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期中专项训练之古诗文默写一.试题(共17小题)1.古诗词默写。(1)青青园中葵, 。(2) ,冷露无声湿桂花。(3)《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想象织女的忧伤,发出了“ , ”的感慨。(4)诗以言志。郑燮借“ , ”抒发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人格;李贺借“ , ”表达自己渴望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2.学校开展“诗配画”活动。看到图,你想到了哪首诗?请写在方框内,注意书写正确,规范,美观,行款整齐。 3.日积月累。(1) ,寒食东风御柳斜。(2)青青园中葵, 。阳春布德泽, 。(3) 牵牛星, 河汉女。 ,札札弄机抒。4.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对应的古诗词名句,完成卡片积累。主题 古诗文名句爱国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自己视死如归的诗句是“① ?② ”:李贺《马诗》中用“③ ,④ ”来表明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迫切心情。气节 《竹石》中表明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气节的句子是“⑤ ,⑥ 。”乡愁 王建在《十五夜望月》抒发思念之情的诗句是“⑦ ,⑧ ”:苏轼《水调歌头》中用“⑨ ,⑩ ”来表达对他所思念的人的美好祝愿。5.默写古诗《竹石》,要求写上诗人和朝代,书写正确美观,行款整齐。 6.请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郑燮的《竹石》,注意书写正确、规范,结构匀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7.默写。(1)一儿曰:“ ,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小儿辩日》)(2)河汉清且浅, 。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3)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4)大漠沙如雪, 。(李贺《马诗》)(5) ,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6)千磨万击还坚劲, 。(郑燮《竹石》)8.(1)我知道的描写节日习俗的古诗有《 》,这首诗写的是 节。我能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诗: , 。(2)哥哥最近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整天坐在电脑前玩游戏,不好好学习。你打算用“ , ”(填诗句)来劝说他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3)我知道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 。(4)《马诗》中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 , 。(5)诗人叶绍翁从一枝盛开的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这句诗是 , 。(6)月光照在地上像是一片白霜,露水打湿了盛开的桂花……这恰似诗句“ , ”描绘的情景。9.默写《石灰吟》,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笔画规范,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10.默写古诗《寒食》,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11.默写古诗《石灰吟》 代诗人 , 。 , 。12.古诗文默写。(1)河汉清且浅, 。(2) ,脉脉不得语。(3)《十五夜望月》这首诗中描写中秋月夜景色的诗句是: , 。(4)《长歌行》中劝人要珍惜时间,努力奋进的诗句是: , 。(5)《增广贤文》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其中有劝诫我们认真读书的“ ,一字值千金。”也有善于从他人的话语中得到启示的“ ,胜读十年书。”还有提示我们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需严格要求自己的“ , 。”13.按所学内容填空(1)一儿曰:“日初出 ,及日中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2)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怀亲,《十五夜望月》这首诗中的“ , 。”两句形象地表达了出来。(3)于谦在《石灰吟》中,通过诗句“ , 。”表达了自己清白正直的高尚情操;而郑燮在《竹石》中通过诗句“ , 。”表达了自己正直不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志向。14.根据背诵过的内容填空。(1) ,万物生光辉。(《长歌行》)(2)行道迟迟, 。我心伤悲, !(《采薇》)(3)《十五夜望月》中委婉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 。(4)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5)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 了,如 ,被初阳 了。(《匆匆》)15.按要求写句子。 星期天,爸爸与小明聊天,谈到古人的志向时,小明想到了唐代诗人李贺、明代诗人于谦、清代诗人郑燮,并吟诵了这三位诗人中的“ 。”这两句表达志向的古诗。16. 请你用最工整、最美观的书写把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这首诗默写在下面的横线里,标点符号占一格。 17.请按要求默写一首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 (1)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2)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3)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期中专项训练之古诗文默写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试题(共17小题)1.古诗词默写。(1)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2)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3)《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想象织女的忧伤,发出了“ 终日不成章 , 泣涕零如雨 ”的感慨。(4)诗以言志。郑燮借“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抒发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人格;李贺借“ 何当金络脑 , 快走踏清秋 ”表达自己渴望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考点】古诗文默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1)出自汉乐府《长歌行》。(2)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3)出自《迢迢牵牛星》。(4)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唐代李贺的《马诗》。故答案为:(1)朝露待日晞;(2)中庭地白树栖鸦;(3)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4)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2.学校开展“诗配画”活动。看到图,你想到了哪首诗?请写在方框内,注意书写正确,规范,美观,行款整齐。 竹石清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考点】古诗文默写;汉字书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古诗文默写和汉字书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解答】图画上有竹子,有山岩,竹子牢牢咬住青山绝不放松,竹根扎在碎裂的山岩之中。由此想到了清代郑燮的《竹石》。书写时建议用楷书写,注意书写正确,规范。故答案为:竹石清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3.日积月累。(1)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2)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3) 迢迢 牵牛星, 皎皎 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抒。【考点】古诗文默写.【答案】(1)春城无处不飞花。(2)朝露待日晞 万物生光辉。(3)迢迢 皎皎 纤纤擢素手。【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识记与积累来完成。【解答】(1)出自韩翃《寒食》。(2)出自《长歌行》。(3)出自《迢迢牵牛星》。故答案为:(1)春城无处不飞花。(2)朝露待日晞 万物生光辉。(3)迢迢 皎皎 纤纤擢素手。【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4.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对应的古诗词名句,完成卡片积累。主题 古诗文名句爱国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自己视死如归的诗句是“① 人生自古谁无死 ?