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试讲年级 七年级 课题 5.1我们的情感世界
试讲课目 道德与法治 课时安排 1课时 备课人 XXX
教材分析 《我们的情感世界》是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包括“丰富的情感”和“情感的作用”两目。第一目既有体验学习,也有认知学习,从感受情感的丰富性出发,了解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认识情感的复杂性。第二目帮助学生认识情感对于自身生命成长的重要价值,引导学生自觉关注自身的情感发展。
学情分析 本学段学生为七年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对亲人、同学、老师、祖国、家乡、动物等方面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但大部分的学生并不清楚情感的内涵和复杂性以及对自身生命成长的重要价值。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知道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情感的作用,形成涵养情怀、陶冶情操的意识。
教学目标 健全人格:了解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形成对情感的基本认知;提高对自身情感状态的觉察能力,增强对生活体验的敏感性;
道德修养:关注自己的情感,形成通过情感积累逐渐涵养情怀、陶冶情操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感的类型; 教学难点:情感的作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课前导入 展示学习目标,视频导入,创造情境,体验情感。 教师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视频,并提问:面对国旗、听着国歌你会有什么感受? 教师过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关注自己的情绪,不断积累创造,会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在品味情感过程中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学生观看视频,体会自豪、激动的情感体验。
二、 新课讲授 环节一:丰富的情感 知识点1: 需要情感的原因:①我们需要与人交往,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②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 ③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知识点2: 情绪情感的联系与区别:情绪和情感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景的改变而改变。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相对稳定。 知识点3: 情感的类型:(按层次划分)基础情感:安全感 ;高级情感:道德感; (按体验划分)正面体验:爱的情感;负面体验:恐惧感;两方面混杂的体验:敬畏感 活动探究一: 教师展示课本P42图片中祖国、亲人、同学、自然、老师等主体,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一主体,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感体验?随后举出正义感、胜任感、责任感的例子。 教师提问:如何生活没有情感会怎么样?通过有情感和没有情感之间的对比,引出生活中需要情感的原因。 学生思考,在课本上写下自己对多个主体的情感,并与同学相互分享。 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理解生活中需要情感的原因,知识情感必不可少。
活动探究二; 教师展示三个情境并提问:下列情景中,哪些心理感受是情绪,哪些是情感? 教师讲解三个情境中情绪和情感的体现,引出情绪和情感的特点和情感的形成。 教师通过图表展示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思考,并进行3分钟的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从例子中理解知识点并作好笔记。
活动探究三: 教师展示五句古诗并提问:这五句古诗分别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教师讲解这五句古诗所蕴含的情感,告知学生:与情绪一样,我们的情感也是复杂多样的。从而引出情感的类型。 学生阅读古诗,进行理解。 学生通过教师讲授的例子理解情绪的类型,并做好笔记。
环节二:情感的作用 知识点4; ①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②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③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④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 教师展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图,从图中告知学生:①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学生观看图片进行理解。
活动探究四: 教师展示课本P44的探究与分享,并提问:(1)我对张老师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2)这些变化对我学习数学有什么影响?(3)结合课本知识,以上案例体现了情感具有什么作用? 教师讲解例子引出情感的作用第二个知识点。 学生思考,进行5分钟的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问题。 学生通过例子理解情感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
活动探究五: 教师展示“一位父亲因女儿被热水烫伤而发明出55°降温杯”的例子,引出情感的作用第三个知识点。 教师展示课本P45活动与探究的图片,通过“我”与妈妈的情感变化引出情感的作用第四个知识点。 学生通过例子理解情感还可以有助于我们去创造,探索未知。 学生通过例子引起共鸣,理解知识。
二、新课讲授
巩固提升 完成练习册相关内容的填写。
课堂小结 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指出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做好相关笔记。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七、教学效果预测 学生情绪高涨,能够积极配合课堂教学;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理解情感的作用,学会运用情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