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1课时自由平等的真谛我召习我改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人们在渴望什么 你有何感悟 惠普尔:谁将自由卖掉以换取黄 金和荣耀,谁就等于出卖 了自己生来就有的权利。罗曼·罗兰:自由向来是一切财富 中最昂贵的财富。拥有自由,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社会 )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个 人)壹 无法治不自由关键词:自由的含义作用限制法治与自由运用你的经验角色扮演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幹什么。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做主, 但现实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 规矩和限制呢 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结合三名同学的观点,谈谈你对自由的认识。大海小蕊阿梅自主学习P97 “无力回天”,并思考以下问题:(1)请用几组词语表达风筝的情感变化。(2)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 (3)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白云飘飘, 一只风筝在天上飞。它乞求天 空能让自己挣脱那根线,让自己不再受束缚。 突然, 一阵狂风袭来,风筝被吹得摇摇晃晃, 它一心想挣脱线的约束,昂头借风拼命挣扎。 线终于断了,风筝如愿以偿,高兴的它来不 及拥抱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探究与分享探究与分享孙某和某公司利用网络 发布侵犯某死者名誉权的 言论,这些言论在公众网络 平台快速传播,给死者的家 属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 死者家属将孙某和该公司 诉至法院。法院判决被告 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死 者家属精神损害抚慰金。(1)查一查:我国对网络言论的相关法律规定,说一说网络世界自 由的边界;(2)思考、分享:运用生活经历,明确网络世界需遵守边界的原因。《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 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 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 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启示】 无 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 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第四条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第五条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 物,不得使用暴力或煽动使用暴力。思考:结合两部法律内容谈谈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律链接·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 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 自由的代价;·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 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 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 会生活中,有边 界才有秩序,守 底线才享有自由·法治与自由相互 联系,不可分割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贰 法眼看平等关键词:平等的含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考:结合上图,请用身边的实例与同学分享自己对平等的认识。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 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PRIORITY SEAT 优先位置:老弱病残孕探究与分享爱心专座两者不矛盾。 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 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 重、关心和爱护, 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原则的体现和尊重。比如男女同工同酬、 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在法律意义上 平等的内涵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 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探究与分享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取得了旧中国不可比拟的成就和进 步。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法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 服务的完善,女性的生育权、受教育权、健康权、发展权和政治 参与权利等各种现实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每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 都可以看到相当比例的女代表和女委员行使权利、履行职责的亮 丽风采。(1)了解出席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和女委员的数量与比例;(2)列举运用法律保障男女平等的事例。10℃5501949 1954 1959 1969 1978 1983 1988 1993 1998 2003 2008 2013 2018历届全国政协女委员百分比25℃6 后 T81615.54%13.80% 114.30% 14.50%12.50%20%15*20.39%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 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民法总则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刑法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 的特权。教育法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 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法律链接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 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 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 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 权。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 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 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 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 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1.自由的意义2. 自由有限度3.自由与法治的关系1.平等的内涵2.平等的意义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自由平等的真谛无法治不自由法眼看平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