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学案)-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2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学案)-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含解析)

资源简介

(
内容
导航
)2.2.2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Part1 目标任务:对接课标,了解目标 Part2 预习导学: 自主梳理+预习检测,掌握基本知识点 Part3 探究提升:代入情景+典例精讲,深入学习知识要点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Part4 网络梳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Part5 强化训练:必刷经典试题,能力提升
新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阐明动物细胞融合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 学等手段,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 细胞的过程。 2.概述细胞融合技术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重要技 术。 1.说明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异同。 2.简述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方法与原 理。 3.列举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优点及实 际应用。
(
自主梳理
)
一、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1.概念:使 动物细胞结合形成 的技术。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细胞具有原来两个或
多个细胞的 。
2.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
(1)物理法: 法
(2)化学法: 等
(3)生物法: 等
3. 原理: 。
4.意义:突破了 的局限,使 成为可能。
5.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
(1)成为研究 、 、肿瘤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等的重要手段。
(2)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发展起来的 技术,为制造 开辟了新途径。
二、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1.常规抗体与单克隆抗体
(1)常规抗体
① 产生 :抗体 的传统生产方法是 向动物体 内反复注射 ,使动物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
中分离所需抗体。
②缺点:产量 、纯度 ,制备的抗体特异性 。
(2) 单克隆抗体
①产生:由单一 细胞增殖产生的单一 。
②优点:能准确地识别 的细微差异,与 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可以 。
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B 淋巴细胞特点:
一种 B 淋巴细胞分泌一种 抗体。
(2)骨髓瘤细胞特点:
能在体外大量 。
(3)杂交瘤细胞特点: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既能 ;又能产生大
量 。
(4)制备过程
①免疫处理
提供 B 淋巴细胞的动物必须预先注射 进行免疫处理,获得能产生 的 B 淋巴细胞。
②诱导融合
③通过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
用特定的 培养基进行筛选: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
亡,只有 的 细胞才能生长。
④通过筛选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对上述经选择培养的 细胞进行 和 检测, 经多次筛选, 就可获得足够数
量的能分泌所需 的细胞(抗体检测呈 性的杂交瘤细胞)。
⑤获取单克隆抗体的场所
若在细胞培养液中进行杂交瘤细胞培养,则从 中提取;若在小鼠或其他动物腹腔中培养,
则从 中提取。
(3)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①被广泛用作 ,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病原体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用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单克隆抗体做成的“早早孕诊断试剂盒 ”.在妊娠第 8 天就可以做出诊断,且
准确率高达 90%以上。
又如:利用 或 的单克隆抗体在特定组织中成像的技术,可定位诊断
肿瘤、心血管畸形等疾病。
②可以运载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 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 结合,实现了对肿
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
③自身也可用于治疗疾病。
预习检测(限时 10 分钟)
1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两项技术有相似也有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愈伤组织经过脱分化、再分化后才能形成杂种植株
B .细胞融合过程中发生的变异主要是基因重组
C .两种技术均可运用 PEG 融合法或电融合法来促进细胞融合
D .植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时均会用到纤维素酶和胰蛋白酶
2 .下列是应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 X 抗体的具体操作步骤, 选项中对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叙
述不正确的是( )
①将 X 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 X 抗体的 B 淋巴细胞
②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骨髓瘤细胞
③利用促细胞融合因子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
④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培养
⑤筛选出能产生抗 X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⑥从腹水中提取抗体
A .实验顺序应当是①②③⑤④⑥
B . ④过程中产生的多个杂交瘤细胞也称为克隆化培养
C . ③过程获得的细胞均可无限增殖
D . ③到⑤的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两次筛选
3 .治疗最凶险乳腺癌“HER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T-DM1)被纳入 2023 年医保目录名单。 T-DM1 是由曲妥
珠单抗、细胞毒性药物 DM1 偶联形成。 T-DM1 作用机制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不可直接生产单克隆抗体
B .T-DM1 中的抗体主要是发挥治疗效应,杀伤靶细胞
C .T-DM1 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癌细胞
D .曲妥珠单抗制备中可选择 DM1 作为抗原刺激小鼠产生免疫应答
4 .双抗指的是一个抗体可以和两个不同抗原或一个抗原的两个不同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需要人工制备两 种单克隆抗体并在体外解偶联后重新偶联制备。最新研究发现春花碱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下图为人工制
备双抗的过程,图右下角为某双抗发挥作用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第一次筛选后的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传代培养过程中会发生贴壁和接触抑制
B .第二次筛选是为了确定分泌抗体的特异性,可以通过抗原抗体杂交的方式检验
C .该方法制备的二抗与传统的抗体-药物偶联物相比特异性相似
D .将上述过程中春花碱换成荧光蛋白,可能会有助于辅助临床诊断
5 .如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细胞毒性 T 细胞
B . 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C . ③同时具有 B 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
D . 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
6 .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及其特有的诱导方法分别是( )
A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离心法
B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灭活病毒诱导法
C .细胞的增殖、电融合法
D .细胞的增殖、灭活病毒诱导法
7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融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融合前要用酶解法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B .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C .融合后得到的杂交细胞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细胞的遗传信息
D .融合后得到的杂交细胞具有两个细胞核
8 .有关动物细胞融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融合的结果是获得新个体
B .只有两个动物细胞结合成一个细胞的过程才叫动物细胞融合
C .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D .灭活的病毒是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常用的促融剂
9 .CD3 单克隆抗体(OKT3 )为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 T 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针对 T 细胞上 CD3 抗原,
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器官移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的生物学原理即可制备 OKT3
B .将提纯的 CD3 抗原注入小鼠体内可产生免疫反应,分离出 B 细胞
C .制备 OKT3 过程中使用了胰蛋白酶和聚乙二醇等溶液
D .经多次筛选才能获得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细胞
10 .小胶质细胞参与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症、
肌萎缩侧索硬化等。科研人员制备了抗小胶质细胞表面标志蛋白 CD22 的单克隆抗体,具体方法如图所示。
下列对抗 CD2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步骤①和步骤⑤向小鼠注射的都是 CD22
