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预防网络诈骗安全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一、教学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诈骗日益严重,对学生群体也构成了不小的威胁。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网络诈骗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本次班会将以“防网络诈骗安全”为主题,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二、教学目的1.提高同学们对网络诈骗的警惕性,认识网络诈骗的严重性。2.增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学会识别和避免网络诈骗。3.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安全的网络行为习惯。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 了解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让学生熟悉常见的诈骗方式,如红包返利、虚假网站、假冒身份等,以便能够及时识别并防范。2.培养安全意识和警惕性:教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中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不随意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3.学习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教授学生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如设置强密码、不随意公开个人信息、定期更新密码等。4.教育学生如何识别和应对诈骗: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让学生学会识别诈骗迹象,并知道如何正确应对,如及时报警、与相关机构联系等。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网络诈骗的危害性:由于学生可能没有亲身经历过网络诈骗,要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其严重性可能具有一定难度。2.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在面对复杂的网络情况时,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这需要通过实践和案例分析来培养。3. 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确保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理解预防网络诈骗的方法,更要能在日常生活中切实运用。4.持续强化安全意识: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提醒和强化,以避免学生在时间久后淡忘。四、教学内容1.网络诈骗案例分享通过讲解近期发生的网络诈骗案例,让同学们了解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和形式,提高警惕。案例1:网络刷单诈骗2024年1月3日,陈某(女,27岁,公司职员)称在蒲州街道家中刷抖音时加了一陌生号码进行聊天,对方称可带陈某买彩票赚钱,并发送了体彩的链接,让陈某按照指示操作,根据里面客服指导陈某充值转账125000元后发现不能提现,才意识被骗。案例2:投资理财需看清 并非个个是馅饼L先生(化名)在和微信好友聊天时,好友向他介绍了一款投资理财APP,称已经在这款APP里面赚到了不少钱。听到好友赚了钱,L先生很感兴趣,便下载了“**大赢家”投资APP,前后陆陆续续充值给不同多张银行卡共57笔,金额2009999.78元,期间L先生共提现了1077181.9元,至2023年4月12日,L先生发现该APP无法提现,其账户上还余留932817.88元,遂报警,共计损失价值约97281788元。案例3:莫名短信有蹊跷 点赞福利不可信y先生(化名)在手机上收到一条点赞送福利的短信,y先生比较好奇就加了对方微信。通过微信聊天,对方让y先生下载密聊app,称只要跟着操作,就可以赚钱。一听可以赚钱,y先生比较心动,就在星际互娱网站上听他们指导操作,试了几次后,确实有钱赚,y先生就相信对方了。但是在不间断地转账之后,y先生发现平台无法提现了,意识到被骗,遂报警,共计损失价值约58044元案例4:红包返利诈骗2024年1月14日,陈某(男,13岁,学生)称在永兴街道家中收到好友的微信,问其是否要参加公司的活动,得到肯定后,对方将陈某拉入一QQ群并让其发三次红包及多次转帐,完成以上操作后将其拉黑,损失1000元。案例5:网络购物虽方便 退货退款不轻信A女士照常在店内工作时,接到一通自称售后客服的电话,称A女士在抖音上购买的化妆品质量不合格,要向A女士作出赔偿。起初,A女士并未理睬就把电话挂了。后来A女士又接到了此类电话,称要给其赔付,对方还给了A女士一个二维码,A女士登录并填写了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填完后对方又给A女士发了一个二维码,扫码显示要支付10000元,对方解释称这个钱是个人信息保障金,等下会连同赔偿金一起返回给A女士,随后,A女士轻信并扫码支付了10000元,但迟迟未收到返钱,A女士意识到被骗,遂报警,共计损失价值约10000元。案例6:“抖音”客服诈骗1月9日,林某(女,52岁,退休)在蒲州街道家中接到自称为抖音工作人员视频电话,称林某在抖音里开了直播会员需要取消,不取消直播会员的话要冻结其账户,信以为真的林某按照对方指示进行操作,对方以操作错误为十需要其指定账户转账其在转账5万元后对方称还需继续转账,才发觉被骗。网络诈骗的常见形式:①钓鱼邮件/短信:诈骗者发送虚假的邮件或短信,伪装成合法的机构或个人,诱导受害者点击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② 虚假网站:创建与真实网站相似的虚假网站,骗取受害者的登录凭据或进行支付操作。③网络兼职诈骗:以高额报酬为诱饵,吸引人们参与虚假的网络兼职活动,要求先支付押金或提供个人信息。