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材料作文的拟题(详解)拟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太宽泛、太晦涩、太直白、太俗气、太冗长等特点。题目设定过宽,角度过大,显得很空泛,只能是泛泛而谈,使得文章流于空,而失于宽。《环境》《人生》题目指向性不明显,不够贴合中心话题,使得题目名存实亡,让人费解。《未尝不可》题目的拟定过于直白,显得单调乏味,有的更觉生硬,有的看似切题实则平淡如水,让人一见则无品味之趣。《自净》《我们》拟定题目时过于随意,并喜用网络语,显得俗气而不够严肃。《贤人良狗》《别怕被坑》作文拟题的要求①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要落俗套。如果标题万一太大,可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②标题不能过长,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③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④拟题时要善于联想。联想,就是由某人某事或事理推想到与之相关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维过程。联想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相关联想,由桌子联想到椅子(空间关联);相似联想,由春蚕联想到老师(奉献精神相似);相反联想,由安乐想到忧患(实质上的相反)。总之,联想要丰富,要融于广袤的时空中,联想合理,就要抓住事物间的联系点。作文拟题的原则①切。标题要与文章内容相符,含意要清楚,宽窄要合度。②精。标题的文字不能拖泥带水,要言简意赅,高度概括。③巧。作文的题目与文章的立意、构思的角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巧的立意、巧的构思才会拟出巧的题目,反之亦然。比如《一花一世界》,一花便是一个世界,世界上有数不清的花,便有说不清的“世界”,答案便是丰富多彩的。既切题意,信息量又多,给人很开阔的想像空间。④无论你的题目有多新,一般情况要让阅卷老师看了能与材料相联系,否则就很有可能被打人偏题的一类,从而得到一个很低的分数。考场拟题原则1、准确、精练。题目应紧扣材料(话题)与文章内容,一目了然,不宜过长,用语言简意赅,有高度的概括性。2、新颖、贴切。题目要新颖、独特、有创意、有个性,但新颖决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必须合乎情理。3、形象、优美。题目所遣之词、所用之字要有形象性、表现力和美感。4、含蓄、醒目。文题应该有一定的内涵,意蕴丰富,耐人寻味。但含蓄并不是玩深沉,真正有内涵的东西应该是人们稍加思索后便能理解其意蕴的题目。如何拟好题(332策略)1、树立三个意识优质的目标意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多角度思维意识:多角度思考,不要单一考虑问题。小角度意识:角度小,立意深。2、坚持三个原则准确鲜明,突出主旨。题目能揭示材料中心,直言事理。形象生动,富有意蕴。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或表现手法,使标题富有文采。3、掌握两个方法基础方法:一种保守而又中规中矩的拟题法。例如:关键词添加法。即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话题后,对中心话题的关键词加以扩展,如加前后缀、解释、造句等方式,以文章的观点为标题。这种方法简单易学,又能紧扣材料,指向明显,中心突出,虽然中规中矩,但不失为一种上手较快的技巧。《挫折——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创新方法:在基础法拟定的题目之上用各种手法加以润色。即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心话题后,对中心话题的关键词加以润色,使得标题既能昭示文章中心,又富含文采。这种润色不再是简单的扩展,而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来使得标题含蓄蕴藉,文采斐然,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方法推荐】1、巧用修辞运用修辞拟题能增强文题的形象性和艺术魅力,使之更加准确贴切、生动鲜明,往往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并且,修辞的运用会使标题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修辞手法具有增强语言表现力的天然优势,它在作文中的作用之重要,犹如电脑鼠标的右键。在作文行文时,使用修辞方法可以使我们的作文语言显得生动、形象、具体、文采飞扬、灵韵飞动。