B .步骤②所用的 SP2/0 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
C .吸取③中的上清液到④的培养孔中后须加入 CD22 进行检测
D .步骤⑥提取的抗 CD22 抗体,可抑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11.将小鼠细胞与人细胞融合后获得“人— 鼠融合细胞” ,发现人的染色体会随机丢失, 最终只保留一条或几
条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利用 PCR 技术检测人的基因表达产物
B .小鼠细胞与人细胞融合表明细胞膜具有信息识别的功能
C .“人— 鼠融合细胞” 的获得突破了人和小鼠之间的生殖隔离
D .可通过检测“人— 鼠融合细胞”基因表达产物,初步定位人基因位于几号染色体
环节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情景材料】
使用高效的细胞毒素类药物进行化疗可以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但细胞毒素没有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 同 时 还 会 对 健 康 细 胞 造 成 伤 害 , 这 限 制 了 它 在 临 床 上 的 应 用 。 抗 体 一 药 物 偶 联 物 (antibody-drugconjugate,ADC)通过将细胞毒素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 实现了对肿
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 ADC 通常由抗体、接头和药物(如细胞毒素)三部分组成,它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
【问题探究】
1. ADC 的抗体和药物各具有什么作用
2.除了细胞毒素,还有哪些物质理论上可以作为 ADC 偶联的药物
3.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盒和 ADC 在临床应用上各具有什么优势
(
典例精讲
)
(
【例
1

)
1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在人类中出现的症状与过去在天花患者身上所看到的症状相似, B6R 蛋 白是猴痘病毒的抗原。为制备抗 B6R 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如图所示, 其中①~④
表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①含有从小鼠的脾中得到的能产生特定抗体的 B 淋巴细胞
B .诱导细胞①②融合的常用方法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相同
C .可将抗体检测呈阴性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大规模培养
D .图中的培养瓶需要置于含有 95%CO2 和 5%O2 的混合气体中培养
2 .CTLA-4 和 PD-1 均是 T 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能抑制 T 细胞激活,或使 T 细胞进入 凋亡程序, 从而使机体肿瘤细胞免受 T 淋巴细胞攻击。抗 CTLA-4 或抗 PD-1 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 果。如图所示, 科研人员现将两种单克隆抗体在体外解偶联后重新偶联成抗 CTLA-4 和抗 PD-1 的双克隆抗体,
显示具有更好的疗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一分子双抗能结合两个 CTLA-4 分子和两个 PD-1 分子
B .双克隆抗体与肿瘤细胞的结合具有更强的特异性,从而减少副作用
C .同时用 CTLA-4 和 PD-1 免疫后提取的浆细胞, 可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同时分泌两种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 .使用双克隆抗体治疗肿瘤原理是让机体产生更强的细胞免疫反应
3 .P 蛋白是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重要抗原。为了能够快速诊断 ASFV,研究者制备相应的杂交瘤细胞
R3E9。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B 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的都是杂交瘤细胞
B .杂交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入 95%的 O2 和 5%的 CO2
C .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可筛选出能够产生 P 蛋白的 R3E9
D .体外培养 R3E9 可以获得针对 P 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4 .关于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获得足量相应的 B 细胞,可多次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
B .细胞融合前,已免疫的脾细胞不需要经过原代培养扩大
C .用 PEG 诱导细胞融合后,可加入过量培养基终止融合
D .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常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
5 .使用高效的细胞毒素类药物进行化疗可以有效杀伤肿瘤细胞, 为了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 将单克隆抗体 与相应药物偶联结合, 制成“生物导弹”来定向治疗癌症。如图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 所制得的抗体为鼠
源性抗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多种 B 淋巴细胞可在小鼠的胸腺中获取
B . ②过程在选择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细胞均能分泌所需抗体
C .利用“生物导弹”治疗癌症可减轻药物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D .图示过程获得的鼠源性抗体可直接与药物结合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
6 .PD-L1 是肿瘤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质,其能与 T 淋巴细胞表面的 PD-1 蛋白结合,抑制 T 淋巴细胞活化, 使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抗 PD-L1 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的 PD-L1 蛋白 结合,使肿瘤细胞无法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对癌症的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按如下流
程制备了抗 PD-L1 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有关制备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培养骨髓瘤细胞和 B 淋巴细胞需要用到 CO2 培养箱
B .诱导融合过程原理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原理相同
C .抗体检测筛选利用了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
D .制备过程至少进行两次筛选操作
(
【例
7

)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 T 淋巴细胞
B、②中使用活性较强的病毒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C、③细胞均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
D、④是经多次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例 8】抗癌"神药 ”抗 PD-L1 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 T 细胞.上的 PD-1 受体和肿瘤细胞_上的配体 PD-L1 结合,
从而激活 T 细胞的功能,对抗癌症。下列关于该药物的制备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备该药物前必须用 PD-L1 蛋白免疫小鼠
B、需从小鼠的脾脏中提取 B 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
C、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均能产生抗 PD-L1 抗体
D、必须经过多次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以保证抗体的纯度
【例 9 】下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
B、②中培养基应加入具有选择性抑制骨髓瘤细胞 DNA 复制的物质
C、④中的筛选是为了获得能产生多种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⑤可以称为一个细胞系
要点归纳
1.融合的原理与过程
(1)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2)过程: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包括细胞膜融合、细胞质融合和细胞核融合,其中细胞膜融合是细胞融合的
先导,在细胞膜融合中体现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融合的实质是核融合。动物细胞融合完成的
标志是两个或多个细胞核融合为一个细胞核。
2.融合的结果
形成单核杂交细胞,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的遗传信息,可表现出两个或多个亲本细胞的特点。
3.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
比较项目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
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增殖
融合前处理 先除去细胞壁 先使细胞分散开
使用的酶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诱导手段 物理法:电融合法、离心法 化学法: PEG 融合法、高 Ca2+—高 pH 融合法 除物理法和化学法外,也可用灭活的 病毒诱导
结果 杂种植株 杂交细胞
应用 培育植物新品种 主要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
意义 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打破了生殖隔离,扩展了杂交的亲本组合
【易错警示】
(1)除了受到注射的抗原的刺激外, 小鼠在生活过程中还可能受到其他抗原的刺激, 因此从小鼠体内取出
的多个 B 淋巴细胞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抗体,所以进行第二次筛选是非常必要的。
(2)可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原理检测杂交瘤细胞是否产生了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单克
隆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能够和特定的抗原结合,产生特定的反应,因此可用来检测抗体的产生。
(3)病毒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①灭活的病毒能作为诱导剂,不灭活的病毒不能作为诱导剂。
②病毒在不同过程或操作中的“身份 ”不同。在免疫调节中病毒属于抗原;在基因工程中可作为载体;在
细胞工程中可作为诱导剂
