游业与其相关行业投入的再消费所创造的就业。 2.旅游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主要表现在: (1)能为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不同的就业岗位; (2)对高新科技依赖度低,就业人员可快速上岗。 (3)旅游业产业链长,就业机会多。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浙江乌镇旅游带动就地就近就业”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谈谈案例中旅游对就业带来的影响 2021年11月,嘉兴桐乡市开发运营乌镇旅游带动就地就近就业,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共同富裕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1964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详见教材) 【学生】阅读、思考、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继续讲解新知 (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它的发展有赖于旅游目的地众多部门和行业的配合与支持。其关联带动功能很强,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建筑业、交通客运业、轻工业、商业、工艺美术业、农副业、水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1.推动建筑业的发展 为了适应客源市场的需求,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必须修建旅游饭店,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建造会展中心、博物馆、展览馆,修筑机场、车站、码头等,以及开展与之相适应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配套市政工程。 2.促进交通客运业的发展 “行”在旅游活动六大要素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行”就没有旅游活动的产生。发展旅游业,就必须先发展交通客运业,如疏通道路、扩建机场等,同样旅游业的发展又必然促进交通客运业的迅速发展。 【教师】讲述“江苏积极探索‘交通+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案例,使学生体会交通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近几年,江苏积极探索“交通+旅游”融合发展路径,以完善旅游景区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机衔接,解决“最后一千米”问题,从游客需求出发,逐步拓展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丰富旅游产品体系。…(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体会 3.拉动轻工业、商业、工艺美术业、农副业和水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托轻工业、商业、工艺美术业、农副业等的大力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也必将为这些行业的发展提供机会。 【教师】讲述“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案例,使学生体会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广东省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是一个在青山绿水间融茶叶和水果生产、生态公益林改造、园林绿化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开放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度假村。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以“茶田风光、旅游胜地”为发展方向,营造浓厚的茶文化,并融客家文化于其中,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农业开发、度假功能。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先后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青年文明号等20多个荣誉称号。 【学生】聆听、思考、体会 (三)增加政府税收 国家的旅游税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国际旅游者的税收,主要包括入境签证费、出入境交付的商品海关税等;二是来自旅游业的各有关营业部门的税收,包括各旅游企业的所得税等。 (四)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1.增加外汇收入 (1)外汇 定义:指用于国际贸易清算的外国货币和可以兑换外国货币的支票、汇票、期票等证券。 作用: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体现了该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支付能力。 (2)外汇收入 贸易收入:通过出口商品带来的外汇收入。 非贸易收入:指有关国际保险、运输、旅游、利息、居民汇款、外交人员费用等方面的外汇收入。 资本往来收入是指对外投资和贷款折收带来的外汇收入。 (3)旅游外汇收入的优势 1)就地出口2)即时结算3)免收关税 2.平衡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与其他国家产生经济往来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入大于国际支出时,其国际收支账户便会出现顺差或剩余,相反则出现逆差或赤字。旅游外汇收入对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可通过弥补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来体现。 (五)扩大内需,促进货币回笼 在物质产品的市场生产和供应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发展国内旅游业向旅游者提供各种旅游产品和服务,是扩大内需、促进货币回笼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师】讲解旅游小贴士 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稳步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基础更加牢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国内旅游人数达60.06亿人次,同比增长8.4%;入境旅游人数达14 531万人次,同比增长2.9%;出境旅游人数达15 463万人次,同比增长3.3%;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1%。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 (六)平衡地区经济发展 国际旅游的发展可以促使旅游客源国的财富向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使世界财富实现再分配;而国内旅游可把国内财富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转移,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实现再分配。 【教师】讲述“爱和小镇:世外“陶”源+文化扶贫”案例,请学生总结本案例的成功之处 爱和小镇位于河南省洛宁县罗岭乡,占地面积约3 000亩(2平方千米)。在改造之前,这里交通闭塞,房屋破旧,农作物单一,是国家级贫困村。它虽然藏身于大山深处,却精致至极,散发着独特的艺术气息,因此引来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到此挥毫泼墨,留下印迹。艺术帮助百姓致富是陶艺村规划建设的一部分。一座曾经不为人知的小山村,仿佛再也不甘寂寞,绽放出了自己的光彩,让文人骚客们流连忘返。…(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通过老师讲解,使学生了解旅游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爱和小镇,感受我国陶艺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第二节课问题导入 (5 min) 【教师】复习提问 (1)旅游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外汇收入有哪些? 【学生】思考、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过渡到新知讲解 用问题导入,检查学生对前面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传授新知 (20 min) 【教师】讲解旅游对经济的消极影响 二、旅游对经济的消极影响 (一)引起物价上涨 大量旅游者的到来,可能会引起某些商品(如生活必需品、旅游纪念品等)的供应不足,从而引起商品价格上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土地投资很快上升到占全部投资的20%,由此造成的土地价格上涨,势必会引起当地住房价格上涨。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古巴:旅游的影响冰火两重天”案例,并请学生谈谈为何会出现冰火两重天?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据媒体报道,旅游业的繁荣对古巴(见图 7-6)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一些影响,私营旅游业正在与古巴广大人口争夺高质量的食品供应。表面上看,古巴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能够为这个经济状况艰难的岛国注入现金流,但实际上游客们吃掉了旅游业带给古巴的“蛋糕”。 …(详见教材) 【学生】阅读、理解、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继续讲解新知 (二)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由于旅游从业人员的收入普遍高于一般农业劳动者。这很可能促使大量农业劳动者放弃农业,转而从事旅游业,造成大量田园荒芜或减产,导致产业结构向不正常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农副产品产量大幅下降,如果当地居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方式,一旦危机袭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可能会影响社会和经济的稳定。 (三)影响国民经济稳定 1.旅游活动有季节性 旅游淡季时,旅游市场供大于求,不可避免地导致旅游设施和劳动力闲置、剩余物资大降价和居民收入减少等现象,进而给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2.旅游活动受制于需求市场 旅游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客源地居民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和旅游动机,而这些都不是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如果旅游客源地经济不景气,或旅游客源地居民对某些旅游目的地的兴趣偏好发生转移,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业就会出现萧条或衰退现象。 3.旅游业是敏感性产业 旅游需求还受旅游目的地政治、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旦这些不可控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就会导致旅游需求大幅下降,旅游业乃至整个经济体系都将严重受挫,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学生】聆听、阅读、理解、体会 通过老师讲解,使学生了解旅游对经济的消极影响小组讨论 (15 min)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学习效果综合考核中的分析题“变味的习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上述案例中反映了旅游在哪些方面产生的影响?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 【学生】分组、聆听、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上台发表讨论结果 【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各组的发言,并进行总结 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堂小结 (3 min)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本节课学习了旅游对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对旅游对经济的影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课下认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印象作业布置 (2 min)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第七章学习效果综合考核中的填空题的第一、二、三题,简答题的第一题。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环节完整,在课堂上教师运用案例创设情境,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自主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