同样,如果以修辞入题目,可使作文显得新奇、新颖、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拟题时灵活地运用比喻、拟人、对比、对偶、夸张、反语、反问、设问、反复等修辞手法,能增强标题的形象性和艺术魅力,使之更加准确贴切,生动鲜明,增添了文采和感染力。【运用比喻】运用明喻、暗喻、借喻等方法把与中心话题有相似性的事物联系起来。《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在心中种一片森林》比如“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这个作文话题,关键词语是“挫折”与“痛苦”,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这两个词语来拟题,就容易陷入话题本身设置的框束。更为棘手的是,话题所提供的“挫折”与“痛苦”的对举状态,很难在题目中圆融。于是有的考生只好拟出这样的题目:《当挫折来临时》《从容面对挫折与痛苦》《战胜挫折与痛苦》等。这些题目虽然没有脱离话题的要求,但是一副平庸的面孔,难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父爱是座山》《五月榴花红似火》《我是一只快乐的小狐狸》《父爱将我举过命运的栏杆》满分作文《风,可以穿越荆棘》,其拟题就堪称典范。“风”与“荆棘”,本是大自然中极为常见的两种事物,却被作者拿来作为“生命”和“挫折”譬喻;中间再用“穿越”一词绳贯,使得话题所蕴涵的“遭遇挫折时要战胜痛苦”的命意,得到了完美的落实。这种譬喻方式不但使话题所蕴涵的比较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形象起来,更为重要的是给我们的思维定势荡开了一个崭新的天地。用比喻来拟题,如以“镜子”为话题,可拟为《心是明镜台》;以“失败”为话题,可拟为《失败不是生活的毒药》《失败是一门必修课》;以“理解”为话题,可拟为《理解———一把打开思想冰封的钥匙》;以“宽容”为话题,可拟为《宽容———社会和睦的良药》;以“真情”为话题,可拟为《真情———心中永恒的山茶花》《父爱是座山》《五月榴花红似火》《我是一只快乐的小狐狸》《父爱将我举过命运的栏杆》【运用对偶】通过相对的形式拟题,显得工整而凝练。《刚柔并济,方能致远》《心若向阳,无畏寒霜》《微光成炬,烛照前行》《畏惧风尘,何至千里》《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对偶:以“环保”为话题——《 一头白发,满山青葱》其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榜上无名,脚下有路》【运用问句】通过问句(反问、设问、疑问等)的形式拟题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谁动了我的奶酪?》《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诚信岂可抛 》《谁是我们的杀手?》《时间都去哪儿了?》设问:《你有一颗柔弱的心吗 》《谁是阿Q 》《是谁动了我的奶酪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争渡!怎渡 》反问:标题巧反问,强调情感。如,《若有诚信,夫复何求 》《诚信落伍了吗 》《诚信岂可抛》《没有你,我该怎么办 》这几个题目因反问修辞手法的运用而具有强烈的感彩,体现了作者对“诚信”的真义的理解与期待的情感。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①《岂以亲疏辨好恶 》②《怎一个“情”字了得 》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为话题:《敢问路在何方 》以“忙”为话题:《究竟谁在忙 》其他:《教师们还不该反省吗 》《雷锋真的没户口 》《我是差生,我容易吗 》《阿斗扶不起来,怪谁 》《生命岂能被痛苦占据》【拟人拟物】拟人:用拟人来拟题,这种方法可以使题目显得亲切自然。以“诚信”为话题,可拟为《诚信“漂流记”》;以“环保”为话题,可拟为《树的“叹息”》;以“幸福”为话题,可拟为《与幸福有个约会》;以“挫折”为话题,可拟为《挫折———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我与挫折的亲密接触》;以“友情”为话题,可拟为《友情树,我成长的伙伴》;以“烦恼”为话题,可拟为《请你不要来敲门》。又如《都是答案惹的祸》《给我们的国足补补钙》《阳光很活泼》《与诚信同行》、《同失败握手》《向失败鞠躬》《带着“诚信”上路》《我与自信签约》《让快乐多一条腿》《给忙一个深呼吸》《跟假话掰腕子》《嫁给一种生活》。《冬天的诉说》《蚊子的自白》《螳螂的秘密》《诚信漂流记》。拟物:《垒高自己》【运用夸张】《世界不大是个家》《一张煎饼包天下》《贪心不足蛇吞象》《胆大包天》【运用引用】《待到山花烂漫时》《一枝红杏出墙来》《小荷才露尖尖角》【运用对比】标题用对比,突现主题《待人以钱,不如待人以诚》《你不诚,我不信》这些题目通过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作者的观念,衬托出“诚信”的价值。