(4)生物导弹 ”中真正发挥治疗作用的物质是相关药物, 单克隆抗体所起的作用在于将药物定向带到靶细 胞所在的位置,借助其导向作用,在原位杀死癌细胞,这样既不损伤正常细胞,又减少了用药剂量,因此,
“生物导弹 ”可作为一种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新型药物。
1.在甲型流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 杂交瘤细胞在克隆化培养时来自 B 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往往出现随
机丢失现象。不考虑基因间的影响和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B 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甲型流感疫苗的动物脾脏中筛选获得
B .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甲型流感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治疗甲型流感
C .利用抗体检测筛选的杂交瘤细胞经克隆化培养,具有持续产生甲型流感单克隆抗体的能力
D .若杂交瘤细胞丢失某染色体后不能分泌单克隆抗体,则该抗体的基因可能位于该染色体上
2 .催乳素具有刺激排卵等功能, 各种动物的催乳素结构存在种间差异, 不同哺乳动物的催乳素氨基酸同源
序列达到 60%~100%。现需制备山羊催乳素单克隆抗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不同动物的催乳素多次免疫小鼠
B .用 96 孔板培养和筛选杂交瘤细胞时,每一个孔尽量只接种一个细胞
C .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用来筛选杂交瘤细胞
D .单克隆抗体可用来治疗癌症的原因是单克隆抗体能杀伤癌细胞
3 .非洲猪瘟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 致死率接近 100%,会给家猪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 p54 蛋白是
ASFV 侵染宿主细胞的重要结构蛋白,某研究团队欲制备抗 p54 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被 ASFV 侵染后,家猪仅依赖细胞免疫就能消灭部分 ASFV
B .制备该单克隆抗体时可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
C .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大规模培养时可能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D .可利用该单克隆抗体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家猪是否感染了 ASFV
4 .细胞融合技术在植物、动物、微生物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如白菜一甘蓝、单克隆抗体、利用光合
细菌与嗜热菌选育出了耐高温的光合细菌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细胞完成细胞融合的标志是细胞核的融合
B .在制备原生质体时,细胞培养液的渗透压应等于或略高于细胞内渗透压
C .将骨髓瘤细胞和 B 淋巴细胞混合,经诱导后融合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
D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属于有性杂交,包括细胞融合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5 .单克隆抗体被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等。其制备过程不涉及的操
作是( )
A .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B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C .早期胚胎培养和移植 D .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6 .一个抗原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族, 一个抗原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 由同一抗原刺激 产生的不同抗体统称为多抗。将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 p72 注入小鼠体内,可利用该小鼠的免疫细胞制备
抗 p72 的单抗,也可以从该小鼠的血清中直接分离出多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注入小鼠体内的抗原纯度不影响多抗的纯度
B .单抗制备过程中通常将分离出的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C .利用该小鼠只能制备出一种抗 p72 的单抗
D .p72 部分结构改变后,可能会出现原单抗失效而多抗仍有效的情况
7 .细胞融合技术应用广泛,如图为细胞融合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能将药物特异性地带入癌细胞所在位置
B .有性杂交后代一定是可育的
C .番茄— 马铃薯” 的培育是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克服了由于生殖隔离而导致的远缘杂交不亲和障

D .基因型为 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植株的花粉去壁后两两融合得到 9 种基因型细胞
8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是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下列关于这两项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采用的方法不完全相同
B .可以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C .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番茄— 马铃薯植株,地上结番茄,地下长马铃薯
D .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融合的基础,动物细胞培养要用到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
9 .植物细胞工程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A .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 .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 .人参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培养——细胞增殖
10 .下图表示用仙台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 a 和细胞 b 必须为同种细胞才能融合
B .细胞 c 同时有细胞 a 和细胞 b 的遗传物质
C .该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 .植物细胞的融合过程与动物细胞完全相同
11 . (多选) 抗体一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药物与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 实现了对肿
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它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免疫后的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即为单克隆抗体
B .可以利用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进行肿瘤定位
C .ADC 通过抗体与细胞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肿瘤细胞
D .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可在体外适宜条件下大规模培养
12 . (多选)为研制抗病毒 A 的单克隆抗体,某课题组以小鼠甲为实验对象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处理前需给小鼠甲注射单细胞悬液
B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筛选 1 使用的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
C .筛选 2 依据的原理是抗原一抗体特异性结合
D .只有体外配制培养液才能使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
13 .双特异性抗体(BsAb)是指一个抗体分子可以与两个不同抗原或同一抗原的两个不同抗原表位相结合, 双特异性抗体在自然状态下并不存在, 可以通过重组 DNA 或细胞融合技术人工制备实现。长春花所含的长 春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图 1 是科研人员通过免疫的 B 淋巴细胞和杂交瘤细胞杂交技术生产双特异性
抗体的部分过程。图 2 是某双特异性抗体作用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①步骤注射癌胚抗原的目的是 。过程③所用的 HAT 培养基从用途上
看属于选择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 细胞不能生长。
(2)过程④中将杂交瘤细胞进行多倍稀释, 接种在多孔的细胞培养板上, 使每孔细胞不超过 1 个, 通过培养
让其增殖,然后利用 原理检测各孔上清液中细胞分泌的抗体,筛选出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
交瘤细胞。与传统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有 。
(3)图 1 注射长春碱后,要获取单克隆杂交—杂交瘤细胞,方框内至少需要经过 次筛选。体外培养到
一定时期的单克隆杂交—杂交瘤细胞因为
(答 2 点)等因素而分裂受阻,需进行传代培养。
(4)与直接使用长春碱相比,将长春碱与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后给药,对人体的副作用更小,原因
是 。(
内容
导航
)2.2.2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Part1 目标任务:对接课标,了解目标 Part2 预习导学: 自主梳理+预习检测,掌握基本知识点 Part3 探究提升:代入情景+典例精讲,深入学习知识要点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Part4 网络梳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Part5 强化训练:必刷经典试题,能力提升
新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阐明动物细胞融合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 学等手段,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 细胞的过程。 2.概述细胞融合技术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重要技 术。 1.说明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异同。 2.简述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方法与原 理。 3.列举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优点及实 际应用。
(
自主梳理
)