② 留取丹心照汗青 ”:李贺《马诗》中用“③ 何当金络脑 ,④ 快走踏清秋 ”来表明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迫切心情。气节 《竹石》中表明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气节的句子是“⑤ 千磨万击还坚劲 ,⑥ 任尔东西南北风 。”乡愁 王建在《十五夜望月》抒发思念之情的诗句是“⑦ 今夜月明人尽望 ,⑧ 不知秋思落谁家 ”:苏轼《水调歌头》中用“⑨ 但愿人长久 ,⑩ 千里共婵娟 ”来表达对他所思念的人的美好祝愿。【考点】古诗文默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诗文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解答】①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表达了诗人赤诚的爱国情怀和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③④“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骏马何时才能套上镶金的笼头,冲锋陷阵飞驰在那深秋的战场!表明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迫切心情。⑤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此句描写岩竹的品格,表现诗人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⑦⑧“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抒发了作者的思念之情。⑨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但愿人们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够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了诗人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故答案为:①人生自古谁无死 ②留取丹心照汗青;③何当金络脑 ④快走踏清秋;⑤千磨万击还坚劲 ⑥任尔东西南北风;⑦今夜月明人尽望 ⑧不知秋思落谁家;⑨但愿人长久 ⑩千里共婵娟。【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5.默写古诗《竹石》,要求写上诗人和朝代,书写正确美观,行款整齐。 竹石清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考点】古诗文默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诗歌的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从中明白道理,受到教育。【解答】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全诗如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故答案为:竹石清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默写时要注意做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别字。6.请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郑燮的《竹石》,注意书写正确、规范,结构匀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竹石清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考点】古诗文默写;汉字书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汉字书写。诗歌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解答】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全诗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故答案为:竹石清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7.默写。(1)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 , 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小儿辩日》)(2)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3)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4)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5)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6)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考点】古诗文默写.【答案】(1)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2)相去复几许 脉脉不得语;(3)今夜月明人尽望;(4)燕山月似钩;(5)千锤万凿出深山;(6)任尔东西南北风。【分析】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诗歌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解答】(1)出自《两小儿辩日》,原文: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2)出自《迢迢牵牛星》,全诗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3)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全诗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4)出自李贺的《马诗》,全诗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5)出自于谦的《石灰吟》,全诗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6)出自郑燮的《竹石》,全诗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故答案为:(1)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2)相去复几许 脉脉不得语;(3)今夜月明人尽望;(4)燕山月似钩;(5)千锤万凿出深山;(6)任尔东西南北风。【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8.(1)我知道的描写节日习俗的古诗有《 寒食 》,这首诗写的是 寒食 节。我能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 , 寒食东风御柳斜 。(2)哥哥最近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整天坐在电脑前玩游戏,不好好学习。你打算用“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填诗句)来劝说他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3)我知道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 年年有余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 吉祥幸福 。(4)《马诗》中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 何当金络脑 , 快走踏清秋 。(5)诗人叶绍翁从一枝盛开的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这句诗是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6)月光照在地上像是一片白霜,露水打湿了盛开的桂花……这恰似诗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 , 冷露无声湿桂花 ”描绘的情景。【考点】古诗文默写;节日风俗.【答案】(1)寒食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2)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3)年年有余 吉祥幸福;(4)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5)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6)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分析】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节日风俗。古诗文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解答】(1)考查古诗文默写、节日风俗。我知道的描写节日习俗的古诗有《寒食》,这首诗写的是寒食节。我能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的作者是韩翃,全诗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2)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汉乐府的《长歌行》,全诗为: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考查节日风俗。“鱼”与“余”读音相同,故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蝠”与“福”读音相同,故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吉祥幸福。