《小人物的大故事》《红与黑》《为了忘却的记忆》《城里人,乡下人》《躺着读书,站着做人》【运用反语】《我是一个傻女孩》《我想当个差生》《其实我很笨》《爸爸,我不想做你的女儿》《我发现了家中的“贼”》【运用双关】《洋教师的“洋相”》《牛教师的“牛脾气”》《槐花村的槐花情》【运用排比列锦】《那山 那人 那狗》《小桥 流水 人家》《枣树、父亲和我》《雨珠 露珠 泪珠》《辘轳女人和狗》【运用移觉】《我是那片红红的激情》《晶莹的铅球》《给心灵吃点冰激凌》《微笑是一句世界语》【运用呼告】标题用呼告,热情呼唤。用呼告的方法拟题可以直接在标题中表现作者的爱憎,要么是对叙述主体的热情呼唤,要么是淋漓尽致的谴责或贬斥。如:《将诚信进行到底》《朋友,请带好你的“护照”》《用诚信的甘露浇灌人生的花朵》《让诚信的旗帜高高飘扬》《让世界充满诚信》。以“书”为话题——《别了,漫画书!》。以“关注生活 ”为话题——《给生活加点苦吧!》《请给我松绑》《渴望被爱》《老师,请您听我说》《救救我吧》【考场名题】以“方与圆”为材料作文。《如水般做人,如水般生活》以“沙子与珍珠”为材料作文。《平凡如沙,光亮如珠》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作文,《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梦想在现实中起舞》(拟人)《月圆是诗,月缺是画》(对偶)《入世之人,出世之魂》(对比)《天籁之音’去了哪里》(设问)《人生戏剧戏剧人生》(回环)《坐定人生,人生精彩》(顶真)2、善于化用化用的拟题法,即是借用他人的句子再经过自己的艺术改造而成为题目。在实际写作中,我们可以化用前人的诗词名句名篇、名著、熟语、成语以及现在流行的影视和歌曲等。恰当引用或间接改动、化用耳熟能详、生命力强、影响力大的诗词佳句、名言警句、谚语熟语、流行歌词、影视广告词等,会使文题文质兼美,显得深刻而有哲理、含蓄而有韵味、亲切而不落俗套,使考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得到肯定。以“同学关系”为材料作文。《包羞忍辱是男儿》(化用杜牧诗句“包羞忍耻是男儿”)。《将友善进行到底》(化用电视剧名“将爱情进行到底”)。以“大豆与豆腐”为材料作文。《野百合也有春天》(引用歌词“野百合也有春天”)。以“更重要的事”为材料作文。《独善其身不如兼济天下》(化用孟子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请别人挑错”为材料作文。《掌声响起来》(引用歌词“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以“经验和勇气”为材料作文。《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引用裴多菲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以“过一种平衡的生活”为材料作文。《生活‘衡’美好》(利用谐音)。《风雨欲来志满楼》(化用“山雨欲来风满楼”)《春风再度玉门关》(化用“春风不度玉门关”)《不知足者常乐》(化用“知足常乐”)3、揭示中心法提炼文章中心,直接点明材料的主旨,高度概括写作内容,用简练的动宾结构的短语或呼告式短语作标题。这种拟题方法,简洁响亮,直指中心,明白易懂,不仅能为考生写作行文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点,也向阅卷老师点明自己作文的主题以“同学关系”为材料作文。《学会包容》《扶起你的善良》以“沙子与珍珠”为材料作文。《实现人生最美丽的蜕变》以“顾城的诗”为材料作文。《扎根基层,成就永恒》以“富翁的捐助”为材料作文。《让感恩之心常在》以“方与圆”为材料作文。《让方正成为一种信仰》以“中学生‘三怕’”为材料作文。《莫让国学渐行渐远》4、意境营造法拟题时,把几个相联系的词语或短语连缀起来,把几个意象组合起来,把几个场景叠加起来,把几个情境剪辑起来,把几幅画面拼凑起来,营造一种与话题内涵、材料意旨、文章中心相关或相符的意境,使读者从文章题目中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和理的启迪。以“更重要的事”为材料作文。《随心 随梦 随想》以“手握一滴水”为材料作文。《期冀 恒久 纯洁》以“同学关系”为材料作文。《明争 暗斗 友谊》以“沙子与珍珠”为材料作文。《磨练 蜕变》以“站在路边鼓掌的人”为材料作文。《奔跑 掌声 路》以“书信形式的变化”为材料作文。《追寻 传承 文化》5、正副标题法双标题法在一个大的标题下使用一个小标题加以限制,使作文范围更小或文章延伸后与仍材料保持比较直接的联系。双标题中正题是副题的形式和物质,是“外簧”;副题是正题的内容和精神,是“内簧”。正副标题结合使用,“双簧”并演,内外结合,相得益彰,而且更 能 体现文章精神实质,显示作者的写作功力。既可以给是给标题拟副标题,也可以文章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再给它们加上一个简洁、恰当的小标题。前者突出主旨,后者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作文。《桃花源祭——不听智者之言的悲剧》以“众多历史和文学人物”为话题作文。《忠与义的交织——走近宋江》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作文。