一、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1.概念: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融合后形成的杂交细胞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
胞的遗传信息。
2.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
(1)物理法: 电融合法
(2)化学法: PEG 融合等
(3)生物法: 灭活病毒诱导等
3. 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4.意义:突破了有性杂交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5.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
(1)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等的重要手段。
(2)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发展起来的杂交瘤技术,为制造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
二、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1.常规抗体与单克隆抗体
(1)常规抗体
①产生 :抗体的传统生产方法是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
需抗体。
②缺点:产量低、纯度 低,制备的抗体特异性差。
(2) 单克隆抗体
①产生:由单一 B 淋巴细胞细胞增殖产生的单一抗体。
②优点: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备。
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B 淋巴细胞特点:
一种 B 淋巴细胞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2)骨髓瘤细胞特点:
能在体外大量增殖。
(3)杂交瘤细胞特点: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大量 抗体。
(4)制备过程
①免疫处理
提供 B 淋巴细胞的动物必须预先注射 特定抗原进行免疫处理,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 B 淋巴细胞。
②诱导融合
③通过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
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
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
④通过筛选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对上述经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
需抗体的细胞(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
⑤获取单克隆抗体的场所
若在细胞培养液中进行杂交瘤细胞培养,则从细胞培养液中提取;若在小鼠或其他动物腹腔中培养,则从
小鼠腹水中提取。
(3)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①被广泛用作诊断试剂,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病原体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用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单克隆抗体做成的“早早孕诊断试剂盒 ”.在妊娠第 8 天就可以做出诊断,且
准确率高达 90%以上。
又如:利用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在特定组织中成像的技术,可定位诊断肿瘤、心血管畸形等疾
病。
②可以运载药物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细胞毒素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 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
选择性杀伤。
③自身也可用于治疗疾病。
预习检测(限时 10 分钟)
1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两项技术有相似也有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愈伤组织经过脱分化、再分化后才能形成杂种植株
B .细胞融合过程中发生的变异主要是基因重组
C .两种技术均可运用 PEG 融合法或电融合法来促进细胞融合
D .植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时均会用到纤维素酶和胰蛋白酶
【答案】C
【详解】A、杂种细胞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杂种植株, A 错误;
B、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细胞融合过程中发生的变异不是基因重组, B 错误;
C、电融合法、 PEG 融合法均可用于动植物细胞的融合, C 正确;
D、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利用纤维素酶或果胶酶, 而分散动物细胞可以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D 错误。
故选 C。
2 .下列是应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 X 抗体的具体操作步骤, 选项中对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叙
述不正确的是( )
①将 X 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 X 抗体的 B 淋巴细胞
②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骨髓瘤细胞
③利用促细胞融合因子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
④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培养
⑤筛选出能产生抗 X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⑥从腹水中提取抗体
A .实验顺序应当是①②③⑤④⑥
B . ④过程中产生的多个杂交瘤细胞也称为克隆化培养
C . ③过程获得的细胞均可无限增殖
D . ③到⑤的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两次筛选
【答案】C
【详解】A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为①②③⑤④⑥, 其中③到⑤过程通常要经过两次筛选, 即先筛
选出杂交瘤细胞,再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A 、D 正确;
B 、④过程是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体内培养,杂交瘤细胞无限增殖,也称为克隆化培养, B 正确;
C、③过程获得的细胞不都能无限增殖, 如 B 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因此还需要用选择培
养基进行筛选, C 错误。
故选 C。
3 .治疗最凶险乳腺癌“HER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T-DM1)被纳入 2023 年医保目录名单。 T-DM1 是由曲妥
珠单抗、细胞毒性药物 DM1 偶联形成。 T-DM1 作用机制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不可直接生产单克隆抗体
B .T-DM1 中的抗体主要是发挥治疗效应,杀伤靶细胞
C .T-DM1 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癌细胞
D .曲妥珠单抗制备中可选择 DM1 作为抗原刺激小鼠产生免疫应答
【答案】A
【详解】A、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含有各种杂交瘤细胞) 不可直接生产单克隆抗体, 还
需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A 正确;
B 、T-DM1 由曲妥珠单抗、细胞毒性药物 DM1 偶联前成,分析题图曲妥珠单抗可以与细胞膜表面的 HER2+
特异性结合,将 DM1 准确带至乳腺癌细胞,细胞毒性药物才能杀伤靶细胞, B 错误;
C 、T-DM1(大分子)通过胞吞运输进入癌细胞, C 错误;
D、DM1 是细胞毒性药物, 不能与 HER2+特异性结合, 其免疫小鼠后产生的抗体也不能与 HER2+特异性结合,
所以不选择它作为制备单抗的抗原, D 错误。故选 A。
4 .双抗指的是一个抗体可以和两个不同抗原或一个抗原的两个不同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需要人工制备两 种单克隆抗体并在体外解偶联后重新偶联制备。最新研究发现春花碱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下图为人工制
备双抗的过程,图右下角为某双抗发挥作用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第一次筛选后的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传代培养过程中会发生贴壁和接触抑制
B .第二次筛选是为了确定分泌抗体的特异性,可以通过抗原抗体杂交的方式检验
C .该方法制备的二抗与传统的抗体-药物偶联物相比特异性相似
D .将上述过程中春花碱换成荧光蛋白,可能会有助于辅助临床诊断
【答案】A
【详解】A、第一次筛选后的细胞是杂交瘤细胞, 具有肿瘤细胞的特征, 故克隆化培养不会有接触抑制的现
象, A 错误;
B、第二次筛选为了确定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是所需要的,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进行检验, B 正确; C、图中的二抗识别肿瘤细胞只依赖一种抗原, 传统 ADC 识别靶细胞也只依赖一种抗原, 故特异性相似, C
正确;
D、将春花碱换成荧光蛋白, 临床使用双抗与荧光蛋白即可指示肿瘤细胞位置, 起到辅助诊断的效果, D 正
确。
选 A。
5 .如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细胞毒性 T 细胞
B . 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C . ③同时具有 B 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
D . 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
【答案】 D
【详解】A 、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 B 淋巴细胞, A 错误;
B、胰蛋白酶可使组织细胞分散为单个细胞, B 错误;
C 、③为杂交细胞,若是 B 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才同时具有 B 淋巴细胞(可产
生抗体)和骨髓瘤细胞(可大量增殖)的特性, C 错误;
D 、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 D 正确;
故选 D。
6 .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及其特有的诱导方法分别是( )
A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离心法
B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灭活病毒诱导法
C .细胞的增殖、电融合法
D .细胞的增殖、灭活病毒诱导法
【答案】 B
【详解】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植物细胞一般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有 PEG 融合法、电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等,其中灭活病