(4)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李贺的《马诗》,全诗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5)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全诗为: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6)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全诗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故答案为:(1)寒食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2)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3)年年有余 吉祥幸福;(4)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5)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6)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9.默写《石灰吟》,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笔画规范,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石灰吟明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考点】古诗文默写;汉字书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和汉字书写。默写时,注意书写时要求卷面整洁、字体工整漂亮,力求匀称、美观,注意字和字之间的位置。文字大小要适中,做到整齐划一,要把字的位置、字距安排得当。抄写时注意字形“锤、凿、焚、闲、碎、浑”正确。【解答】 故答案为:石灰吟明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0.默写古诗《寒食》,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考点】古诗文默写;汉字书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文的默写及汉字书写。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古诗文的诵读默写,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1.默写古诗《石灰吟》 明 代诗人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 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骨碎身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考点】古诗文默写;作家及其作品.【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诗歌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解答】出自于谦的《石灰吟》,全诗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故答案为:明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的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12.古诗文默写。(1)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2)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3)《十五夜望月》这首诗中描写中秋月夜景色的诗句是: 中庭地白树栖鸦 , 冷露无声湿桂花 。(4)《长歌行》中劝人要珍惜时间,努力奋进的诗句是: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5)《增广贤文》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其中有劝诫我们认真读书的“ 读书须用意 ,一字值千金。”也有善于从他人的话语中得到启示的“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还有提示我们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需严格要求自己的“ 莫道君行早 , 更有早行人 。”【考点】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答案】(1)相去复几许;(2)盈盈一水间;(3)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4)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5)读书须用意 听君一席话 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文和名言警句的积累与默写。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1)出自《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2)出自《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3)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4)出自汉乐府《长歌行》。(5)“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别说你出发的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故答案为:(1)相去复几许;(2)盈盈一水间;(3)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4)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5)读书须用意 听君一席话 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3.按所学内容填空(1)一儿曰:“日初出 大如车盖 ,及日中 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2)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怀亲,《十五夜望月》这首诗中的“ 今夜明月人尽望 ,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两句形象地表达了出来。(3)于谦在《石灰吟》中,通过诗句“ 粉骨碎身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表达了自己清白正直的高尚情操;而郑燮在《竹石》中通过诗句“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表达了自己正直不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志向。【考点】古诗文默写.【答案】(1)大如车盖 则如盘盂;(2)今夜明月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3)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句的积累与默写。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1)选自文言文《两小儿辩日》。(2)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3)分别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清代郑燮的《竹石》。故答案为:(1)大如车盖 则如盘盂;(2)今夜明月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3)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4.根据背诵过的内容填空。(1)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长歌行》)(2)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采薇》)(3)《十五夜望月》中委婉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5)过去的日子如 轻烟 ,被微风 吹散 了,如 薄雾 ,被初阳 蒸融 了。(《匆匆》)【考点】古诗文默写;现代诗文默写.【答案】(1)阳春布德泽。(2)载渴载饥 莫知我哀。(3)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4)门前流水尚能西。(5)轻烟 吹散 薄雾 蒸融。【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和现代诗文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识记与积累来完成。【解答】(1)出自汉乐府《长歌行》。(2)出自《采薇》。(3)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的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这两句诗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4)出自苏轼《浣溪沙》。(5)出自《匆匆》。故答案为:(1)阳春布德泽。(2)载渴载饥 莫知我哀。(3)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4)门前流水尚能西。(5)轻烟 吹散 薄雾 蒸融。【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15.按要求写句子。 