《双赢——千古传唱一首歌》以“拒绝平庸”为话题作文。《拒绝平庸——风沙渡》又如:《高扬的船帆——纪念郑和下西洋》、《微笑竞争 携手同行——双赢的智慧》、《学会创造完善——从拾贝壳的女孩谈起》6、逆向拟题法【开心一刻】:逆向思维,就是从反面思考问题,“反弹琵琶”出新意。河南一考生写的《不诚不信不为过》一文指出:“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把诚信作为一个正人君子不可缺少的美德。我们都讲究待人真诚守信,喜欢老老实实地做人,可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不诚不信不为过。”立意别开生面,不落俗套,新颖别致。这一题目恰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是那么亮丽,那么惹眼,一下子便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因此,拟题时要克服思维定势,不妨超越常规,进行“异向思维”。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如能逆向思维,一反陈规,必能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就有了阅读的欲望。思维看似违背常情,实则“新”寓“奇”中,有磁石吸铁之效。例如《我渴望有个后妈》《渴望停电》《真想做个差生》《享受唠叨》《100分,我恨你》《满分的悲哀》等。如人们常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你不妨来个《世上只有妈妈“坏”》;人们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你不妨来个《多个“朋友”多堵墙》;人们常说“榜上无名,脚下有路”,你不妨来个《榜上有名,脚下无路》;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你不妨来个《学会在失败中认输》、《失败了,多好》;以“成长”为话题,可拟为《我不想再长大》;以“素质教育”为话题,可拟为《今夜渴望停电》;以“读书”为话题,可拟为《我是个贫者,我也是个富翁》;以“烦恼”为话题,可拟为《不该烦恼的烦恼》。类似的题目还有:《人生难得退堂鼓》《近墨者未必黑》《弄斧到班门》《铁杵何必磨成针》《三个臭皮匠怎敌诸葛亮》《千里马也会失蹄》《选择牢笼》《我想当个差生》……这样拟题新颖直观,内涵丰富,很有创意。还有故弄玄虚法:故意用使人迷惑和误会的手段,引人注意。例如:《我是一条常常不洗澡的鱼》《我和他的第一次亲密接触》7、借用符号或公式拟题以符号或公式为题,可给人醒目、直观的感觉。同时,在普通的符号和公式上面常常寓有新意,耐人寻味。如以“诚信”为话题,拟题为《7-1=0》。因为材料中有“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而诚信为七分之一,作者认为诚信是至关重要的,失去它,一切全无,题目形象而尖刻,也交代了文章内容。又如《减负≠减副》、《8﹣1>8》、《真诚﹢守信=真正的友谊》、《学校生活ABC》、《奋斗﹢机遇=成功》、 《多解的题:规矩=?》、《 1﹢1=1》、《10-1= 》、《母爱>爱母》、《爱心SOS》。以符号或公式为题,可给人醒目、直观的感觉。同时,在普通的符号和公式上面常常寓有新意,耐人寻味。8、词语巧妙嫁接拟题借用其他行业或时下流行的用语,与语文学科进行无缝对接,如此拟制出的题目无疑就具备了远缘杂交的奇异优势,是一朵赏心悦目的娇艳之花。如《金钱和快乐如何换算》《青春的内存和接口》《愚蠢指数》《心灵风湿症》《可持续的快乐》《打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的擦边球》《拍卖诚信》,看了这些题目,谁能不颔首称许 当然,拟写艺术化标题的技巧,远远不止以上几种,还有错位法(《有风格的小偷》《完美的错误》),谐音法(《向前看与向钱看》),并列组合法(《词人 酒徒 钓客》)。只要你平时多注意报刊杂志上文章的标题,反复比较,悉心体会,就一定能够发现并总结出最佳的拟题方法。古人曾把拟题喻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则尤为重要了。上述几种拟题方法共同的特点是:不仅能够准确地表情达意,而且可给人艺术化的享受。“标题亮丽,文自生辉”。相信一个好的标题,定能让你的文章锦上添花。【温馨提示】1、切合主旨,紧扣文体。2、创新和文采。3、过犹不及。【巩固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拟定题目。“正能量”本是出自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中物理学名词,它指伴随着与一个变量有关的自由度的负能量,总是被伴随着另一个纵向自由度的正能量所补偿,所以负能量在实际上从不表现出来。生活中,“正能量”当选2014年度国内热词,社会上对这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它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能促使人不断去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解题过程】1、寻找关键词,或者关键句——“正能量”2、“添加法”拟题《焕发正能量》、《传递正能量》、《正能量,我们需要你》3、创新法拟题比喻:《正能量——我们的加油站》比拟:《让“正能量”芳香四溢》呼告:《尽情释放你的正能量》反问:《生活岂能无正能量?》