毒诱导法是其特有的方法,而 PEG 融合法和电融合法也可用于诱导植物体细胞杂交,故动物细胞融合的原
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特有的诱导方法是灭活病毒诱导法, B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7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融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融合前要用酶解法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B .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C .融合后得到的杂交细胞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细胞的遗传信息
D .融合后得到的杂交细胞具有两个细胞核
【答案】 D
【详解】A、动物细胞融合前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A 正确;
B、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涉及膜的融合,其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B 正确;
C、动物细胞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为一个细胞的过程, 融合后得到的杂交细胞具有两个或
多个亲本细胞的遗传信息, C 正确;
D、融合后得到的杂交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 D 错误。
故选 D。
8 .有关动物细胞融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融合的结果是获得新个体
B .只有两个动物细胞结合成一个细胞的过程才叫动物细胞融合
C .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D .灭活的病毒是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常用的促融剂
【答案】C
【详解】A、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动物细胞融合的结果是获得融合细胞, A 错误;
B、动物细胞融合又叫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B 错误;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均运用细胞膜的流动性, C 正确;
D、灭活的病毒只能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不能诱导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 D 错误。
故选 C。
9 .CD3 单克隆抗体(OKT3 )为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 T 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针对 T 细胞上 CD3 抗原,
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器官移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的生物学原理即可制备 OKT3
B .将提纯的 CD3 抗原注入小鼠体内可产生免疫反应,分离出 B 细胞
C .制备 OKT3 过程中使用了胰蛋白酶和聚乙二醇等溶液
D .经多次筛选才能获得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细胞
【答案】A
【详解】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有两个, 即细胞增殖和细胞膜的流动性, A 错误; B、要制备 OKT3,需要将 CD 抗原注入小鼠体内, 使其发生免疫反应, 才能从其体内分离出相应的 B 淋巴细胞,
B 正确;
C、制备 OKT3 时,首先要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以获得相应的 B 淋巴细胞,然后取小鼠的脾脏组织,用胰
蛋白酶处理获得单细胞后,用该细胞和小鼠的骨髓瘤细胞在聚乙二醇的诱导下促进细胞融合, C 正确;
D、经过多次筛选,最终获得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 D 正确。
故选 A。
10 .小胶质细胞参与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症、
肌萎缩侧索硬化等。科研人员制备了抗小胶质细胞表面标志蛋白 CD22 的单克隆抗体,具体方法如图所示。
下列对抗 CD2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步骤①和步骤⑤向小鼠注射的都是 CD22
B .步骤②所用的 SP2/0 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
C .吸取③中的上清液到④的培养孔中后须加入 CD22 进行检测
D .步骤⑥提取的抗 CD22 抗体,可抑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答案】A
【详解】A、要获得抗 CD22 单克隆抗体,步骤①应该注射 CD22 蛋白(CD22 抗原) ,步骤⑤是将分泌抗
CD22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体内培养,以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 A 错误;
B、步骤②所用的 SP2/0 细胞是骨髓瘤细胞,特点是能在体外无限增殖, B 正确;
C、根据抗原 —抗体杂交原理,应该用 CD22 蛋白检测其中是否含抗 CD22 蛋白的抗体,因此,步骤④中需
加入 CD22 蛋白进行专一抗体检测, C 正确;
D、步骤⑥提取的抗 CD22 抗体, 能与抗小胶质细胞表面标志蛋白 CD22 特异性结合, 可抑制神经退行性疾
病的发生, D 正确。
故选 A。
11.将小鼠细胞与人细胞融合后获得“人— 鼠融合细胞” ,发现人的染色体会随机丢失, 最终只保留一条或几
条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利用 PCR 技术检测人的基因表达产物
B .小鼠细胞与人细胞融合表明细胞膜具有信息识别的功能
C .“人— 鼠融合细胞” 的获得突破了人和小鼠之间的生殖隔离
D .可通过检测“人— 鼠融合细胞”基因表达产物,初步定位人基因位于几号染色体
【答案】 D
【详解】A、基因表达的产物多是蛋白质,不能用 PCR 检测, A 错误;
B、小鼠细胞与人细胞在诱导下融合,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 错误;
C、如果“人— 鼠融合细胞” 的获得突破生殖隔离需要产生可育的后代, C 错误;
D、融合实验中, 人染色体会随机丢失, 最终只保留一条或几条染色体, 可通过检测“人-鼠融合细胞”基因
表达产物,初步定位人基因位于几号染色体, D 正确。
故选 D。
环节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情景材料】
使用高效的细胞毒素类药物进行化疗可以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但细胞毒素没有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 同 时 还 会 对 健 康 细 胞 造 成 伤 害 , 这 限 制 了 它 在 临 床 上 的 应 用 。 抗 体 一 药 物 偶 联 物 (antibody-drugconjugate,ADC)通过将细胞毒素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 实现了对肿
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 ADC 通常由抗体、接头和药物(如细胞毒素)三部分组成,它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
【问题探究】
1. ADC 的抗体和药物各具有什么作用
2.除了细胞毒素,还有哪些物质理论上可以作为 ADC 偶联的药物
3.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盒和 ADC 在临床应用上各具有什么优势
(
典例精讲
)
【例 1】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 在人类中出现的症状与过去在天花患者身上所看到的症状相似, B6R
蛋白是猴痘病毒的抗原。为制备抗 B6R 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如图所示,其中①~④
表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①含有从小鼠的脾中得到的能产生特定抗体的 B 淋巴细胞
B .诱导细胞①②融合的常用方法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相同
C .可将抗体检测呈阴性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大规模培养
D .图中的培养瓶需要置于含有 95%CO2 和 5%O2 的混合气体中培养
【答案】A
【详解】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需要将产生特定抗体的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给小鼠注射 B6R 蛋白 的目的是使小鼠针对该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使体内出现能产生抗 B6R 蛋白抗体的浆细胞,因此从小 鼠脾脏提取的细胞①含有能产生特定抗体的 B 淋巴细胞, A 正确;
B、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方法是灭活的病毒,因此诱导细胞①②融合的常用方法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的方法不完全相同, B 错误;
C、抗体检测呈阴性的杂交瘤细胞说明其产生的抗体不是所需的抗体, 因此不能培养该杂交瘤细胞, 应将抗
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的腹腔内大量培养, C 错误;
D、图中的培养瓶需要置于含有 95%空气和 5%CO2 的混合气体中培养, D 错误。
故选 A。
【例 2 】CTLA-4 和 PD-1 均是 T 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能抑制 T 细胞激活,或使 T 细胞 进入凋亡程序, 从而使机体肿瘤细胞免受 T 淋巴细胞攻击。抗 CTLA-4 或抗 PD-1 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抗肿 瘤效果。如图所示, 科研人员现将两种单克隆抗体在体外解偶联后重新偶联成抗 CTLA-4 和抗 PD-1 的双克隆
抗体,显示具有更好的疗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一分子双抗能结合两个 CTLA-4 分子和两个 PD-1 分子
B .双克隆抗体与肿瘤细胞的结合具有更强的特异性,从而减少副作用
C .同时用 CTLA-4 和 PD-1 免疫后提取的浆细胞, 可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同时分泌两种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 .使用双克隆抗体治疗肿瘤原理是让机体产生更强的细胞免疫反应
【答案】 D
【详解】A、将两种单克隆抗体在体外解偶联后重新偶联成抗 CTLA-4 和抗 PD-1 的双克隆抗体,并不是一分
子双抗能结合两个 CTLA-4 分子和两个 PD-1 分子, A 错误;
B、双克隆抗体与 T 细胞表面的 CTLA-4 和 PD-1 受体分子结合,显示出抗肿瘤的更好的效果, B 错误;
C、同时用 CTLA-4 和 PD-1 免疫后提取 B 淋巴细胞,然后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融合成分别形成分泌两种抗体的
杂交瘤细胞, C 错误;
D、双克隆抗体可结合 T 细胞表面的 CTLA-4 和 PD-1 受体分子, T 细胞可以发挥细胞免疫作用,所以使用双
克隆抗体治疗肿瘤原理是让机体产生更强的细胞免疫反应, D 正确。
故选 D。