星期天,爸爸与小明聊天,谈到古人的志向时,小明想到了唐代诗人李贺、明代诗人于谦、清代诗人郑燮,并吟诵了这三位诗人中的“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两句表达志向的古诗。【考点】古诗文默写.【答案】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分析】考查诗文默写。答题时,回忆课文,将空缺处补充完整即可。填完后读一读,检查是否正确。【解答】根据题干所给条件,本题应答这三位诗人诗中表达志向的两句诗。示例:唐代诗人李贺《马诗》中表达志向的两句是“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故答案为: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点评】练习这一类型的题,需要平时多积累古诗,根据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达的情感做题。16. 请你用最工整、最美观的书写把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这首诗默写在下面的横线里,标点符号占一格。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考点】古诗文默写;汉字书写.【答案】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分析】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和汉字书写。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全诗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故答案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7.请按要求默写一首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 乞巧唐 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2)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3)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考点】古诗文默写;汉字书写.【答案】乞巧唐 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分析】考查了古诗文默写、汉字书写。诗歌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解答】描写传统节日七夕节的古诗有唐朝林杰的《乞巧》,全诗为: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描写传统节日春节的古诗有宋朝王安石的《元日》,全诗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故答案为:乞巧唐 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考点卡片1.汉字书写【考点讲解】在书写汉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端正平稳,就是要把字写得横平竖直,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2)均匀等距,就是要把笔画之间的间隔距离写均匀。(3)中宫紧凑,中宫指的是字的中心部分,也就是一个字的重心所在。(4)收放有致。笔画通过收放产生宽窄、疏密的对比,从而使人获得美的享受。2.名言警句【考点讲解】1、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警示的比较有名的言语。这些名言警句通常被人们认为具有指导作用、启示意义和价值。它们不仅包括一些古老的智慧和谚语,也包括现代文化和教育领域的格言和言论。这些言论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如人生哲学、道德伦理、教育学习、领导力、成功等等。2、小学常考名言警句:不知则问,不耻下问。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谦受益,满招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3.作家及其作品【考点讲解】1、作家及其作品是指某个作家以及他们的文学作品。作家及其作品通常被视为文学常识的一部分,因为它们是文学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所必须了解的知识。了解作家及其作品有助于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背景,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2、主要考查考生对一些现代作家及对应作品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一些作家的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掌握情况,在积累时注意把握技巧,比如说进行分类记忆与连锁记忆。3、小学语文著名作家的作品:著名作家的作品巴金:《鸟的天堂》四上、《海上日出》四下 叶圣陶:《荷花》三下、《爬山虎的脚》四上、《记金华的双龙洞》四下。法布尔:《蜜蜂》三上、蟋蟀的住宅》四上 丰子恺:《白鹅》四上、《手指》六下 老舍:《猫》四上、《母鸡》四上、《草原》五下、《北京的春节》六上、《养花》六下。林海音:《窃读记》五上、《冬阳童年骆驼队》五下 季羡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五下、《怀念母亲》六上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鲁迅:《少年闰土》六上 安徒生:《丑小鸭》二下、《卖火柴的小女孩》六下列夫托尔斯泰:《穷人》六上、《七颗钻石》三下写名人的文章 写毛泽东的文章:《七律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五上写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写周恩来的文章:《一夜的工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上写季羡林的文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写列宁的文章:《灰雀》三上 写高尔基的文章:《小摄影师》三上 写李四光的文章:《奇怪的大石头》三上 写宋庆龄的文章:《我不能失信》三上寓言故事:坐井观天、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纪昌学射、扁鹊治病民间故事:渔夫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西门豹 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追日4.节日风俗【考点讲解】一、节日习俗指的是人们在特定节日中遵循的传统和惯例,包括庆祝活动、礼仪、食品、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活动。二、节日风俗:1.除夕: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主要习俗有祭祀、团圆、年夜饭、守岁。2.春节: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俗称“过年”。主要习俗有吃年糕、饺子、拜年。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在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4.寒食节:寒食节在冬至后的105天或106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而设。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5.清明节:清明节在公历的4月5日前后,由节气演变为节日的只有清明。主要节俗活动有禁火寒食、扫墓踏青、插柳带花、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拔河、打马球等。6.端午节: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习俗有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斗百草、驱五毒,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习俗主要有燃灯、观潮、赏花(主要是赏桂花)、设宴等。8.重阳节:《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重阳节又名重九节,九月九,荣萸节,菊花节等。重九日是古代即有的庆祝风俗。唐代把重阳正式定为节日。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5.古诗文默写【考点讲解】1、定义:古诗文默写是指按照题目要求,将指定的古诗文内容在脑海里回想并默写出来。这个过程通常是在考试或自我检测中完成的。古诗文默写要求学生对古诗文的熟练掌握和对文字的正确理解。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来准确地表达出来。2、古诗默写格式:(1)竖写古诗的格式竖写古诗将每个字竖向排列,从上到下按照书写顺序排列:写诗句正文,由右到左,由上到下写,没有标点符号,直接往下写,写完后,另起一列。正文写完后写诗名、作者、落款(用较小的字),后面空一格,然后盖章,注意图章不要太大。章的大小和落款的字差不多。(2)横写古诗的格式横写古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排列:格式整体居中。首行写古诗的标题,次行写作者的名字和朝代,再另起一行居中写诗句正文部分,按照标题、作者、古诗正文的先后顺序书写,可一行一句或一行两句,正文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3、常考的古诗文默写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王之涣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李白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李白4.