对偶:《积蓄正能量,疏导负能量》【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23年10月3日,第19届杭州亚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中,全红婵以438.20的成绩获得金牌。自东京奥运会以来,她就成为举世瞩目的“天才少女”。人们都看到了她的成功,把天才的名号与她绑在一起,却不知这位所谓的“天才”,7岁就开始每天接受三四百次严格训练。成功没有捷径,所谓的天才都是百炼成钢,是勤奋让天赋显现。面对采访时,她说:“每次比赛的目标就是超越自己一点点,跳好自己的,专注去比赛,去做动作,努力成就自己。”读了这段文字,你有怎样的启发和思考?请以“努力成就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把事情写清楚。写得有感情。抓住细节,锤炼语言。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老泥解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一、审题立意。题目要求以“努力成就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因此,文章的主题应该是关于通过努力和勤奋来取得成功的故事。文章的中心思想应该是表达通过努力和勤奋取得成功的主题。主人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克服困难和挑战,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展现出努力成就自己的重要性。三、选材构思。文章可以从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入手,通过具体的事件和细节来展现主人公如何通过努力成就自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主人公的梦想和追求:文章开始可以介绍主人公有一个追求,有一个目标,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可以是成为一名科学家、一名运动员、一名音乐家等等。②主人公的努力和付出:文章可以介绍主人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可以每天早起晚睡,可以放弃很多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和困难。③主人公的挫折和困惑:文章可以介绍主人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困惑,他可能会遇到很多失败和打击,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④主人公的成长和成功:文章可以介绍主人公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取得了成功。他可以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困难,可以是获得了某种荣誉或成就,也可以是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范文展示】努力成就自己黑板上,我面对着丝毫没有头绪的奥数题,有些犯迷糊,整个人晕晕乎乎、飘飘忽忽的,好像在闹市里迷了路,满眼陌生,满眼惊恐。手中的笔,拿起来了,又放下了;拿起来了,又放下了,好像放映在反复播放着这个动作一样。我看着同桌作业本,竟太过于全神贯注,以至于一丝黏糊糊、亮晶晶的口水挂在嘴角上都一点儿也没有察觉。一个小时的答题时间在弹指即逝,而我的本子上,只有几个乱七八糟的算式。老师开始讲解题目了,很无奈,老师点了我的名字。可怜的我,前后左右都只能看见一只手拿着笔在纸上不停地挥舞着,挤在这么一群天生自带光环,令老师如沐春风的优等生之间,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落寞无助。我的脑子中一片空白,咬着嘴唇,脸上火烧火燎,红到了耳根,恨不得能挖个地洞钻进去才好。老师盯着我,脸上满是担忧与焦虑:唉!我心如乱麻,惶恐而又紧张,脸色发白声音颤抖着,明显带着哭腔:对对不起,我我不不会。窗外,一团一团乌云沉甸甸地聚集在天边,形状张牙舞爪,颜色也显得阴郁诡秘,顷刻之间把满天火辣辣的阳光都吞了进去。大雨落下来了,噼里啪啦几声爆响,脆而有力,那声音如同千军万马由远到近冲杀而来。我的心也像这雨一样,乱得很。老师挥了挥手,让我坐下。我瞄了一眼老师,又很快躲闪开去,坐下来,原本绷成铁块的身体,骤然间就散塌成了一团棉花。是时候该努力了,唯有努力,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中考真题】它是一片毫不起眼的叶子。