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二课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二课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3张PPT。麦加朝圣 中新网2015年9月27日电综合报道,沙特阿拉伯卫生大臣法利赫26日表示,麦加朝觐地发生的踩踏事故死亡人数从717人升至769人,伤者增至934人。
朝圣者要在麦加完成最后的仪式,为此,沙特政府派遣了10万名警察,确保人群的安全。在事发地点附近,有数十名紧急救护人员仍在忙碌。(1)这些朝圣者信仰的是什么宗教?
(2)他们为什么到麦加朝圣? 新闻链接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阿拉伯人生活的家园
西高东低,
沙漠广布
炎热干燥,
降水很少
亚洲西部,三洲交界,三面临
海,北回归线横穿而过游牧生活商业活动坚忍耐劳、放纵不羁多神崇拜地理位置气候地形阿拉伯半岛一、伊斯兰教的创始与阿拉伯帝国1、伊斯兰教产生7世纪初号召人们放弃其他崇拜,只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古兰经》麦加穆罕默德背景:
地点:
时间:
创始人:
教义:
教徒:
经典:穆斯林2、出走麦地那和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版图:8世纪中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3、阿拉伯帝国10世纪以后逐渐衰落扩张原因都城:巴格达夺取商路和土地,缓和内部矛盾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是穆罕默德言论的汇编。思考: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统一有什么作用?伊斯兰教关于只信仰真主安拉,不再信仰别的神的主张,对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促进阿拉伯的统一.2.阿拉伯军队都信奉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及其继承者又通过“圣战”宣传,增加了战斗力。为建立统一国家奠定思想基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从7世纪中期起,穆斯林军队先后征服了西亚、北非、西班牙和中亚等地。到8世纪中叶,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8世纪阿拉伯帝国的疆域巴格达8世纪中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东到
印度河
流域西临
大西洋北接
黑海与里海南至
整个半岛 在阿拉伯帝国的建立过程中,在伊斯兰教的传播过程中,阿拉伯人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结合材料和图,说说古代阿拉伯人为什么能够创造出如此光辉灿烂的文化?①阿拉伯人重视教育和知识,在科学文化上持宽容和兼收并蓄的态度(文化产生的动力)。②阿拉伯帝国强大(文化保证)。③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优越阿拉伯数字:原为印度人首创,是阿拉伯人将其改造并传播到欧洲。 阿拉伯帝国建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台,制造了许多精密的天文仪器,直到16世纪,仍被欧洲天文学家使用。阿拉伯人的古天文台曾使用巨型象限仪阿拉伯帝国的医学解剖图清真寺——伊斯兰建筑风格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
中心的克尔白神庙是前来朝觐的穆斯林必须拜谒之地。印度泰姬陵世界各国清真寺开罗清真寺巴基斯坦
清真寺中国清真寺 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清真寺建筑风格也被带到了北非、欧洲、中亚、印度、中国等许多地方,并与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晶。 《一千零一夜》其书名出自这部故事集的第一个故事。相传古时候阿拉伯国王山努亚酷爱打猎,但每次外出打猎时,王后和宫女就同奴仆们到花园里饮酒作乐。国王一怒之下,便将她们全部杀了。此后他每天娶一个少女,翌晨便将她杀掉。百姓深受其害,携儿带女,四处逃奔。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百姓免受灾难,便自愿嫁给国王。她从第一夜起,就向国王讲述有趣的故事,当讲到最动人的地方,刚好天亮。山鲁佐德有意设伏笔,吸引国王继续再听。国王欲罢不能,欲杀不忍,日复一日地拖延下来。山鲁佐德一连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于使国王受到了感动,取消了原来荒唐而残酷的决定。 阿拉伯文学的不朽之作
《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以波斯民间故事为蓝本,吸收了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童话、传说和传奇故事而成。翻译、传播古代著作 阿拉伯人收集了大量古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再传播到世界各地。如果不是阿拉伯人的努力,许多有价值的古代著作可能早已消亡。阿拉伯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思考:1、阿拉伯人将许多古希腊、罗马及印度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为日后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2、阿拉伯人还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传入欧洲,成为东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的使者。阿拉伯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
起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