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旅游的影响(二)课时 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熟悉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熟悉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素质目标: (1)了解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并存于广西桂林阳朔西街的奇妙景象,深入体会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增强民族自豪感 (2)了解青岛所倡导的文明旅游理念,自觉规范自身的旅游行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旅游对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 第1节课:考勤(2 min)→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23 min)→小组讨论(15 min) 第2节课: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20 min)→小组讨论(15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 (2 min)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问题导入 (5 min) 【教师】复习提问 简述旅游对经济的影响。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过渡到新知讲解 通过复习提问,检查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传授新知 (23 min) 【教师】讲解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第二节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一)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师】讲述“广西桂林阳朔西街:中国第一‘洋人街’”案例,使学生体会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石板路、桂北民居、餐馆、旅店、民间艺术家……广西桂林阳朔西街是一条古今兼具、中西融合、颇具文艺范儿的老街,它的特色风姿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体会 (二)增进国家间相互了解,促进友好交往 (三)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二、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 (一)传统文化遭到破坏或发生变异 1.传统文化遭到破坏 1)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你都知道或见过哪些不文明行为?遇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你会怎么办?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讲解新知 2)旅游经营和管理不当 【教师】讲述“被烧毁的独克宗古城”,使学生感受旅游经营和管理不当的后果 2014年11月,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某客栈经营者唐某,在卧室内使用取暖器不当,引燃可燃物引发火灾,造成烧损、拆除房屋面积59 980.66平方米,烧损(含拆除)房屋直接损失8 983.93万元(不含室内物品和装饰费用)的重大火灾事故(无人员伤亡)。此次大火持续时间长,烧毁了近2/3的建筑,曾经最繁华的独克宗古城在这场大火中付之一炬。这起事故也引发了媒体及公众对古城保护及商业开发的思考。 【学生】聆听、思考、感受 2.传统文化发生变异 【教师】组织学生扫码观看“泼水节”微课视频,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旅游业对这些传统习俗带来了哪些影响?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讲解新知 (二)旅游目的地居民价值观发生变化 旅游者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的信仰、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在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异质文化、注入文化活力的同时,其意识形态中的糟粕成分也会跟随旅游者悄然而至,这会对旅游目的地居民造成不良影响。 (三)旅游目的地居民生活受到干扰 旅游者到来后,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会受到挤压,交通堵塞、景区拥挤、公共设施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原本平静、有序的生活变得杂乱无章。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通过老师讲解,使学生了解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了解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并存于广西桂林阳朔西街的奇妙景象,深入体会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增强民族自豪感小组讨论 (15 min)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学生】聆听、思考、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上台发表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 旅游对社会文化虽然有消极影响,但积极影响依然占主导地位,并且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不是必然发生的。因此,我们应当全面认识旅游和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扩大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抵制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其消极影响,加速人类文明进程,并积极开发、利用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遗产和现代科学技术资源等,使旅游业沿着健康的道路快速发展。 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二节课问题导入 (5 min) 【教师】复习提问 (1)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2)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学生】思考、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过渡到新知讲解 用问题导入,检查学生对前面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传授新知 (20 min) 【教师】讲解旅游的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旅游的环境影响 一、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一)促进旅游目的地改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 (二)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讲述“青岛:文明出游变自觉,节约用餐成风尚”案例,请学生总结本案的成功之处 倡导文明出游,已成为青岛大多数旅游企业的自觉行为,并成为青岛的亮丽风景线:景区内,工作人员身披红色绶带,用优质服务传递文明理念;餐厅里,“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警示语随处可见,小份餐、公勺公筷成为旅游者的普遍选择;十字路口处,身穿亮红色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引导旅游者文明出行……(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继续讲解新知 (三)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 (四)保护自然景区和名胜古迹 【教师】讲述“江苏句容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积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案例,使学生体会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句容于西汉建县,文物古迹遍布城乡。江苏省句容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在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让历史和文物活起来,并积极探索通过文化遗产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体会 二、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一)造成环境污染 1.空气污染 2.噪声污染 3.水质污染 【教师】展示华山清洁工在峭壁清理垃圾图片,海洋垃圾图片,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二)造成景观失调 (三)造成生态破坏 1.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 2.对动物的影响 【学生】聆听、阅读、理解、体会 通过老师讲解,使学生了解旅游的环境的影响,了解青岛所倡导的文明旅游理念,自觉规范自身的旅游行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小组讨论 (15 min) 【教师】展示旅游造成生态破坏的素材,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旅游造成的生态破坏如何避免?如何平衡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学生】聆听、思考、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上台发表讨论结果 【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各组的发言,并进行总结 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堂小结 (3 min)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本节课学习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对旅游的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课下认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印象作业布置 (2 min)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第七章学习效果综合考核中的简答题第二题。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效果较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大,学生通过学习不但掌握了需要理解的知识,还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个体不断探究,使学生自觉规范自身的旅游行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