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9地址识别:让端侧机器人能写》 教案(表格式)-《智能语音应用开发》同步教学(电子工业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9地址识别:让端侧机器人能写》 教案(表格式)-《智能语音应用开发》同步教学(电子工业版)

资源简介

项目教学设计
项目基本信息
学科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学校 年级
设计者1 设计者2 设计完成时间
课程标准模块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智能语音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使用教材版本 《智能语音应用开发》
项目名称 地址识别:让端侧机器人能写
项目课时数 9课时
一、项目学习主题分析
项目名称 地址识别:让端侧机器人能写
项目概述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网上购物,各大平台在处理客户快递下单时,由于用户下单量大,地址各式各样等原因,造成平台识别地址信息不全等问题出现,使得快递发货和处理错误造成严重的人员消耗,因此,如何提高快递下单的效率以及保证用户地址填写时的体验,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自然语言处理在很多 APP 中都有实际应用的场景,其中地址识别则是命名实体识别中的应用,是自然语言处理文本分类的应用之一,它能够解析并精准提取快递单据中的文本信息分类,从而标准规范的输出结构化信息,包含姓名、电话、地址,帮助快递或电商企业提高单据处理效率,本项目将使用主流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上述问题。
项目学情分析 高二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之前的课程学习中已经逐一学习了人工智能基础、深度学习编程基础等相关课程,已经学习前面的八个项目,对智能语音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根据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动手实践的课程有较强的兴趣。本单元将结合学生以往所学知识,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融入ARCS元素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完成地址识别。
开放性学习环境 本项目课程实施主要在智能语音实训室,主要环境设施包括:实训设备:计算机,智能语音实训箱,智能终端等;数字资源包括:微课视频、PPT等;辅助设施:任务单等。
二、项目学习目标设计
项目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 了解命名实体识别的概念 了解中文命名实体识别的发展 熟悉中文命名实体识别的应用场景 能力目标:1. 掌握中文命名实体识别的评价方法 能够理解中文命名实体识别程序逻辑 3. 掌握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接口的调用方法 4. 能够对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效果进行评估 核心素养目标: 增强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探索精神 增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整合能力 加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学习与认识
三、任务设计
任务1 创建应用 (1课时) 登入百度 AI 开放平台,然后使用百度 AI 开放平台创建语音识别项目应用,得到API Key 和 Secret Key 两个重要信息。
任务2 地址信息识别(7课时) 当创建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后进行地址信息识别。首先导入所需要用到的各个库函数,设置录制音频的相关参数,如采样率、采样声道数、采样点缓存数量和保存的音频格式等。然后编写主函数利用多种方法获取地址信息,再细化语音输入和语音识别的函数。用 pyaudio 库进行语音的录制,用 wave 库读写音频文件,利用百度 AI 的语音识别功能将音频信息转化为文字后进行地址识别,观察输出结果。
任务3 结果分析(1课时) 在完成地址信息识别后,该任务将对地址提取进行结果测试,通过运行程序,分别测试数据进行提取,在验证和测试过程中融入ARCS元素,完成语音识别结果的评估。
四、项目学习评价设计
需要评价的活动 针对任务
创建应用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赋值
登录百度AI开放平台 是否正确登录百度AI开放平台 教师评价 学生小组评价 40分
创建语音识别应用 是否获取API Key和Secret Key 教师评价 学生小组评价 60分
智能语音输入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赋值
导入库函数 完成AipSpeech,、AipNlp库函数的导入 、 my_record的导入 教师评价 学生小组评价 10分
创建接口客户端 是否正确设定对话地址识别的 AI 云服务参数 是否正确设定语音识别的 AI 云服务参数 是否成功创建两个客户端 client、client2 教师评价 学生小组评价 30分
定义语音识别函数 是否正确定义音频读取函数 教师评价 学生小组评价 30分
编写主函数 是否正确编写主函数 教师评价 学生小组评价 30分
语音识别评估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赋值
对地址提取进行结果测试 是否完成不同类型的地址数据的测试 学生小组评价 30分
对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效果进行评估 学生是否按照性能评价指标计算出了精确度、召回率和 F1 值 教师评价 学生小组评价 70分
五、项目作业设计
6位同学为一组,分别记录 5 位同学的家庭住址,然后运行地址提取代码对每位同学的家庭地址进行提取,并将提取的结果填写到表9.7对应的位置,最后计算地址识别的准确率。
六、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