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项目二 了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教学任务 了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授课形式 混合式授课 授课时间授课班级 授课课时 4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古代旅行产生的背景、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2.了解近代旅游活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概况 3.了解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历程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区分迁徙、旅行和旅游 2.能够全面分析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能够深入 3.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思政目标 1.了解我国旅游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 2.认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坚定旅游行业发展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历程教学难点 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教学内容学习任务一 了解古代旅行的产生 一、古代旅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人类的旅游活动究竟始于何时,是否从人类开始出现之时起就有了旅游活动 这是常常让人疑惑的问题。 原始社会的早期 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缺乏外出旅行的物质条件,也缺乏外出旅行的主观愿望 。因而,不具备外出旅行的需求。 当时,也存在着一些人类迫于自然因素或特定的人为因素而被迫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转移现象,这种空间的转移只能被称为迁徙,而非旅行,更说不上是旅游了。 2.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剩余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多,商品交换的日益频繁,交换地域范围的不断扩大。商业活动促进了旅行的发展。 剥削阶级的巡视和游历 ,具备了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旅游活动的萌芽开始出现 二、世界古代旅行的发展概况 1.古埃及 :宗教旅行和以贸易为目的的旅行都很发达,消遣旅行也开始出现。 2.古希腊 :宗教盛会--奥林匹亚节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参与者,对促进古代旅行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3.古罗马 :便利的道路系统,为旅行这一空间转移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条件。驿站,私人旅店也逐渐出现,为旅行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住宿设施。罗马帝国的货币为各国所接受,拉丁语成为通用的语言,为旅行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旅行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艺术鉴赏、疗养、徒步行走、参观庙宇、欣赏建筑、游览古迹以及自然观光等都可以成为出行的目的。 4.中世纪封建统治社会旅行活动进入倒退期。 5.阿拉伯帝国:道路网络四通八达,商道上,往来着各地的商人 ,贸易旅行频繁。伊斯兰教已取得合法地位,并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宗教旅行盛行。 6.欧洲:13世纪的欧洲,外交、贸易旅行逐步发展起来。 15世纪的欧洲,兼有探险、考察旅行性质的航海旅行开始兴盛。16世纪后期的欧洲,以教育为目的旅行,以保健为目的的旅行开始出现。 三、中国古代旅行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1.夏朝:以物易物的贸易活动促使以商业为目的的旅行活动开始出现。 2.商代:航海旅行开始出现。 3.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异常繁荣 ,商务旅行极为频繁。 4.秦朝:海陆交通均极为便利,交通的发展对旅行活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沿途各地的经济繁荣。学术旅行也成为当时旅行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6.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残酷的现实生活面前,很多知识分子,消极厌世、无心仕途,而寄情于山水,社会上逐渐形成游山玩水的风气。 7.隋唐时期:南北统一的政治格局形成,封建经济、文化逐渐趋于繁荣,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对旅行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唐代文人漫游之风颇为盛行。 8.宋元时期:发达的造船业和航运业,为海外贸易旅行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文人旅行非常盛行。 9.明代初期: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从物质技术方面为远洋旅行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科学考察旅行开始盛行。 10.清代:清初,旅行活动因为战乱受到阻碍而走向衰退。康熙末年以后,文人旅行的风气又随着政治与经济的稳定而再兴。旅行相关书籍也陆续问世。 学习任务二 近代旅游活动的兴起与旅游业的萌芽 近代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使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 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嘈杂的生活环境,使人们感到身心疲惫,他们渴望摆脱城市生活的压力和束缚,回归自然,让疲惫的身心得到休憩、调整,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旅游的动机。 (二)产业革命发展了机器大工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新的资产阶级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从事旅游活动。工人阶级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也获得了工资水平的逐步提高和享受带薪假期的权利,从而使他们也有可能加入到旅游的行列之中。 (三)产业革命带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使旅行活动更为便捷、快速。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运用,使人类有了火车和轮船这些机械动力的运载工具。这些新式的交通工具不仅速度快、运载量大,而且其票价相对于旧式的交通工具也显得更为低廉。这就大大的缩短了旅行过程中的时空距离,使得远距离、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二、世界近代旅游活动发展与旅游业萌芽 1.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包租了一列火车,组织了570人的团队从莱斯特出发到洛赫伯勒参加在那里举行的禁酒大会。 2.1845年,托马斯·库克在英国的莱斯特正式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3.同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350人从莱斯特出发,乘火车和轮船到苏格兰利物浦旅游。这是人类历史上出于商业性目的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 4.1851年,伦敦在水晶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托马斯·库克组织了15万多人去参观。 5.1855年,世界博览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库克又组织了50多万人前去参观。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组织的团体包价出国旅游。 6.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旅游公司成立。 7.1867年,旅游公司发行代金券,方便了旅游者进行跨国和洲际旅游,成为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 8.1872年,库克亲自担任导游,组织了9位旅游者进行为期222天的世界首次环球旅游。 三、中国近代史上旅游活动的迅速兴起 1.1923年8月15日,陈光甫先生在上海创立了第一家由中国人自行投资创办的旅行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 2.1924年1月旅行部迁往四川路,独立门户,以利发展。 3.1927年6月1日,旅行部正式改名为“中国旅行社”,旅行部与银行正式分立。 