【例 3 】P 蛋白是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重要抗原。为了能够快速诊断 ASFV,研究者制备相应的杂交瘤细
胞 R3E9。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B 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的都是杂交瘤细胞
B .杂交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入 95%的 O2 和 5%的 CO2
C .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可筛选出能够产生 P 蛋白的 R3E9
D .体外培养 R3E9 可以获得针对 P 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答案】 D
【详解】A、若只考虑细胞的两两融合,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可得到杂交瘤细胞、 B 淋巴细胞自
身融合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3 种融合细胞, A 错误;B、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需要加入 95%的空气和 5%的 CO2 ,B 错误;
C、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可筛选出能够产生抗 P 蛋白抗体的 R3E9 ,C 错误;
D、通过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可获得特定的单克隆抗体, D 正确。
故选 D。
【例 4 】关于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获得足量相应的 B 细胞,可多次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
B .细胞融合前,已免疫的脾细胞不需要经过原代培养扩大
C .用 PEG 诱导细胞融合后,可加入过量培养基终止融合
D .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常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
【答案】 D
【详解】A 、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 需反复向小鼠体内注射特定抗原, 刺激相应 B 淋巴细胞的产生, A
正确;
B 、一般认为, 已免疫的脾细胞(含浆细胞) 中已含足够数量的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 不需要通过原代培
养扩大细胞数量,高度分化的细胞也不能通过原代培养扩大细胞数量, B 正确;
C、通过添加适宜浓度的 PEG 进行融合, 在原生质体融合一定时间后, 加入过量的培养基进行稀释, 稀释的
目的是降低 PEG 浓度,使其失去融合作用 ,C 正确;
D、杂交瘤细胞培养时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D 错误。
故选 D。
【例 5】使用高效的细胞毒素类药物进行化疗可以有效杀伤肿瘤细胞, 为了减小药物的毒副作用, 将单克隆 抗体与相应药物偶联结合, 制成“生物导弹”来定向治疗癌症。如图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 所制得的抗体
为鼠源性抗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多种 B 淋巴细胞可在小鼠的胸腺中获取
B . ②过程在选择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细胞均能分泌所需抗体
C .利用“生物导弹”治疗癌症可减轻药物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D .图示过程获得的鼠源性抗体可直接与药物结合用于人体疾病的治疗
【答案】C
【详解】A、用特定的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后, 从小鼠的脾中得到能产生特定抗体的 B 淋巴细胞, 而胸腺中主要是 T 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A 错误;
B 、②过程能在选择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但不一定能分泌所需抗体, B 错误;
C、细胞毒素类药物对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 “生物导弹”可定向治疗癌症, 减轻药物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C
正确;
D、由题图过程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属于鼠源性抗体, 直接与药物结合作用于人体可能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识
别,诱发人体免疫反应, D 错误。
故选 C。
【例 6】PD-L1 是肿瘤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质, 其能与 T 淋巴细胞表面的 PD-1 蛋白结合, 抑制 T 淋巴细胞活 化, 使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抗 PD-L1 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的 PD-L1 蛋白结合,使肿瘤细胞无法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对癌症的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按如
下流程制备了抗 PD-L1 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有关制备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培养骨髓瘤细胞和 B 淋巴细胞需要用到 CO2 培养箱
B .诱导融合过程原理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原理相同
C .抗体检测筛选利用了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
D .制备过程至少进行两次筛选操作
【答案】 B
【详解】A、培养骨髓瘤细胞和 B 淋巴细胞需要用到创造适宜的气体环境, 95%空气和 5%的 CO2 ,CO2 有利
于维持培养液 pH,所以要用到 CO2 培养箱, A 正确;
B、诱导融合过程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 错误;
C、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可利用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筛选特定杂交瘤细胞, C 正确;
D、制备过程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需要筛选出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为了抗体的纯度,
抗体检测筛选需要进行多次操作, D 正确。
故选 B。
【例 7 】 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 T 淋巴细胞
B、②中使用活性较强的病毒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C、③细胞均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
D、④是经多次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答案】 D
【详解】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 B 细胞, A 错误;②动物细胞融合中使用灭活的病毒有利 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B 错误;效应 B 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只考虑两两融合会有三种结果:杂交瘤 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B 细胞自身融合细胞等, 只有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 体, C 错误; ④是经多次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群,可以经体内培养或体外培
养,产生单克隆抗体。
【例 8】抗癌"神药 ”抗 PD-L1 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 T 细胞.上的 PD-1 受体和肿瘤细胞_上的配体 PD-L1 结合,
从而激活 T 细胞的功能,对抗癌症。下列关于该药物的制备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备该药物前必须用 PD-L1 蛋白免疫小鼠
B、需从小鼠的脾脏中提取 B 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
C、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均能产生抗 PD-L1 抗体
D、必须经过多次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以保证抗体的纯度
【答案】C
【详解】A、制备该药物前必须用 PD-L1 蛋白兔疫小鼠,得到相应的 B 淋巴细胞(效应 B 细胞), A 正确;
B、制备单克隆抗体,需从小鼠的脾脏中提取 B 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 B 正确;
C、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抗 PD-L1 抗体,还需要进行抗体检测, C 错误;
D、为保证抗体的纯度,必须经过多次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D 正确。
故选 C。
【例 9 】下面为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④中的筛选是为了获得能产生多种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B . ②中培养基应加入选择性抑制骨髓瘤细胞 DNA 分子复制的物质
C .上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
D . ⑤可以无限增殖
【答案】A
【详解】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 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④属于单克
隆抗体制备过程的第二次筛选, A 错误;
B、由于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 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骨髓瘤细胞 DNA 复制的物质, 以选择出骨髓
瘤细胞和 B 细胞融合的杂交细胞, B 正确;
C、图中有一处错误,即没有先给小鼠进行免疫, C 正确;
D 、⑤是能专一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定抗体, D 正
确。故选 A。
要点归纳
1.融合的原理与过程
(1)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
(2)过程: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包括细胞膜融合、细胞质融合和细胞核融合,其中细胞膜融合是细胞融合的 先导,在细胞膜融合中体现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融合的实质是核融合。动物细胞融合完成的
标志是两个或多个细胞核融合为一个细胞核。
2.融合的结果
形成单核杂交细胞,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的遗传信息,可表现出两个或多个亲本细胞的特点。
3.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
