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第 5 章第 1 节课题名称 认识水路运输 上课日期 第 周 (20 年 月 日)课时安排 2课时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 水路运输的概念 2 水路运输的特点 3 水路运输的种类 4 水路运输的基本条件技能/能力 目标 1 熟悉水路货运船舶种类 2 知道港口的构成要素 3 了解航道的分类思政/德育 目标 1 良好的沟通能力 2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具有良好的专业行为规范教学重点 水路运输的概念、特点、分类 教学难点 水路货运船舶种类、航道的分类教学方法 讲授法 项目教学 □案例教学 情境教学 模块化教学 理实一体教学 启发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 混合式教学 工作过程导向法 其他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信息化 教学手段 PPT、图片、视频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媒体资源任务展示 水路运输是各类运输中兴起最早、历史最长的运输方式。在出现汽车、铁路、航空以前,水上运输同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的陆上运输方式相比,无论运输能力、运输成本,还是方便程度等各个方面都处于优势地位。 为了更好、更深入地了解水路货物运输,我们从认知水路运输的含义、分类、优劣势等基本内容入手,形成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以便为后续的水路运输业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带着任务要求引出下面要学习的新知识。学习新知 讲授内容1:水路运输的概念 1.水路运输的产生与发展 水上运输既是一种古老的运输方式,也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在出现铁路,航空以前,水上运输同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的陆上运输方式相比,无论运输能力,运输成本和方便程度等各个方面都处于优越地位。因此,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工业大多沿通航水道的两岸设厂,形成沿着江、河布局的所谓“工业走廊”。在历史上,水运的发展对工业的布局带来很大的影响。 此外,海洋运输还具有其独特的地位,由于地理因素的关系(大陆被海洋分隔),海洋运输是沟通联系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尤其是在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它的主导作用几乎是无可代替的。 从古老的独木舟、竹木筏、蓬帆船,到现代化高度自动化的远洋旅游船和集装箱船,期间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历史。然而其根本特点——在水面上浮动运行基本未变,这说明水上运输因其独到的优越性而被长期使用着。船在水面上漂浮,只要有一定的力作用于它,以克服水的阻力,船就能运动前进。这个力最原始的就是借助于桨、篙、橹的人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船舶为保证自身的安全和能进行正常的营运生产,如今它所具有的设备装置也越来越臻于完善。除了机舱部门逐渐自动化、电气化之外,栖装设备也在不断改进中,诸如锚设备、舵设备、系泊设备、救生设备等等。此外,通讯导航设备也日益精确有效,一般船上都装有磁罗经、电罗经、计程仪、探测仪、雷达等,较新式的船上还都配备了无线电测向仪、双曲线定位仪以及卫星导航装置。可以认为,现代化的大型船舶犹如一座海上的浮动城市,各种先进的设备基本上能保证它可在世界各大洋上正常航行。 2.水路运输的概念 水路运输简称水运,是指利用船舶、排筏和其它浮运工具,在江、河、湖泊、人工水道及海洋上,完成旅客和货物运送的一种运输方式。 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以港口或港站为运输基地、以水域包括海洋、河流和湖泊为运输活动范围的一种运输方式。水路运输是为目前各主要运输方式中兴起最早、历史最长的运输方式,仍然是世界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讲授内容2:水路运输的特点 1.水路运输的优点: (1)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中,水运运输能力最大,并且平均运行距离长。 (2)水运在运输条件良好的航道,通过能力基本不受限制。 (3)通用性能较好,既可运送旅客又可运送货物,尤其是运送大体积和重量的货物。 (4)水运建设投资小,运输成本低。可以进行长距离、大批量运送货物。一方面,海上运输所通过的航道均系天然形成,港口设施一般为政府修建,不像公路或铁路运输那样需大量投资用于修筑公路或铁路;另一方面,船舶运载量大,使用时间长,运输里程远,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海运的单位运输成本较低。约为铁路运费的1/5,公路运费的1/10,航空运费的1/30。 2.水路运输的缺点: (1)受自然条件影响,如水域、港口、水位、气候等影响较大,易中断运输。 (2)运送速度慢,一般多在每小时10-20海里之间,最新的集装箱每小时35海里,需要与其它运输方式配合衔接。 (3)安全性较低。