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七 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中的环境创设和玩具投放 课件(共26张PPT) 中职 语文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七 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中的环境创设和玩具投放 课件(共26张PPT) 中职 语文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项目七
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中的环境创设和玩具投放
目录
01
婴幼儿教育活动中的环境创设
02
婴幼儿教育活动中玩具的投放
婴幼儿教育活动中的环境创设
任务一
一、婴幼儿教育活动中环境的创设要求
为婴幼儿提供安全、温馨的环境
为婴幼儿创设安全、环保的物质环境
为婴幼儿提供充满亲情的环境布局
为婴幼儿提供安全的室外活动空间
为婴幼儿提供充足的玩具和材料
为婴幼儿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
为婴幼儿建立日常生活制度
为婴幼儿营造社会共育的教育大环境
二、婴幼儿教育环境的设计与利用
(一)婴幼儿教育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01
安全健康
03
美观愉悦
04
弹性可变
05
适合年龄要求
06
教育功能全面
02
适合婴幼儿体力
(二)婴幼儿教育环境的具体规划
1
区域相对固定
2
放置标志物
3
提供独处空间
4
便于整理、变换
04
01
02
03
情感满足、自我发展类。用于婴幼儿的模仿和扮演活动。
生活类。用于进餐、睡眠、盥洗等,区域要相对固定。
游戏类。用于阅读、玩积木、美工等,这些活动通常可以集游戏活动与智力学习为一体。
运动类。用于进行粗大动作的场地,最好有独立的户外活动地点,也可以由居住区的花园、附近的公园等场所替代。
(三)婴幼儿教育环境的基本类型
(四)婴幼儿教育环境的利用
婴幼儿教育环境的创设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如何利用创设的教育环境以及周围的环境来促进婴幼儿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和教养人不拘泥于现成的设备,要多思考,适当变换,以满足婴幼儿的需求。
另外,还可以利用居住区的现有条件,利用台阶让婴幼儿练习爬楼梯;利用一些不太陡的坡道练习走斜坡。此时,教师和教养人一定要紧跟婴幼儿,保证他们的安全。
(一)创设要求
三、婴幼儿精神教育环境的创设
01
平等性
03
自主性
02
愉悦性
04
01
02
03
交流是连接教师、教养人和婴幼儿情感的纽带,教师和教养人应关注婴幼儿个体不同的表现,随时和婴幼儿交流,让他们感到教师和教养人对自己的喜爱,从而产生积极情感。
在生活上给予婴幼儿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有益于促进婴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
宽松与平等的心理氛围会让婴幼儿感到安全,教师和教养人应尽量减少和避免对婴幼儿的约束与要求,给他们更多自主选择和自主活动的空间。
教师和教养人要多鼓励婴幼儿,对其行为抱以积极的期待,引导婴幼儿逐渐树立“我能行”的信心,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
尊重与理解
宽松与平等
鼓励与期待
交流与等待
(二)创设要点
04
01
02
03
应依据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回应他们的表现,积极给予支持。
婴幼儿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在提供设备、玩具材料和食品时,要把安全和健康放
在首位。
婴幼儿认识世界、获得经验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完成的,因此提供多种感官刺激的环境材料,更能激发婴幼儿参与活动、进行探究的兴趣。
结合婴幼儿的生活将教育目标与要求渗透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体现多种教育功能,在生活中引导婴幼儿快乐自主地发展。
做到安全、卫生和健康
做到丰富多彩
要自然渗透
要顺应天性
四、婴幼儿物质教育环境的创设
(一)创设要求
(二)生活环境的创设
隐性环境主要是指婴幼儿的作息制度等。2岁左右是婴幼儿秩序发展的敏感期,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度(对婴幼儿活动、休息的内容和时间的规定)是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保证。作息安排应注意动静交替、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交替、智力活动和体力活动交替、有组织的活动和自由活动交替,力求做到各环节转换自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灵活应用。科学的作息制度不仅可以帮助婴幼儿建立稳定的生活规则和秩序意识,还有利于帮助婴幼儿尽快摆脱自我中心,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发展他们的社会性。