比较项目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
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增殖
融合前处理 先除去细胞壁 先使细胞分散开
使用的酶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诱导手段 物理法:电融合法、离心法 除物理法和化学法外,也可用灭活的
化学法: PEG 融合法、高 Ca2+—高 pH 融合法 病毒诱导
结果 杂种植株 杂交细胞
应用 培育植物新品种 主要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
意义 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打破了生殖隔离,扩展了杂交的亲本组合
【易错警示】
(1)除了受到注射的抗原的刺激外, 小鼠在生活过程中还可能受到其他抗原的刺激, 因此从小鼠体内取出
的多个 B 淋巴细胞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抗体,所以进行第二次筛选是非常必要的。
(2)可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原理检测杂交瘤细胞是否产生了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单克
隆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能够和特定的抗原结合,产生特定的反应,因此可用来检测抗体的产生。
(3)病毒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①灭活的病毒能作为诱导剂,不灭活的病毒不能作为诱导剂。
②病毒在不同过程或操作中的“身份 ”不同。在免疫调节中病毒属于抗原;在基因工程中可作为载体;在
细胞工程中可作为诱导剂
(4)生物导弹 ”中真正发挥治疗作用的物质是相关药物, 单克隆抗体所起的作用在于将药物定向带到靶细 胞所在的位置,借助其导向作用,在原位杀死癌细胞,这样既不损伤正常细胞,又减少了用药剂量,因此,
“生物导弹 ”可作为一种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新型药物。
1.在甲型流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 杂交瘤细胞在克隆化培养时来自 B 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往往出现随
机丢失现象。不考虑基因间的影响和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B 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甲型流感疫苗的动物脾脏中筛选获得
B .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甲型流感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治疗甲型流感
C .利用抗体检测筛选的杂交瘤细胞经克隆化培养,具有持续产生甲型流感单克隆抗体的能力
D .若杂交瘤细胞丢失某染色体后不能分泌单克隆抗体,则该抗体的基因可能位于该染色体上
【答案】C
【详解】A、抗原能激发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对动物进行间歇注射抗原处理, 以刺激动物机体产生相应
的 B 淋巴细胞, A 正确;
B、抗体与抗原能特异性结合,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甲型流感单克隆抗体可以治疗甲型流感, B 正确;
C、杂交瘤细胞在克隆化培养过程中来自 B 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往往出现随机丢失现象, 若丢失的染色体含有 产生甲型流感抗体的基因, 则利用抗体检测筛选的杂交瘤细胞不一定具有持续产生甲型流感抗体的能力, C
错误;
D、与亲代杂交瘤细胞相比较, 若减少某条染色体后分泌单克隆抗体的功能缺失, 说明该抗体的基因位于这
条染色体上, D 正确。
故选 C。
2 .催乳素具有刺激排卵等功能, 各种动物的催乳素结构存在种间差异, 不同哺乳动物的催乳素氨基酸同源
序列达到 60%~100%。现需制备山羊催乳素单克隆抗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不同动物的催乳素多次免疫小鼠
B .用 96 孔板培养和筛选杂交瘤细胞时,每一个孔尽量只接种一个细胞
C .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用来筛选杂交瘤细胞
D .单克隆抗体可用来治疗癌症的原因是单克隆抗体能杀伤癌细胞
【答案】 B
【详解】A、各种动物的催乳素结构存在种间差异, 用不同动物的催乳素多次免疫小鼠, 会产生多种抗体的
浆细胞,现需制备山羊催乳素单克隆抗体,需用山羊的催乳素多次免疫小鼠, A 错误;
B、用 96 孔板培养和筛选杂交瘤细胞时,每一个孔尽量只接种一个细胞, B 正确;
C、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目的是促进细胞融合, C 错误;
D、单克隆抗体能与癌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将化学药物送入癌细胞杀伤癌细胞, 单纯的单克隆抗体不能
杀伤癌细胞, D 错误。
故选 B。
3 .非洲猪瘟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 致死率接近 100%,会给家猪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 p54 蛋白是
ASFV 侵染宿主细胞的重要结构蛋白,某研究团队欲制备抗 p54 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被 ASFV 侵染后,家猪仅依赖细胞免疫就能消灭部分 ASFV
B .制备该单克隆抗体时可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
C .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大规模培养时可能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D .可利用该单克隆抗体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家猪是否感染了 ASFV
【答案】A
【详解】A、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 病毒是胞内寄生物, 因此机体依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特异性免疫过
程清除病毒, A 错误;
B、制备单克隆抗体时,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聚乙二醇 PEG、灭活病毒、电刺激等方法, B 正确;
C、杂交瘤细胞培养时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C 正确;
D、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的特点, 故可利用该单克隆抗体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家猪是否感染了
ASFV ,D 正确。
故选 A。
4 .细胞融合技术在植物、动物、微生物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如白菜一甘蓝、单克隆抗体、利用光合
细菌与嗜热菌选育出了耐高温的光合细菌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细胞完成细胞融合的标志是细胞核的融合
B .在制备原生质体时,细胞培养液的渗透压应等于或略高于细胞内渗透压
C .将骨髓瘤细胞和 B 淋巴细胞混合,经诱导后融合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
D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属于有性杂交,包括细胞融合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答案】 B
【详解】A、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新细胞壁的形成, A 错误;
B、在制备原生质体时,处于高渗或等渗溶液中,可以保护原生质体不因吸水过多而涨破, B 正确;
C、将骨髓瘤细胞和 B 淋巴细胞混合,经诱导后融合的细胞有多种类型,可经过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 C 错
误;
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是一项无性繁殖技术, D 错误。
故选 B。
5 .单克隆抗体被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等。其制备过程不涉及的操
作是( )
A .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B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C .早期胚胎培养和移植 D .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答案】C
【详解】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包括:特定抗原免疫小鼠、诱导 B 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筛选、
单一抗体阳性检测、将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大规模培养(即动物细胞培养),或注
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提取单克隆抗体等,该制备过程中不涉及早期胚胎培养和移植, C 符合题意。
故选 C。
6 .一个抗原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族, 一个抗原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 由同一抗原刺激 产生的不同抗体统称为多抗。将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 p72 注入小鼠体内,可利用该小鼠的免疫细胞制备
抗 p72 的单抗,也可以从该小鼠的血清中直接分离出多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注入小鼠体内的抗原纯度不影响多抗的纯度
B .单抗制备过程中通常将分离出的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C .利用该小鼠只能制备出一种抗 p72 的单抗
D .p72 部分结构改变后,可能会出现原单抗失效而多抗仍有效的情况
【答案】 D
【详解】A、单抗的制作需要筛选, 而多抗不需要筛选, 抗原纯度越高, 产生的多抗纯度越高, 注入小鼠体
内的抗原纯度影响多抗的纯度, A 错误;
B、单抗制备过程中通常将经过免疫的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B 错误;
C、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 p72 上有多种抗原决定簇, 一个抗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 所以向小
鼠体内注入 p72 后,可以刺激小鼠产生多种抗 p72 的单抗, C 错误;
D 、p72 部分结构改变只改变了部分抗原决定簇, 因此由这部分抗原决定簇产生的抗体失效, 但由于还存在
由其他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所以多抗仍有效, D 正确。
故选 D。
7 .细胞融合技术应用广泛,如图为细胞融合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能将药物特异性地带入癌细胞所在位置
B .有性杂交后代一定是可育的
C .番茄— 马铃薯” 的培育是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克服了由于生殖隔离而导致的远缘杂交不亲和障

D .基因型为 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植株的花粉去壁后两两融合得到 9 种基因型细胞
【答案】 B
