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旅游的媒介—旅游业(三) 教案(表格式)《旅游学概论》(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旅游的媒介—旅游业(三) 教案(表格式)《旅游学概论》(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课题 旅游的媒介—旅游业(三)
课时 2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旅游交通的定义、方式及特点,了解旅游交通的作用 (2)熟悉旅游购物品的定义、分类、特点,了解旅游购物业的作用 素质目标: 了解定南客家服饰,感受我国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了解中国铁路史,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促进中国铁路发展中的领导作用,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旅游交通的定义、方式及特点,旅游购物品的定义、分类、特点 教学难点:旅游交通的特点,旅游购物业的作用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设计 第1节课:考勤(2 min)→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38 min) 第2节课: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20 min)→课堂讨论(15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
第一节课
考勤 (2 min)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问题导入 (5 min) 【教师】复习提问 (1)什么是旅游景区? (2)旅游景区的分类方式有哪些?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过渡到新知讲解 通过复习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传授新知 (38 min) 【教师】讲解旅游交通的定义、方式、特点及作用 第五节 旅游交通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的支柱之一,旅游交通发达与否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一、旅游交通的定义 旅游交通就是旅游者在实现旅游活动的空间转移过程中使用的交通设施和相关服务。 二、旅游交通的作用 (一)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二)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 (三)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 三、旅游交通的方式及特点 按路线和运载工具的不同,常见的旅游交通方式可分为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及索道五种。这五种运输方式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形成交通网络。 交通方式特征优点缺点公路旅游交通中一种最普遍、最重要的中短途旅游方式灵活、方便,能深入景点内部,可随时停留;公路建设投资较少、施工期短运输量小,速度慢,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安全性能较差,会造成环境污染铁路以铁道为交通线、以旅客列车为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运力大,票价低,安全性高,车内活动自由,污染小,可避免交通堵塞灵活性较差,线路建设投资大、工期长、限制条件较多航空多用于物理距离较远的旅游活动快捷舒适,安全性好,航线的开辟不受地面各种自然或人为障碍的限制票价高,耗能高,不能深入旅游景点内部,易受天气条件影响,机场占地面积大、用地条件高等水运利用自然和人工水域作为航线,以船舶作为主要工具来运载旅游者运量大,耗能低,投资小,占地少,方便旅游者欣赏沿途风光准时性、连续性和灵活性不如其他交通工具,受季节、气候、水深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索道利用架空绳索支承和牵引客车运送旅游者的机械运输设施对地形适应性强,爬坡能力强;能缩短运输距离;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小;基建费用少,耗能低,维护简单;机械化、自动化操作,污染小
【教师】讲述旅游小贴士,请学生从数据变化中体会我国公路的发展 《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末我国公路总里程519.81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8.56万公里。公路密度54.15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1.94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6.10万公里,增加1.14万公里;高速公路车道里程72.31万公里,增加5.36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里程11.30万公里,增加0.44万公里。 【学生】聆听、思考、体会 【教师】讲述“中国铁路史: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内容,使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促进中国铁路发展中的领导作用 铁路是我国国民经济命脉。近代以来,铁路交通实现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从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到“八纵八横”的铁路交通网;从“龙号”机车(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到时速350千米的高速列车,再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中国铁路发展史见证了一个国家的百年巨变。…(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 四、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交通方式的因素 (一)旅游交通运输工具 从供给方角度看,交通运输工具的具体情况直接影响旅游者对交通工具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运输价格 2.旅游距离 旅游距离涉及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两个方面。通常情况下,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度假时间,人们在选择旅游交通方式时,通常会努力缩短交通时间。 (二)旅游者自身 从需求方角度看,旅游者自身的某些因素也会影响其对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如旅游者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出行目的、个人偏好等。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通过老师讲解和案例解析,使学生掌握旅游交通的定义、方式及特点,了解旅游交通的作用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铁路史,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促进中国铁路发展中的领导作用,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第二节课
问题导入 (5 min) 【教师】复习提问 (1)旅游交通的作用是什么? (2)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交通方式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思考、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过渡到新知讲解 用问题导入,检查学生对前面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传授新知 (20 min) 【教师】讲解旅游购物品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旅游购物业的作用 第六节 旅游购物 一、旅游购物的定义 旅游购物是指旅游者在旅游准备阶段和旅游过程中购买各种实物商品的行为。它不仅包括专门的购物旅游行为,还包括旅游中一切与购物相关的行为,但不包括出于商业目的而进行的购买活动。 二、旅游购物品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一)旅游购物品的定义 旅游购物品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购买的富有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的物质产品,它们通常有一定的纪念性和艺术性,对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二)旅游购物品的分类 1.旅游工艺品 指经过精巧的加工,具有特定审美意义的旅游购物品。兼具实用性和欣赏性,主要包括陶瓷、刺绣、织棉、染织、地毯、雕塑、玩具等。 2.文化艺术品 指经人创作、制造、加工的具有艺术审美性、非再生性,体现创作者及制造者文化个性和民族性的艺术载体。主要包括书画、古玩和历史文物的复制品等。文化艺术品通常具有较强的创收能力。 3.旅游纪念品 以旅游景点的文物古迹或自然风光为题材,利用当地特有的原料,体现当地传统工艺特色的商品。 4.风味土特产品 包括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名酒、名茶、风味小吃、药材和其他农副产品。 5.名贵饰品 包括各种珠宝、金银、玉石等饰品。 6.特色服饰 各种有地方特色的丝绸制品、棉毛制品、呢绒制品和皮革制品,以及各种款式别致的民族服装和装饰品。 【教师】展示“铃帽”图片,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定南客家服饰”的内容,使学生领会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服饰 定南客家服饰由中原汉民族服饰发展而来,从唐宋传承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江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详见教材) 【学生】聆听、思考、领会 7.旅游食品和日用品 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食品、饮料和具有实用价值的旅游小商品,如雨伞、雨衣、拐杖、旅游鞋、太阳帽等。 8.其他商品 指机场的免税商店所出售的来自世界各国的特色商品。 (三)旅游购物品的特点 旅游购物品主要可满足旅游者三个方面的需求:一是自己留作纪念或用来欣赏;二是馈赠亲朋好友;三是在旅途中使用。具体来说,旅游购物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纪念性 旅游购物品最显著的特点。 2.艺术欣赏性 3.地方或民族特色性 【教师】讲述旅游小贴士 旅游购物品的纪念性、艺术欣赏性和地方或民族特色性,使得旅游购物品能够作为礼品赠送给旅游者的亲朋好友。所以,很多旅游购物品都制作精美,适宜当作礼品。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 4.宣传性 三、旅游购物业的作用 (一)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二)增加旅游产业附加值 (三)扩大旅游地知名度 (四)促进旅游地相关行业的发展 【学生】阅读、理解、记忆 通过老师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旅游购物的定义、熟悉旅游购物品的定义、分类、特点,了解旅游购物业的作用
课堂讨论 (15 min)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分享你或者家人购买过的最有意义,或者给你印象最深的旅游纪念品,并说明理由。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上台分享 【教师】评价学生的发言,并进行总结 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堂小结 (3 min)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本节课学习了旅游交通的定义、方式、特点及作用,旅游购物的定义,旅游购物品的定义、分类及特点,旅游购物业的作用。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对旅游饭店和旅游景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课下认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总结知识点,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印象
作业布置 (2 min)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第四章的学习效果综合考核中填空题第七题,简答题第四、五题。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整体效果不错,学生能在互动环节深入沟通,效果不错,但学生主动提问较少。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里变化,从精神上给予鼓励,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