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学习要求】 通过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学习重点、难点】理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影响,了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概况。理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各自的特点,体会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各国英雄人物的爱国精神。【问题导学】1.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背景、历程。亚洲觉醒的背景、性质、表现。非洲抗争的背景、方式、表现。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2.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及特点。【知识建构】【概念阐释】1.金元外交因“大棒政策”遭到拉美国家的反对,塔夫脱提出“用金元代替枪弹”,主张运用外交政策推动和保护美国银行家的海外投资,特别是对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中国扩大投资,在这些地区排挤和取代其他帝国主义国家。金元外交实际上是一种资本渗透,通过对外投资来夺取更多的海外市场和殖民特权。2.“门罗主义”和“大棒政策”“门罗主义”实际上是把拉丁美洲作为美国的势力范围,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体现。“门罗主义”后来发展为“大棒政策”。“大棒政策”是在保护美国公司利益和预防其他列强可能干涉拉美事务的借口下,以先发制人的手段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的帝国主义政策。【史料研读】(2023·泰州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19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发生在世界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时代,这是一个包括北美独立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革命在内前后联成一气的“大西洋革命”高潮的一环。领导这场独立运动的,大多数是留学海外,沐浴了欧风美雨的年轻的土生白人。他们深受资产阶级大革命潮流的影响和鼓舞。在他们看来,只要努力仿效西欧、北美,就能把自己的国家建成现代化国家。……但是,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西欧或它的近邻北美英属殖民地那样在政治变革之后,乘风破浪,进入现代化的航道。……欧洲殖民者被赶跑了,殖民地时期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却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大地主阶级同天主教反动势力结成联盟,利用军队作为夺取政权和维持政权的工具,从而形成拉丁美洲政治生活中常见的军阀独裁统治考迪罗主义。——摘编自林被甸《拉丁美洲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典型活动及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美独立后却没有进入现代化航道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答案】(1)典型活动:海地独立;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西属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等。特点:受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影响;多由土生白人领导;仿效欧美,多采用共和政体;大多数国家取得了独立运动的胜利;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完成的不彻底。(2)原因:拉美独立之前,移植的是宗主国西班牙、葡萄牙封建模式;独立后没有进行深刻的经济、政治改革;独立后政局长期动荡,长期存在军阀独裁统治;大地主和天主教旧势力顽固;遭受到美国的长期渗透和武装干涉。【随堂练习】1.(2023·泰州高一检测)“从哥伦比亚到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再到秘鲁和玻利维亚,他掀起的南美大革命,持续的时间是美国独立战争的2倍多,解放的领土是乔治·华盛顿所统辖领土的7倍。”“他”是A.拿破仑 B.玻利瓦尔 C.甘地 D.达·伽马【解析】选B。拉美民族独立运动中,在玻利瓦尔的努力下,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国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获得了独立,B项正确;拿破仑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排除A项;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排除C项;达·伽马是新航路的开辟者,排除D项。2.(2023·淮安高一检测)下幅漫画描绘的是19世纪20年代美国某项对外政策(画面左侧为英法德等国家,右侧为美国;告示牌内容为:严禁闯入美洲,来自美国的山姆大叔),该政策的出台与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有关。对这幅漫画解读最准确的是A.列强干涉北美独立战争 B.列强竞相抢占美洲作殖民地C.美国视拉美为势力范围 D.美国支持拉美民族独立运动【解析】选C。19世纪20年代,美国推行“门罗主义”,以遏制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之名,企图将包括拉美在内的西半球置于美国势力范围之内,C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是在1775—1783年,排除A项;列强竞相抢占美洲作殖民地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美国意图将拉美划为势力范围,而非支持拉美民族独立运动,排除D项。3.(2023·苏州高一检测)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人民掀起的部分反帝反封建运动。这些运动都时间 运动1905—1908年 印度国大党领导的反英斗争1905—1911年 伊朗立宪革命1911年 中国辛亥革命A.广泛发动人民群众 B.实现了完全民族独立C.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D.传播了民族民主思想【解析】选D。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这些运动都是反帝反封建运动,都传播了民族民主思想,D项正确;中国辛亥革命没能够广泛发动人民群众,排除A项;材料中的运动都未实现民族独立,排除B项;伊朗立宪革命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国家,排除C项。4.(2023·盐城高一期中)1881年,面对苏丹马赫迪起义的强大力量,英国殖民当局提出由马赫迪担任北苏丹国王,马赫迪予以驳斥:“我除了需要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外,不需要国王的封号。”这说明A.苏丹民族意识有所觉醒 B.马赫迪追求君主立宪C.资产阶级主导民族抗争 D.英国殖民统治的瓦解【解析】选A。根据材料“我除了需要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外,不需要国王的封号”可知,马赫迪民族意识强烈,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君主立宪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资产阶级主导民族抗争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此时英国的殖民统治没有瓦解,排除D项。5.1896年,西方舆论惊呼,“不敢想象,一个文明的欧洲国家的军队会在一名非洲酋长的士兵手中遭到如此巨大的灾难”。引发“西方舆论惊呼”的原因是A.埃塞俄比亚打败侵埃的意大利军队 B.孟尼利克二世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C.“欧洲中心论”思想受到严重挑战 D.殖民体系瓦解冲击了西方国家认识【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打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全国人民英勇抵抗,终于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故选A项;孟尼利克二世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是在1894年,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B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引发“西方舆论惊呼”的原因是“一个文明的欧洲国家的军队会在一名非洲酋长的士兵手中遭到如此巨大的灾难”,即欧洲国家的军队与非洲酋长士兵之间的关系,与“欧洲中心论”思想无关,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是在二战之后,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D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