【详解】A、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知, 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能将药物特异性地带入癌细胞所
在位置, A 正确;
B、同种物种可以进行有性杂交;不同物种之间由于存在生殖隔离,通常情况下不可以进行有性杂交,虽有
少数物种间也可进行有性杂交,但杂交后代不育,如马和驴杂交所产生的骡是不育的, B 错误;
C 、“番茄— 马铃薯” 的培育是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克服了由于生殖隔离而导致的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C 正确;
D、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的花粉去壁后两两融合得到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9 种基因型的细胞, D 正确。
故选 B。
8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是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下列关于这两项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采用的方法不完全相同
B .可以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C .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番茄— 马铃薯植株,地上结番茄,地下长马铃薯
D .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融合的基础,动物细胞培养要用到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
【答案】C
【详解】A、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诱导动物细胞融合采用的方法有电融合法、
PEG 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二者不完全相同, A 正确;
B、让 B 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 B 正确;
C、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番茄 — 马铃薯杂种植株,但这种植株并没有在地上结番茄、地下
长马铃薯, C 错误;
D、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因而也是动物细胞融合的基础, 动物细胞培养用到胰蛋白酶、
胶原蛋白酶处理得到分散的细胞, D 正确。
故选 C。
9 .植物细胞工程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A .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 .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 .人参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培养——细胞增殖
【答案】 B
【详解】A、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和利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都利用了酶的专一性原理,
A 正确;
B、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 B 错误;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都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 正确;
D、人参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培养的原理都是细胞增殖, D 正确。
故选 B。
10 .下图表示用仙台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 a 和细胞 b 必须为同种细胞才能融合
B .细胞 c 同时有细胞 a 和细胞 b 的遗传物质
C .该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 .植物细胞的融合过程与动物细胞完全相同
【答案】 B
【详解】A、不同种的细胞也能融合,如人、鼠细胞融合, A 错误;
B、如题图所示,细胞 a 和细胞 b 融合成一个细胞,细胞 c 同时有细胞 a 和细胞 b 的遗传物质, B 正确;
C、该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错误;
D、植物细胞的融合通常要先去除细胞壁,其细胞融合的过程与动物细胞不完全相同, D 错误。
故选 B。
11 . (多选) 抗体一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药物与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 实现了对肿
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它的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免疫后的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即为单克隆抗体
B .可以利用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进行肿瘤定位
C .ADC 通过抗体与细胞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后,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肿瘤细胞
D .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可在体外适宜条件下大规模培养
【答案】AC
【详解】A、单克隆抗体由单个 B 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 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
特异性强的抗体, A 错误;
B、利用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在特定的组织中成像的技术,可定位诊断肿瘤、心血管畸形等疾病, B 正确;
C 、ADC 为大分子,结合图示可知, ADC 进入肿瘤细胞的方式为胞吞, C 错误;
D、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可以通过在体外大规模培养可获得单克隆抗体, D 正确。
故选 AC。
12 . (多选)为研制抗病毒 A 的单克隆抗体,某课题组以小鼠甲为实验对象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处理前需给小鼠甲注射单细胞悬液
B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筛选 1 使用的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
C .筛选 2 依据的原理是抗原一抗体特异性结合
D .只有体外配制培养液才能使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
【答案】ABD
【详解】A、实验处理前需给小鼠甲注射病毒 A,获得以免疫的 B 淋巴细胞, 再以小鼠甲的脾脏制备单细胞
悬液单细胞悬液, A 错误;
B、为了得到能产生抗病毒 A 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 需要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因此筛选 1
使用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 错误;
C、筛选 2 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依据原理是杂交瘤细胞能产生抗病毒 A 的抗体, 抗原和抗体特异性
结合, C 正确;
D、杂交瘤细胞的大量增殖可以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D 错误。
故选 ABD。
13 .双特异性抗体(BsAb)是指一个抗体分子可以与两个不同抗原或同一抗原的两个不同抗原表位相结合, 双特异性抗体在自然状态下并不存在, 可以通过重组 DNA 或细胞融合技术人工制备实现。长春花所含的长 春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图 1 是科研人员通过免疫的 B 淋巴细胞和杂交瘤细胞杂交技术生产双特异性
抗体的部分过程。图 2 是某双特异性抗体作用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①步骤注射癌胚抗原的目的是 。过程③所用的 HAT 培养基从用途上
看属于选择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 细胞不能生长。
(2)过程④中将杂交瘤细胞进行多倍稀释, 接种在多孔的细胞培养板上, 使每孔细胞不超过 1 个, 通过培养
让其增殖,然后利用 原理检测各孔上清液中细胞分泌的抗体,筛选出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
交瘤细胞。与传统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有 。
(3)图 1 注射长春碱后,要获取单克隆杂交—杂交瘤细胞,方框内至少需要经过 次筛选。体外培养到
一定时期的单克隆杂交—杂交瘤细胞因为
(答 2 点)等因素而分裂受阻,需进行传代培养。
(4)与直接使用长春碱相比,将长春碱与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后给药,对人体的副作用更小,原因
是 。
【答案】(1) 刺激小鼠产生相应的 B 淋巴细胞 未融合的和同种融合的
(2)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能准确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可大量
制备
(3) 2/二/两 细胞密度过大、有害代谢物的积累
(4)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能将抗癌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在原位杀死癌细胞
【详解】(1)注射癌胚抗原是为了刺激小鼠产生相应的 B 淋巴细胞;HAT 选择性培养基是根据次黄嘌呤核 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途径设计的, 未融合的(B 细胞或骨髓瘤细胞) 和同种融合的细胞(B 细胞+B 细 胞,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能生长的为杂交瘤细胞(B 细胞+骨髓瘤细胞)既能
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2)抗原 —抗体特异性结合,可以检测是否产生相应的抗体;单克隆抗体能准确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
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可大量制备。
(3)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至少涉及两次筛选,第一次是利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初步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第二次是利用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的方法筛选出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细胞
密度过大、有害代谢物的积累,都会导致动物细胞培养受阻,需更换培养液,进行传代培养。
(4)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能将抗癌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 在原位杀死癌细胞, 对人体的副作用更
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