船舶航行海上,受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影响较大,因此遇险的可能性也大。每年全世界遇险的船舶约300艘。 总之,水路运输综合优势较为突出,适宜于运距长,运量大,时间性不太强的各种大宗物资运输。 讲授内容3:水路运输的分类 水路运输分为海运和河运两种。它们是以大自然赐予的海洋和河流作交通线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河流湖洎都可以成为现成的水路。广州货运公司需要通航吨位较高的船舶,窄的河道要加宽,浅的要挖深,有时还得开挖沟通河流与河流之间的运河,才能为大型内河船舶提供四通八达的航道网。海洋运输是使用船舶等水运工具经海上航道运送货物和旅客的一种运输方式。它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等优点,但运输速度慢,且受自然条件影响。河运特指内河运输。使用船舶和其他水运工具,在国内的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或人工水道运送货物和旅客的一种运输方式。它具有成本低、耗能少、投资省、少占或不占农田等优点,但其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速度较慢,连续性差。 水路运输具体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1)沿海运输。沿海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附近沿海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方式,一般使用中、小型船舶。 (2)近海运输。近海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大陆邻近国家海上航道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形式,视航程可使用中型船舶,也可使用小型船舶。 (3)远洋运输。远洋运输是使用船舶跨大洋的长途运输形式,主要依靠运量大的大型船舶。 (4)内河运输。内河运输是使用船舶在陆地内的江、河、湖、川等水道进行运输的一种方式,主要使用中、小型船舶。 讲授内容4:水路运输的设施设备(基本条件) 1.船舶 水路运输的工具,包括船、驳、舟、筏。船和驳是现代化水路运输工具的核心。船是指装有原动力的,而驳则是没有动力装置的。 货船是指用于载运货物的船舶。货船按载运的货物种类和装卸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类: (1)干货船。以运载干燥货物为主,也可装运桶装液货的货船。包括杂货船、散货船、多用途船三大类。 (2)液货船。用于运载散装液态货物的货船的统称。可运输石油、水、植物油、酒、氨水以及其他化学液体和液化气体。主要包括原油船、成品油船、液体化学品船、液化石油气船、液化天然气船等。 (3)集装箱船。是以标准集装箱为货运单元的货船。这种船航速高,航行于固定航线,利用港口专用设备进行快速装卸。船型削瘦,单层连续甲板,尾机型,功率大,航速快,稳性要求高;货舱开口大(可占船宽的 70%~80%),尺寸规格化,平均吨位大。 (4)滚装船。滚装船类似于汽车与火车渡船,是一种运载装货车辆或以滚动方式在水平方向装卸的货船。它将载货的车辆连货带车一起装船,到港后一起开出船外。一改传统的垂直装卸工艺为水平装卸工艺,通过“滚上”或“滚下”来提升装卸速度,降低船舶在港停留时间。这种船适用于装卸繁忙的短程航线,也有向远洋运输发展的趋势。 (5)冷藏船。运送保鲜蔬菜和易腐货物的货船。它大多以定期班轮方式营运,航速可达每小时20~22公里。为防止运输货物被压坏,常常设置多层甲板,且具有良好的阻热和保湿功能。依冷藏形式的不同,冷藏船又分为冷藏舱船和冷藏集装箱船。前者的货舱做成冷藏舱,舱壁有良好的隔热功能,货物以托盘或篓筐形式置于舱内。后者的货物装于集装箱中,集装箱有两种,一种为内藏式冷藏箱,自带冷冻机;另一种为离合式冷藏箱,不带冷冻机,通过船上冷冻机将低温冷空气注入集装箱内。 (6)载驳船。俗称子母船,是一种专运货驳的船。其驳船收放方式分为吊运和浮移两种。母船到锚地时,驳船队从母船卸到水中,由拖船或推船将其带走;母船则再装载另一批驳船后即可开航。它具有船舶停港时间短,装卸速度快且不受港口水深限制和码头拥挤影响,有利于江海联运等优点。普通载驳货船 又称拉西式载驳货船(Lighter Aboard Ship简称LASH)。它与全集装箱船一样,也是一种分格结构的船,舱内设有许多驳格,每一驳格内可装4层驳船,甲板上可堆装2层。 (7)驳船。本身无动力或只设简单的推进装置,依靠拖船或推船带动或由载驳船运输的平底船,一般无装卸货设备,也有的驳船自己有动力装置称为自航驳。 驳船主要用于沿海,内河或港内驳运货物,往往用于转驳那些由于吃水等原因不便进港靠泊的大型货船的货物,或组成驳船队运输货物。驳船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管理维护费用低,可航行于浅水道,编组灵活等特点。因此,在内河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 2.港口 港口指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港口是位于沿海、内湖或河口的水陆运输转运的场所,一方面为船舶服务,另一方面为陆运工具服务,是国内外贸易的集散地,是海运的始、终点。港口必须有安全停泊船舶的海面,称为港湾;还有可供船舶泊靠、旅客上下船的泊位和码头;有货物装卸储转,船舶修理,油水供应,航行标识等设备。 港口是水运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船舶进行装卸搬运工作。船舶的装卸、补给、修理工作和船员的修整等都要在港口进行。因此,港口是水运工作的关键所在。 