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学习目标】(时空观念)通过对新航路与其他航路开辟示意图的研读,能准确地在地图上提取历史信息。(史料实证)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较为清晰地阐述对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历史解释)通过阅读有关新航路开辟影响的材料,能较为准确地概括历史影响。(家国情怀)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深刻地理解“一带一路”战略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的意义。【课前预习】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P34-35页(1)根本原因: 的出现,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使西欧人民渴求金银财富(2)精神动力: 鼓励冒险、《 》的流传以及为了传播基督教。(3)经济支持: 王室的支持。(4)直接原因: 阻碍东西方商路。(5)条件:①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提高;②地圆说的传播。新航路的开辟·P36页①迪亚士: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②达·伽马:驶达印度。③哥伦布:1492年首次到达美洲。④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P39-41页(1)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世界动植物 ,疾病 。(2)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形成以中国澳门为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 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3)早期的殖民扩张葡萄牙将 变成殖民地。巴西以外的 和亚洲的 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4)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①商业革命:世界贸易中心从 转移到 沿岸, 开始形成。②价格革命: 加速发展, 濒于解体。【课堂探究】任务一:探寻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结合常识思考,新航路开辟的需要哪些条件并结合教材P34-35页找到能支撑这些条件的史实。阅读“新航路与其他航路开辟示意图”,提取历史信息。任务二: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材料一 粮食作物,牲畜品种,病菌与人类移民也漂洋过海,极大地影响着全世界的各个社会。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外来的病原体引发的传染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口大量减少。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的迁移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图景,加速了世界人民的融合。欧洲的航海探险、远洋贸易网络以及哥伦布交换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材料二 欧洲从杀人越货和经商贸易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使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起来,而欧洲本地的贸易格局也起了很大变化。欧洲中世纪后期主要通过地中海与东方贸易,意大利的商业城市占据关键地位;这时,世界性的对外贸易主要通过大西洋,地中海与意大利皆告衰落,而沿大洋的英、荷等渐居中心。到17世纪时,英国的伦敦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商业革命使资产阶级地位日益上升,反封建的政治革命和文化斗争也进一步开展起来。——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任务三:跨时空下的新航路学术界对于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的研究十分丰富。下方的表格是他们的主要观点。请你结合本节课的所学知识,任选两个观点,并用对应的历史史实进行说明。(要求:观点与事实对应无误,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观点 史实新航路是一条勇敢者们的探险之路新航路是一条沟通全球的开拓之路新航路是一条资本主义的发展之路新航路是一条血与火的征服之路新航路是一条铁与血的反抗之路新航路是一条人类文明的相遇之路新航路是一条震撼至今的历史之路2、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点。材料 明朝自认为对周边地区和国家负有保护、体恤、怀柔它们的责任,它们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明朝有责任来调解。明朝是经济大国,物产丰盈,在交往中常常是赐予多于贡物。明朝靠这种礼制朝贡关系,维持着在亚洲的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不含有恃强凌弱的霸道。朱元璋说:“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这条祖训影响了有明一代,郑和下西洋也是这种祖训精神的延续,不存在对外掠夺,更没有占有殖民地的诉求,有的只是和平的理念,友好的举措。——摘编自王天有《郑和下西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课后提升】1.新航路开辟后的100年间,随着欧洲人入侵美洲,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大幅减少。与此同时,欧洲人把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出现族群混合现象。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B.促进了动植物的大交流C.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 D.改变了人口的地理分布2.据统计,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据此可知,当时西班牙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A.文化侵略 B.瓜分世界 C.获取财富 D.建立工厂3.荷兰为调和不同公司商人的激烈竞争,同时为了应对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阻挠,于1602年组建了东印度公司,负责集中全国力量,逐步夺取葡、西殖民利益。这表明A.西班牙殖民帝国的崩溃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欧洲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D.葡萄牙建立海洋霸权4.美国学者迈尔斯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经常被用来作为中世纪结束与近代社会开始的标志……然而……新世界的发现并没有开创新时代,而是新时代发现了新世界”。材料强调的是A.哥伦布的历史贡献 B.多种因素促成了哥伦布的创举C.肯定新时代的进步 D.哥伦布的创举具有幸运的因素5.在马匹传入美洲后,幸存的印第安人很快发现了马的价值,驾驭着骏马、追逐射杀美洲野牛等大型猎物的游牧生活,远比艰辛的农耕生活来得容易,于是大量的印第安部落随后开始转型游牧。这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换A.中断了美洲传统社会生活 B.改变了新大陆的生活方式C.造成了印第安人口的锐减 D.破坏了新大陆的生态环境6.新航路开辟后,从东方进口的奢侈品在英国掀起了奢侈消费浪潮;这些进口的异域风情的奢侈品,引发了政治家和经济政策制定者的焦虑,但也使得英国消费者对接近这些物品提供的更高级、更文明的生活方式着迷,新的家内物品和装饰品市场不断发展。据此推知,当时A.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扩大 B.欧洲社会孕育转型的力量C.商品流通推动生产创新 D.地理大发现推动思想解放7.从16世纪末开始,西班牙武装商船“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以马尼拉为落脚地,形成墨西哥——马尼拉——中国的太平洋航线,又称“银丝对流”。对这一贸易的影响概括最为准确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B.拉大了中国与西班牙贸易的逆差C.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使全球范围的饮食结构更加丰富8.19世纪中叶以前,葡萄牙在非洲主要掠夺黄金、象牙和奴隶。据不完全统计,从15世纪末至16世纪末的100年中,葡萄牙从非洲掠走的黄金达27.6万公斤;从1580年至1836年,葡萄牙从非洲运出的“黑奴”达400多万人。这种现象A.使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B.促成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C.加速了非洲的贫困与落后 D.缓解了欧洲劳动力资源短缺9.16世纪起,英国国王将大量特许状授予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团体,成立特许公司。与此同时,欧洲许多国家掀起创办海外贸易特许公司的热潮。至18世纪末,特许公司数量已达数百个。这反映出该时期A.资本输出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划分势力范围成为列强争霸的焦点 D.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