早期教育机构的生活环境主要以如厕环境、盥洗环境为主。创设的生活环境要与养育相结合,大到所有设施配备,小到玩具材料的选择,都应保证安全便利,方便婴幼儿活动,能够引导婴幼儿习得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发展。
1.突出显性环境的安全与便利
2.突出隐性环境的科学性
(三)游戏环境的创设
01
生活化
03
随时化
02
自然化
运动区域有助于婴幼儿感知运动能力、自我意识、健康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区域内保证一定的活动空间,可投放用来爬、钻、跳、拉、绕障碍走等相关的设备材料,如小型滑梯、小汽车、各种垫子、小型攀登架、小型平衡木、可钻爬的箱子、各种拖拉玩具等。
1.运动区域
认知区域有助于婴幼儿小肌肉的发育,提高感知能力、操作探索能力,并丰富多种经验。区域内可提供的材料包括串珠、拼图、套桶、敲打玩具、分类玩具、图形玩具、小型建构玩具、系扣子、打绳结、拆装玩具、大小不同的盒子和瓶子等。
2.认知区域
(四)室内区域环境的创设
艺术区域有助于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和艺术潜质的挖掘。
3.艺术区域
阅读区域有助于婴幼儿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社会性情感的发展。阅读区需设在光线充足、相对安静的地方。
4.阅读区域
想象装扮区域有助于婴幼儿社会性情感、交往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5.想象装扮区域
(五)室外大型活动环境的创设
1
种植园
2
养殖园
3
室外运动区域
4
沙水池
婴幼儿教育活动中玩具的投放
任务二
一、玩具对婴幼儿发展的意义
1.让婴幼儿获得认知
2.促进婴幼儿情绪愉悦
3.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展
4.促进婴幼儿身心全方位的发展
二、婴幼儿玩具的特点
成人给婴幼儿投放的玩具不仅要安全、健康,还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1)多种类:满足不同发展时期及有不同需求的婴幼儿需要。
(2)多质地:引导婴幼儿感知不同材料、质地的物品。
(3)多色彩:激发欲望,吸引婴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4)多功能:挖掘多种玩法,渗透多种目标,体现一物多玩、多用。
三、婴幼儿玩具的投放与摆放方式
(1)玩具种类:玩具的总体种类要少,同种玩具的数量投放要多,可随婴幼儿对玩具的熟练程度逐渐增加种类。
(2)分类摆放: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婴幼儿自己摆放玩具,培养秩序感。
(3)轮流更换:一段时间后可以将婴幼儿熟悉的玩具收起来,在保证同种类玩具的同时变换其他玩具,增加婴幼儿的新鲜感,提高他们操作玩具的兴趣。
(4)自己取放:可以把没有危险性的玩具放在婴幼儿自己能够拿到和放回的地方,加强婴幼儿独立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①主要表现人或物的形象的“想象玩具”;
②一种没有定型的“建筑玩具”;
③可以进行各种运动的“运动玩具”;
④一种能产生优美动听音响的“音乐娱乐玩具”;
⑤能够丰富知识和发展智力的“智力玩具”等。
四、分阶段为婴幼儿选择玩具
(一) 婴幼儿玩具选择的要求
(二) 婴幼儿玩具投放的原则
生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就是要将婴幼儿游戏材料与生活内容紧密结合,将衣、食、住、行等生活教育因素融入游戏当中。
1.生活化
成人可以随时随地和婴幼儿共同游戏,简单的玩具材料可以开发出许多不一样的玩法,孩子的想象力会在使用变化的游戏和材料中不断发展。
2.变化性
玩具的功能不仅可以开发智力、增长能力,最主要的是能够使婴幼儿获得快乐的体验。成人可以和孩子共同游戏,做孩子的鼓励者、引导者、示范者、检验者,使孩子获得更多的
愉悦体验。
3.娱乐性
(三)分阶段为婴幼儿选择适当的玩具
推荐玩具:音乐旋转玩具或音乐拉响玩具,能够发出悦耳声音的花铃棒、拨浪鼓,或在婴儿床的上方悬挂彩色气球、形象各异的小娃娃与小动物等。
选择要点:造型优美、色彩鲜艳。
推荐理由:婴幼儿十分乐于学习和探索周围的世界,他们的探索活动逐渐从偶然的发现发展到有意识的活动。这时要选择有利于促进婴儿视觉及视听协调发展的玩具。
1.0~3个月的婴儿
推荐玩具:各种摇铃、床铃、会响的橡胶玩具等。
选择要点:能发声、会运动和具有不同质感的玩具。
推荐理由:这个年龄段的婴儿已掌握了不少的技能,感知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双手功能有了提高。
2.4~6个月的婴儿
推荐玩具:不倒翁、充气小帆船、球类、宝宝车等。
选择要点:经得起摔、甩、敲的玩具。
推荐理由:这个年龄段的婴儿能够依靠自己坐起来,能灵活爬行,甚至可以凭借外力站起来。这个阶段,要提供给婴儿动态的玩具,促进他们小肌肉的发展,并利于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帮助练习坐和爬行.
3.7~9个月的婴儿
01
02
03
05
04
图片
瓶子和罐子
绳子
布料
盒子
五、利用生活材料制作玩具
自检自测
1.简述怎样为婴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活动环境、人际环境。
2.简述婴幼儿精神教育环境创设的要点。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