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三、色彩构成3.4 色彩搭配色彩构成3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常常需要进行多种颜色的搭配与组合,如房间的布置、衣服的穿搭、PPT的制作、广告页的设计等。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逐渐总结出一些常用的配色技巧和规律,主要包括色相配色,明度配色和采集配色。色彩构成3统一效果配色统一效果配色强调色相间的一致性,在色相配色时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同一色相配色和邻近色相配色。统一效果的色相配色,其色相相似性极高,有利于色彩间的融合及画面的协调,但对视觉的刺激性与吸引力较弱。3.4.1 色相配色同一色相配色色相配色色彩构成 3.4色彩搭配3同一色相通常是指表色系中属于同一等色面内的颜色。这类颜色间的差异多由明度和纯度的变化形成。邻近色相配色色相配色色彩构成 3.4色彩搭配3邻近色相是指在色环中位置相邻的色相。这类色相组合搭配时,色相间的统一性强烈,差异性微小。色彩构成3适度效果配色适度效果是指色相间的统一与对比程度比较平衡恰当,是常用的配色方法。在色相配色时主要包括两种形式:类似色相配色和中差色相配色。类似色相配色色相配色色彩构成 3.4色彩搭配3类似是指大致相像。以24色色环为例,通常是间隔45°左右的色相。这类色相共同使用时,色相差别适度,色调和谐。中差色相配色色相配色色彩构成 3.4色彩搭配3中差是指中度差异。以24色色环为例,通常是间隔60°~110°的色相。这类色相进行组合时,色相区分明确且视觉效果丰富,既有差异又不失和谐。色彩构成3对比效果配色对比效果配色强调的是色相间的矛盾与对照性。在色相配色时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对照色相配色和互补色相配色。对照色相配色色相配色色彩构成 3.4色彩搭配3对照是指对立参照。以24色色环为例,通常是间隔110°~165°的色相。这类色相进行组合搭配时,色彩特征更加凸显,颜色活跃,刺激性较强。互补色相配色色相配色色彩构成 3.4色彩搭配3互补色相通常是互不包含。以24色色环为例,通常是间隔180°的色相。这类色相进行组合搭配时,色相鲜明并相互排斥,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色彩构成3明度配色是指以颜色的明度差异为主进行的配色。根据明度等级、明度对比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基调与效果。3.4.2 明度配色色彩构成3明度等级根据颜色的明暗程度,通常将其分为三个等级:高明度、中明度、低明度。以孟塞尔色系为例,7至10级之间的颜色通常属于高明度范畴,这类颜色明度高、色感纯净、光感较强。4至6级之间的颜色通常属于中明度范畴,这类颜色明度比较符合人的视觉习惯,温和自然。0至3级之间的颜色通常属于低明度范畴,这类颜色明度低、光感弱,昏暗朴素。3.4.2 明度配色明度等级明度配色色彩构成 3.4色彩搭配3色彩构成3明度对比明度对比是由明度间的差异形成的。根据差异程度的不同,明度对比主要分为三种强度:长调、中调与短调。长调对比明度配色色彩构成 3.4色彩搭配3长调通常是指明度等级相差5级以上的颜色对比。这类明度组合明度反差较大,明快清晰,层次分明。中调对比明度配色色彩构成 3.4色彩搭配3中调是指明度等级相差3至4级的颜色对比。这类明度组合差异自然适度,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平稳协调。短调对比明度配色色彩构成 3.4色彩搭配3短调是指明度等级相差3级以内的颜色对比。这类明度组合等级相近,差异微弱,层次模糊。色彩构成3配色形式在明度配色中,为了便于实践将明度等级与明度对比相结合,形成了9种配色形式,分别是高明度等级与对比强度相结合的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中明度等级与对比强度相结合的中长调、中中调、中短调;低明度等级与对比强度相结合的低长调、低中调、低短调。高明度基调明度配色色彩构成 3.4色彩搭配3高明度基调的三种配色以高明度区域颜色为主,画面光感强烈,色感轻柔。高长调配色通过强烈的明度反差使低明度颜色突出并形成焦点;高中调配色颜色明快清晰;高短调配色由高明度颜色组成,画面色感朦胧。中明度基调明度配色色彩构成 3.4色彩搭配3中明度基调的三种配色以中明度区域颜色为主,颜色稳定自然。中长调配色为最低明度或最高明度颜色,对比比较明显,颜色明朗,具有力量感;中中调配色对比适中,颜色清晰协调;中短调配色由中明度颜色组成,颜色含蓄沉着。低明度基调明度配色色彩构成 3.4色彩搭配3低明度基调的三种配色以低明度区域颜色为主,颜色深沉厚重。低长调配色通过低明度与高明度颜色的对比形成局部色彩的刺激性与爆发性;低中调配色颜色差异适中、庄重朴素;低短调配色由低明度颜色组成,颜色寂静、沉闷、昏暗。色彩构成3采集配色是一种以生活中的优秀配色方案为素材,进行色彩搭配设计的方法。变化万千的大自然、优秀的民族文化、异国的风俗建筑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配色的素材。在具体运用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色彩收集、色彩归纳、色彩重构。3.4.3 采集配色色彩构成3采集收集在配色之前,我们先要将优秀的配色方案收集起来,形成资料库。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写生、摄影、临摹、剪贴。色彩构成3色彩归纳色彩收集好后,我们要对素材中的色彩与配色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具体包括色彩的种类与数量、色彩的用量与比例、色彩的位置与关系、色彩的统一与对比关系等。这种分析归纳的过程也是一个观察、挑选、概括的过程。色彩归纳色彩归纳色彩构成 3.4色彩搭配3色彩构成3色彩重构色彩重构是在前期色彩收集、色彩归纳的基础上,将配色运用到新作品中的过程。根据目的与创新程度的不同,将重构方式分为三种:移植重构、变调重构、情调重构。移植重构色彩重构色彩构成 3.4色彩搭配3移植重构是指将原素材中的配色关系直接转移到新作品中。重构后作品所用色彩、色彩位置、用色比例都与原素材高度相似。这种重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素材的配色特征和配色美感。变调重构色彩重构色彩构成 3.4色彩搭配3变调重构是指根据设计需求在重构时有目的地挑选颜色,并对原素材中的配色比例与空间位置进行再设计的重构方式。变调重构打破了原素材中用色比例、位置的限制,使重构后的画面具有新意,效果更加丰富。情调重构色彩重构色彩构成 3.4色彩搭配3情调重构是指参考原素材配色风格所进行的“神似”重构。重构后的画面用色比例及位置与原素材差异明显,但其色彩风格与意境表现趋于相似。这种方法需要设计者对素材中的色彩美感与配色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设计讨论色彩调和技法研究以色相配色中的对比效果配色为基础,从案例分析、资料查找、设计实践等方面,寻找对比色相的配色协调技法。讨论成果:研究报告(图文并茂)讨论建议:在讨论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总结相关技法。设计实践传统丝织品采集配色以清代丝织品为素材,运用采集配色的方法进行色彩的重构设计。设计成果:色彩重构作品设计要求:① 重构作品尺寸大于20cm×20cm;② 色彩归纳技法运用合理,色块标注明确,数量多于8种;③ 重构后的作品内容完整,配色协调,展现出原素材的色彩美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