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江畔独步寻花》杜甫5.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7.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范成大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李绅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贺知章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1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杜甫1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骆宾王1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音现)牛羊。《敕勒歌》北朝民歌1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1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贺知章1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1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1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孟郊19.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朗月行》李白20.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2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2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2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音寨)》王维2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王翰2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2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王昌龄2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李白2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杜牧29.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汉乐府3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鸳上青天。《绝句》杜甫3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王维3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王安石3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3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35.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曹植36.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刘禹锡3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苏轼3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3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李商隐4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白4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42.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和张仆射塞下曲》卢纶4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刘禹锡44.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张志和4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4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叶绍翁4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4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郑燮4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李白5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张继5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贾岛5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王冕5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李绅5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杜牧5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韩翃5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朱熹5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孟浩然5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5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6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6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李白6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商山早行》温庭筠6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6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甫6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韦应物66.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刘禹锡67.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杜牧68.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刘禹锡69.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秋夕》杜牧70.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杜甫7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林升72.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朝天子 咏喇叭》王磐7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示儿》陆游7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75.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7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李清照7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王安石78.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7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龚自珍8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6.现代诗文默写【考点讲解】1、现代诗文默写是指按照题目要求,将指定的现代诗文内容在脑海里回想并默写出来。2、现代诗的基本特征:(一)以抒情为主要表达形式,一般以较短的篇幅来具体形象地凸显诗人的主体意识,集中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二)以意象为诗情传达的基本结构单位,通过单个或多个的意象来凸现诗意,抒发情感。(三)常常采用复沓和铺排的修辞手段,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性。(四)诗句分行排列,是一种特别讲究文学形式的艺术。(五)借助暗示来表达思想感情,语义含蓄多解,富于朦胧美。3、常考的现代诗文默写内容:①艾青的《绿》:“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②冰心的《繁星》七一。原文如下: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③现当代美学家朱光潜的名言“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④课文内容默写,如《火烧云》中“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