学习任务三 现代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广泛发展 一、现代旅游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战后国际政治局势的相对稳定,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但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并未发生,从全球整体来看,和平与发展始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二)战后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世界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接近4%,世界国民生产总值达30万亿美元。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提高。人们普遍的开始关注和重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开始寻求精神生活的享受,旅游成为普通民众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生产效率的提高,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 科技革命使人类掌握了更多的先进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为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生产效率提高,人们的工作时间随之缩减,闲暇时间不断增加,为人们从事旅游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空距离 交通运输工具和道路系统在性能上的进步和在种类、数量上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旅行时间不断缩短,旅行费用不断减少,大众旅游成为可能。 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激发了人们的旅游动机 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加大,整个世界开始进入基本实现城市化的阶段。人们在紧张而单调的城市生活中倍感压力,越来越多的人期望能借旅游的机会使身心得以放松,这就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教育事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教育的发展使人们增加了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也使他们克服了对异国他乡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对外出旅游变得更有信心。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旅游信息的传递变得更为方便快捷,人们可以通过更多的媒体来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便帮助他们更好的计划和组织旅游活动。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 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利益错综交织,一荣具荣、一损具损,其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上的互惠互利推动着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这就为商务旅游市场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 (八)政府的扶持和鼓励,使旅游业的发展有了坚强的后盾 旅游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举世瞩目,世界各国政府都普遍重视发展旅游业。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各国都纷纷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扶持措施。如政府投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积极组织和参与旅游产品的推广、税收优惠、简化出入境手续等。 二、世界现代旅游业的广泛发展 (一)旅游业增长的持续性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世界旅游业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尽管在某些时期有一定的波动,但无论是国际旅游人次,还是国际旅游收入,波动都是暂时的,旅游业的总趋势是持续发展上升的。 (二)旅游活动参与者的大众性 现代旅游活动的参与者已不仅仅局限在少数特权阶层的范围之内,而是扩展到了各个阶层的普通大众。现代旅游活动的大众性还体现在旅游形式上。有组织的团体或旅行社包价旅游为代表的规范化旅游模式,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旅游形式。 (三)旅游活动地域上的集中性 旅游者在确定旅游目的地时,往往都会选择一些旅游热点国家或地区,从而使旅游活动呈现出地域上的集中性。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世界各地区接待国际旅游者数量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分别为欧洲51%,亚太地区24%,美洲16%,非洲5%,中东4%。经济越发达,旅游业市场发展越成熟,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越强。 (四)旅游市场竞争的激烈性 旅游业的竞争已不仅仅局限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扩大到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竞争。各国、各地区的政府为了推动本国、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积极的投入到旅游业的开发和建设中。 三、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一)外事接待阶段 1.初步创立时期:从建国后到50年代中期,是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初步创立时期。 1949年12月,新中国的第一家华侨服务社在厦门创立。 1954年4月15日,新中国第一家面向外国旅游者开展国际业务的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成立 1957年4月22日,华侨旅行服务总社在北京成立 2.逐步开拓时期从50年代中后期到文化大革命前, 是中国现代旅游业的逐步开拓时期。 随着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全面开展和国际交通的日益便利,自费前往中国旅行游览、洽谈贸易的旅游者不断增多。 1964年7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 3.崎岖发展时期 6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使旅游业几乎陷入了瘫痪的境地,入境旅游者日益减少。 70年代后,这一局面才得以逐步扭转。1972年8月,中国华侨旅行服务总社恢复营业。 1974年1月,在华侨旅行服务总社的基础上成立中国旅行社。 1975年,财政部开始对旅游外汇收入下达指标。中国的旅游业逐步摆脱了外事接待的身份,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二)全面发展阶段 1.旅游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1978年3月,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改为直属国务院的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 1982年7月,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与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按“政企分开”的原则,分署办公和经营。 1986年1月30日,第一个全国综合性旅游全行业组织——中国旅游协会成立 1988年—1998年,先后出台了三次“三定”方案,实现政府机构精简和职能转变,进一步促使国家旅游局机关与直属企业彻底脱钩。 2.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使我国和平、安全、发展的国际形象为越来越多的国际旅游者所接受,从而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带来了良好机遇。 国内旅游正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出境旅游方面,市场增长势头异常强劲。从人数上看,中国(内地)居民出境旅游热情日益高涨,人数持续增长;从出境目的地来看﹐出境旅游目的地也由原来的香港、澳门地区﹐扩展到了除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六大洲。 3.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 饭店业方面,数量﹑规模、类型都有了极大的发展。世界著名的饭店集团纷纷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本土酒店管理集团逐渐从吸收模仿阶段发展到自主创新发展阶段。 旅行社方面,发展迅猛。2019年,全国旅行社总数达到38943家。OTA(Online Travel Agent,在线旅行社)发展迅猛,2019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约10 059亿元。 旅游交通方面,2019年,中国公路总里程已达484.65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达14.26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千米,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突破15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位。民用航空机场238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