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针织裤装结构原理与制图1 课件(共18张PPT)《服装结构制图》同步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针织裤装结构原理与制图1 课件(共18张PPT)《服装结构制图》同步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四章
针织裤装结构原理与制图1
一、教学目标
01
教学目的:
让学生掌握针织裤装结构制图的方法,根据裤装的款式能运用制图公式绘画结构制图,并能运用裤装基本型做不同款式的制图变化。
02
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模块结构,包括制图知识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在教学中采用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形式,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讲授,而且要重视学生实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两部分内容是同步进行的。
二、教学要求
结合人体讲解裤装的结构制图方法,让学生理解裤装的结构原理。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要与学生互动,同时也要结合针织裤装的特性做制图练习,将学习的知识迁移到练习中去,巩固新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教学内容
复习提问
第四章 针织裤装结构原理与制图
第一节裤子基本型
第二节针织裤结构制图方法
第三节裤装造型变化。
第四节裤装结构制图实操练习
复习提问
1.为什么说裙摆越大,下摆线起翘越大?
2.在裙子的造型中,腰、臀、下摆的变化最大的是什么部位?
返回
裤子与裙子同属下装,但其结构难度要大于裙子结构。裤子的结构设计涉及人体裆部复杂的曲面。以人体臀沟为界,向上至腰线是为包覆腹、臀部位、向下至踝骨为容纳下肢部位。为了满足人体臀部臀肌隆起的需要,将裤片分为四片(前后各两片),使人穿着时合身贴体,穿脱方便,功能性强,因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服装种类之一。
第四章 针织裤装结构原理与制图
第一节裤子基本型
一、女装裤基本型规格
规格的设定是从我国服装号型规格5.4﹕5.2A系列表中提取,号型160/66:腰围66cm,臀围88cm,腰头和臀围都需要加放松量。为了适应针织服装实际生产,裤子基本型规格以“半围”标示,经调整规格为:半腰围34cm(含2cm放松量),半臀围48cm,(含8cm放松量),设裤长为100cm,半裤口围20cm。
二、裤子基本型制图
1.前片
(1)裤长:100cm-裤腰头宽= 100cm-3.5cm=96.5cm,从上平线往下量96.5cm画一线作为下平线。
(2)立裆深:H’/2+1cm=48cm/2+1cm=25cm,从上平线往下量25cm为立裆深。
(3)臀围线:取立档深的三分之二。
(4)膝围线:过臀围线与下平线的 中点作一水平线平行于下平线。
(5)前臀宽线:H’/2-1cm=48cm/2-1cm=23cm。
(6)前裆宽线:H’/10-1cm=48cm/10-1cm=3.8cm,绘画小裆宽弧线。
(7)前中线:侧缝撇势0.6cm,将横裆线分为两等分,在中点画一垂直线于横裆线为中线。
(8)前腰围宽:在上平线取W’/2+省+0.5 cm=34cm/2+5.5cm+0.5cm=23cm。
(9)腰省:设省两个,分别是3cm、2.5cm。
(10)前裤口宽:SW-2cm=20cm-2cm=18cm,即在下平线上以中点向两边各取9cm。
(11)前膝围宽:从臀围宽端点连接裤口宽端点,在膝围线上向里收进0.5cm确定前膝围宽点,然后在中点的另一端取同样的宽度。
(12)绘画内外侧缝轮廓线。
2.后片
(1)延长前片上平线、臀围线、横裆线、膝围线、下平线。
(2)后中线:在臀围线上量取前片 △宽度-1cm,作臀围线的垂直线为后中线。
(3)后臀围宽:H’/2+1cm=48cm/2+1cm=25cm。
(4)后翘:2.5。
(5)后腰围宽:W’/2+省-0.5 cm=34cm/2+4cm-0.5cm=20.5cm。
(6)后裆宽线:H’/5-1.5cm=48cm/5-1.5cm=8.1cm。
(7)膝围宽:在膝围线上,取前膝围的一侧□+2cm,然后在中线的另一端取同样的宽度。
(8)裤口宽:SW+2cm=20cm+2cm=22cm,即在下平线上以中点向两边各取11cm。
9.后落裆线:从前膝围内侧缝点量至小裆弯点的段长(弯量),按此数据取后裤片膝围内侧缝点至大裆弯宽点的尺寸,得出落裆量1cm。
绘画后片轮廓线
(10)后裆弯线:从后裆斜线交于臀围点处沿斜线往下量2cm左右确定一点,从此点至后档宽点作一弧线。
(11)后外侧缝线:从腰侧缝点起经臀围侧缝点至膝围侧缝点连接画顺弧线,再从膝围外侧缝点连接裤口外侧缝点画一直线。
(12)后内侧缝线:从裤口内侧缝点连接膝围内侧缝点画一直线,再向着大裆弯宽点画顺内侧缝线。
(13)后腰省:后腰设省2个,褶宽各2cm。
三、裤子结构原理
1.臀围的放松量
裤子是有档弯结构的,当下肢运动时,必然会影响腰、臀部位的伸展。因此,臀部要有一定的放松量和运动量。在实际中应根据臀部的造型需要,不同功能的裤型、以及服装的流行趋势,应采用不同的放松量。
(1)一般针织经编面料的适体型西裤放松量是6cm~8cm。
(2)纬编面料休闲裤的放松量是8~10cm。
( 3 )纬编(含氨纶)面料的贴体裤,需结合弹性加放0 ~4cm。
( 4 )纬编(含氨纶)超强弹性面料的紧身裤,臀围不仅不加放松量,而且需结合面料的弹性减少2 ~6cm。
( 5 )运动裤的放松量是12cm以上。
2. 立裆
立裆又称上裆,是决定裤子造型的关键部位之一,立裆尺寸较大时,裤子穿着较宽松舒适,反之亦然。近几年来年轻人追求裤子性感造型,低腰裤前后立裆长的尺寸相差较大,但立裆的长度一般不低于人体的髋骨,否则会影响穿着功能。针织运动裤的立裆釆寸比较大,主要是便于人体的运动。因此,根据不同的裤子造型或运动的需求,可以直接在基本裤样的立裆上适当增减。
3.后裆落裆差
落裆是后裤片内缝线与前片内缝线所出现的长度差而采用的结构方式。基本纸样的落裆差是1cm,但这不是既定数,当紧身裤造型时,后裆宽适当减小,后内缝线与前内缝线的长度差就小,落裆差就小于1cm;运动裤类造型时,后裆宽适当加大,后内缝线与前内缝线的长度差增大,因此,落裆差应根据不同裤型设计的需要而变化。
返回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