④假冒公检法诈骗:骗子冒充公检法人员,声称受害者涉嫌违法,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以配合调查。⑤交友诈骗:在社交媒体或交友平台上,利用虚假身份与受害者建立关系,然后骗取钱财。⑥ 网络购物诈骗:在网络购物过程中,遭遇虚假商品、虚假支付平台或售后诈骗。⑦ 彩票/赌博诈骗:诱导受害者参与虚假的彩票或赌博活动,骗取资金。⑧投资理财诈骗:以高额回报为噱头,吸引受害者投资虚假的项目或平台。⑨假冒客服诈骗:冒充客服人员,以解决问题或退款为由,获取受害者的账户信息或密码。⑩虚拟货币诈骗:利用虚拟货币的热度,进行诈骗活动,如虚假交易平台、挖矿诈骗等。2.网络诈骗识别方法教授同学们如何识别网络诈骗信息,如识别虚假网站、识别诈骗邮件等,以及遇到可疑信息时应如何处理。以下是教授同学们识别网络诈骗信息和处理可疑信息的方法:①识别虚假网站: 检查网址:仔细核对网址是否与已知的正规网站一致,注意拼写错误或类似的域名。 查看网站质量:留意网站的设计、排版和内容质量,虚假网站通常可能存在粗糙、错误或不专业的地方。 检查安全标识:确认网站是否有安全连接(如 HTTPS),以及浏览器的安全提示。 验证信息真实性:如果网站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交易,先核实其合法性和信誉。② 识别诈骗邮件: 查看发件人地址:注意邮件的发件人是否可信,是否与已知的发件人一致。 检查邮件内容:诈骗邮件可能存在语法错误、可疑的要求或紧迫感。 警惕附件和链接:不轻易点击邮件中的附件或链接,尤其是来自陌生发件人的。 核实信息:如果邮件涉及重要信息或请求,通过其他渠道核实其真实性。③ 处理可疑信息: 保持冷静:不要惊慌或匆忙做出决定,先冷静分析。不轻易提供个人信息:避免在可疑情况下随意提供个人敏感信息。 不要回复或点击:不要回复可疑邮件或点击其中的链接。 核实来源:通过其他可靠途径核实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 报告可疑信息:向相关机构(如学校、电信运营商)报告可疑信息,他们可能有相应的处理措施。 提醒他人:将可疑信息分享给他人,提高大家的警惕性。3.网络诈骗防范建议提出具体的防范建议,如设置复杂的密码、不轻信陌生人的信息、保护个人信息等,帮助同学们建立网络安全意识。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防范网络诈骗的建议,可以帮助同学们建立网络安全意识:①设置复杂的密码:使用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强密码,并定期更换。避免使用容易猜测的个人信息作为密码。②不轻信陌生人的信息:对于来自陌生人的消息、邮件或电话要保持警惕,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或进行资金交易。③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在网上公开个人敏感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银行账号等。④确认网站的安全性:在进行网上交易或输入个人信息时,确保网站链接是安全的(网址以"https"开头),并且注意查看网站的信誉和安全证书。⑤定期更新软件和系统:保持操作系统、浏览器和应用程序的最新版本,以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和防护功能。⑥使用安全的网络连接:避免在公共无线网络中进行敏感操作,如网上银行或支付。⑦警惕社交工程攻击: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请求,如突然的汇款要求或紧急情况。通过正式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⑧教育和宣传:参加网络安全培训,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并与同学们分享相关知识。⑨保持警惕:在网络上遇到可疑情况时,要保持冷静,不盲目相信,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⑩定期备份重要数据:防止数据丢失或被恶意软件加密。这些建议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同时,学校和家长也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四、活动形式讲解与互动:通过讲解和网络诈骗案例分享,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小组讨论: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针对网络诈骗案例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防范经验。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网络诈骗案例,让同学们分析诈骗者的手段和受害者的受骗原因,提高识别和防范能力。4.互动游戏:设计网络安全知识问答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检验同学们对网络诈骗知识的掌握情况。五、时间安排1.开场与引言:5分钟2.网络诈骗案例分享:15分钟3.网络诈骗识别方法讲解:20分钟4.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20分钟互动游戏与知识问答:15分钟总结与结束语:5分钟六、教育成果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将提高对网络诈骗的警惕性,学会识别并避免受到欺诈侵害。同时同学们将形成健康、安全的网络行为习惯,强自我保护能力.七、结束语网络诈骗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们每个人都应久时刻保持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班会,能够深刻认识到网络诈骗的严重性,学会识别和防范网络诈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谨慎态度,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和隐私。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