【中国沿海港口总体布局】 三个层次的港口布局,即主要港口、地区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全国沿海布局规划了24个主要港口,其中还划分有区域性枢纽港口,计有8个;24个地区性重要港口;其余为一般性港口。 五大区域港口布局 ,即环渤海港口群、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珠江三角洲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和西南沿海港口群 。 四大货类运输系统布局 ,即集装箱运输系统 、煤炭运输系统 、外贸进口原油运输系统 和外贸进口铁矿石运输系统 。粮食运输系统、商品汽车运输及物流系统、陆岛滚装运输系统、旅客运输系统(《中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3.航道 现代的水上航道已不仅是指天然航道,而且应包括人工航道、进出港航道以及保证航行安全的航行导标系统和现代通讯导航系统在内的工程综合体。 (1)海上航道 海上航道属自然水道,其通过能力几乎不受限制。但是,随着船舶吨位的增加,有些海峡或狭窄水道会对通航船舶产生一定的限制。例如,位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马六甲海峡,为确保航行安全、防止海域污染,三国限定通过海峡的油船吨位不超过22万吨,龙骨下水深必须保持3.35m。 中国海岸线长达1.84万公里,沿海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和海南11个省市,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 (2)内河航道 内河航道大部分是利用天然水道加上引航的导标设施构成的。对于航运管理人员来说,应该了解有关航道的一些主要特征,例如:航道的宽度、深度、弯曲半径、水流速度、过船建筑物尺度以及航道的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必须掌握以下一些通航条件: ①通航水深,其中包括:潮汐变化;季节性水位变化;枯洪期水深等等。 ②通行时间,其中包括:是否全天通行;哪些区段不能夜行等等。 ③通行方式,应了解航道是单向过船还是双向过船等等。 ④通行限制,应了解有无固定障碍物,例如,桥梁或水上建筑等;有无活动障碍物,例如施工船舶或浮动仓库等。 中国内河航运干线,按照水系分,主要有长江、珠江、黄河、淮河、海河和松辽六大水系 长江水系 长江水运干线,上起云南水富,下至上海长江口,全长2838公里,是我国唯一贯穿东、中、西部的交通大通道,是沿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依托,长江南京至长江口通航水深由7米提高到10米,可通航3万吨级海轮,5万吨级海轮可乘潮通航,第五代集装箱船和10万吨级散货船乘潮可进入上海港;南京至武汉可通航5000吨级海轮;武汉至重庆可通航1000-1500吨级驳船或3000-9000吨级船队;重庆以上可通航500-1000吨级船舶。称为中国的黄金水道。 珠江水系 珠江是我国第二大河流 ,年径流量3492多亿立方米,居全国江河水系的第二位,仅次于长江,是黄河年径流量的6倍。全长2320千米,流域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珠江包括西江、北江和东江三大支流,其中西江最长,通常被称为珠江的主干。珠江是我国南方的大河,流经滇、黔、桂、粤、湘、赣等省(区)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东北部,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我国境内面积442100平方公里。“珠流南国,得天独厚”。内河水运正处于发展的最佳机遇期。珠江这条绿色大通道将为东部现代化、西部崛起,流域腾飞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共同繁荣再展宏图。 (3)人工航道 人工航道又称运河,是由人工开凿,主要用于船舶通航的河流。人工航道一般都开凿在几个水系或海洋的交界处,以便使船舶缩短航行里程,降低运输费用,扩大船舶通航范围,进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水运网络。 4.航标 航标即助航标志,是用以帮助船舶定位、引导船舶航行、表示警告和指示碍航物的人工标志。为了保证进出口船舶的航行安全,每个港口、航线附近的海岸均有各种助航设施。永久性航标的位置、特征、灯质、信号等已载入各国出版的航标和海图。 航标的主要功能是: ① 定位,为航行船舶提供定位信息; ② 警告,提供碍航物及其他航行警告信息; ③ 交通指示,根据交通规则指示航行方向; ④ 指示特殊区域,如锚地、测量作业区、禁区等。 通过知识点讲解与学生互动讨论,提高知识掌握度。课堂训练 步骤一:熟悉水路货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各组同学轮流互考,并记录完成情况。形式不限,默写、口答均可。 步骤二:熟悉水路货运船舶 按类别默写水路货运船舶名称,或根据图片判断货运船舶类别。 步骤三:熟悉港口 各组同学,请以结构图、关系图形式列出港口的基本构成要素。 步骤四:熟悉航道 各组同学,请举例说明航道的种类 通过课堂练习,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考核课堂总结 1.梳理重、难点 2.明确掌握要求 3.点评课堂表现布置作业1.熟悉水路货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2.水路货运船舶种类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