整整一个夏天,它以自己的本色隐没于大树的盛装之中,给炎热的日子平添上一抹绿意。可是,如今秋天到了,在瑟瑟风声中,它日渐干枯。模样也变得愈来愈难看了。终于有一天,它从高高的枝头飘落到了地上。那一刻,它不由得发出最后一声叹息:“唉,可悲的命运呀,现在我毫无用处了!”恰好那时,一只小虫子经过。看到面前的落叶,二话没说,就钻到了它的下面。“多厚实的被子!”小虫子发出由衷的赞叹,“这下冬天不用发愁了,到时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上面的童话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再渺小卑微的生命也有其自身的价值;不要妄自菲薄,要正确认识自己;与其哀叹命运,不如换个角度想问题,可能会迎来新的转机。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老泥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1)审题立意。根据材料“上面的童话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再渺小卑微的生命也有其自身的价值;不要妄自菲薄,要正确认识自己;与其哀叹命运,不如换个角度想问题,可能会迎来新的转机”的提示,可以从“再渺小卑微的生命也有其自身的价值”“不要妄自菲薄,要正确认识自己”“与其哀叹命运,不如换个角度想问题,可能会迎来新的转机”三个观点(启示)中任选一个立意。也可以不顾及材料“启示”,直接从材料抓住一点思考,进行立意,如抓住叶子在夏天的时候为人们在火热的日子里添上一抹绿意,秋天落下以后,还成了小虫子的被子,给它带来了温暖,可以说,叶子把它的所有都奉献给了这个世界。从中可提炼出“奉献”进行立意。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2)选材构思。应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明去一个立意,如再卑微的生命也有价值、正视自己就是善待自己、转变思路就会柳暗花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等等。然后根据自己熟悉的体裁选定文体。。如写成记叙文,应讲述与立意有关的故事,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要用心理描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立意之所在。如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范文展示】奉献《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一些洁白碎粉的石灰,家乡在那连绵起伏的大山之中,你可知道在那火炉里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好比常说的孙悟空关进炼丹炉中,炼就火眼金睛的感觉,可壮烈了!后来,也不知怎么地,经过了千锤万凿之后,变成了一个全新的我——粉笔。我好奇的问妈妈:“我们生下来是干啥的呀?”妈妈回答:“奉献!”“那么奉献一定很好玩啰?”妈妈苦笑着却不回答。那天空——瓦蓝瓦蓝的;那大山连绵起伏,仿佛是大海的波浪;白云悠悠,流水潺潺,这一切多么美啊!我真想永远地拥有,拥有……那一天,我们被工人们装进纸盒中,送往城里,一路上,我们都七嘴八舌的议论着。突然有一个小弟弟冒出一个问题:“我们去城里干什么呀?”哥哥告诉他:“我们要去奉献,要去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别人服务。”“那我们不是再也见不到家乡这仙境般的美景了?!“大家听了都默默不语了。城里的月光,皎洁而明亮。多彩的霓虹灯,是否意味着我们多彩的命运……我们被搬运工,运进了教室,在那苍老破旧的粉笔盒里,一天一天期待着,期待着……期待是幸福的,期待也是恐怖的,我静静地躺在粉笔盒里,希望老师能够让我奉献,但也希望能在粉笔盒中呆地时间更长,更长…因为,每当我看到我的同伴被老师折断双腿时,我的全身都充满了惶恐,预测着自己在被老师使用前折断双腿的感受,一定是痛苦不堪,睁不开眼,可是奉献,却是一件很值得敬佩的事情,我甘愿忍受。那瓦蓝瓦蓝的天空,那连绵起伏的大山,那小溪,那白云,这一切将离我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直到有一天,两个手指伸进了粉笔盒,拎住了我的头部,把我向上提起。“啪!”地一声,马上,我只是感觉疼痛难忍,因为双腿已被老师残忍的折断了。这时,老师又把我高高的举起,在黑板上,使劲地摩擦着,我的鲜血——粉笔灰,四处洒溅,随着摩擦的力度,我的身体也越来越小。只见,黑板上,我化作了白云,化作了草地,化作了阳光,化作了高山流水……这一切我已经满足了,因为我知道,这就叫奉献,虽然我的身体越来越小,可我化作了高山流水,深深地刻印在那七十多位同学的脑海中了,我满足了。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死神也望而却步……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